台山市培英中学
电话 : 0750-5528295/5523346
地址 : 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台城镇河滨路电话:0750-5528295
学校简介 : 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台山市培英中学创建于1930年,1983年开办职业教育,是一所台山市直属的全日制公办高级中学。台山培英是台山市最具影响力的示范性窗口学校,已被列为中国地方名校。学校位于广东省西部,毗邻珠三角,座落在风景秀丽的著名侨乡—台山市台城人工湖畔,通济河旁。学校依山傍水,环境优雅,交通便利,校园内绿草如茵,树木苍翠,鸟语花香,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学校教学秩序井然,校风良好,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宝地。台山培英实行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省级职业教育实训中心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形成了“一园两校,三教沟通,多渠道、多层次培养人才”的办学特色。普通高中是江门市一级学校,现有18个学历教育班;职业高中是国家级重点职中,现有33个教学班,开设有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及应用、商务英语、电子技术应用、会计、旅游服务与管理等六大专业,全校在学生近3000人。七十年风雨兼程,学校恪守“信、望、爱”的校训,秉承为国家培育英才的办学宗旨,坚持培养学生“升学有基础,就业有技能,发展有潜力”的育人目标,成绩显著,办学效益受到社会广泛赞誉。多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中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广东省普教系统先进单位、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排球)学校,获得“广东省侨资办学成果二等奖”、“江门市现代公民教育活动示范点”、“江门市标兵文明单位”、“台山市最佳学校”、“台山市排球项目传统学校”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师资一流设施先进台山培英拥有一支教学水平高、专业能力强,与学校办学规模相适应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师中高级、一级职称教师占86%,98%以上拥有本科学历,有多人是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骨干教师,一大批教学骨干是台山市多个学科的带头人。学校设施齐全,教学设备先进,配有一流的现代化实验实训设备,建有高配置的电脑实训室,数字化语音室,数控编程室,数控加工和机械加工实训场,视音频、电工电子、电力拖动实训室及美术、舞蹈、音乐、物理、化学等实训实验场室达23个,课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平台。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学设施,为学生实现理想,放飞梦想创造了良好条件。校园活动丰富多彩学校先后成立了舞蹈队、合唱队、舞狮队、篮球队、排球队、田径队、跳绳队、文学社、摄影社等学生社团,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使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促进个性的更好发展。通过举办艺术节,开展英语夏令营,组织英语演讲比赛、英文歌曲比赛、英语晚会、元旦文艺晚会、国庆手抄报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构建成长平台,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大大提升了学校的文体水平。学校男子、女子排球队参加广东省软式排球赛双双荣获第一名,学校男子排球队参加广东省传统项目排球赛暨广东省中学生排球赛获男子组第二名,学校田径队获台山市第16届市运会团体亚军。合唱队、文学社、摄影社在各项比赛中也均获得市级以上奖项。专项基金奖学助学为促进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鼓励学生勇攀学习高峰,学校建立了专项的奖教奖学基金。设立高考特别奖、高考成绩特优奖、培优助学奖、学习成绩优胜奖、学科竞赛奖及体育、艺术竞赛优胜奖等奖项,用于对高考成绩突出、学习成绩优秀和艺术才能拔尖的学生进行奖励,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助学金资助,以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和取得更好的成绩,实现自己的梦想。 职业高中成绩骄人台山培英职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的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专业技能训练,突出综合能力培养。学校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之路,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取得骄人成绩。2009年1月,学校代表队参加广东省第二届中职学校学生英语口语竞赛江门地区选拔赛获一等奖;2008年3月,学校代表队参加广东省中职学校学生数控技能竞赛荣获个人三等奖;2007年参加台山市中职学校学生计算机技能大赛获“团体一等奖”,2006年参加广东省首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口语技能大赛荣获“团体三等奖”。同时,学校每年高职类高考成绩均位列江门地区前列、排名台山第一,为立志上大学实现理想的同学提供了升学保障。台山培英职中以“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消化理论”为指导,在教学中把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纳入专业教学计划,突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努力使学生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既取得高中学历毕业证书,又获得相应的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从而增强就业的竞争力。近几年,学校毕业生不仅成为台山市各企事业单位招聘中职人才的首选对象,也吸引了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区的不少知名企业慕名前来招聘。学校毕业生每年供不应求,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达98%以上。建校以来,学校为五邑侨乡乃至全国各地培养和输送了上万名中初级技术人才,不少毕业生因工作努力,技术过硬,现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和主要领导。如94届财会专业毕业生陈远居同学被学校推荐到台山市环球集团工作后,因专业能力强,工作成绩显著,先后被评选为江门市劳动模范和广东省人大代表,并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我校毕业生谭振钊,把在校时所学到的知识用于电子行业的生产和科研,大胆创新,深入研究,在新产品开发试验中获得成功,荣获全国和省级产品开发成果奖,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普通高中人才辈出台山培英普通高中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强化素质教育,注重因材施教,突出优秀人才的培养。七十余载的辛勤耕耘,努力拚搏,孕育出花香万里。成千上万的学子从侨乡各地聚合在这里,又从这里走向祖国各地、走向世界!他们当中有世界著名宇航能源科学家余瑞础教授,我国著名植物病理学专家范怀忠博士,原广东省副省长、中山大学校长李嘉人,现任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原中国男排教练伍毅仁,香港新华银行总经理马清华,加拿大著名侨领李植荣、伍伯良,爱国爱校功臣黄国熙,香港九龙巴士董事、著名商人伍兆灿等,他们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历史沿革
概述
台山培英中学的前身原为台城台西路的刚德小学。1930年2月由广州培英中学接办,易名为广州私立培英中学台山分校,开办初中,附设小学,先后由张兴孝、李圣华、郑震寰任主任,当时学生仅百余人。
嗣因私立学校不得设立分校,乃成立校董会,易名为台山县私立培英初级中学。1943年1月,徐浩然校长精心育才,是以校誉日隆,四方学子,负芨而来者,日见勇跃,人数大增,于是学校借用了台西路的刚德堂、刚纪慎、基督教青年会及西濠路的女青年会为中小学校舍。
30--40年代
1935年9月,学校获广东省教育厅批准立案,并于翌年2月获教育部批准备案。
1937年抗战爆发,日机滥炸台城,乃迁校于冲云墟。后广州沦陷,四邑受协,学校曾一度停课,稍缓,又迁回台城,中经台山“三?三”及“九?二○”两次沦陷,员生离散,校具损失惨重。尤以1944年6月24日,台城第三次沦陷,再迁校于那金乡借南华小学继续开课。学生由五百九十四人锐减至一百九十七人。
1945年8月,抗战胜利,9月即迁回台城,重整校园,就学者接踵而至,1948年下学期,学生增至一千七百多人(其中初中教师四十九人,学生九百零七人)。鉴于校舍不敷所需,校董会由刘一非先生与徐浩然校长发起向社会募捐,并赴广州、香港等地筹款,全校师生也纷纷捐助,共集得港币二十余万元,于1948年春购地于台城猫山山腰南面建十座课室和厨房、发电机房,同年9月竣工,即迁新址上课,员工宿舍则仍用旧址。第二期工程于1948年冬在猫山西北、东北山腰建三层宿舍楼两座,中学部乃全部迁入新校舍,旧址交附小使用。
学校向与广州培英中学联系密切,学生初中毕业辄不少升学广州培英,故对学生之英文、数学、国文水准要求尤高,以期与正校程度相衔接。1947年11月省教育厅督学到台山督导,抽考全台山城各中学初二级五分之一学生,我校荣获冠、亚军。学校对学生管教一贯严格,对学生操行尤严加考核,因而“白绿”精神得以培植,学生尊师守纪,勤奋好学,服务母校,服务社会之精神,为世人所钦佩。学生毕业后升高中的入学率颇高,报考本校初中者亦十分勇跃。学校对体育亦极为重视,课外文体活动活跃,参加校外排、篮球比赛及田径运动会,常名列前三名。培英校誉,蜚声遐迩。
50年代--文革
1950年1月,校董会派黄哲贤任校长。翌年校董会改组,推选邝炳衡、朱伯濂为正副董事长,同年3月台山县府派谭鹏飞代理校长职务。1952年9月人民政府接管学校,奉台山县人民政府令,改私立培英中学为台山县第二初级中学,并由县府委派谭锡润代理校长职务,不再设附小。
1956年9月,学校增设高中,成为完全中学,易名为台山县第二中学。学校校舍此时已不敷应用,得县政府支持,陆续拔款,于猫山东侧建物理、化学实验室各一座、课室一座、音乐室一座,于牛山北麓建体育室一座。为美化绿化校园,师生利用课余时间,义务劳动,在猫山顶修建小花园;同时削牛山填洼地,修建成200米跑道的体育运动场一个。五十年代,本校体育人才辈出,伍毅仁校友选为国家男子排球队主力队员,荣获运动健将称号,黄婉珍校友选为省女子体操队队员,也荣获运动健将称号。
1960年,学校已有高中6班,初中14班,学生1040人,是年高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6.29%,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7.2%。1963年贯彻国家“调整、压缩、充实、提高”方针,我校停办高中,充实初中,教学质量继续提高。1963年县数学竞赛,我校获得优良成绩。男子少年排球队参加县少年排球选拔赛,我校荣获冠军,并由陈子平校长和伍国荣老师率领代表台山往湖南长沙参加全国少年排球比赛,荣获亚军,邝沃民同学还被评为全国少年男子最佳攻球手。
“文革”期间学校受到冲击,教师被批斗,甚至调离本校。1969年虽复课并复办高中,易名为台山附城中学,惟此时不以学业为重,学校大办农场,以劳代课,以致学业荒废,教学质量严重下降。所幸者,员工悉心保护校园,故校舍设备损失甚微。
改革开放至今
“文革”结束后,国家建设“四化”,重视教育,我校又进入振兴时期。1978年由县统一将我校重新易名为台山二中,并用学校勤工俭学的积累资金及县政府拔款,扩建了教师饭堂,第二年又建了校门。1980年又在猫山山项建教学楼一座及教工宿舍楼一座。在校园西侧一条500米长、2米高的围墙。1982年将东区两座教室与实验室的平房改建为两层的楼房。1984年县政府拔款了办公楼兼图书馆一座。1985年又建学生宿舍一座。与此同时,还添置了一批教学器材,学校面貌有所改变,教学质量又有提高,1983年以后,我校高中升学率均居县前三名之列。1983年开办职业技术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奋斗,培英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国家级重点职中,是台山职业教育的“龙头”。
1985年1月20日,学校向县政府申请并获批准复名为台山培英中学。学校复名,海内外校友十分高兴,奔走相告,并共同为振兴母校献力。先由集资重修校门开始,进而建校友楼,建铜管乐队,开始了改造培英残旧面貌,重振校威,弘扬校誉的设想规划。
1991年3月,首先拆除猫山向南前两排残旧“白鸽笼”式的平房课室,建一座面积近4000平方米,高四层的现代化的教学大楼,旅港校友黄国熙先生斥资120万元,香港培英校董会资助20万元,朱尚超校友、伍灼和校友等海内外校友也积极捐助,终使雄伟壮观的教学大楼于当年11月获成剪彩。嗣后1992年至1994年黄国熙先生又斥巨资建了具现代化标准的男生宿舍??继祖楼、女生宿舍楼??雅静楼;斥巨资建了科技楼。1992年旅加拿大校友伍伯良伉俪捐资45万元建了一座漂亮别致的图书馆;1994年他又捐资在校园西面临河滨大道处建了一座很有特色的新校门。旅美校友李畅怀先生捐资建了一座学生活动中心楼。香港培英校董会积极资助、旅新西兰校友余娟娟女士及国内外校友也积极捐资扩建了山顶花园前的教学大楼为校祖楼。1995年,黄国熙先生长子、旅美乡新黄英活先生代表其黄家兄弟,为纪念其父捐巨资建了一座国熙楼,这座楼既是能容二千多师生集会的场所,又是师生室内文体活动中心。1996年旅加拿大校友黄金趸女士、香港培英校友会以及市政府联合出资建了基础课程实验楼。1997年旅港校友李伯荣先生更是锦上添花,斥巨资250万元兴建学生生活综合楼。加上香港培英校董会和台山市教育局联合出资修建了高标准的体育运动场,学校又逐年绿化、美化了校园环境。这样,台山培英中学得到较彻底的改造、重建,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1995年,台山培英中学的普高被评定为江门市一级学校。 1995年职高被评为广东省重点职业高中。 2000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 2002年被省教厅批准为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实训中心。 2006年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被列为省重点建设专业,是江门市及台山市职业教育骨干示范学校。 2008年6月职高通过“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复查”。
学校荣誉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中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广东省绿色学校”、 “江门市标兵文明单位” 、“江门市安全文明校园”、 “江门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江门市现代公民教育活动示范点”、 “江门市体育特色学校(排球)”、“台山市最佳学校”、 “台山市文明学校”、 “台山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台山市排球项目传统学校”、 “广东省侨资办学成果二等奖”等一系列荣誉称号。2001年学校男子、女子排球队参加广东省软式排球赛双获第一名。2006年,学校男子排球队参加广东省传统项目排球赛暨广东省中学生排球赛获男子组第二名,学校被定为广东省传统项目排球试点学校;学校代表队参加广东省首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口语技能大赛荣获“团体三等奖”,在台山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计算机技能大赛中学校代表队荣获“团体一等奖”。
宗旨不变,
回顾台山培英中学之兴办,数十年来,人才辈出,桃李芬芳,遍及天下,虽曾几度更易校名,惟为国培育英才之宗旨始终不变,良好校风一脉相承。今天,在改革、开放路线指引下,在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广大校友热心尽力帮助下,台山培英中学焕发了青春,发扬优良传统,正努力为国家社会培育各种优秀人才。
学校地址
地址:江门市台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