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第八中学,位居娄葑镇东南隅,东枕吴淞江,北邻独墅湖高等教育区,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学校为全日制公办初中,创办于1958年8月,前身为“车坊中学”,2004年11月,因行政区划调整,更名为“苏州工业园区第八中学”。
学校按18轨研制建设规划,目前占地面积61272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1000平方米。现有班级23个,在校学生969人,在职教职员工97人。
学校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社会培养优秀公民”为办学宗旨,以“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为行动纲领,秉承“明德厚学,自强不息”的校训,举教育现代化之旗,走改革与发展之路,以抓“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教育设施的现代化”为工作重心,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师资队伍层次、完善学校硬件设施”为中心工作,通过深化学校内部管理,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了“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初中”、“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苏州市绿色学校”、“苏州市校务公开先进学校”、“苏州市工业园区体育艺术先进学校”、“苏州市工业园区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苏州工业园区文明单位”、“苏州工业园区娄葑镇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学校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89%,硕士研究生(含在读)5人,中高级职称比例55%。目前有35名教师获区级以上荣誉,其中学科带头人3名,教学能手4名,教坛新秀5人。近三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奖42人次,有192篇文章发表获奖,独立承担7个综合研究课题。一支结构合理,业务过硬的教师团队已初步形成。
学校以“人文”与“科技”两个纬度构建(人字的一撇一捺)特色建设框架。确立公民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将公民教育分解为礼仪公民教育、健康公民教育、道德公民教育,在三个年级分阶段实施,使德育工作系列化。科技教育方面,学校启动了少科院项目,创办少年科学院,以此作为推动科技活动开展的一个平台,聘请了杰出校友、我国南极科考首席科学家杨惠根博士为名誉院长。经过几年的努力与积淀,少科院科技教育特色成效显著,在无线电测向、通信、科技模型、机器人、电子制作等比赛中,已获国家级奖项19人次(其中2人获全国一等奖),省级奖项137人次及市级奖项59人次。
近年来,学校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为办学宗旨,秉承“明德厚学,自强不息”的校训,通过深化学校内部管理,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各项办学水平。1999年学校以较高的标准通过了江苏省教育现代化乡镇的验收。
学校注重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实施“青蓝工程”。近年来有50多人次在省、市、区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中获奖,有2名市区级学科带头人。有100多人次教师的论文在全国、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获奖。
面临区划调整的新形势,可谓机遇与危机并存,希望与艰难同在,但我们坚信:园区八中一定能够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务实求真,继往开来,从刷新的起跑线上,迎难而上,阔步迈进,去谱写园区八中更加绚丽的篇章。
明德厚学 自强不息
语出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周易》:(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校风
真 善 美
真 待人真诚 治学求真 (客观世界 理性生活)
善 仁爱包容 宽厚至善 (社会世界 道德生活)
美 陶冶情操 和谐尚美 (主观世界 审美生活)
教风
敬 静 进
敬 敬业爱生 自重乐群
静 宁静致远 修身乐业
进 争先进位 求索乐新
学风
勤 信 新
勤 自主好学 精勤立行
信 自信乐观 诚信立德
新 自励善思 拓新立人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