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县中学有着光荣而悠久的革命传统,创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始称信江书院,是赣东北最早的中学堂。“五.四”时期,青年学生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斗争。后在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革命先驱领导下,不少教师学生加入共青团和共产党,成为革命的有生力量,为赣东北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东北地区社会发展
恢复高考二十多年来,广大师生倡导“勤奋、求实、活泼、创新”的八字校风,严谨治学,成绩斐然,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人才。学校现有国家级骨干教师3名,省级骨干教师14名,特级教师2名,高级教师40名,教育硕士研究生4名,8名教师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称号。该校2002年高考成绩显着;文理科重点线以上129人,本科线以上508人,高分段人数660分以上8人,600分以上52人,上清华、北大录取分数线9人,均位于全市前茅。学校的德育工作受到团中央的表彰,学校连年被授予地区级文明单位和优秀学校称号。在1997-2000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工作中成绩显着,被江西省教育厅授予先进集体称号,并受到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表彰。2001年被授予省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称号,2002年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学校优育事业连续五次受到国家教委、体委奖励,校田径队多次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性运动会,成为全省中学体育工作的一面旗帜。我们还有一个全市规模最大的中学生管弦乐团和民乐团,多次参加县市文艺演出,广受赞誉。
素以教风严、学风浓、校风正、质量高着称的百年名校———上饶县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原则,遵循“严、诚、博、恒”的校训,弘扬“关爱、协作、敬业、奉献”的精神,乘势而上,与时俱进,走创新之路,铸名校风范,寻求发展新起点,狠抓“科研兴校”,特色办学,构建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努力实现“一流的设施、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师资、一流的质量、一流的待遇”的办学目标,为把学校办成全国一流的重点中学而奋斗!
历史沿革:上饶县中学创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信江书院旧址,始称广信中学堂,迄今已一百周年。
百年来,上饶县中学历经沧桑,屡经变迁。1912年广信中学堂更名为信江中学校,1914年秋省府欲合信中、鹅湖师范为第四师范,信中因不从而停办,1916年春复校称广信七县联立信江中学,1919年改称省立代用信江中学,1922年秋改称江西省立第十中学,1927年春省立第四师范并入改称江西省上饶中学校,同年冬改称江西省立第六中学,私立辛酉初中并入,1935年复称江西省上饶中学,1938年为避日寇轰炸,迁址上饶县八部,同年冬迁回信江书院,1939年4月迁址上饶县应家口,1946年迁回信江书院,同年秋玉山临时中学并入,并在原址考棚设分校,1948年春分校结束,1949年秋上饶县立初级中学和私立祝同学并入全称江西省上饶联合中学,次年改称省立上饶中学,1954年秋在上饶灵溪祝同中学旧址设分校,1955年2月改称江西省上饶中学,同年八月遵照行署(55)教行字第47号通知将上饶中学一分为二,在茶山寺设一中,原信江书院旧址为上饶县中学,1962年市县合并后,上饶县中改为上饶市第二中学,1964年市县分开后复称上饶县中学,1972年被定为江西省重点中学,1983年上饶县中学随县西迁至新县旭日镇,如今一座占地16.93公顷,教学设施一流,崭新而美丽的校园呈现在世人面前。一百年来,万千学子,出其怀抱,奔赴祖国各地,走向世界各方。为中华,奉献青春,贡献才华;为母校,争光添彩,共创辉煌。
历史严格:上饶县中学创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信江书院旧址,始称广信中学堂,迄今已一百周年。百年来,上饶县中学历经沧桑,屡经变迁。1912年广信中学堂更名为信江中学校,1914年秋省府欲合信中、鹅湖师范为第四师范,信中因不从而停办,1916年春复校称广信七县联立信江中学,1919年改称省立代用信江中学,1922年秋改称江西省立第十中学,1927年春省立第四师范并入改称江西省上饶中学校,同年冬改称江西省立第六中学,私立辛酉初中并入,1935年复称江西省上饶中学,1938年为避日寇轰炸,迁址上饶县八部,同年冬迁回信江书院,1939年4月迁址上饶县应家口,1946年迁回信江书院,同年秋玉山临时中学并入,并在原址考棚设分校,1948年春分校结束,1949年秋上饶县立初级中学和私立祝同学并入全称江西省上饶联合中学,次年改称省立上饶中学,1954年秋在上饶灵溪祝同中学旧址设分校,1955年2月改称江西省上饶中学,同年八月遵照行署(55)教行字第47号通知将上饶中学一分为二,在茶山寺设一中,原信江书院旧址为上饶县中学,1962年市县合并后,上饶县中改为上饶市第二中学,1964年市县分开后复称上饶县中学,1972年被定为江西省重点中学,1983年上饶县中学随县西迁至新县旭日镇,如今一座占地16.93公顷,教学设施一流,崭新而美丽的校园呈现在世人面前。2007年,上饶县中学开始体育场改造工程,目前已建成一集塑胶跑道,人工草皮足球场,篮球场于遗体的现代化体育场。一百年来,万千学子,出其怀抱,奔赴祖国各地,走向世界各方。为中华,奉献青春,贡献才华;为母校,争光添彩,共创辉煌。
2002年上清华北大录取分数线9人,2005年上清华北大录取分数线5人,2007年4人被清华北大录取。2009年,一本二本上线均居全市第一,率先突破二本千人大关刷新原由县中保持的全市纪录。2010年,一本上线人数全市第二,人数二本上线人数全市第一并刷新全市纪录。2011年,4人过清北录取线;一本上线全市第一并刷新全市纪录,二本上线全市第一并刷新全市纪录,600分以上人数超过玉山一中、上饶一中、天佑中学的总和。2012年,学校在原高三老师部分被上饶中学招聘等不利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取得了上一本线人数上二本线人数双双排全市第一;600分以上人数排全市第二的佳绩。2005年至2013年共有19人录取清华、北大
(实际过线逾30人)。2013年二本录取人数全市第一,一本录取人数全市第二。2014年在当届全县前三百招生不足80%的情况下,一本人数居全市省重点学校第二,二本人数居全市省重点中学第二。2015年在当届全县前三百名招生不足50%的情况下取得了一本、二本、600分以上人数均居全市省重点中学第二位的佳绩。(以上数据均未包括特长生)体育、艺术班级二本录取率常年稳居90%以上。2015年体艺组160人全过二本,且一本录取率超过50%,再次刷新全市特长生纪录。2010年杨洋(体育)保送北大,2013年廖懿琪(艺术)考取清华,均为全市首例。学校体育事业连续五次受到国家教委、体委的奖励,校田径队多次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性运动会,成为江西省中学体育工作的一面旗帜。自2008-2013年连续六年二本人数过千人,冠绝全市。
教研成果校园点滴据2012年10月官网显示,近年来,上饶县中自主研发的“学案生成教学法”通过省级科研课题立项,自主开发的新课程教辅丛书《新学案、新理念》正式出版,自主编写的中华传统美德读本《雕刻心中的天使》也出版发行
。2014年十月,由我校教师主编的《品质课堂》正式出版发行。一大批教师在各种竞赛中脱颖而出。学生在各学科竞赛中的成绩骄人。自1992年以来,县中学子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奥赛,语文作文竞赛(叶圣陶杯,新概念作文大赛等),英语能力竞赛中,累计获得市级奖项逾千人次,省级奖项二百余人次,并斩获三十多次全国(决赛)性奖项。
所获荣誉2002年至2012年,上饶县中学连续三届被评为“江西省文明单位”,先后荣获“全国第三届‘和谐校园’先进学校”“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培养优秀体育人才试点中学”“全国高 中数学联赛团体一等奖”“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江西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江西省第十二届文明单位”“江西省信息技术教育装备先进单位”“江西 省园林学校”“江西省绿色学校”“上饶市十大和谐校园”等命名及荣誉称号。
严诚博恒
校风
关爱 协作 敬业 奉献
教风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格要求循循善诱
学风
尊师重教文明礼貌全面发展奋发向上
校歌
拥抱明天的太阳
词:陈长祥曲:徐子浩
信江之滨,灵峰山下
一颗明珠闪闪亮
啊…… 上饶县中
啊…… 上饶县中
历史记载了古书院的辉煌
喜报映照着新县中的光芒
灵山的好儿女,在这个乐园里,编织梦想,播种希望
(灵山的好儿女,在这个乐园里,耕耘心田,收获理想)
勤奋求实,把真理的大门敲响
活泼创新,让桃李健康成长
为了四化,向着未来
去拥抱明天的太阳
去拥抱明天的太阳
王文京于1964年12月15日出生于江西省上饶县,1979年毕业于上饶县中之后进入江西财经大学学习,现任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王文京先生曾荣获“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中国优秀民办科技实业家”、“第一届中国软件行业杰出青年”、“北京市劳动模范”等称号,并担任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商会副会长。2001年王文京被评为2001年度经济人物。2002年王文京被评为“中国软件企业十大领军人物”,并作为内地唯一当选的企业家荣获了由美国《商业周刊》杂志评选的2002年度的“亚洲之星”的称号。“爱心捐助奖”获得者、2005年度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
朱新均
朱新均于1938年4月出生于江西省上饶,中学就读于上饶县中学之后进入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系铸造专业学习。1960年毕业后留校工作。1983年调教育部,任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处长、处长、副司长、司长,教育报社党委书记,教育报刊社党委书记兼社长。1995年任国家教委党组成员,国家语委党组书记、副主任,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是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陈惠勇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基础数学博士(2004-2007)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学教育博士后(2008-2010)。本科(1981-1985)硕士(2001-2003)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现任江西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数学会数学史学会理事;全国数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西省高等师范教育数学教学研究会秘书长;江西省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二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南部赛区第二轮评审会评审专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数学试题(江西卷)命题专家组成员。曾在江西省上饶县中学工作(1985-1998)。
杨洋
于2007年“跑”进省重点中学上饶县中学。2009年以10秒50的成绩刷新了百米记录,同时也打破了自己保持的200米记录。2010年从上饶县中学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被保送北京大学,刷新了北京大学在江西招生从未有体育特长生保送的历史。2011年5月,他在大运之星全国选拔赛、首都高校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全国耐克精英赛等赛事中均取得优异成绩,获得了大运会的参赛资格。2011年8月21日,在参加2011年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杨洋在男子4×100米接力项目上夺得了银牌。2013年7月作为唯一进入半决赛的中国大学生参加俄罗斯喀山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一百年来,万千学子,出其怀抱,奔赴祖国各地,走向世界各方。为中华,奉献青春,贡献才华;为母校,争光添彩,共创辉煌。
上饶县中学是江西省省赣设立最早的一所学堂。悠悠历百年,蔚为育人篇。建校百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上饶县中学以其严谨的校风、雄厚的师资和良好的教学质量,成为莘莘学子的求知胜地,为各类高等院校输送了大批高质量人才,为当地的经济和培养了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江西省基础教育战线上为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