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五爱高级中学
电话 : 021-63080335
地址 : 上海市制造局路666号
学校简介 :
上海市五爱高级中学创建于1889年,始名“惠中中学”,由美国教会安息浸礼会创办。目前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南部,内环沿线,地铁4号线、8号线交汇处,毗邻未来的世博园区,是一所拥有寄宿条件的区级重点中学。2001年秋季学校经市教委批准,开始跨区面向徐汇、静安、浦东、普陀、长宁、黄浦等区招生。
学校占地面积近30亩,环境优美,亭台楼榭,花草树木,一派园林化校园景象,是上海市花园单位。学校设行政、教育、实验、综合、艺术、住宿等各大功能区域;教室内闭路电视、电脑、投影仪等设备齐全;语音室、演播中心、计算机房、电化教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设施齐备;室内篮球馆、室外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以及艺术体操房等场馆资源丰富,可供师生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
学校为适应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本培训及研究,在上海市级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运用诊断分析 优化能力结构 开发学校教师资源——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本培训模式研究》成功结题的基础上,致力于教师教育理论的“本土化”和培训策略的“校本化”研究和实践,构建针对性较强的多样化、个别化教师培训工作体系,其实践价值受到有关专家的好评和赞赏,也使学校形成了一支德才兼备、爱岗敬业、作风扎实、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
学校以“在师生共同发展中,厚实人文素养,提升综合能力”为办学目标,以“五爱学生、四有新人”为校训,以双语教学为特色,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近年来有许多毕业生考入重点大学,其中不乏清华、北大、交大、复旦等名校,1996年还出过一名“理科状元”。近年学校高考成绩突出:06年高考成绩创历史新高,07、08年高考成绩又有重大突破,本科达线率与区内同类学校相比增长幅度最大,获上级领导嘉奖。课余,校园活动亦精彩纷呈:校男篮、联合机器人实验室、模型社、摄影社等经常在区、市乃至全国重大比赛上拿奖。学校还长期与日本长崎、韩国釜山影岛等地的师生交流互访,分别与南澳洲恩莱高中、英国Landan Forte College(兰道伏特中学)等地的学校结为姊妹学校,并多次成功接待了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意大利等地的师生。学生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也深受外国友人和专家的赞赏。
近年,学校取得的办学成果:中国教育学会“十五”重点课题学校,社区推进学习型家庭实验基地、上海市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市教育系统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双语实验校、上海市群众体育先进集体、上海市优秀家长学校、上海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上海学生英文报记者站、李秋平篮球俱乐部、卢湾区文明单位、卢湾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卢湾区绿色学校、卢湾区教学成绩显著单位、卢湾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等。
目前,现代化校舍的规划已完成,近期将动工。全校师生正以饱满的精神团结拼搏、改革创新,为把学校建设成环境优美、设施一流、特色鲜明、治学严谨、人民满意的高中而奋斗!
学校简介
学校占地面积近30亩,环境优美,亭台廊榭,花草树木,一派园林化校园景象,是上海市“花园单位”。学校设行政、教育、实验、综合、艺术、住宿等各大功能区域;教室内闭路电视、电脑、投影仪等设备齐全;语音室、演播中心、计算机房、电化教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设施齐备;室内篮球馆、室外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以及艺术体操房等场馆资源丰富,可供师生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
五爱高级中学现有27个教学班,学生近1100人。在校教职工138人,其中高级教师25人,一级教师43人,区学科带头人1人。学校具有一支德才兼备、敬业爱岗、作风扎实、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教学氛围和谐、融洽。在教育改革形势下,学校领导与教师积极学习二期课改理念,转变教育观念,学习并掌握因特网技术、多媒体课件技术以及TI数理教学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探究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师生共同努力以创建 “学习化校园”。
培养目标
学校教育以“厚实人文素养、提升综合能力”为基本培养目标,强调在师生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以师生发展共同体为途径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学校以“五爱学生、四有新人”为校训,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其中被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等著名学府录取的不乏其人,1996年还出过一名“理科状元”。学校双语教学深受社会各界好评,被确立为上海市双语教学实验学校。在校学生近年来不仅在市、区级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竞赛以及写作、演讲、朗诵、摄影等各类比赛中获一、二等奖,而且社团活动、课外活动丰富多样。该校是篮球项目传统学校,男篮在上海乃至全国的各类中学生篮球比赛中屡获冠军。校管乐队闻名遐迩,经常参加各类演出,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另外环保社、漫画社、戏剧社、原创音乐社等社团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此外,学校非常重视在学生中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该校的交通安全宣讲团、周公馆讲解团小有成就,同学还自己创办了全国首家“中学生交通安全网站”,“走进社区,服务社会”的意识在学生头脑中深深扎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长抓不懈,形式多样,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常学常新。
学校以“人文教育”为办学特色,以“厚实人文素养、提升综合能力”为培养目标,并为此进行了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学校着力构建师生发展共同体,强调在师生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达成培养目标。学校以“五爱学生,四有新人”为校训,并形成了“文明、尚礼、诚实、进取”的校风,“严谨活泼、务实创新”的教风和“勤奋、刻苦、自主、自创”的学风。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近两年学校高考成绩突出:06年高考成绩创历史新高,07年高考成绩又有重大突破,本科达线率与区内同类学校相比增长幅度最大,获上级领导嘉奖。学校曾获区“文明单位”、区“教学成绩显著单位”、市“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市教育系统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群众体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是“李秋平篮球俱乐部”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