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之滨、上海化学工业区之畔的漕泾中学,建校于1957年。至今已走过四十五个春秋。历任校长有:高伯诚、王嵩山、李首民、张孝礼和吴金瑜老师,现任校长是陈芳。 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绩斐然,在全区同类学校中位于前茅。学校被评为上海市环境教育特色学校和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金山区民防教育示范学校,市级自培基地,“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EPD)成员学校”,“上海市绿色学校”等。 学校制定了可持续发展规划,正在努力争创全国绿色学校
现有教学班24个,学生1039人,教职工109人,具有中高级职称教师72人,占任课教师总数的83.7%。
师生齐心协力,创建温馨教室。在创建过程中,我们遵循教育局提出的“创建和谐校园、温馨教室”的要求,确立了“一切校园设施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实施“三个”建设??班集体、班文化和快乐中队的建设,创建一个科学、民主、和谐的适应师生发展的班级育人环境,让校园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突出“绿色”文化特色。学校通过环保系列活动、环保社团活动、绿色夏令营等活动的开展,形成一种精神氛围,使师生在绿色校园文化中受到感染,熏陶。
在绿色课程体系建设中,学校进一步确立了“三类”课程中的绿色理念,基础性课程、探究型课程与拓展型课程有效地贯穿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编写了两本校本教材,在校外建立了8个教学基地,学生中形成了180多项自主性研究子课题,通过课题实施,《建设上海郊区“三园”活动??家园、村园、田园》等12个课题成果获市一、二等奖。
教学渗透力度绿色教育之所以能成为漕泾中学的教学特色与亮点,是因为学校的每位教师能主动挖掘教材中的绿色理念,进行有机的课堂渗透,深挖绿色知识,强化渗透效果。每学期各学科制订的绿色教学渗透计划有20多份。
强化校本研训按照三年《规划》中的要求,努力开展校本研训,加强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按照教研工作制度建设要求,每二周一次进行教研组集体备课,研究教法,专题探讨活动。每学期有课堂教学实践公开课活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听课、评课、上课,形成了浓厚的教研之风。
开展有效活动在实施区级有效教学课题研究中,重点进行了课堂教学“三个要素”的探索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这三个要素的研究是:一是教学内容的优化。也是对教材的优化,教师能灵活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二是教学结构的优化。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采用双向式教学,调动学生主动探索,增加学生活动环节,让学生有充分的与教材、同伴、教师相互交流的时间和机会。三是教学手段的优化。教师运用直观教具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课堂情景,精心设置课堂导入,力求在上课的一开始就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抓住,并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拓展知识视野,展开思维想像,增强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