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上海 >>上海市 >>浦东新区 >>上海市南汇中学
上海市南汇中学
电话 : 021-68259358 68259298
地址 : 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学海路288号
中考网 : 上海 | 上海市 | 浦东新区
高考网 : 上海 | 投票
学校简介 :

  上海南汇中学是2003年有上海市政府和南汇区政府投资2.7亿,占地面积360多亩,异地扩建的一所幅员宽广、建筑宏伟、环境优美、设施齐备的全市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学校地处南汇区科教园区大学城,上海浦东国际航空港和国际深水港的交汇处,临近高速公路远东大道,出浦东机场15分钟可到达。从学校通过高速交通干道45分钟可到达市中心,是静心读书学习的好地方。便利的交通又为学生参加区、市的各种活动提供了方便。 学校创办于1927年,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教育教学传统。目前学校有46个教学班,2600多位学生,教职员工250多位。学校现有规模能容纳3600多位学生,400多位老师。学校管理严格,教师教学严谨,学生学风朴实、勤奋。学校拥有一支教育事业心强、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精力充沛富有朝气,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教师队伍。曾先后有3人评为特级教师、现有高级和中级教师100多位。国家级、市区级骨干教师18位。多名教师在全国或市的教学评比中获得一、二等奖。 学校育人目标:“会学习,能发展,报效祖国,服务社会”; 学校育人理念:用科学和人文促进你生命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学校办学目标:把上海南汇中学建成与国际航空港、国际深水港和海港新城相匹配的、理念先进、师资雄厚,课程丰富、管理科学、环境优雅的“现代化、高品质”国内一流高级中学。 学校办学成果显著,是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市艺术教育先进集体、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国家2049项目试点学校、国家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上海市已通过“创建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规划”评审和创建工作中期检查的中学之一。 上海南汇中学以现代的理念和现代的管理努力把新南中建设成“现代化、高品质”的国内一流学校。学校将以小平同志“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为出发点,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的发展观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更新教育观念,进一步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德育为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教师素质,建设一支师德高尚、观念先进、教育教学能力强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以教师的发展来促进学校的发展。充分运用好新学校所提供的一切先进设施设备,为每一个学生全面、和谐、健康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条件,为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提供最好的服务。把新南中办成让人民放心、领导称心、师生舒心的好学校


地理位置
上海市南汇中学

上海南汇中学是2003年有上海市政府和南汇区政府投资2.7亿,占地面积360多亩,异地扩建的一所幅员宽广、建筑宏伟、环境优美、设施齐备的全市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学校地处南汇区科教园区大学城,上海浦东国际航空港和国际深水港的交汇处,临近高速公路远东大道,出浦东机场15分钟可到达。从学校通过高速交通干道45分钟可到达市中心,是静心读书学习的好地方。便利的交通又为学生参加区、市的各种活动提供了方便。

学校规模
62个班级,近3000名学生;教职工250名,专职教师200多名。中高级教师占60%以上。

校园文化
校风:团结、奋斗、求实、进取

教风:敬业、爱生、严谨、求真

学风:尊师、好学、刻苦、创新

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形成的。

中学校史
初创阶段(1927??1949年)上海市南汇中学

学校创建于1927年。明年就将建校80周年。原校址在现在的南汇一中所在地。

1927年,当时中国正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状态,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很多有识之士以天下为己任纷纷以教育救中国,当时南汇的一位社会知名人士,实业家赵心梅,出于对国家、对家乡的热爱,捐资在当时惠南老城文昌宫旧址兴建了“南汇女子初级中学”,南汇中学最早的校名。首任校长就是赵心梅本人。在国家贫困落后、动荡不安的年代办教育是很艰难的。

学校最初规模不大。到1936年有教师10余名,学生111名。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南汇,学校停办。38年春转移到上海法租界以浦东中学的名义继续办学。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沦陷,学校再次停办。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秋天回到南汇女子中学旧址复校,更名为“南汇县简易师范学校”。

成长阶段:(1949??1966年)

解放后人民教育迅速发展,学校获得新生。当时学校分为初中部和简易师范部。初中部有3个年级,简易师范部有2个年级。当时有学生200多,教师20多。那时初中毕业生满腔热情响应党的号召,参加解放军、参加南下服务团,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作出贡献。初中部不断扩大,52年政府将学校易名“南汇县初级中学”,54年当时的周浦中学有高二高三两个年级合并过来,学校开始招收高中学生,学校成为完全中学,定名“南汇县中学”。58年祝桥、泥城等地的高中班又并入,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到1962年学校已占地100多亩,有40多个班级,定为县重点中学。

发展阶段:(1978??2004年)上海市南汇中学

1978年国家迈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南汇中学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迅速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高。1993年开始停办初中,成为县重点高级中学。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本地人民群众的要求,南汇县委县政府从1996年开始对南汇中学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建设了科技楼、艺术教育楼、400米标准跑道等。香港同胞王佰生也给于学校很大帮助,完成学校大门南迁的工作,1997年学校新大门落成,请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提写了‘上海南汇中学’的校名,从此学校正式启用了现在“上海南汇中学”的校名。

在进入21世纪后,知识经济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南汇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也向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化迈进。浦东机场、洋山深水港、临港新城、工业园区发展,产业结构变化,人口文化素质提高,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经过几年的准备,2000年9月学校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正式提交了创建上海市实验性师范性高级中学的规划,并开始全面推进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改革。

上海市南汇中学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以“会学习、能发展,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为改革的主题。进行了德育、课程、课堂教学三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创新。德育??构建高中学生序列化德育体系;课程改革??建设了以“天地人”为主题的校本课程;课堂教学??开展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科教学特色。全体师生奋力拼搏,展开了多方位的教育教学实验,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受到专家和社会的认可。改革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上了新的台阶。四年的创建工作使学校的素质教育得到深化、教师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显著提高,学校获得了能够证明整体发展水平的多项荣誉: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健康促进学校、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先进集体等。我们的升学多年来不断上升,现在基本保持在一本率50%上下。二本率86%上下。

提升阶段;2004年9月开始

2003年春节后,上海市委作出了再建四所寄宿制重点高中的决定;2005年5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专家组来我校进行创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总结性评审,获得全票通过。学校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南汇中学发展打开了新的一页。

八十年来,学校风雨兼程,旧貌换新颜;八十年来,代代学子,生生不息,后浪推前浪。老校区的大成殿、古城墙是搬不过来了,但是历经几代师生凝聚起来的人文精神和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将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流,在这里全体老师同学,挥洒出育人成材的新篇章。

发展目标
办学理念上海市南汇中学

在一期规划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基础上,结合本校规模扩大快,年轻教师多,生源层次复杂的办学实际,进行第二轮发展规划设计,我们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办学理念,以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校园为指针,努力促进教师的发展,着力打造名师队伍,重视对学生的科学陶冶,人格熏陶,品位提升,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如何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这是全部教育的智慧之魂。”《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各学科课程要服务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课程改革的总趋势。其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办学理念,必须:

⒈以德育为核心。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愿望和能力,对千差万别的学生,教师应公正,耐心的给他们创设证明自

上海市南汇中学

身价值的机会。对那些容易被冷落的学困生,教师更应精心呵护他们敏感的心灵,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从最细微处做到关注他们,尊重他们,进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⒉以教学为中心。教师面对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们的家庭背景、原有基础、认知水平、学习状态和心理发展程度等各方面参差不齐,他们是在不断发展的,教师不能用相同尺度去度量他们,去要求他们。我们的教育要唤起学生发展的力量,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这样就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

⑴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通过一期规划的实施和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化,大力营造学习型学校,努力关注各种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和学习心理,使得他们都能建立新型的学习方式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善于进行学习的自我评价和调控;能驾驭母语、一门外语和基本的信息技术及设施;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⑵关注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培养出具有强健体魄、健康心理、坚强意志、昂扬精神和生动活泼发展的新一代学生作为培养目标。重视体育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加强体育课程建设,重视制度建设,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促使全校学生拥有强壮的体魄、健康的心理,把我校的素质教育推向一个全新层面。

(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尊严,各种水平层次的学生都具备自我可持续发展的态度和能力;具备再生性强的知识、知识结构及对知识开放性、多维性的认识能力;具有以批判眼光进行学习与理解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行为能力;具有以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孕育而成的人文精神,以创新精神进行探究、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上海市南汇中学

⒊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关注考试科目的成绩与关注考试外的学习;关注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从关注教材转向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现代教育的特征就是发展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参与意识,把主动权归还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发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给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的舞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为了适应未来的生活而努力准备、不断拼搏的优良品质。

办学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强化“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办学宗旨,形成鲜明办学特色,立足于激活每个学生,构建学校管理人本化,教育教学生本化,课程改革校本化,后勤服务社会化,教育资源优质化的学校发展战略,走内涵式、多元化发展之路,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以及课程、科研、信息工程建设,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校园。

坚持“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方针,使南汇中学在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寄宿制高级中学中取得应有的地位,成为南汇区基础教育的龙头学校和排头兵,实现南汇区委、区政府“十一五”规划对南中工作的定位和目标,努力把上海南汇中学办成一所“教育优质、科研领先、管理科学、特色鲜明、条件优异、上海先进、国内知名”的现代学校。

发展目标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建设一所具有先进与科学的教育理念、具有不断创新与持续示范性的教育实践、具有和谐校园与进取活力的学校氛围、具有持续发展的优质教育资源的“上海先进、国内知名”的现代学校。

⒈以创新为动力,优化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师资源,以适应南汇区“两港一区”建设发展、适应“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建设发展为出发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建设数量足够、层次较高、结构合理、集聚力强、效能高的师资队伍,培养一定数量的市内知名教师。

⒉以德育为核心,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优化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德育资源,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根

上海市南汇中学

本,以认知、情意、行为各领域目标的实现为基础,以“诚信意识、公共秩序、爱护环境、文明礼貌”诸方面获得显著进展为重要标志,把南汇中学的学生培养为富有本校特色的“道德高尚、行为高雅、心理健康”的小公民,实现学校作为市级重点寄宿制高中在学生行为规范方面的对外辐射作用。

⒊以课程教材改革为重点,优化和谐发展的课程资源,创造性实施二期课改和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提供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的课程体系,打造系列化校本课程精品。

⒋以现代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为准绳,优化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学资源,深化“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策略和模式研究,探索有效教学策略,努力培育特色学科,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完善,以优质的教学获得一流的教学质量。

⒌以学校管理制度改革为纽带,优化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管理资源,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和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争创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高效能”学校。

实验项目

以“十一五”课题《示范性高中现代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为示范项目,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目标开展研究,主要目标有:

⒈构建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高中阶段现代教学质量基本概念体系。

⒉编制与“目标1”相适应的既具一般意义又具校本特点的现代教学质量管理标准序列。

⒊建设以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为基本组织形式的现代教学质量人力资源保障实践操作体系。

⒋追求“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办学特色,力求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诸方面全面体现这一特色。既重视“以社会文化对人的塑造”,又重视“人的潜能的充分开发”;既重视“教育内容科学的、系统的构成”,又重视

上海市南汇中学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内在条件的认识与洞察”;既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智力与能力的培养,又注重非智力因素、健康个性和人格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其创新精神,使其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和创造性。

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突出“人文性”,共建师生精神家园,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主动地发展。

⑴倡导师生员工相互“尊重、支持、合作、发展”。教师和学生对学校有家园般的皈依感,家长把子女放到我校有一种安全感、成就感和满足感。

⑵关注、尊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造就让学生终身敬仰和受益的有学识、有个性、责任性强、善于吸纳新知识、新观念、富有爱心和创新精神的好教师。

⑶“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差异,充分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要求。善于发现学生的智能优势,提供适合学生特点和发展需要的、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教育条件和机会。

⒍“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追求“成长性”,创造适合让学生成长进步,让教师成名成家的良好环境。

⑴学生是成长中的学生。教职工全员全程用心智“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注重学生心路历程的过程参与,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⑵教师是成长中的教师。加大特级教师、市名师、学科带头人、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从制度上引导教职工加强学习、实践和研究,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上海市南汇中学

⑶学校是成长中的学校。以教育的国际化、信息化、现代化为办学方向,营造学生满意的安全校园、学生满意的和谐校园、学生满意的教师、学生满意的班级、学生满意的课堂、学生满意的教育和教学。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谋求学校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⒎体现“实验性和示范性”。在优质教育和优质服务、二期课改、教育科研、信息化校园建设、科技教育、艺术教育、德育工作和学校管理等方面,在区、市起一定示范和辐射作用。特别是我校较具特色的科技、艺术教育力争建设成为全区乃至全市的品牌特色学科。

⑴以二期课改课程体系作为依托,以“天、地、人”为主题的校本课程体系为抓手,以天文课、“星之旅”社团作为科技教育的突破口,把我校的科技学科建设成为上海市一流的特色学科。

⑵把艺术教育作为提升学生艺术修养的必要途径,通过基础课、拓展课、研究课等课程体系和社团的建设,把我校的艺术学科建设成为以“合唱”、“礼仪”为特色项目的特色学科,力争做到区内一流、全市闻名。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

上海西南位育中学

上海中学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上海民办张江集团学校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上海市七宝中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

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国际部

上海市向明中学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

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

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2015 语文360网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