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广东省 >>韶关市 >>武江区 >>韶关市第五中学
韶关市第五中学
电话 : 0751-8776174
地址 : 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群康路43号
中考网 : 广东省 | 韶关市 | 武江区
高考网 : 广东省 | 投票
学校简介 :

韶关市第五中学位于松山南麓,创建于1968年,占地面积89.6亩,建筑面近60000平方米,校园宽敞,环境幽雅,是市级园林式单位,1996年被评为韶关市首批市一级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 2004年被评为省一级学校,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被武江区教育局评为教学先进单位,2009年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学校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分布合理,这一切为师生的教学、生活、运动、娱乐等提供了优越的条件。韶关市第五中学是一所公办全日制的普通高级中学。目前学校拥有42个教学班,学2000余人,在职教职工172人,其中专任教师162人(包括借调区教育局5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9.2%,其中高级教师62人,中级教师75人。

学 校的办学理念是:“为发展立校,为发展治学”。办学思路是:“自主、和谐、创新”。办学目标是:“全面发展,培养特色”。校训是:“敬业、尚德、勤学、竟 取”。教风是:“敬业、爱生、严谨、创新”。学风是:“勤奋、扎实、灵活、创新”。政风是:“团结、公正、务实、创新。”校风是:“爱国爱校、尊师守纪、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培养目标是:“全面发展,培养特色”,即遵照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 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艺术审美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交往合作素质、人文素养和环境意识。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新、学会劳 动、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在认知、情感、态度、技能和潜能等方面得到均衡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为高 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有特长的新生。

韶关市第五中学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民主治校,科研兴教。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全面负责学校教育、教学、行政等各项工作。学校人员使用按照“按需设岗、依岗定员、评聘分开、择优聘任、优劳优酬”的要求实行教职工岗位聘任制。实施教职工职业道德考核、年度考核奖励制和监督机制。根据形势发展要求,逐步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模式特色化,教师队伍优质化,学校管理科学化,办学条件规范化,把学校建设成为校园美、校风好、质量高、有特色的现代学校。

我校近年还先后被评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示范学校、韶关市二五依法治市先进单位、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足球)、韶关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广东省安全文明学校,武江区2005-20072008-2009年度文明单位,2006年被武江区委、区政府评为“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学校”, 2009年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广东省第九届体育节活动先进单位”:2010年我校在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中获优秀等级:2011年我校被评为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

四十年来,韶关市第五中学历经世易时移,沧海桑田,但优良的办学传统、良好的校风学风,一脉相承,代代相传。四 十年的披荆斩棘,四十年的艰苦求索,四十年的文化积淀,学校在办学的各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办学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教育教学每年均有亮点,办学效益稳步 提高,为高等院校和本地的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合格的高素质人才,赢得了政府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我校已成为武江区的龙头学校。四十载的斗转星移,四十载的风雨兼程,四十载的厚德载物,铸就了韶关市第五中学今天风生松山香满路,誉享韶城人共睹的璀璨辉煌。


简介
韶关市第五中学,学校现代教学设施不断完备:有宽敞的教学大楼、专用课室60间;有多功能的综合楼、实验科学楼;有多间多媒体综合电教室、电脑室、语音室、美术室、舞蹈室等;有公寓式的学生宿舍,设施齐全,管理完善;有标准400米跑道运动场、7个标准篮球场、近700m2的文化广场。学校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分布合理,整个校园环境良好,校园网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一切为师生的教学、生活、运动、娱乐等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办学理念
学校坚持“敬业、尚德、勤学、竞取”的校训,在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主、和谐、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办学效果明显。学校高考成绩年年上新台阶,多项指标稳居市直普通中学首位,大大拉近了与重点中学的距离,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韶关市第五中学,理想学府的摇篮。

教学设施

韶关市第五中学雄伟的科学楼建有装备齐全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多间,有通用技术实验室、物理探究实验室各1间,有高考英语听说考试室3间,有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多间、历史、地理等功能室,拥有全市先进的高清录播室,有高科技的天文观测台,图书馆藏书达8万多册,学生阅览室座位达300个,教师阅览座位达88个。学校所有的教室和会议专用室均配备了计算机多媒体平台。

学校建有生物园、地理园,有1000兆光纤主干的校园网,为每位教师配备了1台手提电脑。学校建有400米跑道运动场、足球场、排球场2个、篮球场6个、室内乒乓球室2间。学校201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艺术楼一幢,内设美术室3间、音乐室3间、舞蹈室1间、琴房12间、钢琴17台。现投资约500万元兴建一幢现代化学生公寓,住宿条件更加优越。

学校徽标

学校有自己象征性的标志。徽标由三部分组成,中间的是雄鹰,下方的是地平线,同心圆则象征着太阳。表示着五中的莘莘学子朝气蓬勃,像雄鹰一般从地平线上初升的太阳起飞,飞得更远、更高,在蓝天白云下自由的翱翔。徽标如图。

交通概况

学校位于松山南麓,深入大山内部,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景色怡人。唯独交通不方便,没有可直达的公交车。距离群康路最近的车站位于群康路口,下车后需步行5-10分钟方可到达学校。较远的公交车站位于市一棉站,步行1.9KM,约15分钟才到学校。

由于群康路道路狭长,每天的上下学交通至少拥堵20分钟。主要是因为途径群康路至幸福路的大货车不按路口限时禁行标识行驶以及小轿车加塞。这种情况在春季下雨时尤为突显。交通秩序需要你我共同维持,请乘坐小汽车、摩托车的同学尽量在群康路路口下车步行入校,或改骑自行车上下学。
2014年9月,群康路(改)扩建工程进入招投标阶段。全线按城市支路标准双向四车道。完工后,市五中的交通状况有望改善。

师资力量
现有专任教师160人,其中高级教师76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广东省中学特级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8人,高级、中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82%,研究生学历15人(含研究生课程班)。教师安教乐教善教,截至2014年6月,我校教师在国家级、省级、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论文有239篇,努力打造五中特色的“自主高效课堂”。

助学措施
设置种类多样的奖助学制度:有国家助学金,每学年1500元,占学生人数20%;香港李汉荣博士教育基金,每学年4000元;还有香港烛光基金、宋庆龄奖学金、东莞银行奖学金、佳城奖学金、市五中奖学金和爱心基金等。对品学兼优或家庭贫困的学生实行奖励和资助,对部分特别优秀的学生给予每年5000元的奖励。

教学管理

韶关市第五中学1.严格按照新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包括活动课、选修课、研究课在内的所有课程,不得随意停开或减少课时。学校要为开设活动和开展课外活动积极创造条件,根据学校财力、物力尽可能提供必要的器材、场地、时间,保证活动课的开设和课外活动的开展。


2.实行行政听课制度。听完课后进行评课,并将评课意见由教务处反馈给科任老师。学校领导要深入教学第一线,要经常参加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指导教师备课、共同研讨教学和教学改革问题,要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及时与教师交换意见,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3.教务处要加强教学各环节的检查督促,每学期对备课情况、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要进行2~3次检查,时间一般于学期初、期中、期末,也可组织教师互查,检查结果要记录在案,检查情况要及时反馈给教师本人。教务处要对检查情况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组织好交流和观摩。对上课制度的执行情况可采取巡课等方式检查。

4.教务处要认真搞好考试、考查的教务工作,要做好命题及试卷的保密工作,要严格纪律,保证考试、考查的真实性。要对全校考试情况作出分析总结,提出意见,指导今后教学工作。教务处还要统一保存各学科平时成绩记录,期中、期末、毕业、升学考试成绩记录、试卷分析和样卷等。
管理制度
韶关市五中教师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试行)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的管理又是教学管理的核心。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为此,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和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对教师教学及教研全过程的要求 备课

1.备课的内容和要求
(1)备课必须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
(2)备课要了解和研究学情
(3)备课要选择恰当科学的教学方法
(4)备课要立足于创新
2.备课要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和课时计划
3.坚持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 上课

1.正确把握课堂教学目的和内容
2.严格规范课堂教学行为
3.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4.大胆、大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作业

1.作业的布置
作业的内容要科学,目的要明确,要有针对性,能符合课程标准和课本的要求。作业的份量要适量。
2.作业的批改
教师必须及时批改和讲评学生的作业,书面作业的批改以教师全面批改为主,非全面批改的作业也应检查指导,决不能放任自流。 活动及竞赛

1.辅导要落实。
2.要重视第二课堂活动与各类竞赛
3.要确定形式和内容。
4.要做好组织、指导和调节工作,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
5.要坚持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
6.要把活动的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和教育性互相结合起来。 考核

1.考核的科目和形式
(1)凡是课程计划规定开设的学科都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应重视非升学考试科目和理化生实验能力的考核。
(2)考核采用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每学期只进行一次期末考试,期中对部分科目进行抽查。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平时考核,可通过提问、讨论、实验操作、口试、笔试等多种方式在课内进行。
2.命题与阅卷
(1)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不出偏题、怪题,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认真评阅试卷,提倡备课组流水作业,要统一评分标准,每位教师要实事求是评定成绩,不打印象分和随意分,对今后教学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3.成绩评定
(1)学期成绩评定要综合考虑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
(2)要对考试成绩进行有效统计分析,要增强评价的教育性功能,努力克服负面效应,防止片面追求分数的不良倾向,发挥教学评价的积极功能。
4.试卷分析
(1)要对试卷设计、题型、考核的内容与要求进行分析。
(2)要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对各卷及各卷抽样的分析,主要分析答卷。从考核的知识及能力层次到难度、区分度、可信度等方面来分析。
(3)找出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及今后的措施。 教研活动

1.听课制度化。
2.评课实事求是,有的放矢。
3.建立和坚持集体备课制度;每周坚持备课组活动。
4.落实教研工作计划。
5.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大胆进行探究性与研究性学习。
6.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7、教研组长双周例会制度。
8、教科研要制度化、合理化、科学化。
9、外出学习、考察要形成汇报制度。 教学总结

1.认真完成教学总结
2.进行教改专题总结。
3.做好教研组工作总结,每学期要于放假前写好教研工作总结。,
4.鼓励教师撰写教学论文。
办学效益
学校在办学的各方面取得显著的成绩,办学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办学效益稳步提高。近三年,学校学生共有538人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其中陈慧桐、胡静等同学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省一等奖。学校的足球队在韶关市“英东杯”足球赛中荣获十连冠;我校的男子篮球队在韶关市第十四届运动会荣获冠军;高考成绩稳步提升,历年来各批上线人数、上线率均居同类中学之首。

2012年高考,罗伶沛同学以144分勇夺全市英语单科第1名;2013年高考,学校高考成绩再创辉煌:本科上线人数为131人,比2012年增加58人,本科上线率为19.8%,比2012年增长8.5%,本科上线增幅居全大市普通高中第一,其中重本上线11人,比2012增加5人;总上线人数为588人,总上线率89.5%。单科进入全大市前100名有2人次,体育类文化总分进入全大市前10名有2人次,进入全大市前50名有7人次。2013年和2014年高考,该校高考成绩连创辉煌;本科上线人数均超130大关,重本、本科、总上线人数及上线率均超额完成市下达的指标,高考总成绩位居全大市同类中学前茅。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荣获韶关市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优秀学校。学校实现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目标,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被赞誉为“五中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校园活动
学校定期举办各类活动,丰富师生课余文化生活。每年9月第三周左右进行高一新生的军训活动,11月份举行校园运动会(截至2014年11月已经在韶关市西河体育中心成功举办第46届校园运动会),12月末举办元旦文艺汇演。

在每年9月-10月是各种社团招新的时候,届时会有动漫社(DCT五中绘梦社)、广播站、学生会的团务部、信息部、纪检部、组织部、活动部的有关负责同志进行通知。学生会各个部门的学生干部面试招聘工作将在9月开学初进行,广播站的面试工作将在10月中旬进行。[1]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

广东地勘局韶关地质中学

广东省曲江中学

广东北江实验学校

绍兴市始兴县风度中学

韶关市新丰县第三中学

韶关市始兴区墨江中学

韶关市南雄市黄坑中学

韶关市北江中学

韶关市曲江区樟市镇樟市中学

南雄市第一中学

韶关市新丰县第一中学

韶关市曲江区大塘中学

韶关市乳源县桂头中学

乐昌市第一中学

韶关市浈江区曲仁中学

2015 语文360网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