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山东省 >>济南市 >>市中区 >>山东省实验中学
山东省实验中学
电话 : 0531-86926496 18243000924
地址 :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经七路73号
中考网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市中区
高考网 : 山东省 | 投票
学校简介 :

  山东省实验中学建校于1948年,是首批省级重点学校、省级规范化学校。学校分本校(走读)和东校(寄宿)两个校区,现有教学班110个,在校学生5900余名,教职工500人。

  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学子,以聪明才智和卓越贡献为母校和泉城增光添彩,而实验中学也以骄人的办学成绩获得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级绿色学校”、“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示范学校”、“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教学示范校”、“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校本培训示范校”、“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先进单位”、“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教育部领导多次高度评价学校的育人举措和办学成果,很多做法和经验被《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成为全国新课程改革的典型和齐鲁素质教育的领跑者。

  近年来,学校一直努力体现“实验性”和“示范性”的办学特色,鲜明地提出“为每个学生创造主动发展的无限空间”的教育理念,以“高远、大气、宽松、求新”的学校文化作根基,以创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作保障,努力创办“高境界、高品质,能够影响学生一生发展的教育”。


历史沿革
本校校园

1948年10月10日,经文教部批准成立济南特别市

市立第二中学,由原济南第一、第二临中合并而成。

1948年11月,原华东大学(山东大学前身)迁入济南,学校成为华东大学附属中学。

1949年11月,原华东大学教育学院划出为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交济南市领导,更名为山东省实验中学。

1950年-1956年,“新中国向苏联学习,走苏联道路”。由于学校是全国第一座系用新教材,新方法的实验中学,因此正式命名为“山东省实验中学”。

1960年学校与原三中互换迁至现址,后来三中迁至泰安。

1966年-1976年,由于受特殊时代思想的影响,当时“实验中学”被喻为“培养资产阶级的苗子”,故改名为“济南第二十二中学”。

1976年,恢复校名为山东省实验中学。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硬件设施

截至2008年05月,山东省实验中学拥有教学楼,办公楼、体育馆、图书楼、塑胶田径场、

各类实验室、网络教室、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艺术专用教室等设施完善的教育教学场馆。特别是2001年09月实验科苑的建成,使山东省实验中学实验教学,网络信息教学设施居国内领先水平。

国际教育

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山东省实验中学于2011年开设中美高中课程实验班,在全省率先引进“美国高中课程暨AP课程”,以此将世界上教育最先进国家的高中课程体系、教学理念和教育手段引入济南市,使学生不出国门就能接受最先进的中学教育,为进入常春藤等国际名校架设桥梁。

办学规模

据2015年02月学校官网显示,山东省实验中学拥有主校(走读)、东校(寄宿)和西校(寄宿)三个校区,教学班133个,在校学生7000余名。

师资力量

据2015年02月学校官网显示,山东省实验中学拥有教职工570余人,其中有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山东省特级教师16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山东省教育创新人物3人,齐鲁名校长、齐鲁名师5人,省市级教学能手26人、济南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0人。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2人)

邵丽云 张怡明

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

张克宏 张怡明

山东省特级教师(16人)

王品木 邵丽云 时均琪 王克芳 钟红军 张克宏 刘敏 杨育红 王岱 韩相河 马宗民 刘沂珍 张怡明 张琳 张海 陆彩霞

全国优秀教师(2人)

张琳 朱崇军

山东省教育创新人物(3人)

王品木 钟红军 杨育红

齐鲁名师(4人)

时均琪 钟红军 邵丽云 韩相河

齐鲁名校长(1人):王品木

少年空军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

2015年3月,教育部发出通知,确定山东省实验中学等16所省级示范高中为空军首批青少年航空学校承办中

学。空军招飞机构将会同相关部门和承办中学,展开招生宣传和选拔工作。

文化传统
山东省实验中学校徽

山东省实验中学校徽近似外圆内方结构。校徽的颜色为绿、黄两种主色。绿色环绕在校徽外沿以及

内镶正方形中,黄色装点校徽的剩余部分。校徽正中部分为一朵花,寓意山东省实验中学的学生蓬勃健康发展。整个校徽看上去充满生命力和朴实感。

校训

博学日新,德行天下。

释义:要求师生终身学习,具有渊博而精深的知识;每天都要进步,具备创新的精神和能力;以“德”作为为人、处事、做学问的第一准则,把高尚的品格作为人生的首要追求。校训融合儒家文化底蕴与时代特点,正在逐步熔铸成山东省实验中学师生的文化人格。

社团活动学生社团

山东省实验中学通过相声、京剧艺术进校园,普及太极拳,举办京剧联欢会、开展“修身”行动等活动,形成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底色;通过30 多个学生社团的成立,

极大拓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开设研究性学习、行业体验、游学天下、公益活动等综合社会实践课程,使学生得以广泛接触社会,服务社会,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拓展出高中深化素质教育的广阔空间。

山东省实验中学社团活动十分普及,编辑和读者都是学生的《校园心理》、《空间》发行百余期,走出了“八?后作家群领军人物”张悦然等大批写作精英;“兰亭书社”成为山东省书协首个书法教学基地;“模拟联合国”多次参赛并获佳绩。

兰亭书社 左岸文学社 寰宇地理学社 京昆社 雅风社 爱心社 学生谏议团 《校园心理》杂志社 《空间》杂志社 英卓社 舜泉学社 展望环保社 摄影爱好者联盟 女子篮球社 鲲鹏网球社 演讲与辩论社 科技实践社团 望朔话剧社 国学社 校园电视台

(截至2010年01月)

学校简介
本部概况

2000年以来, 学校以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为契机,素质教育高效推 进。学校在全省率先开齐开全国家必修课程,开设了丰富多彩的国家选修课程和日语、韩语、德语、国学、奥赛、生命教育等 60 余门校本课程,为学生实现全面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优质的课程资源。深入开展教学改革,体现新课程理念的 “自主、合化、探究”式课堂普遍涌现,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实行了学生成长导师制,组建了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形成了以学生发展记录袋和个性化奖励相结合的多元综合评价,促进了学生健康发展和道德提升。

东校概况

东校区成立于2001年5月(由原山东省济南第二师范学校改制建立 ),实行寄宿制管理。学校坐落在济南市历城区郭店镇,与胶济铁路、济青公路(省道 102 线)、济青高速公路、济南东绕城高速路相邻,距市区和济南国际机场15 公里, 10 、 302 、 319 路公交车都设有站点。东校占地 135 亩,教育教学设施齐全,建筑面积约为 46000 平方米。在学生教育管理方面,积极探索寄宿制高中教育管理模式,对学生从教室到餐厅,从活动区到宿舍区,从早上到夜间,都做到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管理服务,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最佳的教育氛围。经省教育厅批准, 2001 年实验中学首次面向全省招生,全部安置在东校就读,于2009年停止面向全省招生。

面对素质教育新的形势和机遇,实验人将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精神品质,以创建齐鲁领先、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高级中学为目标,积极研究探索新形势下的办学体制和教育理念,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新教育体制的探索园区、教育研究的实验园区、素质教育的示范园区,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最好的教育。

西校概况

山东省实验中学西校区东营路以东、清源路以南、潍坊路以西、德州路 以北,总投资100709万元,用地面积约13.33公顷,总建筑面积84000平方米。现山东省实验中学西校区建成,已达到56个班的教学规模,可容纳3000名学生就读。山东省实验中学西校区按照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的高标准建设,学校的各种配套以及教学设备等是济南市最好的。建成后的山东省实验中学西校区,已成为济南市占地面积最大的高级中学。

师资力量
学校牢固树立“科研促教,科研兴校”的意识,积极拓展教师校本培训渠道,实施“人才开发”计划,对不同职称级别的教师分层推进,促进专业水平的整体提高,促使一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学校现有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 2 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 人、特级教师11 人、全国优秀教师 6 人、齐鲁名师 2 人、省级教学能手 11 人、市级拔尖人才 9 人,有 10 人获全国优质课一、二等奖、 40 余人获省级优质课一等奖。在山东省 “ 十大教育创新人物 ” 评选中,该校在校长、班主任、教师三个系列中全部获奖,是全省唯一的学校。根基雄厚、结构合理、素质一流的教师队伍,为打造优质教育品牌提供了重要保证。

学校荣誉
从2000年以来,该校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物理、化学、数学、信息学、生物竞赛和国际中学生体育比赛中,共为国家赢得了 16 块金牌、 8 块银牌和 3 块铜牌。学校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级绿色学校”、 “ 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 等荣誉称号。有500多名学生被保送到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该校学生王旭获国际生物奥赛金牌第一名。2000年,该校运动员代表中国在泛太平洋运动会上获得3金3银3铜的优异成绩。2002年,该校学生朱烨获国际化学奥赛金牌第一名,学生赵雪二次获得国际象棋比赛冠军。这些在国际上获奖的学生不仅是为学校争得荣誉,也为国家争得荣誉。2002年该校有33人通过学科竞赛被保送到北大、清华等重点高校,保送人数再居全省第一。在2003届学生中,有52人次获保送重点大学资格,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全省166人),遥居全省第一。2009年已有102名学生凭学科竞赛、小语种被国内重点高校录取,另有208人获得享受自主招生降分录取政策。

2011年10月最新消息:山东共有15所中学上榜北大公示的2012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名单,共可实名推荐16名学生,其中山东省实验中学校长可推荐2名学生。清华大学公布2012年自主招生“领军计划”具有推荐资质的中学名单,山东省10所中学可向清华大学推荐10名“领军人才”的苗子,其中济南仅有山东省实验中学入围。

2011.12被中共济南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13年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学校名单公布,我校获得推荐名额。清华大学“新百年计划”包括“领军计划”、“拔尖计划”和“自强计划”三个部分。“领军计划”面向志向远大、追求卓越、品学兼优、素质全面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拔尖计划”面向具有学术理想和创新潜质,在某一方面有突出才华并取得一定成果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而“自强计划”则是面向长期学习、生活在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或民族地区,自强不息、德才兼备的高中毕业生。获得“领军计划”认证的考生,高考时可获得60分的分数优惠。

办学理念
校训

博学日新,德行天下。

教育理念

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发展的无限空间。

办学指导思想

全面打好基础,发展爱好特长,培养创新精神,提高人才素质。

教学特色
(一)尊重学生差异,突出分层次教学。2007年以来,学校加大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形成了以分层次考试、“走班制”分层次教学、分层次作业、艺术自助餐教学、信息菜单式教学、体育自选式教学为主要内容的分层次特色教学改革。这些改革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了学生“能飞则飞,能跑则跑”的教学思想,让学习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事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高考本科率稳步提升,本科上线率一直居济南市第一,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的人才。

(二)重视学科特长生的培养,突出高层次人才培养。学校加强了对学科特长生培养和学科竞赛的管理,使学科竞赛成绩一直遥居省内首位,并在全国有较大影响。

(三)学校构建起了普通班、实验班、特色班等多形式的行政班级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班级设置以普通班为主,同时从2000年起创办了以加强学生高层次、个性化培养的实验班,从2001年起创建了以突出学生美术特长培养的特色班,形成多种办班模式并存的新格局。从2001年起,学校招生范围由面向济南市区扩大为面向全省(2009年已停止面向全省招生),该校一直是济南市区优秀初中毕业生首选的报考学校。

育人特色

学校发展,育人为本,在对学生的教育上,学校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一)学校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弘扬和 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责任感,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学校举办了京剧联欢会、相声艺术讲座,开设国学选修课,让学生学习太极拳,并从2002年起开展了实验学子“修身”行动。

(二)重视名人对学生的人格熏陶和学识影响,曾邀请了张艺谋、马季、李阳、林清玄、庄则栋、桑兰、诸宸等名家到校演讲和交流,并经常性地聘请了省内外知名专家到校讲学,营造了校园浓厚的人文与科学氛围,我校因其独特的文化气息,被誉为中学里的“大学园”。

学校的良好的办学传统以及卓越的教育教学质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官正、雷洁琼、李铁映、陈至立曾先后视察过学校,对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给予了较高评价。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体育卫生先进单位、国家级绿色学校、省市级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基层先进党组织、省、市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受到了国务院嘉奖。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面对日益激烈的教育竞争,全体实验师生正以“改革创新、锐意进取、争创一流”崭新的姿态,为创建齐鲁基础教育第一品牌,为首批跨入“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的行列而奋斗。

对外交流
学校重视开展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作为省、市教育的“窗口”学校,与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9 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建立了友好关系,举行经常性的师生互访活动,拓宽了办学思路,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学校领导
历任领导 领导 职务 在任时间 王大彤 首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1948,10--1951,9 宁汉戈 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1951,9-1954,4 韩阳 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1954,4--1959,3 王明 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1957,8-1960,8 毕可欣 校长 1959,3-1960,5 王春海 党支部书记 1960,8-1966,2 杜黎州 校长 1960,8-1968,10 马镛 党支部书记 1966,3-1975,6 崔惟琳 校长兼书记 1975,6-1981,10 李墉 校长 1979,5-1980,12 李力 校长兼书记 1980,12-1986,12 韩常 校长 1986.12-1999 刘? 校党委书记, 校长 1999-2010.6 王品木 济南市教育局 , 副局长 ,校党委书记, 校长 2010,6-至今

前任校长:刘?(化学)

刘?,男,1956年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济南市教育局副局长,中国化学学会会员,济南市化学学会理事长,国家普通高中新课程专家工作组成员。历任济南三中教师、团委书记、副书记、济南市教育局普教处处长、山东省实验中学党委书记兼校长。曾荣记市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荣获济南市“五一”劳动奖章、“济南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济南市劳动模范、济南市拔尖人才、“济南市十佳校长”、山东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首届“教育创新校长”等称号、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现任领导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品木(物理)

王品木,男,1963年出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硕士学位,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历任济钢三中校长、书记,山东省济钢高级中学校长、书记。现任山东省实验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工作。曾荣记市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先后荣获“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百名优秀校长”、“济南市拔尖人才”、“济南市十佳校长”、山东省2008年度十大创新校长”、“首届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全国创新型校长”等荣誉称号。

党委副书记:王如恒(美术)

王如恒,男,1958年出生,中共党员,党委委员,大学学历,研究生班结业,高级讲师,分管学校党政工团工作,历任济南第二师范学校教师、教导处副主任、政教处主任、副校长、山东省实验中学副校长、副书记。曾荣获“济南市优秀教师”、“济南市优秀班主任”、首批“泉城青年优秀人才”、“首届济南教育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称号,获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中师教师三等奖。

副校长:张克宏(化学)

张克宏,男,1962年出生,中共党员。党委委员,大学学历,研究生班结业,中国化学会会员、济南市学科带头人、山东省特级教师。分管学校行政后勤工作。历任山东省实验中学教师、教务处副主任、副校长。曾先后被济南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济南市优秀班主任”、“济南市百佳教师”、并被中国化学会评为“全国化学奥林匹克优秀辅导员”,两次荣记个人三等功、获“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副校长:何庆利(德育)

何庆利,男,1965年出生,中共党员,党委委员,大学学历,研究生班结业,高级讲师,分管学校德育工作。历任济南第二师范学校教师、教务处副主任,山东省实验中学东校校长助理兼办公室主任,山东省实验中学副校长。曾荣记三等功两次、荣获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副校长:郑玉香(历史)

郑玉香,女,1967年出生,中共党员,党委委员,大学学历,研究生班结业,中学高级教师,分管学校教学工作。历任济南七中教师、教研组长、教育处副主任、校长助理兼教育处主任、山东省实验中学副校长。曾荣获山东省历史优质课评比第一名,获得济南市十大优秀青年教师、 济南市优秀班主任、济南市劳动模范、济南市教育系统拔尖人才、济南市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山东省教学能手、山东省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

工会主席:辛静(化学)

辛静,女,1963年出生,中共党员,党委委员,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分管学校工会工作。历任山东省实验中学教师、教研组长、教务处副主任、人事干事、工会主席。曾荣获山东省化学优质课高中组一等奖、“济南市教学能手”、“济南市教委三育人女能手”、“济南市师德教风建设先进个人”称号。

知名校友
外交部高级翻译张璐、青年作家张悦然、空军副政委黄新、歌唱家任桂真、《长江之歌》作者王世光、总装备部副部长李元正、医学家李小鹰、作家王海?、演员孙淳、留学生烈士崔剑平、残奥会冠军吕晓磊、水立方主设计师赵小钧、第58届中国环球小姐中国区冠军、第58届环球亲善小姐王静瑶、山东黄金球员陶汉林、李敬宇、网络作家枉凭栏。

学校地址
本校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经七路73号

东校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郭店镇三区20号

西校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德州路1999号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山东省实验中学

济南市历城区第五中学

山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济南市济阳县济北中学

济南平阴县第一中学

山东省济南中学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

济南市章丘实验中学

济南市第九中学

济南市章丘第一中学

山东济钢高级中学

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

济南稼轩中学

济南市槐荫中学

2015 语文360网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