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山东省 >>青岛市 >>崂山区 >>青岛中学
青岛中学
电话 :
地址 : 崂山金融区教育基地
中考网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崂山区
高考网 : 山东省 | 投票
学校简介 :

     青岛中学在办学机制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尝试,是国内首家以“独立学校”定义的学校。通过引进北京十一学校先进的办学模式、办学理念与管理经验,创办了混合制独立学校。著名教育改革家李希贵先生担任校长,秦建云先生担任执行校长。投资13.9亿元,总建筑面积19.2万平方米。

  混合制即为发挥政府和社会各方优势,通过整合办学要素,实现学校在校舍、装备、师资、体制机制、课程教学、办学模式等方面的最优化,最大规模满足学生成长需要,提高办学效率。

  独立学校即为重公益、非盈利、封闭运行。办最有责任心的学校,学校的全部办学要素都服务于学生的发展需要。


学校简介

青岛中学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位于青岛高新区,背依崂山,南临黄海,风景秀丽.学校建于1925年,1953年被确定为山东省重点学校,目前,学校占地264亩,共有4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600余人。

作为有着八十五年历史的名校,海的浸润与山的意蕴,成就了学校的“山海文化”,即以“仁智”为核心、以“仁爱宽厚、灵动智慧”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学校文化.根植于深厚的校园文化,学校坚持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核心,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确立了“深化素质教育、优化教育资源、凸显办学特色、创建国际名校”的办学目标和“造就终身发展之生命主体”的育人目标,大力推进“成功园丁模式”、“创新教育模式”、“学生自主发展模式”和“开放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了“开放自主”的办学特色。

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素质,扎实推动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我锻造、自创社团、自主学习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学生素质发展目标,明确了二中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特色素质。

学校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优秀的科学品质.学校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扎实推行新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重视加强校本课程建设,积极开设选修课和研究性学习,共开设学校课程达100余门;奥林匹克竞赛成绩显着,曾夺得两枚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两枚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高考成绩优异,近年更有300余名学生被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MIT、加州大学伯克利学院、东京大学、罗马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名校录取。

厚德载物育桃李,盛世建业谱华章.新的时期,青岛二中将以探索的精神和创新的勇气,与时俱进,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积极打造教育国际知名品牌,为民族振兴和人类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校荣誉

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国德育先进校、全国绿色学校、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山东省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

历史沿革
青岛中学

1925年,青岛市公立女子小学校(现青岛江苏路小学的前身)中设立女子中学班,为青岛二中的前身。第一批录取的学生共有25人,校长是连索兰卿女士。

1926年秋,又增加一个女子中学班,学生增至45人。

1927年8月,由于班次的增加,小学内已容纳不下,女子中学班迁出,设公立女子中学校,校名为"胶澳商埠公立女子中学"。暂租用观海二路民房(现观海二路25号)为校址,校长由国文教员李岫华女士担任。

迁出后又因招收新生所租用校舍又容纳不下,于是又于1928年(民国十七年)7月间迁出,由胶澳商埠政府拨湖南路14号房产一处(现湖南路31号)为校舍。共有学生三个班,计37人,职员5人,教员7人,常年经费一万元。

1929年秋(民国十八年)因青岛市政府成立,校名改称为“青岛特别市市立女子初级中学”。第一届初中毕业生共计9人。

因为要增设高级班于1930年秋(民国十九年)迁至莱阳路26号(即太平路2号,现在青岛育才中学校址),该校址原为私立青岛中学旧址,系刘子善先生捐赠。内有教学楼一幢。迁校后增设高级班,改校名为市立女子中学,学生达290人,各项设施亦有所增加。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因学生逐年增加,规模日益扩大,又新建教学大楼一幢、大礼堂一座、教职工宿舍30余间。1933年教职员共26人,学生高中69人,初中176人,毕业生初中33人、高中11人。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抗日战争开始,青岛市各级学校全部停顿。1938年1月10日(民国二十七年)日寇登陆,青岛沦陷。1938年1月17日日寇协同汉奸成立了伪青岛治安维持会,19日在维持会内成立了教育筹备处。这时市立女中在莱阳路的校舍已为日军占用,就暂用朝城路小学校舍暂为女中校址,任命连索兰卿为校长,并改校名为“青岛治安委员会会立女子中学校”。于8月9日、30日两天举行学生入学仪式,两次招生共收183人,于9月16日开学。1939年1月10日(民国二十八年)伪青岛特别市公署成立,自10日起对以前维持会会立的各级学校一律改为市立,会立女子中学由此改名为“青岛特别市市立女子中学校”。

青岛中学

1944年8月28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后,日伪当局为了统一学校组织以便于管理起见。把由教会办的圣功女中、文德女中收归市办。改名为第二女子中学(圣功)、第三女子中学(文德)。该校由原市立女子中学又改名为“青岛市立第一女子中学”,校址仍在朝城路。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国民党政府接收了青岛。国民党政府在青岛恢复了战前设立的教育局,并对日伪时期的学校进行接收。接收后将市立女子第一中学的校名恢复为抗日前的市立女子中学。校址仍在朝城路。国民党接收前高初中共有13个班,学生共有621人。接收后增加到23个班,学生1427人,因教室不敷分配改为二部制上课。1946年秋,被美军占用的莱阳路校舍几经交涉腾出,于1946年11月迁回。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6月3日军管会接管小组接管学校。接管小组由王恒珍、王玉珍、林静三人组成。1949年由市人民政府市长马保三任命迟欣圃为校长,罗芒为副校长,王玉珍为教导主任,王景娴为教导副主任,杜祝三为总务副主任。女中接管后与校址在大学路的崂山中学合并,从此初中部开始有男生,校名改为青岛市立第二中学。

1949年9月26日开学后,学校为三三制,高中9个班,初中21个班,此时高中全部为女生,初中男女生都有。学校学生为1525人,女生1250人,男生275人,教职员共有94人。

青岛中学解放后的青岛二中把在大学路原崂山中学校址设为分院,部分初中班和男生宿舍安排这里。从此二中校舍扩大,拥有学院、分院两处校园。另外在常州路有教职工宿舍五栋。

1953年,毛主席提出要办好一批重点学校的指示发表后,青岛二中被定为山东省重点中学。

1960年,市政府把大学路二中分院改建成为人民会堂,便将太平路4号自来水公司仓库划归二中分院。

1974年,将分院内部分建筑拆除改建成教学大楼共有教室36间。

1979年,拆除了校学院内院原有的小平房建起了三层实验楼,设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供学生实验课用,另有语音室、放映室等。

1980年,青岛二中又重新被定为山东省重点中学,1981年被定为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

1997年,位于崂山区松岭路70号的新校区开始动工,被列为青岛市委市政府当年要办的十件大事之一。

1999年,崂山区新校区竣工,占地264亩。青岛二中高中部迁往新校区,改为寄宿制。初中部留在太平路原址,改名为青岛育才中学。此后青岛二中仅有高中。

师资力量
有教职工240余人,目前学校有省特级教师 11 人,市特级教师 1 人,省优秀教师 9 人,省学科带头人 1 人,省教学能手 10 人,市优秀教师 6 人,市学科带头人 8 人,市教学能手 18 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23 人。

学校领导
现任校长:孙先亮

孙先亮山东师范大学政治系毕业。2002年1月任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校长,2010年起兼任分校校长。

副校长:项骏 诸贝贝

工会主席:杨庆忠

学生发展一处主任:严贤付

学生发展二处主任:法少鹏

总务处主任:宋兆海

团委副书记:李玉晓

校党委

书记:李作从(兼)

委员:李作从(党委书记)、孙先亮(宣传委员)、项骏(青年委员)、诸贝贝(组织委员)、杨庆忠(纪检委员)

知名校友

知名校友王涛,1952届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林业科学院ABT研究开发中心主任,中国林业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名誉所长。

修瑞娟,1953届校友,世界微循环联合会常委、亚洲微循环联盟主席,中国微循环学会理事长。

孙明漳,1954届校友,原北方交通大学教授,着名土质加固专家。

王肇基,1955届校友,青岛大学党委副书记。

田麦久,1957届校友,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

宋笑亭,1957届校友,电磁波物理专家、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

张衡,1960届校友,山东医科大学副校长。

王新春,1962届校友,青岛市会副主任。

林久祥,1963届校友,北京大学副校长、教授兼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孙辉先,1965届校友,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宇航学会空间飞行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空间科学学报副主编。

许振超,1967届校友,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固机经理,全国劳动模范。

于学廉,1967届校友,中华慈善总会研究与发展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王永昌,1967届校友,青岛市烟草专卖局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

张镭,1993届校友,第34届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开山东省金牌之先河.北京大学应用数学系,中科院硕士,美国博士,德国博士后,现居英国

孙晓明,1997届校友,第38届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清华大学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助理教授。

翟天临,著名演员。

文化传统
校风:勤奋、严谨、团结、朴实

校训:敬教、乐学、育人、报国

育人目标:造就终身发展之生命主体

学校社团
民乐团 管乐团 室内乐团 合唱团 吉他社 K歌社 羽毛球社 哲学社 英语社 日语社 韩语社 网球社 模经社 单车社 轮滑社 棋社 街舞社 文学社 动漫社 幕帷影社 手语社....等等100多个,学校有城市化发展委员会,学生会等,现在名气最大的是模拟联合国,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曾发过贺信。

报名在开学一两周的一个下午 有招新大会 并在礼堂有演出

⒉没有要求 开学后可以自由报名 可能会有开始的测试

⒊ 早晨6:30响起床铃 周一 上午 7:20升旗仪式 8:00班会 第一节课8:50~9:30 第二节9:40~10:20 第三节10:30~11:10 第四节11:20~12:00

周二至周五 上午 7:10~7:30早自习 第一节7:40~8:20 第二节8:30~9:10 第三节9:20~10:00 课间操10:00~10:30 第四节10:30~11:10 第五节11:20~12:00

周一至周四 下午 12:40午休 13:20午休结束 第一节课13:45~14:25 眼操14:25~14:30 第二节14:40~15:20 第三节 15:30~16:10

周五 下午 第一节课13:00~13:40 眼操13:40~13;45 第二节 13:55~14:35 第三节 14:45~15:25

周一至周四 晚上 6:00晚自习讨论时间(刚改的) 第一节晚自习正式开始6:30~7:30 第二节7:45~8:45 第三节9:00~10:00 之后回宿舍 晚上10:30熄灯

课间一律十分钟 加眼操的和晚自习的课间十五分钟

周一至周四下午都能洗澡 六元一次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

青岛第二中学

青岛第十七中学

青岛华侨学校

山东省青岛第十七中学

青岛市第十五中学

青岛育才中学

青岛第二中学

青岛十六中

青岛第六中学

青岛第十九中学

青岛市第26中学

青岛第三十九中学

青岛第五十八中学

青岛第九中学

青岛市第一中学

2015 语文360网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