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八中是一所公办全日制完全中学,是一座有着70年悠久历史的名校,江西省重点建设中学,坐落在市区中心孺子路中段,以西湖孺子亭公园为中心分南北二部,是一所环境优雅、功能完善、欧式特色风格的现代化校园,东临南昌市政治文化中心八一广场,西接车水马龙的交通要冲象山南路,北含风光秀美的西湖和商业街中山路,南望古老的历史遗存绳金塔。从抗战时期的“翘材中学”,到解放初期的“求是中学”、“前进中学”,再到今天的“南昌八中”,八中人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业绩,绽放出越来越强劲的生命力。这座诞生于烽火岁月的完全中学,自成立之日起,就被赋予了强劲的生命活力,体现在南昌八中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外化在她出类拔萃的天下桃李、熠熠生辉的荣誉牌匾和日新月异的创新超越之中。历经迁移辗转、跨越沧桑沿革,南昌八中一路栉风沐雨,挟雷裹电,放歌而来。
徐孺子的遗迹、黄秋园的流韵、陆象山的余风、欧阳公的懿范,环绕其间。深厚的文化滋养与传统、独到的地缘优势与环境、独具的办学理念与特色、长盛的品牌效应与声誉,使“赢在起跑线上”成为南昌八中最大的竞争优势。
近年来在教育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学校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经全校教职工共同努力,八中经历了一个从复兴到强势的发展过程,学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创造了南昌市基础教育的“五最”,实现了五大跨越。
——“五最”:全市历年中考录取省重点率最高的学校之一;历年重点建设中学系列中招录取分数线最高的学校;历年高考重点建设中学系列录取率最高的学校;是在校生最多、入学最热门的学校之一;是近年来在市属学校中获大奖最多的学校之一。
——“五大跨越”:原启音学校划归南昌八中管理,阔步迈进“一校两部”,打开了长期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的大跨越;由一般普通中学晋升为省建设重点中学,实现了脱胎换骨式的大跨越;实现了在校人数3000余人,班级数量56个办学规模,昂首跨入了大校强校行列的大跨越;由重初中轻高中的不平衡办学格局到形成以高中为龙头初高中强强并举的大跨越;实现了由单一的普高班到新增体育特色班,做大做强做特教育品牌的大跨越。
由此八中品牌更硬,特色更特,内涵更深,底蕴更厚,声誉更高,从而八中在复兴中实现了全新的飞跃,由大进强。
从抗战时期的“翘材中学”,到解放初期的“求是中学”、“前进中学”,再到今天的“南昌八中”,这座诞生于烽火岁月里的完全中学,自成立之日起,就被赋予了强劲的生命活力。这种强劲的生命力,体现在南昌八中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外化在她出类拔萃的天下桃李、熠熠生辉的荣誉牌匾和日新月异的创新超越之中。
今天的南昌八中,在新班子的领导下,提出了全新的办学目标与思路。大幅提升了软硬件建设水平,最大限度整合优化了学校的各类资源,进一步丰富和强化了管理功能,实现了全新的飞跃,创造了南昌市基础教育的“五最”:全市历年中考录取省重点率最前列的学校之一;历年一般普高系列中招录取分数线最高的学校;历年高考一般普高系列录取率最高的学校;是在校生最多、入学最热门的学校之一;是2007年、2008年度同类市属学校中获大奖最多的学校之一。而“南昌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江西省优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篮球分会副主席单位”、“中美教育交流建设项目学校”等一系列闪光牌匾,则为南昌八中的深邃内涵提供了丰富的外延注脚。
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年年创新超越的南昌八中,今年再次立下“更上层楼”的发展里程碑:其一,随着市教育局将南昌市启音学校划归南昌八中管理,南昌八中由此阔步进入“一校两部”发展新时代;其二,成功申报省建设重点中学,正等待批复。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品质不断提升,迈出“走大进强”铿锵步伐的南昌八中,正成长为一艘急待远航的教育新“航母” 。
南昌八中坐落在南昌市城区中心孺子路中段,以西湖孺子亭公园为中心分南北二部,东临南昌市政治文化中心八一广场,西接车水马龙的交通要冲象山南路,北含风光秀美的西湖和商业街中山路,南望古老的历史遗存绳金塔。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南昌八中提供了丰富的办学管理文化和强大的师资教学资源,“赢在起跑线上”成为南昌八中最大的基础竞争优势。
南昌八中有着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全校有167名教工,其中高级教师56名、中级教师69名,国家级骨干教师1名,省市级骨干教师32名,学科带头人2名,毕业及在读的硕士研究生7人。并有在南昌市历届教师“园丁杯”竞赛中获奖的教师20多名。同时,南昌八中还拥有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语音室、微机室、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音乐教室、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实验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等现代教学设施一应俱全,网络、广播、警示系统覆盖全校。
为充分调动学校教师的积极性,使全校每一个教育教学内在因素潜能得到最大发挥,南昌八中实行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并重、民主协商与集中决策并行,从最基本的到岗打卡考勤、参会签到等做起,推行严格的制度管理,整合制定实施了《教育教学常规考核细则》、《教职员工岗位责任考核条例》、《班级工作考核条例》等系列教学管理考核制度。并在优化制度管理,刚性竞争的同时,也实行了一系列的柔性关怀。对生病住院的教职员工,学校领导都亲自上门探望,对看病不耽误课的老师给予特殊奖励。逢年过节邀请全校教工及其家属联欢聚餐。
正是在这种“刚柔并举”管理模式的运行下,南昌八中完成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三大转变:由行政配岗向老师的双向双聘转变、由行政管理向制度文化管理转变、由奖金福利的平均发放向按绩效发放转变。这三个转变的完成,催生了强大的良性办学效应。
“依法治校、管理见长,质量取胜、走大进强”是南昌八中的办学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南昌八中制定了严格缜密的办学新思路:“初中走稳定、从优而精,高中走特色、做大做特,双向协调发展,整体出效益”南昌八中一贯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其特色教学历来为人称道,广受社会赞誉。
特色铸就品牌,品牌铸就辉煌,篮球一直是八中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特长的一个显著特色。在历届全市篮球比赛中,南昌八中的篮球队多次赢得全市冠军,全省第一、第二等令人羡慕的成绩。不少学生在该校全省知名教练雷卡尔的指点下,成为了省、市,乃至全国篮球运动项目的后起之秀。在艺术教学方面,八中的特色教育同样渊源深厚、影响深远。该校器乐合奏《丰收锣鼓》获得全市首届艺术节一等奖,大合唱《爱我中华》、舞蹈《菜花黄》获二等奖,绘画、书法、摄影也多人次获得一、二、三等奖。
据悉,为了做大做强特色教育品牌,南昌八中将利用其已有的特色专长教育教学品牌资源和雄厚的师资力量,根据其“高中走特色”的办学思路,继续在今年秋季的高中阶段招生中,专门开班招收学有特长的学生,新增篮球特长班和艺术特长班(音乐、美术专业),让八中成为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和创造能力的摇篮,打造八中的特色教育品牌,从而把南昌八中建设成为莘莘学子读书求学、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理想学校。
2007年和2008年,南昌八中中考省重点率达到38%以上,实现了新突破,初中的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在全市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普通高考文理班本科上线人数继续攀升,因此,2006年获得市教育局颁发的高中教育教学目标管理二等奖,2008年获得市教育局高中教育教学目标管理一等奖。2007年,南昌八中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初中数学、物理、化学竞赛,9人获奖;参加全国中学生初二、初三年级英语竞赛,16人获奖;参加江西省中小学英语听力竞赛,63人获奖;2008年,八中学生有51人次获得国家、省、市各类奖,其中:在全国中学生英语竞赛中,涂艳芳同学获初二年级组全国三等奖、黄竟同学获初三组全国二等奖;在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中,郝昕同学获全国二等奖;在全国初中化学竞赛中,倪王苑同学获全国二等奖,文雨轩、丁诗雨同学获全省二等奖;在第三届和谐中国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中,李婷同学获中学组铜奖。南昌八中接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验收检查,校篮球队获江西省中学生篮球赛第一名,参加省体传校篮球赛获男子第二名、女子第三名,参加南昌市第三届中小学幼儿体育节篮球赛获普高组男子第一名、女子第二名,并获得健美操比赛一等奖,武术比赛一等奖体育道德风尚奖等荣誉。前来八中就读的学生是幸运的,他们有幸能遇上一所好的学校,有幸能遇上好的老师并聆听经典的教诲,并在几年的学习过程中,得到最优化的成长。即使基础较差的同学来到八中,也能够实现“低进高出”的梦想。市中考状元罗云、中考前5名盛迎丽、周启亮、欧阳羲、胡?、一本录取喻敏等部分同学就是学校最好的代表。
有着扎实的基础教育、独具的专长教学基础优势,南昌八中一流教育旗舰品牌渐行渐近、触手可及。如今,启音学校被划归南昌八中管理,制约南昌八中“走大进强”的最大拦路虎不复存在;成功申报江西省建设重点中学,南昌八中的教学品质更将得到迅猛提升。一个是发展空间上的广度拓展,一个是教学品质上的深度开掘,“肋生双翅”的南昌八中,品牌教育航母的打造已经成功在握。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