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县新城子中学
电话 : 010-81022446
地址 : 北京市密云县新城子镇新城子村
学校简介 :
北京市密云县新城子中学,简称“新城中学”,地处北京市密云县东北部雾灵山脚下的新城子镇,该校始建于1958年,改建于2000年。 沿革 1958年新城子中学建成。有新城子、曹家路、东庄禾三个公社合办。 1963年成立东庄禾中学和曹家路中学。 1967年新城子公社分立“戴帽中学”十几所(时曹家路乡已并入新城子乡)。新城子中学只招收临近村庄学生。 1971年新城子中学建立高中班。本村初中移到新城子小学,新城子中学只招收小口、头道沟、二道沟三个村的初中学生,两年后重新招收本村初中学生。 1983年新城子中学撤销高中,本乡中南部撤销“戴帽中学”初中生进入新城子中学与曹家路中学。 2001年曹家路中学并入新城子中学。同年通过市级规范化验收。 年东庄和中学并入太师庄中学,部分学生进入新城子中学就读。概况 现有11个教学班357名学生。学校占地3134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187平方米,共有12个标准教室,另有理化生等10个专用教室,图书室藏书2万余册;多功能餐厅可容纳200多名师生就餐、集会、娱乐。新建的操场面积达6000平方米,内含篮球场、足球场、200米环行跑道及体操活动区。 学校共有教职工73人,其中专任教师31人。专任教师中在读研究生课程班的有13人,本科学历28人。全校共有中学高级教师8人,中学一级教师25人。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全体教职工团结进取,锐意改革,树立了“严格治校、严谨治学、团结进取、无私奉献”的校风,“挚爱、善诱、严谨、求新”的教风和“团结拼搏、进取创新”的学风。制定了“进德、修业、成材、报国”的校训,把学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在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体魄心理诸方面健康发展,为祖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建设人才。多年来,学校注重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在年轻干部和骨干教师培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有县级骨干教师4名,校级骨干教师6名。 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曾先后多次获得市、县、镇各项奖励。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整体工作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历史沿革
1958年新城子中学建成。有新城子、曹家路、东庄禾三个公社合办。
1963年成立东庄禾中学和曹家路中学。
1967年新城子公社分立“戴帽中学”十几所(时曹家路乡已并入新城子乡)。新城子中学只招收临近村庄学生。
1971年新城子中学建立高中班。本村初中移到新城子小学,新城子中学只招收小口、头道沟、二道沟三个村的初中学生,两年后重新招收本村初中学生。
1983年新城子中学撤销高中,本乡中南部撤销“戴帽中学”初中生进入新城子中学与曹家路中学。 2001年曹家路中学并入新城子中学。同年通过市级规范化验收。
历任校长 史庆彬 (1976年?1982年在任) 李贺文 (1982年?1985年在任) 郝家富 (1985年?2000年在任) 蔡立志 (2000年?2002年在任) 尚学文 (2002年?2007年在任) 高光斌 (2007年至今 )
组织机构
学校设党支部、校委会,下设教导处、总务处、工会、团委
师资队伍
有教职工62人,其中县级骨干教师6人,校级骨干教师6人,其中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务8人,中学一级教师职务26人,中学二级教师职务23 人,工人4人,职员1人。
学生管理
1、学校以班级量化十项评比为抓手,加强对学生的管理,通过法制教育、感恩教育加强对不良行为学生的管理。
2、2004--2006年,开展了“学生自主管理综合实践周”活动,活动的目的在于搭建学生自我教育的平台,突出德育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外在的德育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德育需要,加强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使原来学生被动的接受管理转化为学生的自主管理,使文明、守纪的要求变为学生成长的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行动起来,参与到活动中去,使每名学生都得到应有的锻炼。
德育建设
1、我校自07年开始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王龙)
2、班主任队伍建设形成系统,每年开展系列校本培训活动,包括班主任论坛,优秀班主任报告会,本主任理论学习研讨,经验交流等活动。(王龙)
3、学校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队伍,逐渐形成以德育主任、团委书记为首,德育干事、年级组长、班主任、宿管员等组成的德育队伍,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学校德育工作蒸蒸日上。(王龙)
4、为了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配合“迎奥运,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2007年10月14日,星期日,组织全校师生参观了天安门广场、清华大学、北京科技馆。
5、为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2004---2006年,学校每年组织全校学生30公里远足活动。(王龙)
教学科研
1、开展“教学论坛”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2008年2月至2009年12月,我校开展“教学论坛”活动。教学论坛”活动是我校的重点校本教研形式之一,它在交流总结教学经验,启发教学机智,研讨教学方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学年先后有崔连辉、刘桂菊、于兰兰、曹振宇、佟加强20位教师开展讲座,通过论坛,培训全体教师,共同反思教学工作。(郝占军)
2、开展好教学质量分析会。我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每次期末考试和期中考试后,都要召集所有任课教师共同分析考试成绩,寻找差距,弥补不足,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郝占军)
3、开展校园网互动学习组织建设子课题的研究。基于校园网的互动学习型组织建设子课题。2009年10月份我校参加了密云教委与北师大合作开展的“基于校园网的互动学习型组织建设”课题的研究,初一二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15名干部教师参与了此行活动。(郝占军)
4. 开展教学基本功评优展示活动。2008年教务处组织了“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共有9名县校级骨干教师参加;10月份分年级展示了教师的粉笔字书写作品,并评出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各教研组集中培训了李明雷、李元爽等5位教师参加县级课堂教学基本功展示活动;11月份教务处组织了全校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评优课”活动,共有28名教师参加,9节课被评为校级一等奖。(郝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