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甘肃省 >>兰州市 >>城关区 >>兰州一中
兰州一中
电话 : 0931?8824122
地址 :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小沟头150号
中考网 : 甘肃省 | 兰州市 | 城关区
高考网 : 甘肃省 | 投票
学校简介 :

  兰州市第一中学,也简称为兰州一中,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是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其前身为创建于1902年的“甘肃文高等学堂”。其间曾几经易名,现用名是在1953年确定的。它是甘肃省历史上第一所中等学校,是甘肃省内的重点高中,也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省级示范性高中。学校2007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兰州一中设施齐全,积淀深厚,校风淳朴,文化浓郁,英才辈出,享誉陇原大地,综合实力雄居甘肃省中学前列。

  兰州市第一中学创建于1902年(清光绪28年),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省属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现有教职工202名,其中特级教师1人,陇原名师1人,高级教师96人,一级教师70人;省级学科带头人5人,省级骨干教师20人,省级教学能手19人,市级骨干教师17人。有教学班级45个,学生2900多名。学校地处甘肃省兰州市中心,占地面积 77亩,建筑面积30380平方米,建有现代化的教学实验楼、图书馆、体育艺术馆、计算机校园网络系统、全塑胶标准田径运动场,学校教学设施完善,师资力量雄厚,教风严谨,学风笃厚,校风活泼,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现任领导班子进一步继承务实作风、发扬创新精神,使百年老校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兰州市第一中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形成了独特风格和优良传统。坚持以“弘毅”为校训,培养学生有远大的理想、坚强的意志,团结勤奋,求实创新,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的教育理念是“养德、开智、健体、立美”。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的办学目标是:以升学预备教育为主,兼创名校特色,全面理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稳步科学推进素质教育,因材施教,发展特长,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打下坚实基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材。


历史沿革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甘肃文高等学堂”成立,刘光蒉任总教习,不久改名为“甘肃省高等学堂”刘光蒉逝世后,刘尔?继任总教习。

学校历史的象征弘毅院

清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学校一度停办。

民国元年(1912年),一度停办的学校复再兴办,学校更名“全省中学堂”,附设师范简易科,原学校总教习刘尔?任校长。

民国二年(1913年),学校改名为“甘肃省立第一中学校”,为四年制普通中学。

1949年8月,兰州解放,军事接管组接管了兰州一中,学校工作走上正轨,教学秩序恢复正常。

1952年 学校改名为兰州第一中学,并被确定为省属重点中学。

1954年?1965年“文革”前,华遵舜任校长期间,学校发生较大变化,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办学成绩显著。

1966年6月,“文革”狂潮席卷学校,整个学校停课,校名多次更换,学校遭到严重破坏。

1980年学校改由省教育厅直属,为全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之一。

1981年又被确定为由省教育厅直接领导的一所重点中学。 ?

办学条件

截至2010年,学校有69个媒体教室,14个理化生实验室,一个多功能学术报告厅,一个微格教室,一个网络主控中心,一个校园电视台,两个计算机教室。学校有设施一流的音乐厅,供学校交响乐团训练演出,也承担重大的接待和节日演出任务。学校有标准的音乐教室和美术教室。体育馆内设标准篮球场两个,乒乓球室和舞蹈训练厅各一个。同时,学校建成了现代化的国家二级田径运动场,有400米塑胶跑道、人造草坪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铅球投掷场地。 ? ?

2005年,建成了兰州一中多网合一综合信息系统工程。采用主流产品与技术,有一定的超前性、开放性。2008年,建成了2个数字实验室。2010年4月,建成了校园音乐铃声系统,改造了语音听力系统。2011年,学校电视台购置了非线性编辑和图像处理系统设备,在每年研究性学习指导、学习方法指导校本课程录播,学校年度大事记、《百年育英》宣传片、高三毕业典礼等视频的录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7月,为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建成了一个通用技术实践室。 ?

办学规模

截至2010年,学校占地70余亩,教学班45个,学生2800多名,教职工202名。 ?

师资力量

2014年,兰州第一中学有高级教师80名,中级教师70名。学校有特级教师(化得福),省级学科带头人(冯永宁 、金兆骊、 谢艺平、傅龙骧、任云等);省级骨干教师(20人);省级教学能手(20人)。此外还有甘肃省学科教学研究专家和甘肃省高中新课程实验专家组成员数十人。 ?

荣誉称号
   教师姓名 省级骨干教师 化得福 金东升 崔兴旺 朱万存 李晓霞 张承瑛 孟素萍 窦其昌 曹金明 郭 燕 黄万盛 赵忠彦 李万祥 陶少坚 张燕 马继林 程丽华 梁宇宏 孙光军 康立功 省级教学能手 李晓霞 邹振萍 李明生 梁宇宏 张 燕 穆兵 王旭玲 王 顺 闫沛莲 汤桂琴 孟晓梅 魏淑娟 孙光军 张海忠 许红燕 金世佩 赵莽炎 范益民 李万祥 蒲生财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高考

2014年,兰州一中学生以678分获得甘肃省理科个人第三名; ?

兰州一中

文理科考生600分以上共有107人,文理科共有9人进入全省前五十名,有13人进入全省前百名;理工类考生492人,一本线以上427人,占86.8%,二本线以上478人,占97.2%;文史类考生154人,一本线以上106人,占68.8%,二本线以上140人,占90.9%;

艺术理、体育理考生共14人,其中6人文化课成绩达到理工类一本线,10人达到理工类二本线;艺术文考生共13人,其中4人文化课成绩达到文史类一本线,9人达到文史类二本线。

艺术体育类考生27人文化课成绩100%达到艺体本科线。

另外,甘肃省兰州第一中2014年有52人获得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等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资格( 清华大学 7人,北京大学3人,上海交通大学3人,中国科技大学6人,南开大学2人,复旦大学3人,北京理工大学2人,同济大学2人,兰州大学14人,厦门大学1人,浙江大学1人,天津大学1人,四川大学1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人,中国传媒大学1人,中央财大1人,哈工大1人,西交大1人,北京交大1人)。 ?

特色班级

2010年创办的文科实验班,旨在为高校文科专业培养优秀预备人才。

2010年由各学科骨干教师和外籍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在完成国内高中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世界知名大学认证的国际课程。旨在引进国外的优质资源,使学生接受良好的国际教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精英人才,为立志出国学习深造的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创办以来,“致远”国际课程班各项成绩优异,成效显著。2014届学生雅思考试成绩6分以上达86%,其中白昱以托福112分、董林晨以SATI 2140分、SATII 2400分(满分)均创全省中学生该项成绩之最。

截止2012年,已有93%的学生被世界知名大学录取。 ?

教师荣誉

兰州一中学在2004年?2006年六届“甘肃省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得20多项省级奖励。 ?

获奖时间
   获奖荣誉 获奖内容 教师姓名 2004年7月20日 国家级优秀成果一等奖 《中学德育实施途径与方法研究》 化得福 2004年7月20日 国家级优秀成果一等奖 《中学创新教育探究与实践》 靳建设 2004年7月20日 国家级优秀成果二等奖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范多宝  2006年7月14日 第六届甘肃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养德、开智、健体、立美??兰州一中课堂教学改革及案例分析》、《新理念、新思路??兰州一中优秀课堂教学案例选编》、《西北风??兰州一中教师优秀论文集》 冯永宁 2006年7月14日 第六届甘肃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实施研究》 金东升 2006年7月14日 第六届甘肃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中学生读写结合式自主作文学案》 林红卫 2006年7月14日 第六届甘肃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加强学科渗透,注重素质教育》 郭亚明 学校荣誉

学校多次被评为全国、省、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甘肃省中小学德育先进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集体,全国未成年人保护先进单位。 ?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校训

“弘毅”?志向远大、意志坚强。

由时任校长的水梓先生确立的校训,源自《论语?泰伯章》:“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意思是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忍的品质。 ?

兰州一中主办的《中学教育科研》

校歌

作词冯永宁作曲张小平

歌词

滔滔黄河,源远流长

兰州一中,百年流芳

弘毅精神,永志不忘

求实作风,光大发扬

莘莘学子,健康成长

兰州一中,百年流芳

理想远大,意志坚强

科学春风,校园荡漾

啊!兰山巍巍啊!陇原荡荡

师生携手共进

永创辉煌

啊!兰山巍巍啊!陇原荡荡

面向美好的明天

播种阳光 ?

社团活动

学生组织

兰州一中最忆潇湘红学社;

兰州一中北词堂;

兰州一中辩论社;

兰州一中桥牌社;

“最忆潇湘”红学社;

兰州一中合唱团;

兰州一中学生交响乐团;

模拟联合国协会;

校园广播站;

“弘毅采风”文学社;

“九思”文学社; ?

学生活动

3~4月:科技节 体育节(球类联赛);

5~6月:校园文化艺术节(班际文艺汇演、英语晚会、课本剧大赛);

9~10月:综合社会实践活动;

11月:校运动会;

12~1月:校园十大歌手比赛; ?

校园环境
兰州一中

截至2010年,兰州一中占地面积77亩,其中校区占地66.5亩。学校分教学区、学生活动区、生活区。校区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相映成辉,具有古朴的现代化校园气息。 ?

校园内道路宽阔平坦,有400米跑道。学校内有各种树木400余棵,草坪及绿地约7000平方米,校园总体绿化面积8000平方米,约合12亩,绿化覆盖率达到17%。

学校所使用的资源库包括:高考学习网、学科教学网、英才苑网站等。此外,学校老师们也正在积极兴建具有校本特色的资源库。 ?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班子  校长 王文槐(2016年10月至今)? 党委书记 化得福(2010年至今) 副校长 杨文章、朱万存、秦钰、金东升、李晓霞(2010年至今)
著名校友

杨国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香港美术学院荣誉教授,甘肃画院特聘院外画家。 ?

化德福

魏庆鼎,承担博士培养工作与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的科学项目研究工作。 ?

王小如,现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海洋863主题专家、教育部化学学科组成员、福建省科协副主席、全国科协常委、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会(IUPAC)化学形态委员会中国国家代表、中国地质学会流动注射专业委员会付主任;

柯杨,现任中国民俗学会顾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甘肃省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叶舟,当代著名诗人、小说家。

水梓(1884-1973),新中国成立后,出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政协委员、民革甘肃省副主任等职。 ?

水天同(1909-1988),著名的英语教育家、翻译家、莎士比亚研究专家。

水天中。 著有《中国现代绘画论评》、《中国现代艺术品评丛书》、《穿越四季》等。

裴慎(1917?1989),主要著作有《裴慎诗文集》、《风雨集》、《本草骈比》、《伤寒论新编》等。曾任甘肃省五、六、七届政协常委,是陇上名医、诗人、画家。

裴正学,出版专著《血证论评释》、《新编中医方剂学》、《大黄的药理与临床》、《乙型肝炎的诊断与治疗》、《裴慎医案选》、《新编温病学》等。

裴新华,国内知名主持人。

王陇德,中国工程院院士。

郭霁红,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 ?

寇星昌,2005年获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奖。担任国际著名学术杂志《Statistica Sinica》《Annals Applied Statistics》等的编委。2005年晋升为哈佛大学John L. Loeb自然科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被评为哈佛大学终身教授。

寇星罡,2002年获国际运筹及管理科学学会的“爱朗奖”。此奖每两年在全世界范围内仅发给一名三十五岁以下对应用概率有突出贡献的青年科学家。 ?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兰州一中

兰州大学附属中学

兰州市第五十八中学

兰州市兰炼第二中学

兰州外国语学校

兰州市新亚中学

兰州市民族中学

兰州市第十四中学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中学

兰州五十一中

兰州市第五中学

兰州市第二十八中学

兰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兰州市第二十中学

2015 语文360网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