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广西 >>柳州市 >>柳南区 >>柳州铁路第一中学
柳州铁路第一中学
电话 : 0772--3953677
地址 : 广西柳州市城站路391号
中考网 : 广西 | 柳州市 | 柳南区
高考网 : 广西 | 投票
学校简介 :

  柳州铁路第一中学座落在柳州市城站路竹鹅溪畔。学校创建于1946年12月8日,是一所有58年办学经验的全日制高完中,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中学,也是全国铁路系统重点中学之一。2002年被广西教育厅确定为全区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

  学校师生恪守"立德、启智"的校训,形成了"勤奋、深思、求实、创新"的学风;"准确、严格、耐心、善诱"的教风和"文明、友爱、俭朴、健康"的校风。严格的校训和良好的"三风"融入师生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学质量逐年提高,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先后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德育先进单位,自治区体卫先进单位,自治区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自治区课外活动先进单位,自治区劳动技术实验学校,自治区继续教育先进单位,自治区贯彻体卫工作两个"条例"优秀单位,自治区冬季体育锻炼先进单位,自治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自治区科技教育示范学校,自治区中学计算机网络建设实验学校,广西首批教育科学研究实验高中,自治区"绿色学校",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科研先进单位,国家级教育资源库建设研究项目合作研究校,广西基础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学校等光荣称号。

  学校凭借铁路企业的优势,注重校园文化和绿化、美化建设。由求知、求实、求真三条宽敞的校内大道,将132亩范围的校园规划成具有现代气息的教学和办公区,标准化的运动区、庭园化的生活区。道旁绿树成荫,鲜花争艳、青草连片、亭台、喷池与报廊谐然成趣,错落有致,为全校师生营造了一个优美、宁静、舒适的教学环境,是名符其实的"花园式庭园"单位。


校歌
《金色的摇篮》,由铁一中两位老校友创作。歌词:走过春天走过秋天走不过魂牵梦绕的校园那竹鹅溪畔的歌声回荡着青春的岁月那思源池里清泉哺育了千万只飞燕啊,柳铁一中你是金色的摇篮啊,亲爱的母校我们为你骄傲骄傲地谱写赞美的诗篇走过山川走过平原走不过母亲怀抱的校园那明亮温馨的课堂点击着五彩的世界那腾飞雕塑的英姿展开了世纪的跨越啊,柳铁一中你是金色的熔炉啊,亲爱的母校我们为你祝福祝福你桃李芬芳的明天
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177名教职工中,有专业技术职称的163人。其中特级教师7人,高级教师49人,一级教师74人。国家级骨干教师3人,学科带头人16人,广西B类骨干教师23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高,责任心强,教科研成绩突出。有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首届中小学英语园丁奖获得者,有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有铁道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有铁道部火车头奖章获得者,有广西青年科技拔尖人才和铁路局科技优秀工作者等知名教师。
学科竞赛
柳州铁路第一中学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有各种课外兴趣小组二十多个。作为学校传统特色项目的计算机小组,成立十七年来成绩卓著,在各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从1995年起10次蝉联自治区团体冠军;连续16年共有31人次入选广西队,在全国比赛中获3枚金牌,12枚银牌,10枚铜牌;有12人次入选国家集训队,迈入全国先进行列。在国际信息学竞赛夺得一金一银的黄天明同学,就是从这里起步的。一批成绩突出的学生被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山大学等著名大学免试录取,为高校输送了大批计算机优秀人才。该校各学科竞赛近几年来共获全国二、三等奖27人,区级一等奖345人次,二等奖439人次,三等奖525人次。近年来学校共培养国家二级运动员34人,三级运动员逾千人;全校学生体育达标率平均在95%以上,连续三年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检查评比中获铁路局一等奖。
办学成果
学校以科研为先导,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成绩斐然。以"责任教育"课题为核心的德育教育新模式研究,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成为学校综合性教育的一大特色。对学生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起到难于估量的作用。"立德、启智"的校训已深入人心。"两高两强"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抓住素质教育的核心,研究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学生,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近三年来,教师在区级以上刊物发表、获奖论文250篇;在区级以上立项教科研课题21个。先后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德育先进单位,自治区体卫先进单位,自治区课外活动先进单位,自治区劳动技术实验学校,自治区继续教育先进单位,自治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自治区科技教育示范学校,自治区中学计算机网络建设实验学校,自治区"绿色学校",广西基础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学校等光荣称号。
基础设施
柳州铁路第一中学学校凭借铁路企业的优势,注重校园文化和绿化、美化建设。由求知、求实、求真三条宽敞的校内大道,将132亩范围的校园规划成具有现代气息的教学和办公区,标准化的运动区、庭园化的生活区。道旁绿树成荫,鲜花争艳、青草连片、亭台、喷池与报廊谐然成趣,错落有致,为全校师生营造了一个优美、宁静、舒适的教学环境,是名副其实的"花园式庭园"单位。学校教学设备齐全;有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师生住宅楼;在现有实验楼中,有四间64座的多媒体网络教室,演播厅、语音室、电教室、奥赛室和各科实验室一应俱全。99年以来学校先后投资300万建成了千兆主干的校园网,将教学楼的闭路电视系统改为多媒体双向控制系统,有100兆光纤与国际互联网相联,形成了两个卫星地面接收站,目前学校共有奔腾II以上电脑500多台,并将各班教室建设成为多媒体教室。文体设施完备:有投资300万元修建的400米标准环形塑胶跑道运动场,有标准的游泳池,有音乐、美术教室,有羽毛球场、篮球场;单、双杠场地及30多台乒乓球桌等。
现任领导
姓名职务胡冬梅校长周旦书记韦建副校长周斌副校长

[1]

文革受创
“文化大革命”将柳铁一中所有人推上荒诞剧的舞台,角色不同,命运一样。1966年6月开始“停课闹革命”,多年获自治区先进单位的柳铁一中成了“修正主义教育的黑样板”,造反口号时兴,批斗之风盛行,大批教师蒙冤受屈,校长雷扶九、教师杨芳竟受迫害致死,“旧秩序”被完全打破。1969年,高初中学制改成“二、二”制。同年,柳州机务段工宣队进驻,学校改称“柳州机务段中学”。年底,学校建立“革命委员会”,主持“复课闹革命”。1979年,平反工作开始,在文革及历次政治运动中蒙冤受屈的90位教职工共计95件冤案得到平反昭雪。学校开始重建教学秩序,认真整顿校风、教风、学风。1978年底至1979年初,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铁道部相继重新确认柳铁一中为省部级重点中学。1983年,柳铁一中被评为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先进集体,校长项仲克代表广西赴京参加表彰大会。1986年10月,全区17所区市重点中学到校参观指导教学改革。1987年,学校被评为自治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先进单位”。柳铁一中首批25人获中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66人获中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1993年,柳铁一中被选定为劳动工资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率先进行“定岗定编”、“工效挂勾”工资改革,推动改革向分配领域深化,学校内部活力得到激发。1988年,学校全面修订和完善各类管理制度,建立完备的教育教学档案管理系统。学校采取有力措施培根固本,努力提高教师水平。教学思想空前活跃,教学领域得到拓展。1987年,举办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此后长办不衰。这一时期,也是校园建设的一个黄金时期,1987年图书馆建成只是一个前奏,进入九十年代后,实验楼、阶梯教室、青师楼、办公楼、教学楼相继拨地而起,建筑面积达五千余平方米,学校建筑规制格局大体确定,现代化学校气象已然显现。1996年,柳铁一中完成了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
2012年高考
16人录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连续两年位居柳州市第一名!另有1人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吕?璞以681分(不含加分)获得柳州市理科第一名,广西理科第五名。一本上线人数599人,上线率达61.24%,位居柳州市第一。
2013年高考
18人录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居广西第一,连续三年位居柳州市第一名!刘嘉琪以653分(不含加分)荣获广西文科状元,涂??以648分获得广西文科第五名。沈颁泉以667(不含加分)分获得广西理科第五名。文理总分上线人数916人,其中应届一本上线人数701人,应届一本上线率达65.15%,位居全市第一。应届生600分以上人数167人,占应届高考人数15.52%,位居全市第一。
建国发展
1949年11月,广西即将全面解放,铁路已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管,学校奉命迁往柳州。1950年3月后,学校由衡阳铁路管理局主管,名为“柳州铁路职工子弟中学校”。1950年10月,经校方与主管的柳州铁路分局共同踏勘,选定柳南竹鹅溪东侧一片荒丘作为校址,由此开始了持续多年的劳动建校。学校师生自己动手,削低了三个大土丘,填平了横贯校区的一条数米深的沟壑(今运动场),挖运土方数千立方,平整土地五千平米。1951年11月,竹鹅溪校舍开始使用,以后逐渐形成规模。1957年的“反右斗争”让柳州铁中凭空冒出12名“右派”和5名“中右分子”。这场政治洗礼在人们的潜意识里留下“宁左勿右”的教训。柳州铁中的“教育大革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真实意义的教育革命其实也在进行,但并没有大张旗鼓。经过“红专辩论”,首先解决认识问题。1960年决定以初48班为实验班开展改革实验。竹鹅溪边书声琅琅,柳铁一中的教学悄然踏上跃进轨道。1959年,自治区人民政府确认柳州铁中为区属重点中学。1960年8月,学校更名为“柳州铁路局第一中学”。1961年高考,柳铁一中成绩超越众多名校列为全区第一。1963年再度夺得第一,八桂名校根基就此奠定。1965年,受柳州铁路局教育处委托,在柳铁一中创设师范部,招收高中毕业生进行1至3年培训,这些师范班学员后来大都成为柳铁路中小学教育的骨干力量。
2009年高考
理科一本上线率:57.00%文科一本上线率:57.14%文理一本上线率:57.03%理科二本上线率:94.60%文科二本上线率:94.41%文理二本上线率:94.56%理科三本上线率:98.48%文科二本上线率:99.38%文理三本上线率:98.67%5人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其中戴雪薇、周冰阳分别进入理科、文科广西前十名。
再续辉煌
柳铁一中确定了新的战略思维:从“以能本管理促生本教育”的办学理念出发,确定“鼎新之园”、“幸福之师”、“成功之子”是学校发展的三大理想目标。实现理想目标的策略是“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品牌荣校、文化育校”。从1997年起,学校通过连续制订的三个《三年发展规划》将发展落实到计划指导之中。学校培根固本,开辟“红、绿、蓝、金、彩”五条师资队伍建设通道,强化激励机制。柳铁一中办学进入新境界,突显新特色。学校以抢占、坚守前沿高地的勇气,长期狠抓青少年信息学奥赛,连续十余年稳夺团体桂冠,成为闪亮夺目的办学品牌。自治区教育厅为此在“十连冠”时颁发了“特别奖”。学校根据该校办学条件,面向全体,狠抓教学质量,走出一条“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成功路子。高考屡创佳绩,保持全区先进。根据创建计划,学校建设继续得到加强,塑胶田径场、校园网等现代化设施让学校硬件保持全区一流水平。2002年,柳铁一中通过验收评估,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按示范高中要求,2002年起学校开始分阶段剥离初中,成为独立高中。2004年9月,柳州铁路局所办中小学移交地方政府,企业办学历史结束,柳铁一中归属柳州市教育局管理。柳铁一中办学六十年,留下“十年一嬗变,起落两回旋”的轨迹。大势升腾,回旋借力。每一段辉煌,都可以从前一段寻到根由;每一回偏差,也可以从前一节找出端倪。求真路上,柳铁一中人最大的收获与参悟是:办教育必须以生为本!进入新千年之后,柳铁一中对转型期教育功利化倾向高度警惕,不断加强人文教育,努力建设文化校园、和谐校园。
2011年高考
柳铁一中再次包揽柳州市文科、理科状元,3人进入广西文科、理科前六名。杨婉妮以632分获得柳州市文科状元,广西文科第三名。黄和以687分的获得柳州市理科状元,广西理科第四名;杨?瑾以685分获得柳州市理科第三名,广西理科第六名。共11人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居柳州市第一名。1人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58万全额奖学金)。一本上线率58.2%(理科60.2%,文科51.6%),一本上线人数突破623人;二本上线率90.4%(理科92.6%,文科82.1%);三本上线率97.9%(理科99.2%,文科94.6%)。
2014年高考
柳州铁路第一中学20人录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连续多年稳居广西前列!吴可书以672分荣获广西文科状元,韦紫影以671分荣获广西文科第二名,黄浇杨以666分获广西文科第六名;柳铁一中蝉联广西文科状元,并包揽柳州市文科前三名!陈淇馨以701分获广西理科第五名,罗双以700分获广西理科第八名,杨舒涵以697分获广西理科第九名。共6人进入广西文、理前10名,位居柳州市第一名!理科应届一本上线率超过71%,二本上线率超过96%,均居柳州市第一!文科应届一本上线率超过69%,二本上线率超过94%,均居柳州市第一!广西文科650分该校有5人,居广西第一;理科687分以上该校有8人,居柳州市第一!安云龙以理科综合289分获得广西理科综合第一名!吴可书、韦紫影以146分并列广西文科数学第一名!吴可书以英语149分获得广西英语第二名!2人获北京大学校长实名推荐,1人获得清华大学领军计划名额,另有8人通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选拔考试,居广西第一!
扶轮肇始
柳州铁路第一中学为解决铁路职工子弟读书问题,铁路管理当局先是开办了柳州鹅山扶轮(旧时铁路所办中小学均以之冠名)小学。1946年6月,又利用原黔桂工程局在宜州九龙庄的旧址,着手筹建宜山扶轮中学。8月,开始招收高、初中一年级新生,计招正取生51名,备取生3名,加上各年级转学生共有学生90名。12月8日,正式举行开学典礼。学校全名为“交通部部立宜山扶轮中学”。扶轮中学时期,正值解放战争爆发,全国范围的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民主运动也影响到宜山扶中。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宜山扶中进步师生建立起进步组织,多次在学校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学潮,取得了斗争的胜利。扶中三年,进步师生为后来人留下了追求真理、争取民主自由的宝贵精神财富。
校训校风
校训:立德启智校风:文明友爱俭朴健康学风:勤奋深思求实创新教风:准确严格耐心善诱“责任教育”目标??“四点四会”以对家庭负责为起始点,学会孝敬;以对学习负责为基本点,学会求知;以对集体负责为凝聚点,学会关心;以对社会负责为制高点,学会报答。
2010年高考
一本上线率56.85%、二本上线率91.16%、三本上线率99.51%,均位居柳州市第一、广西第二。2人进入广西理科前10名,4人进入广西理科前20名。7名同学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其中谭婧瑜位列广西理科第四名。文科语文、数学、文综、地理,理科数学、理综、物理、化学平均分均居中广西前三名。
2008年高考
郑雨雨以640分(不含加分)获得广西文科第二名,柳州市文科第一名。方宇舟以690分获得广西理科第四名,柳州市理科第一名;田倩如以689分获得广西理科第五名,柳州市理科第二名。该校包揽柳州市文科、理科状元;3人进入广西文科、理科前五名。9人进入柳州市理科前20名。共11人超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录取9人。文科重点上线率53.6%,二本上线率97.4%;理科重点上线率47.1%,二本上线率81.7%;文理三本上线率99.8%。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

桂林市第十八中学

广西柳州高级中学

柳州铁路第一中学

柳州十二中学

柳州市女子实验高中

柳州地区民族高级中学

广西柳江中学

柳才高级中学

柳州市第二中学

柳州八中

平南县中学

柳城县马山中学

2015 语文360网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