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山东省 >>烟台市 >>莱阳市 >>莱阳市第九中学
莱阳市第九中学
电话 : 0535-7325675
地址 : 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丹崖路117号
中考网 : 山东省 | 烟台市 | 莱阳市
高考网 : 山东省 | 投票
学校简介 :

  莱阳市第九中学创建于1960年,1992年进行了南校区校舍改造,2003年又新建了高标准北校区,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同年被评为省规范化学校。学校总占地面积270余亩,建筑面积8.78万平方米,绿化风景区4.98万平方米,享有花园式学校的美誉。拥有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图书楼、体育场等大型建筑30余座。现有88个教学班,学生5000余名、教职工445人,其中副高级职称104人、中级职称128人;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齐鲁名校长工程人选1人、省特级教师1人、省优秀教师6人、获烟台市级荣誉称号70多人。

  半个世纪以来,莱阳九中传承文明,勇于探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学校简介
北校大门

学校现分南北两个校区办学,设计办学规模为84个教学班,总占地面积270余亩,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现有8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000余名,教职工348人,其中高级教师72人,中级教师98人。学校先后有2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5人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1名烟台市十杰校长、1名烟台市十杰班主任。

教学成果
几年来,学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三个面向”为指针,以“规范加特色,全面加特长”为办学宗旨,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改革,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学校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取得了丰硕成果。94年以来学校高考本科上线率连年列烟台市前茅,学生参加各科竞赛有300余人次获省级以上奖励,其中参加全国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先后有17名同学获一、二等奖,分别被清华、北大等重点大学免试录取。学校大力实施科研兴校战略,三年来先后承担了“情境创设写作教学研究”、“合作学习与综合能力培养研究”等三项国家级实验课题和一项省级实验课题。其中语文学科主持的写作研究课题取得了显著成果,学校被中语会确定为“国家级实验学校”。2001年学校获得“烟台市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优胜学校”和“第十八届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十佳学校’”称号,2002年和2004年分别获得“全国中学生化学”金奖,2005年被授予“全国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学校’”。学校还先后被评为“烟台市文明单位”、“烟台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烟台市优生培养先进高中”、“烟台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 、“山东省规范化学校”。

发展历程
初中建制阶段(1960?1968)

学校建于1960年,校址在今古柳街道办事处徐格庄村北。初中建制,称山东省莱阳第二十一中学;后又相继在禄格庄村(现属吕格庄镇)和后大埠村(现属冯格庄街道办事处)设两个教学点。校舍大多租用民房。1960年秋,招收初一新生4个班。1962~1963年三年自然灾害,学校暂停招生。

1962年1月,学校改称山东省莱阳第九中学。1964年,迁至现古柳街道办事处姜家庄村西(现九中南校区)新校舍,并恢复招生。每年招收2~3个教学班不等。至此,学校建设,初露端倪。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学生开始停课参加“斗批改”,搞“革命大串联”,教师被靠边站。1968年春,开始复课“复课闹革命”,但文化课学习时间仍很少,大部分时间用于组织“大批判”等各种政治活动。

社办高中阶段(1969?1980)

1969年,学校改称莱阳县泉水高中,学制2年。学校虽恢复上课,但仍坚持“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大力开展学工、学农、学军活动。先后建起肥皂、粉笔、炼铁翻砂、铁炉加工、车工、钳工以及编条、洗麻、制药、菌肥等各种小工厂、小作坊,还建起饲养院和21亩地的学农基地。学生成立相应的学工学农小组,经常参加各种劳动和军事训练。1970年后,逐渐转向以学习文化课为主。但仍经常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搞“忆苦思甜”、开门办学等活动,或请工农兵登台讲课。招生取消文化课考试,由学校所在村(单位)贫下中农参考学生在校表现,推荐上学。1977年,恢复高考中考制度后,学校教育教学才逐步走向正规。1978年,文化课学习进一步得到重视,学生被恢复高考激发出来的刻苦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该年秋季开始,学校除招收本公社学生外,还在全县范围择优录取,招收两个重点班学生。

市属重点高中阶段(1981??1991)

1981年7月,学校改称莱阳县第九中学,并被确定为全县两所重点高中之一。1982年秋,根据上级指示,学制由2年恢复为3年。为适应改制需要、扩大学校办学规模,1983年学校建起全县首栋教学办公综合楼。1987年,莱阳撤县建市,学校改称莱阳市第九中学。1981~1991年,经过十年的恢复和发展,全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累计向高校输送合格新生约2800余人。

发展跨越阶段(1992---至今)

1992年,市委市政府发动全社会力量集资进行城镇校舍改造。我校筹资七百余万元,当年新建和改建校舍面积12829平方米,建起教学实验综合楼、学生公寓楼、教工住宅楼各一栋,并购置原姜家庄初级中学校园土地,校园面积扩大至75112平方米,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1996年--2000年,又先后建起幼儿园大楼、学生餐厅公寓综合楼、教工住宅楼和科技楼。进一步改善了师生生活学习条件。

2000年经烟台市人民政府批准,学校进行“公办民助”办学体制改革试点,成为烟台市首家公办高中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学校。

2002年12月,莱阳市委、市政府决定扩大我校办学规模,在原莱阳市技工学校旧址新建北校区。2003年3月开工,当年9月新校舍正式投入使用。校园总面积增至241.6亩,校舍总建筑面积达113090平方米。2002年,学校顺利通过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的验收,成为当时全省为数不多的省级规范化高中之一。

多年来,学校注重优生培养,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1995年以来,先后有46名同学参加国家级数理化学科奥匹竞赛,并分获全国一、二、三等奖,其中18名同学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重点院校免试录取。化学科奥林匹竞赛,多次得到国家化工化学学会表彰。教育科研工作,硕果累累,其中,“创新写作教学实验”,被国家中语会评为先进实验单位;学校德育工作实验获国家级实验学校荣誉称号,并获得课题成果一等奖。

学校先后被评为烟台市文明单位、烟台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烟台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烟台市花园式学校、山东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并获得全国中学生奥匹物理竞赛“十佳学校”、全国化学奥匹竞赛金牌学校。先后有2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教师、6人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7人获得国家级科研先进个人、40多人被评为烟台市优秀教师或教学能手。

校长寄语
五龙河日夜不息流淌着一首壮丽的歌,她飞扬着莱阳九中的音符,激荡着莱阳九中的旋律。

五十年,已经由九中人携手走过,这是一代代九中人薪火相传的探索与坚守,是一代代九中人同心合力的创造与追求。

往昔,令人自豪;未来,任重道远。“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是我们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以法治校”,是我们的立校之本;“坚持全面发展,培养特色人才”,是我们的教育目标;用三至五年,把莱阳九中建设成“齐鲁名校”,更是我们新一届领导集体面向学子,面向老师,面向社会的庄严承诺!

亲爱的同学,我可否如此对你说,读书是人生莫大的快乐,读书会让你的心灵得到沉甸甸的收获。你可以对着大地思索,让你的梦想飞向高远的星空,达此境界,你可以与先哲对话,与宇宙交谈,这是最幸福的人生旅程,这是最动人的生命诗篇。谁的青春年少不壮志凌云?谁的激情岁月不熊熊燃烧?谁的双脚不踏着大地?谁的父母不怜着儿女?亲爱的九中人啊,你是老师,你是同学,我们心连心,我们手牵手,同饮一河水,同唱一首歌。

校园网站,是我们真诚的窗户。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的律动,都将在这里为你呈献;我们与各地同行共谋发展良策共享教育成果的足迹,也会一步一步翔实记录。这里,还将是一座学校家庭真诚沟通的桥梁,来自每一个家庭的声音,我们都会用心倾听。

一种底蕴深厚充盈着人文精神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已经徐徐拉开了深紫色的帷幕,每一个九中人,都是这里当之无愧的主人,让我敞开真诚的胸怀,施展才华,运用科学和理性把我们的表达“舞台“建设得生机勃勃,多姿多彩。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

招远市第九中学

招远市第一中学

烟台市第十中学

莱山区初级中学

烟台一中

烟台市第三中学

烟台市第十四中学

烟台市牟平第一中学

烟台市第十一中学

烟台市第四中学

山东省招远市第一中学

烟台第二中学高中部

栖霞市第一高级中学

莱州市第一中学高中部

烟台市福山区第一中学

2015 语文360网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