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第三中学创建于1907年,历经寒暑近百载,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和普通劳动者。 昆明三中现任校长赵家林。教职员工200余人,其中特级教师6人,高中级教师占教师总数70%,还有一批由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学校现有教学班43个,其中高中22个,初中21个,共有2500多名学生。 校园里绿草如茵,小桥碧池,长廊绿荫,现代教学大楼、科技大楼、体育训练场馆、音乐、美术、地理专用教室等教育教学设施一应俱全,优美的育人环境为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条件。 学校有一个“讲政治,讲正气”的领导班子,领导班子成员勤政廉政,密切联系群众,团结进取,锐意改革。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领导班子已形成了“埋头苦干,以身作则,谦虚谨慎,深入实际”的作风,深受教职工信赖。 昆明三中有一支精神充实,基础扎实的教职工队伍。教师们以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对教育教学工作认真负责。老带新、熟带生、拜师求教在教学活动中蔚然成风,青年教师很快成长起来,成为教学骨干。教师中爱生如子的事迹层出不穷。“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无私奉献的蜡烛精神,博采众长的蜜蜂精神,团结协作的蚂蚁精神”,已成为昆明三中教师形象的化身。 近年来,昆三中以“育人为本、教学为主、贯彻方针、面向全体、打好基础、发展个性、培养特长”为学校的办学思想。坚持德育工作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为主线,以教会学生做人为目的,深入开展“一文明、三爱护”养成教育活动;通过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来实现素质教育课程化,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和积极主动的发展。 昆明三中教育教学质量一直保持在省、市的前列水平:99年以来,有连续三年高考上线率居昆明市第一的纪录;大批学生录入清华、北大等全国名牌大学深造;学校高、初中协调发展,中考成绩在昆明市教办学校中居前三名,学校成为优质高中和高等学府尤其是重点院校优秀生源基地。 现在,昆明第三中学以校园整洁,设备一流,环境优美,治学严谨,质量稳定为特色,以“坚毅、求实、勤奋、创新”为校风,在社会上享有盛誉,多次受到中央和省、市政府的嘉奖,是云南省首批认定的一级一等完全中学。学校被中央文明办和国务院纠风办联合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行业示范点”;是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文明单位”,并经历次复查保持这个称号至今;是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学校还荣获 “云南省文明学校”、“全国校园环境文化艺术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央教科所实验基地”“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田径传统学校和市足球网点学校”“昆明市文明单位”等称号。师生个人在学科竞赛、文化艺术和体育比赛以及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受到各级各类表彰奖励的更是不计其数。他们当中有国家级突出贡献的专家,部、省级劳模,省十佳校长,市劳动模范,市十杰园丁,市优秀园丁,昆明市青年十杰等。已为祖国繁荣和人类进步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的昆明第三中学,将继续努力奋斗,以全新的现代教育思想,培养全新的现代化建设人才,为祖国美好的明天增添新的光彩。办学特色 一、 两个文明一起抓 学校把创建文明单位放在办学工作的重要地位。大家认识到,而办好学校必须两个文明一起抓,把教育教学和精神文明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一起抓好。 二、抓教育质量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将素质教育做真,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主动认知和思辩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益。课堂常规教学的管理,是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化的重要环节,学校主要从“五认真”来落实: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检测和考试。要求教师认真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全员育人 全程育人 “全员育人”,是指学校的全体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全程教育”是指在学生学习全过程中,坚持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首位,坚持以教会学生做人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保证全员育人的前提下,学校尤其重视对学生的全程教育,通过坚持不懈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沐浴在温暖的德育春风中,不同年龄、特长和心理特征的学生,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和良好校风的熏陶,都得到了一个相同的结果——进步。 四、和谐施教 温情暖人 学校提倡并树立和谐施教的风气,倡导并发扬扶危救困的优良传统。和谐施教使师生教学相长、尊师爱生蔚然成风。每位教师都要负责帮教一位学习上的困难生和一位学习上的优等生,这种被称为“1+2”的活动,受到社会和家长的称道。在和谐施教、温情暖人的氛围中,老师们以“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无私奉献的蜡烛精神,博采众长的蜜蜂精神,团结协作的蚂蚁精神”为自己的教风。 “坚毅、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已融入同学的生命中,伴随着他们去迎接新的挑战。
校园里绿草如茵,小桥碧池,长廊绿荫,现代教学大楼、科技大楼、体育训练场馆、音乐、美术、地理专用教室等教育教学设施一应俱全,优美的育人环境为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条件。
学校有一个“讲政治,讲正气”的领导班子,领导班子成员勤政廉政,密切联系群众,团结进取,锐意改革。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领导班子已形成了“埋头苦干,以身作则,谦虚谨慎,深入实际”的作风,深受教职工信赖。昆明三中有一支精神充实,基础扎实的教职工队伍。教师们以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对教育教学工作认真负责。
老带新、熟带生、拜师求教在教学活动中蔚然成风,青年教师很快成长起来,成为教学骨干。教师中爱生如子的事迹层出不穷。“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无私奉献的蜡烛精神,博采众长的蜜蜂精神,团结协作的蚂蚁精神”,已成为昆明三中教师形象的化身。
昆明三中教育教学质量一直保持在省、市的前列水平:99年以来,有连续三年高考上线率居昆明市第一的纪录;大批学生录入清华、北大等全国名牌大学深造;学校高、初中协调发展,中考成绩在昆明市教办学校中居前三名,学校成为优质高中和高等学府尤其是重点院校优秀生源基地。
现在,昆明第三中学以校园整洁,设备一流,环境优美,治学严谨,质量稳定为特色,以“坚毅、求实、勤奋、创新”为校风,在社会上享有盛誉,多次受到中央和省、市政府的嘉奖,是云南省首批认定的一级一等完全中学。学校被中央文明办和国务院纠风办联合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行业示范点”;是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文明单位”,并经历次复查保持这个称号至今;是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学校还荣获“云南省文明学校”、“全国校园环境文化艺术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央教科所实验基地”“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田径传统学校和市足球网点学校”“昆明市文明单位”等称号。师生个人在学科竞赛、文化艺术和体育比赛以及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受到各级各类表彰奖励的更是不计其数。他们当中有国家级突出贡献的专家,部、省级劳模,省十佳校长,市劳动模范,市十杰园丁,市优秀园丁,昆明市青年十杰等。已为祖国繁荣和人类进步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的昆明第三中学,将继续努力奋斗,以全新的现代教育思想,培养全新的现代化建设人才,为祖国美好的明天增添新的光彩。
抓教育质量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将素质教育做真,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主动认知和思辩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益。课堂常规教学的管理,是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化的重要环节,学校主要从“五认真”来落实: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检测和考试。要求教师认真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是指学校的全体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全程教育”是指在学生学习全过程中,坚持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首位,坚持以教会学生做人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保证全员育人的前提下,学校尤其重视对学生的全程教育,通过坚持不懈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沐浴在温暖的德育春风中,不同年龄、特长和心理特征的学生,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和良好校风的熏陶,都得到了一个相同的结果??进步。
和谐施教温情暖人学校提倡并树立和谐施教的风气,倡导并发扬扶危救困的优良传统。和谐施教使师生教学相长、尊师爱生蔚然成风。每位教师都要负责帮教一位学习上的困难生和一位学习上的优等生,这种被称为“1+2”的活动,受到社会和家长的称道。在和谐施教、温情暖人的氛围中,老师们以“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无私奉献的蜡烛精神,博采众长的蜜蜂精神,团结协作的蚂蚁精神”为自己的教风。“坚毅、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已融入同学的生命中,伴随着他们去迎接新的挑战。
昆明三中的前身是建于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的省会艺徒学堂,校址在昆明市土主庙。时年,清末皇权摇摇欲坠,新文化运动促使着觉醒的先贤废科举兴学堂,省会艺徒学堂应运而生。这是一所面向平民招生的职业学堂,初设有纸笺、织布、靴鞋、裁缝四门专科。学堂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半天在教室讲授相关知识,半天到实习工场进行劳作实习。1910年(清宣统二年),省会艺徒学堂曾短暂地改名为初等工业学堂,而后又恢复原名。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实现共和,给学校带来了面向现代变革的机遇,省会艺徒学堂于1911年更名为省会艺徒学校。学科设置除原设的专科外,还增加了若干现代课程,如修身、国文、算术、体操、手工、理化等。学校的办学宗旨十分明确,据民国初年的一份《整理校务改良条例》称:“艺徒学校使贫民子弟略具工业普通知识,学成平等技艺,以能自立谋生活为宗旨,故实习虽多而教科尤重。”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十分注重学科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密切结合,如原设织布科因市场被洋布外货充斥,其教授内容就适时地进行调整。这一时期从档案中可考的校长有:刘寿椿、尚烈、孙模。
民国初年,省会艺徒学校遭遇办学的经济困难,于1923年拨归市政公所,改为昆明市立职业学校,确立了其公立学校的身份,校址在大西城内警察忠烈祠(现昆明市五华区政府附近)。学校初设园艺、印刷、文事三门专科,后添设乐工、商业补习、市政等学科。
1930年,市立师范学校并入市立职业学校,组合成为昆明市立中学。昆明市立中学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期间曾于1939年至1942年分立为市立女中(校址在八省会馆,现华山西路水晶宫)和市立男中(校址在三皇宫,现东寺塔、西寺塔中间),1942年市立男中又恢复为昆明市立中学,并将市立商业学校一并归入市立中学。
昆明三中在新中国成立前走过的办学之路,是一条由民办职业教育走向公办普通教育、并汇聚了各方教育资源、发展壮大的艰辛之路。在这段办学历程中,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学有所长的合格劳动者以及能进一步深造的人才。学校师生中曾有很多志士为民族独立和建立新中国浴血奋斗,有的成为永志纪念的烈士,如云南省早期共产党员吴澄、赵琼仙。这一时期从档案中可考的校长有:陈葆仁、龚自如、蒋文华、徐嘉瑞、顾品端(顾子正)、孙德崇、马纯龙、龙美莹、梁恒洲、庆汝廉、卜兴绚、邹景荣、曹元龄、邱天培、黄澄、邹锡瑞等。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同年年底,云南宣布和平解放。中国人民站立起来,焕发出巨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发展的机遇。1950年,昆明市立中学正式更名为昆明市第三中学(校址在三皇宫);与此同时,成立于1921年的私立恩光学校(校址在万钟街,现景星街)更名为昆明第二女子中学(恩光学校的前任校长是许岫岚<女>、吴允文<女>),学校迁址书林街131号。该校具有良好的办学传统,为贫民子弟提供了教育的机
会。抗战时期,恩光学校为避战祸,在跑马山桃园新村因陋就简办学,闻一多和吴晗等知名的学者人士曾来校做客座教师,师生得以一睹大师风采。该校于1955年并入昆明市第三中学,昆明市第三中学由三皇宫迁至书林街131号,一直沿续至今。
1951年,在全国人民抗美援朝的热潮中,学校在师生中积极地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很多青年学生投笔从戎、参军参战。学校师生还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不断地提高政治思想觉悟,确立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前的17年,学校坚持“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方向,培养了大批合格劳动者,还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学校于1962年被确定为全市十年一贯制实验学校,1965年因办学效益显著,教育教学质量高,评为昆明市红旗学校。这一时期历任校长有:陈江(50-52年二女中校长)、张炳翼(50-66年校长)。
1966年至1976年,国家经历了十年的文革动乱,昆明三中与其他学校一样不可避免地深受其害,学生的学业被严重地耽误或荒废。文革期间,曾有
军代表、工宣队进驻和接管学校。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迎来了教育的春天,全校师生一心一意地把抓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办学的第一要务和立校之本。恢复高考后的1978年,昆明三中取得了昆明市统考第一、高考第一的优异成绩,受到当时云南省革命委员会的嘉奖、昆明市革委会的奖励,学校声名鹊起。这一时期主持学校工作的是:校革委会副主任余朝昆。
1978年,昆明三中率先进入省级重点学校行列,学校以管理严、校风好、质量高在人民群众中享有盛名,确立了学校在省、市基础教育中优质名牌学校的地位。
80年代,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直稳定地保持着较高水平。学校尤其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把教会学生做人作为德育工作的主线。校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成为学校明显的办学特色。1988年,学校作为昆明市教育系统首批“三制”改革试点单位,启动了以“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和校内动态结构工资制”为内容的“三制”改革。这一时期的校长是:余朝昆。
90年代,学校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于1993年被首批评定为省一级二等完全中学,1997年被首批评定为省一级一等完全中学(首批一级一等中学全省仅两所),昆明三中成为云南省办学水平最高等级的学校之一,这是几代师生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以及近百年文化积淀的结果,为学校跨入新世纪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于1997年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称号,被评为首批“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1998年荣获“云南省文明学校”称号,被评为“全国校园环境文化艺术建设先进单位”;2000年被评为“云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2002年被中央文明办和国务院纠风办联合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行业示范点”;2005年被评为“全国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被中央精神文明创建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文明单位”,是云南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学校还是省委、省政府命名并经多次复审保持至今20多年的“云南省文明单位”。这一时期的校长是:余朝昆、赵家林。
书林街校舍旧貌新世纪迎来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好时机。2002年,昆明三中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大力支持下,依托校本部优质教育资源,高速优质地兴办了全市第一家体制创新的分校??昆明滇池中学。经过几年的运行,这所学校已确立了优质学校的地位,走出一条不要或少要国家投资、快速兴办优质学校的新路,实现了昆明三中跨越式的发展。
2005年,昆明市委、市政府选定昆明三中在呈贡新城区市行政中心旁建新校,新校建成后,占地面积扩大近5倍,配置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在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学校注重立好根基,稳步发展。经过几代师生的努力,昆明三中的教育教学质量在云南省和昆明市名列前茅,仅以近三年为例,2005年、2006年昆明三中高考成绩连续两年居云南省第二名和昆明市第一名,2007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学校在云南省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中,连续4年荣获一等奖。分校昆明滇池中学2005年高考居全市第七,2006年又跃居全市第六,稳居全市优质学校行列。2007年的昆明三中,是一所拥有崭新的校容校貌、在人民群众中继续享有盛誉的优质学校。这一时期的校长是:赵家林。
栉风沐雨,昆明三中迈上了百年树人的台阶;励精图治,昆明三中站在又一个百年的台阶上,我们将更加有理由、有信心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再创辉煌。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