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始建于1967年,原名“坊子街联办中学”,1985年更名为“即墨市第二十八中学”。学校可以容纳84个教学班,现有74个教学班,5020名师生,每个教室均配有多媒体投影设备。多媒体教学网、闭路电视网、电子监控网、自动报警网、音频广播网、内部通讯网和校园网“七网”并备,实现了教育教学网络化和现代化。学校占地198亩,校舍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绿化面积3.3万平方米,形成了“四区六楼十八苑”的校园文化格局。四区是迎宾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六楼是致学楼、勤学楼、乐学楼、笃学楼、博学楼、怡学楼;十八苑是把全校绿化区分成十八个区域,每个苑区根据区域内主要植物物种来命名,有牡丹苑、梅花苑、月季苑、紫槿苑、迎春苑、女贞苑、石榴苑、海棠苑、玉兰苑、红枫苑、海桐苑、方竹苑、银杏苑、楸柿苑、枫桦苑、榆竹苑、桃李苑、玉樱苑,每个苑名都有寓意,如靠近运动场的金银苑寓意为摘金夺银……各种专用教室和实验室齐全,装备均达省规一类标准。2005年,学校全力打造“和谐教育”品牌以来,现已有二十多个省市的兄弟学校万余人来参观学习,在省内外兴起一股“二十八中热”。学校先后荣获首批“青岛市教育改革十面红旗”等青岛市级荣誉称号140余项;“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等省级荣誉称号40余项;“全国学雷锋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家长学校”等国家级荣誉称号30余项。2005年,全国素质教育座谈会在青岛召开,学校被选为向周济部长直接汇报的唯一一所农村基层学校。原全国会副委员长彭佩云、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山东省副省长王军民等20多位省部级领导先后来校视察,给予我校很高的评价。
学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在每栋楼的走廊、楼梯、办公室、教室共放置了近400个标语牌匾,让每一堵墙都说话,每一个角落都育人。致学楼楼梯两侧放置了本校学生在全国及省市各类科技大赛中获奖作品,如:该校初二2班于震同学科技小发明??简易科学信封,代表青岛市参加山东省科技大赛,获省二等奖。楼梯正侧放置大量经典图片:一楼,学校全景图、庄严的升旗仪式;二楼,40年校庆宏大场面、隆重的开学典礼;三楼,千余学生为汶川大地震默哀、祈福组成的“5.12”致哀方阵、中学生艺术团进北京中央电视台演出。
荣誉室
摆放着学校获得的部分奖牌、奖杯和锦旗近500件,获青岛市级荣誉称号140余项,省级荣誉称号40余项,国家级荣誉称号30余项。展室东侧摆列国家级荣誉称号。如:获国务院办公厅和中共中央宣传部联合颁发的“全国学雷锋先进集体”,连续四年获得的“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在2007年全国优秀家长学校评选中,该校从青岛市上千所学校中脱颖而出,获得由国家教育部、全国妇联联合颁发的“全国优秀家长学校”荣誉,这是山东省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初中学校。学校中学生艺术团四次走进中央电视台,并连续获得全国艺术展演一等奖,2007年学校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北侧是省市级荣誉称号:有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校、山东省交通安全示范学校,首批青岛市教育改革十面红旗等奖牌,学校很重视对学生地震防控知识的教育,2007年获山东省地震科普示范校,为此,青岛市将遥控指挥的地震防空警报安装在该校。
荣誉实物展室
二十八中经过41年来几代人的努力,现已成为青岛市初中名牌学校,因此,很多学校慕名而来,已有二十多个省市的兄弟学校一万余人前来参观学习,《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曾对学校的经验进行过报道。雷锋精神是学校的校魂,30年来,一直利用周末休息日、节假日坚持不懈的进行学雷锋活动,现共收到来自各界的表扬信、感谢信5000余封,锦旗60余面。如:四川汶山大地震后,学校早操场举行学生组成“5.12”巨大的心型方阵,为在汶川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志哀祈福,全校师生以“微尘”的名义向灾区捐款,短短一天时间,向灾区捐款13.8万元,全体党员向灾区捐出“特殊党费”2.77万元,总计16.57万元。展室内摆列着从80年代至今的荣誉实物资料:表扬信、光荣册、学生发表优秀作文剪报、学校校报、学雷锋报纸剪辑、奖状、锦旗、学校出版的数十类书刊等,墙壁有历年学校重点高中升学图表和学校文化理念等,真实记录了二十八中几十年来开展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足迹,凸显出学校41年来深厚的文化积淀。
德育展室
学校开展德育活动的相关材料:学雷锋活动、家长学校、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各类主题教育活动等方面的资料与照片。学校是山东省德育名校,1989年山东省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场会就在该校召开,全省所有地市大部分学校都来参观学习。中央展桌是学校开展“和谐德育”的成果材料,2005年,学校全力打造和谐教育品牌,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开展活动,在和谐德育方面成果显著。墙上的六个展牌展示了该校开展德育活动的大体情况:①领导关怀:原全国会副委员长彭佩云、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原国家关工委副主任王昭华等领导先后来校视察,对该校给予了很高的评价。②德育科研:学校早在1990年就开设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课。连续6年在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年会上交流经验,学校先后主编写了校本课程《杏坛清韵》“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杏坛清韵》心育卷两本。2004年,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交流现场会在该校举办,该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在会上进行交流,并被评为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③家校联手:我们很重视与家长联手教育学生,经常分层次召开家长会,各班开家长会一律用多媒体课件,2007年获全国优秀家长学校。
校庆长廊
活动长廊
三楼:校庆展牌。2007年10月7日,即墨二十八中40周年庆典大会隆重举行,学校的四十华诞向世人展示了几代二十八中人书写的精彩华章,更向人们展示出“和谐教育”品牌的无穷魅力,进入不惑之年的二十八中,在打造“和谐教育”品牌迈向山东乃至全国名校的进程中,必将焕发出新的青春活力。二楼:中学生艺术团展牌。展示了学校艺术教育成绩,学校注重对学生的艺术培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科学设计了“艺体教育层次化和谐推进”战略,三年的初中生活,学生都能成为“2+1”人才,在操场上每天展示大型韵律操、校园集体舞、方阵式跑操等。学校中学生艺术团排练的《金陵十二钗》、《山花花》、《魅力校园》、《美丽阳光》等节目四次走进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表演的开场歌舞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一楼:小交警校展牌。该校自1987年开始成立中学生交警队,21年来利用节假日上岗执勤从未间断,累计上岗2万多人次,学校获“山东省交通安全示范校”等荣誉称号。2005年该队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第五届少年军校检阅式,荣获全国第三名,并受到国防部长曹刚川上将的亲切接见,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对此作了专题报道,学校被授予全国少年军(警)校示范校。
艺术长廊
该校是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校,学校艺术长廊从勤学楼二楼一直贯通到乐学楼、笃学楼、博学楼,所展示的都是学生自己的作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和艺术特长的平台。长廊分为绘画长廊、书法长廊和手工制作长廊3部分,共展示作品1000余件。绘画长廊:绘画长廊共有大小作品360余幅,它们很多是来自历届学校艺术节学生现场比赛的获奖作品,有国画、素描、彩画、儿童画、水粉画等近十个画种,有的稚嫩中显示着创意,有的细腻中绽露出功底,无论是稚拙的线条,还是绚丽的色彩,都表现出学生作画时的快乐,折射出了他们追求艺术所付出的汗水和努力。书法长廊:书法长廊共有大小作品200余幅,分硬笔书法和软笔书法两大类。涵盖了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等多种字体。慧心书翰墨,巧手描丹青。颜体、柳体、欧体,唐诗、宋词、古文,在这里巧妙地结合成一卷卷、一桢桢精彩的书法作品。方正规范的正楷,豪放洒脱的行书,温雅娴静的隶书,随心而动的草书,和谐雅致的篆书,犹如一件五彩的华衣,打扮着这些幼稚而又不失传统功底的作品,笔法偶有粗拙,在这里也仿佛非常的和谐。从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国粹----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深远的影响和无穷的魅力。手工制作长廊:手工制作长廊共有大小作品300余件,泥俑、剪纸、塑料制品、泡沫制品等门类繁多。有姿态万千的泥俑,有精巧细致的剪纸……这些中国古老的传统艺术,在孩子们手中复活了。也许你的目光会一扫而过,但这是孩子们的慧心与妙手的精巧结合。虽略显粗劣,却意境深远。高高低低、粗粗瘦瘦、参差错落,绘成了该校手工制作教学的一幅优美的立体画。在这里,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博学楼教学展厅
教学展厅,分为前言、管理篇、科研篇、教学篇、校本篇、艺体篇、成果篇、后记共20块展牌。详细地介绍了该校的“和谐互助”教学模式。学校的“和谐互助”教学模式成果显著,《中国教师报》记者团深入学校课堂听课、采访,并以《学校品牌经营的有效探索与实践》为题作专题报道;《中国基础教育》也以《奏响“和谐教育”的最强音》为题作专题报道;《教育文学》以《“和谐互助”让课堂生机勃发》介绍了该模式。
博学楼科技展室
科技展室放置了本校学生的科技作品,学生在全国及省市举行的各类科技大赛中频频获奖,展示学校科普教育的累累硕果,展室内陈列学生科技模型、获奖作品及证书等。学校是青岛市科普教育基地,先后获得青岛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先进集体、青岛市首届科技工作博览会优秀组织奖称号,在2007年全国第二十届头脑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了全国第七名的好成绩。
博学楼
博学楼是学校图书借阅、实验教学与艺术教育的综合楼,其中,设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和仪器药品室36个,实验设备和教学仪器齐全;多媒体教室2个,学生微机室3个,音乐、美术专用教室和器材室9个,配置管乐器200余件;书库3个,藏书15万余册,教学杂志资料120多种,满足了师生课外学习的需要。还有一个能容纳400余人,配备了较高档次灯光音响设备的学术报告厅。
为了更好地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对环境进行了绿化美化。美丽的校舍与清新的绿化带交相辉映,碧绿如茵的草地、造型优美的喷泉、2×8尊世界文化名人头像和雷锋雕像、整齐有序的28棵常绿女贞树、名人名言和交通标志等,为全体师生创造了一个优美的工作、学习环境,营造了富有特色、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拥有标准的400米塑胶跑道,人工草皮足球场,8个篮、排球场和附属操场等,看台可容纳5人,满足了全校师生体育活动的需要。到2007年,学校连续13年夺得市运会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一。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