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广东省 >>广州市 >>天河区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电话 : 020-38630561 38630511
地址 :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1号
中考网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天河区
高考网 : 广东省 | 投票
学校简介 :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一所由广东省教育厅和华南师范大学双重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改革创新、办学成绩卓著的学校,也是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华附拥有一支以本科和研究生学历为主,以高级教师为骨干的师资队伍。其中有广东省杰出教师4人,特级教师17人,高级教师近百人,获得省以上表彰的教师达200多人次。

  华南师大附中前身可追溯至1888年建立的广州格致书院。一百多年来,华附秉承以人为本,敢为人先的教育传统,是享誉岭南的著名学校。

  二十世纪50年代,华附率先开展以启发式教学为重点的课堂改革,成为当时“全日制中学的一面红旗”。改革开放后,率先实行课外活动创新,最早实施按程度分层次教学,在全国普教系统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1990年,原中共中央江泽民同志亲临学校视察,对华附办学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李岚清、李长春、陈至立等领导同志也先后视察华附。2003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张德江、黄华华等领导同志的陪同下视察华附。

  领导的激励,促使华附不断超越自我,跃上新台阶。1996年,华附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针,提出了学校的发展战略——“12468工程”,确立“以完整的现代教育塑造高素质的现代人”的宗旨。新课改的实施,华附高举素质教育的大旗再立潮头。

  突显人本 追求卓越

  华附的办学目标为: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造就可持续胜任的教师,创办可持续攀高的学校,实施可持续提升的教育。

  围绕“立志成才”的主题,华附努力构建激励型、自主型的德育模式

  华附建立了一种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的运行机制,将面向大部分学生的基础文明、思想品质教育和面向优秀学生群体的领袖才能教育有机地结合,从而达致“高素质”要求——集政治上的先进性、思想上的活跃性、道德上的高尚性和学业上的优秀性之大成,形成牢固的深层意识,养成稳定的行为特征,具有活跃的践行能力,孕育可持续发展的优良品质。

  构建多学科整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互补互动的德育氛围。注重德育过程的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教育。将德育与美育有机结合,创造浓烈的校园艺术氛围,整体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将德育与体育有机结合,组建各类学生体育俱乐部,增强了学生体质,也直接提升了学生的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品质。心育、美育、体育等学科的显性课程,与绿化、美化、净化的校园环境,优良的校风、学风、教风,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宽松而充满活力的心理环境等隐性课程相互作用,共同营造出华附正气昂扬,“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氛围。

  构筑了一个学校与家庭、社会功能耦合的育人网络。建立家长委员会,发挥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性作用。加强学军、学农等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的建设,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提高辨别、分析事物和社会适应能力。坚持了19年的清远乡村学农活动,得到了省委汪洋书记的赏识和亲笔批示。

  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利用学生到国外参加各种竞赛、开展科研合作等机会,让学生更深入、全面地接触、了解世界文化。华附初步构筑起一个“一体两翼”的德育格局——以校内教育阵地为主体,以走向我省贫困地区、走向国际发达地区为双翼,深化学校的“立志成才”教育。

  构建以“因材施教”为核心的个别化、个性化教学管理模式

  华附大力推行课程改革,积极探索、构建了一个适应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的“规定性课程与选择性课程相结合”的校本课程体系,在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国家规定的课程任务同时,成立课程委员会,大力进行“选修课程系列化、课外活动课程化”改革,初步构建起一个包括自然科学类、人文科学类、体育艺术类、社会实践类四大模块、共80多门课程的校本课程体系。制定了《选修课程学分制管理条例》,引导和促进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开展探究性、讨论式学习。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方面,把提高常规教学质量与高新技术深度介入相结合。华附根据“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注重效率,发展能力”的原则,探索建立“统分结合,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既均衡编班,又在物理、英语、数学、计算机等学科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学生水平的不同程度实行分教。此外,还在英语口语、计算机课实行小班上课;建立个别辅导、导师制、跨级听课、免修制、等级认证制等多种分类指导的制度。

  研究方法、策略运用,提高常规教学质量。形成了教学常规的三种策略:精讲精练,重视学法指导;重视主干,促进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实施分类指导。落实“六个为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为主攻,以训练为主线;以能力为主标,以育人为主旨。

  大力提倡全面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考核,让高新技术深度介入到教学方法运用和教学过程之中,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开辟德育网络阵地,构筑数字化校园。

  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和激励功能,制订了“关注学生特点、特长差异,体现客观性、激励性、过程性、发展性”的评价制度。

  培养可持续胜任的教师队伍,建立“效率效益型”的优质管理服务模式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和谐校园。以吴颖民同志为校长的领导班子,团结进取、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形成了符合校本实际的教育思想体系和管理风格。党委领导以师风、校风、学风为核心,加强师德建设,使广大教师做到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文明的言行引导人,以敬业的精神教育人,以渊博的学训折服人。

  教师树立起“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鼓励教师成为“研究型”“专家型”和“学者型”的人才,建立起“以老带新制度”、“培养进修制度”,建立“科研基金申报制度”、“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学术交流资助计划”和“著书立说资助计划”。

  依法治校,规范管理,从细节入手,提高制度执行力。努力构建适合人才培养需要和社会发展的以优质高效为标志的“效率效益型”后勤服务制度,和以科学民主为目标的“舒畅型”行政管理模式。完善教代会制度,发挥工会作用,推行校务公开、财务公开。实施了教师教育教学综合评价等新型质量保障评价体系。

  优质教育,品牌凸显

  多年的探索,华附走出了一条轻负担、高质量、教学相长的发展道路。高考成绩多年来一直名列省市的前茅,其中考取重点大学的占85%左右,广东高考状元和单科第一名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华附学生。

  “个别化”、“个性化”学习,使学生在学科学习和科技创新领域硕果累累。华附有60多人次参加国家中学生奥林匹克集训队。在国际摘取数、理、化、天文、地理金牌18枚,银牌8枚,铜牌3枚。01~08年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及“明天小小科学家”获全国一等奖7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8项;省一等奖48项。学生分别获得茅以升科学奖、国家发明博览会金奖、英特尔英才奖、柯达科学奖、明天小小科学家、万户创新奖等。先后被中国科协、教育部等单位授予“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集体”和“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

  创新的、个性化的体育课程改革,群众性与尖子培养相结合的体育运动,大大地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先进学校”、“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称号。

  教育科研造就素质不断提升的教师队伍。华附申报并通过立项的课题有“九五”广东省教育科研课题5项,“十五”国家级课题4项,广东省教育科研课题5项,广州市教育科研课题9项。学校获得了全国创新教学优秀成果奖2项;广东省普通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省教育科研成果奖(黄华奖)6项;省教育促进会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奖9项;广州市教育科研成果奖14项。近年教师撰写的论文在全国各学科专业委员会的评选中有58篇获得全国一等奖。

  华附教师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2人,荣获“全国模范、优秀教师”称号10人,广东省“南粤杰出、优秀教师”等称号的25人,特级教师19人

办学历史
华师附中沿革1888年,美国人哈巴牧师在沙基金利(现六二三路)创立格致书院。[1]

1904年,格致书院更名为岭南学堂,定址珠江南岸康乐村。

1952年,中大附中、广东文理学院附中、岭南大学附中、华南联大附中等四校合并为“华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高中部设在原中大附中校址,初中部在原华南联大附中校址。[2]

1956年,华南师院附中石牌分校成立,经过两年建设分校初具规模,校本部搬迁至石牌校区。

1962年,华师附中广州分校更名为广东实验中学,至此华师附中全部搬入石牌现址。

1983年,正式定名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01年,与地产商合生创展创办民办学校华师附中番禺学校。后又创办华师附中南海实验高中、华师附中新世界学校、华师附中国际基础课程中心等。[3]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据2009年《广州年鉴》,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建有教学楼、生化楼、图书馆、400米跑道田径场、室内体育馆、游泳馆等场所,同时设有电子计算机室、录音录像室、电影放映室、闭路电视室、语言教学室等教学设施,课室大楼装有中央空调,学生宿舍配备套间与空调。
办学规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据2009年《广州年鉴》,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设有初、高中各3个年级,36个教学班,学生共1947人;教职工225人;学校总面积98250平方米,建筑面积28900平方米。学校设有校办工厂,作为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基地。
师资力量校园风光根据2010年6月26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官网显示,华附拥有一支以本科和研究生学历为主,以高级教师为骨干的师资队伍。其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2人,荣获“全国模范、优秀教师”称号10人,广东省“南粤杰出、优秀教师”等称号的25人,特级教师17人(一说19人),在职高级教师109人。有6位教师被华南师大聘为教育硕士导师,有8位教师先后担任广东省、广州市中学学科教研会会长、副会长。
教学改革据2009年《广州年鉴》,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教改试验:在初中、高中各年级各设1个综合试验班,进行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多科性试验。另外,在初、高中开设语文、数学、英语单科试验班,进行教材教法改革、自学能力培养等单项试验,还聘请外籍教师主讲“英语口语课”。根据因材施教原则,从高中二年级开始文理分科。对学生还按单科程度编排教学班,高中一年级按学生的英语、数学、物理3科不同程度分为A、B、C3种类型上课。
办学成果
教师成绩据2010年6月26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官网显示,华附申报并通过立项的课题有“九五”广东省教育科研课题5项,“十五”国家级课题4项,广东省教育科研课题5项,广州市教育科研课题9项。学校获得了全国创新教学优秀成果奖2项;广东省普通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省教育科研成果奖(黄华奖)6项;广东省教育促进会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奖9项;广州市教育科研成果奖14项。近年教师撰写的论文在全国各学科专业委员会的评选中有58篇获得全国一等奖。 学生成绩高考成绩
据2010年6月26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官网显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每年高考考取重点大学的占85%左右,广东高考状元和单科第一名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华附学生。
2014年高考,华附高考文理“一本”上线率高达96%,被清华北大两所高校录取学生三十多人,进入国家“985大学”学生275人,还有一批学生提前进入哈佛、斯坦福等名校。其中,该校一名同学被哈佛、牛津、麻省理等11所世界著名大学录取。2015年高考,总平均分全省第一:理科类考生总平均分640分,高出“一本”(重点)线63分;文科类考生总平均分600分,高出“一本”(重点)线27分。“一本”上线率全省最高:一本”(重点)上线率高达94.8%;其中理科类“一本”(重点)上线率96.1%;文科类“一本”(重点)上线率86.7%。高分人数居全省前茅:1、理科类考生有1人进入全省总分前10名,有12人进入全省总分前100名,有21人进入全省前200名,有47人进入全省前500名(675分以上)。2、文科类考生有3人进入全省总分前50名,有7人进入全省总分前100名,有15人进入全省前300名(640分以上)。[4]
学科竞赛
据2010年6月26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官网显示,华附有60多人次参加国家中学生奥林匹克集训队。在国际摘取数、理、化、天文、地理金牌18枚,银牌8枚,铜牌3枚。2001至2008年,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及“明天小小科学家”获全国一等奖7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8项;省一等奖48项。学生分别获得茅以升科学奖、国家发明博览会金奖、英特尔英才奖、柯达科学奖、明天小小科学家、万户创新奖等。先后被中国科协、教育部等单位授予“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集体”和“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
另据2014年12月30日和讯网显示,郭浩宇同学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的第45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以总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获得金牌。陈彦儒同学荣获“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五大学科获广东省一等奖59人次。[5]
2015年毕业生共有17位同学进入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冬令营,3人进入国家集训队,李林森同学获得第16届亚洲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李林森、周晟获得清华大学保送生资格,武夷山获得北京大学保送生资格。另有14位同学因竞赛成绩优异而获得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降分录取优惠。
学校荣誉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据2010年6月26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官网显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先后获得“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先进学校”、“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称号。
2017年11月,学校被评为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6]
文化传承
学校标识校训
进德修业,格物致知
华南师大附中学校标识“进德修业”出自《周易?乾》,指修学之人要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扩大功业建树;“格物致知”出自《大学》,是儒家重要的哲学概念,“格物”可以理解为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是指要做一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糊涂。[7]
社团活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举办过的校园活动有青春旋律艺术节、科技节、华附大讲堂等。
据2009年《广州年鉴》,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设有文学社、数学爱好者协会、天文学社、无线电组、摄影组、集邮协会、歌舞团等17个社团。
学校刊物《聚清园》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刊,截至2014年11月,出版校刊《聚清园》130期,其中,2014年7期,读者可到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文印室、图书馆一楼阅览室、总值班室、东教学楼北梯旁取阅。[8]
学校领导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据2010年6月26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官网显示,校长为姚训琪,党委书记为李璧亮,副校长为李璧亮(兼)、肖朝云和吴青。
知名校友
据不完全统计,校友中有中国革命先驱廖承志、谭天度、林逸民,音乐家冼星海,岭南画派开创人高剑父,新中国第一个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陈镜开,中国科学院院士邓锡铭、姜伯驹、蔡睿贤、范海福,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岑可法、黄耀祥,第三世界国家科学院院士1名;正副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专家学者约2000名。有数以百计的校友走上党政机关领导岗位,有数以千计的校友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
姓名届别籍贯职业陈少白不详广东新会革命家李济深不详江苏武进政治家谭国标不详广东开平烈士姜伯驹53届浙江苍南拓扑学家、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陈镜开
不详广东东莞举重世界冠军,中国首位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李大西66届籍贯不详,旅居美国金融专家冯珊珊不详广东广州高尔夫球运动员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广东实验中学

广州市越秀外国语学校

广州市育才中学高中部

广州七中

广州市协和中学

广州市第四中学

广州市第四十九中学

广东华侨中学

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

广州市第十六中学

广州市第三中学

广东省实验中学

广州执信中学

广州市广雅实验学校

2015 语文360网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