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的前身是1885年设立的古丰书院,后历经绥远省立第一中学,到1954年定名为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1960年被定为省级重点中学。1978年自治区政府重新确定一中为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1999年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标兵”,2000年被评为首批“普通中学示范性高中”。至2013年,该学校占地面积8.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教学班72个,在校学生4300多人。与呼和浩特附中,土中,十八中,铁一中,十四中,六中等并列为八大自治区示范高中。
据史料记载,现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的建校历史,可追溯至距今120余年前。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清朝第41位任归绥道道员安祥创建“古丰书院”,因呼和浩特地区古时称丰州而得名。光绪二十年(1903年)清朝第四十六任归绥兵备道道员朴寿根据清朝学务大臣令和《奏定学堂章程》改古丰书院为“归绥中学堂”(呼和浩特第一中学的百年建校历史从此时开始)。1912年,绥远城将军贻谷创建了“绥远中学堂”,同年,绥远城将军裁撤,“绥远中学堂”并入“归绥中学堂”, 后“归绥中学堂”更名为“归绥中学校”,张璞出任归绥中学校长,结束了呼市地区满、汉、蒙分教的历史,归绥中学校成为呼市地区的最高学府。1925年“归绥中学校”改名为“绥远区立第一中学”,赵允义(国民党绥远省执委)任校长。1929年因绥远特别行政区改为绥远省,绥远区立第一中学改为绥远省立第一中学 ,库耆隽任校长。
在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局势所迫学校解散,学校被日军占领。1939年流亡到后套(今巴盟杭锦后旗)的绥远省政府成立了“国立绥远中学”(绥中),由当时绥远省教育厅长闫伟筹办兼作校长,后绥中流亡宁夏,后又回到巴盟梅令庙,1949年“国立绥远中学”正式改名为“绥远省立绥远中学”。1946年春,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几个月后,绥远省教育厅决定恢复归绥中学,由闫秉乾筹办 并任校长。1947年校长为刘佐儒。
至2013年,该学校占地面积8.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教学班72个,在校学生4300多人。
据2014年8月官网显示,该校有教职工266人,其中特级教师7人,高级教师104人,一级教师75人。教师队伍中三十五岁以下的教师有147人,年龄结构呈年青化趋势。教师中有研究生学位的6人,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的12人,本科学历214人。教师中获得自治区级学带头人9人,获自治区级教学能手称号者19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其中自治区优秀教师3人,呼市级学科带头人称号者16人,呼市级教学能手称号者23人,呼市级教学新秀的35人。各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72人次,占学校教师总人数的35%。
2012年,一本上线人数达到557人,一本上线率达到54%;二本以上升学人数为1025人,二本以上升学率达到99.6%,600分以上10人。其中,任晓雨以总分694分的成绩获得自治区普通理科第五名,被清华大学录取,同时,该校2012年71人次升入“985”院校,263人次升入“211”院校。
2014年呼市一中高考实现双百增长,一本上线826人(不含体艺),较2013年增加207人,实现高考连续第四年百位增长;600分以上111人,实现高分段人数破百增长。
2007年,教师张浩韫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2013年9月10日,在呼和浩特市庆祝第29个教师节表彰会上,授予呼市第一中学王鸿俊等10名同志“呼和浩特市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
呼市一中的校训是“做人、为学、健体、发奋、有为”。
校徽的设计依据中国“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设计为圆形,由大小双环构成基本图形。双环上方为“呼和浩特第一中学”代表天,双环下方为英文名,代表地。中间图案为篆体“一中”和“一九○三”(建校时间)变形组成。
校旗为两面。一面为蓝色,一面为白色。蓝色代表深邃、冷静,是呼和浩特第一中学的校色,取意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蓝色也是蒙古民族的吉祥色,象征广阔。白色代表纯洁无暇。中间图案由“徽标”和“呼和浩特第一中学”组成,上为“徽标”;下为“校名”,构成一个汉文“旦”的图形。
呼市一中的校歌由任卫新作词,刘青作曲。
做人!为学!健体!发奋!有为!钟灵毓秀,塞外青城,芳华茂盛,桃李园丁。我们的母校,呼市一中,历史熔铸骄傲的名称。同学们,同学们,今日用功,我们珍惜母校的光荣;同学们,同学们,明天驰骋,我们增添母校的殊荣。今是一团火,嘿!明是漫天星,嘿!我们永远都是这里的学生!
做人!为学!健体!发奋!有为!刻苦勤勉是优秀传统,端正品行优良作风。思想立校,整体育人,为国栋梁,有志竟成。同学们,同学们,今日用功,我们珍惜母校的光荣;同学们,同学们,明天驰骋,我们增添母校的殊荣。今是一团火,嘿!明是漫天星,嘿!我们永远都是这里的学生!
1912年1月张璞史
1913年8月史真修
1914年1月成章
1914年4月王定圻中国民主革命家。曾担任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众议员。
1915年10月闪钦辰
1916年4月杨泽濡
1916年5月李文鼎
1916年8月王大年
1916年9月-1918年俞箴玺
1916年10月闪钦辰
1918年10月张德珍
1919年8月邱豫聪
1921年10月?1924年3月祁志厚在任期间曾积极宣传民主思想,推动学生运动。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回国后曾担任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
1924年4月?1924年6月阎肃
1924年7月周炳章
1925年-1928年赵允义曾担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制宪国民大会中国国民党代表,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
1929年1月库耆隽
1929年8月赵允义
1929年李正乐
1930年2月冯光荣
1930年3月?1930年9月李正乐
1930年2月?1931年4月班浩
1931年5月崔毓珍
1931年6月?1931年10月赵允义
1932年2月?1932年7月李耀春
1932年7月候?
1932年8月?1933年2月于纯斋
1933年?1934年郭良田
1934年?1937年霍世休
1942年潘秀仁
1947年?1949年张淑良
1948年?1949年段成梁
1946年?1948年闫秉干
1948年?1949年刘佐儒
1950年?1952年冀丕杨
1953年?1954年卫群
1954年?1957年田耕
1958年?1960年书路
1961年?1966年王文鼎
1970年?1972年刘玉成
1973年?1974年于洁
1974年?1978年董正荣
1978年?1984年刘宪文
1984年?1994年谢茂才
1994年?2010年郭小明
2011年至今汤俊文
董志伟: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关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主任。
郭义: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
康乐:中国昆虫与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
杨英:中科院物理所半导体研究室研究员、冶金部有色金属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半导体材料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班效侯:高级工程师。曾任中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委员会常委,中国水电、水利计算机专委会副主任、水利部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
崔玉琦:教授级工程师。中国轻工业成都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原中国轻工业成都设计院)总经理。
张帆:国际经济学家。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美国经济研究协会理事。
张强:汶川地震应对政策专家行动组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与社会创新中心主任。
纪海平:中国著名射击运动员。德国慕尼黑第十四届世界杯总决赛手枪速射项目个人冠军。
邸力: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和电影表演教育家、原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主任。
王新民:著名导演。曾策划、导演电视剧《马鸣风萧萧》,《铁道游击队》,《连城诀》,《侠客行》,《大清御史》等。
宋汝昭:剧作家。中国文联第一、二届委员,中国作协第一届理事,中国政协第一届常务理事。
熊一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教学研究会理事。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