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校创办于1912年,坐落在美丽的松花江畔,毗邻繁华的中央大街,典雅庄重的欧式校舍引人注目,堪称闹市中的精品学校。
百年一中历经沧桑,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历史,在推翻三座大山、建设新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中,数万一中师生先悟先觉、参军参战、爱国爱民、献力献身。这里名士如云,英才辈出,素有“哈尔滨黄埔军校”之美誉。
多年来,一中人秉承优良的革命传统,艰苦创业,勤奋耕耘,形成了“内图个性发展,外图供献人群”的办学理念和“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办学特色,并拥有一支事业心强、业务水平高、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
在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术”重要思想的感召下,学校坚持“四全两特”的办学方针,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全面发展负责,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学校始终把教学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向常规管理要质量,加强教学科研管理,向教学研究要质量;重视德育工作,强调“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教育思想,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开展了争做一中人的活动,提出要树立一中人形象,建立一中人理念,创建一中人精神,开拓一中人事业。
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及市教育局历任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一中人励精图治,敢为人先,不断发展壮大,扩建后的哈尔滨一中总面积达3万平方米,由实验区、教学区、图书楼、艺体楼、运动区、休闲区六大区域构成,一个精品式的新一中屹立于闹市中心,成为哈尔滨市又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
哈尔滨一中的分校,是一所由原市教委批准,由哈一中主办的民办公助学校,面向初中应届毕业生和华侨外语学生招生,是哈市第一所兼顾外侨子女的入学的学校。
2007年伊始,哈一中新一届领导班子经过共同的研讨与决策,提出了“于反思中谋发展,于改革中创名牌”的总体办学思路。确定了“学校以育人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质量为本,课堂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方针和“创建一流的办学信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质量,一流的科研成果,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校园文化”的工作目标。并且把建设学习型校园,培养研究型教师,打造管理型学校和营造和谐型环境,作为今后的努力方向。教学工作,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突出文科特色,发展个性特长,开拓创新,提升品位。
相信,在全体教职员工的执著耕耘下,哈一中这片肥沃的人文土壤上定会硕果累累,桃李满园;一中人将倾尽自己的汗水与智慧,谱写一中辉煌的历史篇章。
连续13年被哈尔滨市教委评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先进单位”,98年高考升学率达98.45%,99年高考升学率达99%,超额完成省市教委下达的指标;2000年至2002年高考升学率达100%,重点率达90%;2003年有4名学生提前被吉林大学录取(该校在黑龙江省只录取6名),同时,2003年高考重点段和本科段较2002年分别提高了3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2003年高考中的突出表现受到哈尔滨市教育局局长石永明同志高度赞扬。
2015年高考,该校一表进线率近80%,其中文科一表进线率为82.63%,理科一表进线率为75.33%,本科进线率为100%。理科实验班一表进线率95%。刘昱麟同学被新加坡国立大学录取,郑旭宰、穆罕穆德两位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另有多名同学被法国等知名国外大学录取。哈尔滨市第一中学霁虹校区(三批次)理科一表上线率为58.14%,文科一表上线率为57.14%,其中三批次实验班一表上线率达到了70%。
多年来,哈一中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业务骨干、名优教师,还涌现出了很多优秀教研组。哈一中政治、历史、语文、化学等学科教研组先后获得“哈市劳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英语组荣获“哈市巾帼文明示范岗”称号,化学组和信息技术组先后被评为省优秀教研组,2007年语文组又获得“省劳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受到国家教委的高度重视,已经形成哈一中信息技术教育“5网合一”的模式,2000年4月8日召开信息技术全国现场会,1999年被评为哈尔滨市文明单位标兵,2000年评为哈尔滨市第二十八届劳模先进单位,2000年被评为黑龙江首批示范高中,2002年被评为黑龙江省文明单位。2003年被评为省文明单位标兵。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