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上海 >>上海市 >>虹口区 >>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电话 : 021-65033319 55958855
地址 : 上海市虹口区虹关路88号
中考网 : 上海 | 上海市 | 虹口区
高考网 : 上海 | 投票
学校简介 :

  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初级中学(现称新华初)是上海市市重点中学,其前身是光华大学附中和大厦大学附中,分别由张寿镛、廖世承和欧元怀创办于1925年。1951年秋,因华东师范大学的组建,两校附中合并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958年又因华东师大增办第二附中,遂改称华东师大一附中。

  光华附中、大厦附中校名分别取“光我中华”、“弘扬华厦”之意。两校均重视教育质量,聘请名师,造就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其中,既有乔石​、姚依林、尉健行等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又有梁守磐、陈凯先、方成、叶澜等院士、博士生导师,还有谢晋、赵长天等著名导演、知名作家等。学校在2005年3月通过市教委审批,被命名为首批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也是虹口区乃至上海市的一所著名高中。

  学校是国家教育部、科委命名的“九五”中小学科技教育实验校,是上海市和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研实验基地,是上海市文明单位。新校区处于虹口区瑞虹新城中心地带,环境优美,学习风气相当不错。

  学校具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其中有获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师1人,“五一”全国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特级教师5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高级教师45人(占全体教师46%),研究生12人,名特教师张思中、陆继椿、吴传发、刘定一等在全国和上海教育界有较高知名度。2000年在全国第二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比中,该校有两个课题获得二等奖(基础教育最高二等奖),占上海普教系统成果的三分之一。近年来,学校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2000年有2人获全国青年教师评比一、二等奖,4人获上海市青年教师大奖赛一等奖,11人获区青年教师大奖赛一等奖,卓国诚等8人被推荐为上海市级青年骨干教师。


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专业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师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上海市劳动模范2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特级教师3人,国家级、市级骨干教师7人,高级教师51人。近年来,一批中青年教师在全国和上海市教学评比中脱颖而出,其中获全国教学评比一等奖5人,上海市教学评比一等奖12人。

学校特色
华东师大一附中

长期以来形成了“科研领先、教有特点、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十六字办学特色,形成了“培养研究型学生,造就研究型教师,建设研究型学校文化”的三个“研究型”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在课堂教学上,形成了“严谨、扎实、生动、创新”的优良教风和“勤学好问、刻苦钻研、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优良学风。

学校形成了适合学生自我反省和自我发展的以“修身”为特色的德育模式。丰富多彩的学生课题研究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均在全市具有较大影响。学生科技活动成果显著,头脑OM活动项目代表国家多次赴美国、德国参加国际性比赛,获世界冠、亚军。车辆模型、计算机等特色活动项目,也多次在全国竞赛中获得团体冠军。

学校设立国际学生部,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和了解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机会,每年组织学生赴加拿大参加文化夏令营活动,赴新加坡参加主题交流活动。高二学生还有机会参加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AFS活动,到美国或欧洲国家就读一年。先后有来自泰国、韩国、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学生就读于本校。国际学生部也接待欧美等国的学生来我校参加夏令营活动。

办学成果
学校办学成果斐然,近年来连续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市普教系统德育先进集体、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市头脑奥林匹克特色学校、市金爱心集体、市五四红旗团组织、市家庭教育指导实验性基地、上海市学校心理辅导示范校,并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教席联系学校。学校拥有张思中外语教学法研究所、跨学科课程研究所两个市级教育科研基地。

学校的“研究型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实验项目在硬件和软件建设上都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果并在市区产生一定的影响。

历史沿革
华东师大一附中是上海市著名重点中学,它的前身是光华大学附中和大夏大学附中,分别由张寿镛、廖世承和欧元怀创办于1925年。当时校址前者在大西路,后者在梵皇渡路。抗战时两校均停办。抗战胜利后,光华大学附中率先于1946年由廖世承任校长于欧阳路259号复校,高中设文理商三科、1948年改由张芝联任校长、1951年又改由包玉珂任校长。大夏附中于1949年复校,由宋志成任校长,先在榆林路招生上课,当时学生不足200人,后迁入中山路大夏大学内上课。

1951年秋,全国高等院校调整,光华大学、大夏大学为主组建华东师范大学。两校的附中随之合并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址在欧阳路259号。52年迁至现址中州路102号。当时华东师大派林静同志任副校长,主持学校工作。同时开始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学。上海市教育局拨昆山路103号给华东师大附中作为学生宿舍。

1954年华东师大又派陆善涛任副校长,主持学校工作。提拔教导主任毛仲磐为副校长、同时又派苏联教育专家捷普列茨卡亚任校长顾问。推行五级分制、教室日志,强调论理谈话,主题班会,建立班集体,实行校长负责制。1956年陆善涛被任命为校长兼任党支部书记、并筹建校办工厂,生产起重葫芦。

1958年因华东师大增办第二附中,遂改称华东师大第一附属中学。当时学校下设教导、总务两处,分管教学与后勤工作。教导处根据学科分设教研组,教师按教研组办公。

1959年春,高中部改为上海市电子学校,1961年恢复为华东师大一附中。

1960年学校对学制进行了改革,由中学六年制改为五年制进行试验。

1962年学校党组织、行政隶属、经费均划归虹口区领导。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先由上海铁路局工宣队进驻学校,成立校革会,学校停课“斗批改”。1967年必由新华金笔厂工宣队进驻,由新华金笔厂朱耀明任校革委会主任兼党支部书记。是年虹口区军垦中学并入我校。我校派出20位教工帮助虹口区教育局筹建红军中学。当时由于学生人数剧增,一度有70余个班级。为了便于管理,教师改以年级组办公。

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学校恢复正常,由校长负责学校工作。下属恢复教导、总务两处和校办厂,教师恢复按教研组办公。1980年又设校长办公室,处理校长室的日常事务,1987年学校开始举办外国中学生短期汉语学习班,增设内部招待所。

1980年在上海市教卫办协调下,华东师范大学与虹口区人民政府协议,华东师大一附中党政主要领导的任命与调动,需经双方同意。一附中为华东师大的教育科研和学生实习基地。

1982年昆山路宿舍经虹口区城建办翻建,翻建后一切所有权划归虹口区吴淞路房管所。

198?年中州路6号校舍被虹口区人民政府征用。

1991年,党支部扩建为总支。

1993年教导处改设教导和政教两处,分别管理教学和德育工作。

1996年学校改为年级组和教研组并存。但以年级组为主,教师按年级组办公的管理体制。

1997年,停止招收初中学生,同时支持和帮助虹口区教育局创办华东师大第一附属初级中学,派陆继椿、陈剑波同志去担任正副校长。

2000年,最后一届初中学生毕业,华东师大一附中成立高级中学。

2000年5月,政教处、团委、学生会改组为学生处。从此中层机构为三处一室加校办厂。

2002年8月,招待所改为学生宿舍。

2002年10月,校办工厂停产。

2005年9月起瑞虹新校区开始部分启用,地址为虹镇老街158号,高一年级进入新校区学习。高二、高三仍在中州路102号老校区就学。

2007年8月起学校全部搬迁到瑞虹新校区,中州路102号老校区移交给民办新华初级中学使用。

2008年8月瑞虹新校全部建成,地址为虹关路88号。

社会声誉
华东师大一附中是首批被列为上海市重点中学的学校。它的前身是光华大学附中和大夏大学附中,分别由张寿镛、廖世承和欧元怀创办于1925年。学校素有“高级人才的摇篮”之美誉,在历年的校友中,既有乔石、姚依林、尉健行等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又有方成、陈凯先、叶澜等著名的科学家和教育家,还有朱践耳、舒适、谢晋、赵长天等著名作家和艺术家。多年来,学校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上海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上海市头脑奥林匹克特色学校”。

建校80年来,华东师大一附中逐步发展成为一座全国知名的高级中学。学校拥有一支师德水平高、专业化程度强、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先后涌现了全国教育系统闻名的“五朵金花”,1999年有两项教育科研成果获得全国二等奖,名列全国基础教育界之首;学校长期形成了“严谨、扎实、生动、创新”的学风。2005年6月校参赛队勇夺头脑奥林匹克高中组世界冠军,为祖国和人民争得了荣誉;近年来,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全国团体冠亚军18次、全国单项冠军25次、市级一等奖以上189人次。2005年10月学校又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联系学校教席,为学校教育国际化走向更高层次营造了一个新的平台。

近年来学校确立了“培养研究型学生,造就研究型教师,打造研究型学校文化”的全新办学理念。并以三个“研究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模式??研究型教育,在学校文化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学校管理、学校德育、学校课程、教育科研、师资队伍、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和教育产业等十个方面都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明显提升,学校凝聚力空前高涨,出现了“政通人和”、“人气很旺”、“人心所向”的喜人景象。目前,师大附中全校师生员工又确立了与高校联手,与成职一体,与社区联动,与国际接轨,与境外合作,依研究型学校文化致命品牌和国际化、信息化、现代化一流教育园区冲刺世界名校的崭新战略目标和全新发展蓝图。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

上海西南位育中学

上海中学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上海民办张江集团学校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上海市七宝中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

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国际部

上海市向明中学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

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

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2015 语文360网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