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钢三中湖北省武钢三中简介武钢三中创建于1959年。1978年被确定为首批湖北省重点中学。2002年12月,以综合得分94.667的优异成绩通过湖北省办学水平督导评估,达到省级示范学校标准;2003年6月被正式授予“湖北省办学水平示范学校”称号。2008年10月高水平、高质量、高品位通过省级示范高中办学水平复评,学校工作得到了省、市督学的一致好评。
近几年来,学校还先后被评为中国百强中学、全国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科学教育先进学校、武汉市文明单位、武汉市办学水平示范学校、湖北省教育科研实验学校、湖北省教育科研五十强学校、湖北省教研室教改试验学校、湖北省绿色学校、湖北省暨武汉市数学奥林匹克明星学校、武汉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武汉市教育科研基地学校、武汉市师德建设先进学校、武汉市德育基础建设示范学校、武汉市科技教育先进学校、武汉市校本培训先进学校,等等。学校党委被评为武汉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武汉市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等等。
学校现有49个教学班,学生2200多人。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80余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107人,有30多人是国家、省、市、区级的专家、学科带头人、优秀科技(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武钢三中人形成了“务实、进取、创新、奉献”的精神和“追求卓越、崇尚一流”的品质。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秉承“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着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学生的主动发展、着意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培养基础扎实、个性优良、特长突出、素质全面,具有发展潜质和创新品质的二十一世纪新人”的育人目标,和“把武钢三中办成高水平、有特色、现代化的国家级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办学目标,构建起了“自主创新教育”模式,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主两翼”的办学特色,这就是: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通过学科竞赛活动和体艺科技人文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2003年6月,学校被授予“湖北省办学水平示范学校”称号以来,特别是2006年3月学校从企业办学回归到地方管理以来,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学校把握契机,创新管理,苦练内功,内涵发展,使学校各方面的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近年来,学校毕业率、升学率、体育达标率均达100%。高考从进口看出口的保优率连续几年位居武汉市省重点中学第一位。2008年,学校高考升学成绩优异,高考650分以上12人;600分以上人数突破百人大关,达到126人;上重点大学人数突破三百人大关,达到362人。以上三项指标均进入武汉市省重点中学前三名,创武钢三中历史最高纪录。其中,上重点大学人数比2007年净增65人,增幅居武汉市省重点中学第一位。尤其令人振奋的是,邓迪同学以710分的全省高考有史以来最高分,夺得湖北省高考理科状元。这是武钢三中在时隔26年后又一次夺得这一桂冠,为武汉市、青山区赢得了荣誉。
学校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学科奥赛活动、体育教育活动、艺术教育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蓬勃发展。截止2007年底,学校先后有15名学生在国际数学、物理奥赛中荣获金牌和银牌,奖牌总数居全省第一位;有14名学生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荣获金牌和银牌,居全国第一位。先后总计有1000多名学生在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居全省第一位,每年都有30名左右的学生保送上全国重点名牌大学,保送生人数连续多年居全省第一位。
2008年,学校学科奥赛再创佳绩。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学科奥赛中,有41名同学获全国一等奖,获奖人数高居全省第一位。其中数学14人获全国一等奖,占全省三分之一,获奖人数居全省第一位;物理4人获全国一等奖;化学9人获全国一等奖,占全省三分之一;生物2人获全国一等奖;信息学12人获全国一等奖,占全省二分之一,获奖人数高居全省第一位。同时,数学学科张智元、张诗翔两位同学入选2008年中国数学冬令营;付翔宇同学先后入选2008年中国化学冬令营和集训队;黄相如、杨睿、冯?三位同学入选2008年中国信息学夏令营。学科奥赛继续保持全省龙头地位。
学校的体艺科技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一大批具有体育和艺术特长的学生脱颖而出,体艺科技教育硕果累累。学校女篮曾三次代表湖北省参加全国中学生运动会,获得过全国第五名的好成绩。2004年——2006年,学校女篮三次获得湖北省中运会和中学生联赛冠军。学校拥有湖北省内规模最大的中学生管弦乐团和中学生女声合唱团、民乐团、舞蹈队和健美操队,多次获得全国校园艺术展演金奖、湖北省黄鹤美育节一等奖和武汉市学校文艺汇演一等奖;多次应邀在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和武汉电视台演出。学校管弦乐团是对外挂牌的“武汉市中学生艺术团管弦乐团”。
培养目标:培养素质全面、基础扎实、个性优良、特长突出的具有发展潜质和创新品质的二十一世纪新人。
办学特色:“一主二翼”:即按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通过学科竞赛活动和体艺科技活动两个特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通过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整合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全面发展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湖北省理科试验班:发现个性,尊重个性,开发具有个性特长的学生的智力潜能和创造力,是教育最根本的任务之一。1994年,根据原湖北省教委033号文精神,学校发挥数学学科的师资优势,承办了湖北省理科试验班。试验班坚持“因材施教、自主发展;优化个性、培养特长;注重素质、全面提高”的方针,着力培养学生的“理想情操、意志品质、思维素质、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在教学上,除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全部课程外,还强化了外语、计算机和竞赛学科的教学,为学生今后在科学领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一大批学有余力、特长突出的学生脱颖而出,近年来上重点大学率均达100%。省理科实验班也被誉为“特长教育的沃土,世纪英才的摇篮”。武钢三中是唯一挂牌的“华中科技大学艺术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教室、办公室和学生公寓全都装有冷暖双制空调。学生公寓四人一室,有独立卫生间。校园绿化面积共14134平方米,占校园面积的33.7%。校园洁净,校舍典雅;林木花草俯仰生姿,长廊溪流依伴成趣。
教学质量: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保证了教学的高质量。2007年武钢三中有29名同学被保送进名牌大学,其中北京大学5人,复旦大学3人,上海交通大学3人,中国科技大学3人,浙江大学3人,北航4人。
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武钢三中与新加坡莱佛士书院等校建立长期交流合作关系,利用中新两国政府奖学金交流项目,选派学生赴新加坡公费留学,仅2002年就有8名学生分赴新加坡莱佛士书院和新加坡女子中学留学。对外交流与合作的范围正在进一步扩大。
周新华在学校管理中,围绕“把武钢三中办成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开放型的国家级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目标,秉承“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着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学生的主动发展,着意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办学理念,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全校教职工的大力支持下,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目标,努力把人性化的管理和制度化的管理相结合,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和学校党组织多次受到上级表彰。
自1994年来一直担任湖北省理科试验班(武钢三中)的数学竞赛主教练工作及班主任工作:培养的学生中共有80人次获中国高中数学竞赛一等奖,150多人次获二、三等奖,16人次入选中国数学冬令营,7人次入选中国数学国家集训队,3人入选国家队,且均获IMO金牌,2人参加保加利亚数学邀请赛,且获一金一银;近几年培养的学生中有40多人考上或保送北大、清华。近几年参编或主编的书籍如《高中数学奥林匹克同步教材》、《高中教学奥林匹克教程》等20部,字数达400多万字,在《数学通讯》、《中学生数学》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多篇。现为湖北大学主办的《中学数学》等杂志编委。
边红平,数学特级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湖北省优秀数学教师,武汉市市管专家,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武汉教育战线“十佳”优秀共产党员,武汉市优秀教师,武钢新长征突出标兵,武钢名师,武钢教育处“十佳”青年教师。多年来,边老师编撰书籍(已出版)、发表论文200余万字,是《数学通讯》、《中学数学》等杂志的编委。两次受中国数学会邀请作为西部数学竞赛主试委员会委员,两次所命试题均获最佳命题奖,被武汉市教育局聘为武汉市学科带头人研讨班指导教师。边红平独立辅导的高中生参加高中数学竞赛有一百余人次获各级奖励,其中,62人次获得中国一等奖,9人次进入数学冬令营,4人次进入国家集训队。他所带的武钢三中理科实验班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理科预备人才,近三届毕业班大部分学生因竞赛被保送到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浙大、南开、西安交大等知名大学。两名学生获俄罗斯数学奥林匹克银牌。所辅导的女生在中国女子数学竞赛中获三金四银。2003年,他辅导的学生周游作为唯一的一名高二学生进入了国家代表队并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44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银牌。2007年,他辅导的学生付雷进入了国家代表队并获得第48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岑爱国,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武汉市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青山区优秀劳动者、首届十大名师、杰出钢城青年、十佳班主任,武钢(集团)公司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青年,获武钢突出贡献奖,武钢教育处十佳师德先进教师、十佳青年岗位能手。岑爱国担任省理科试验班(武钢三中)班主任、数学竞赛教练工作,辅导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成绩突出:2006年辅导甘文颖参加第47届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IMO)获金牌;2005年辅导汪哲楠参加俄罗斯数学奥林匹克获银牌;先后辅导学生参加中国高中数学联赛有100多人次获一、二、三等奖,4人入选中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3人入选国家集训队,1人入选国家代表队。06届学生在数学、信息学、化学、物理、生物等全部5科奥林匹克实现三中历史上的全面开花:共有10人入选冬令营(或夏令营),4人入选国家集训队,1人入选国家代表队,高居全省第一。06届学生高考成绩突出:2人高考总分名列武汉市理科前十名;1人数学单科成绩名列武汉市第一名;10人考入(保送)北京大学,另有20多人保送复旦、上海交大、浙大、人大等名校,学生全部升入重点大学。在《数学通讯》、《成才》杂志上发表三篇论文,主编《复数与多项式》,参与编写《金牌之路》等6种竞赛教程,共计80余万字。
科技体艺,硕果累累:学校的科技、文艺、体育活动也成绩卓著:99年、2000年、2001年,武钢三中航模队连续三年获省、市团体总分第一名。男篮曾荣获全省中学联赛冠军;女篮多次获得武汉市中学联赛冠军,在第六届“中运会”上获第五名。学校艺术团多次应邀请在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和武汉电视台演出。在省高考艺术特长生的资格认定中,获优录资格特长生人数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武钢三中管弦乐团2002年在武汉市第七届中学生艺术节上,获器乐类一等奖。2006年学校舞蹈《时刻准备着》获第二届中国校园文艺汇演金奖,同时获第二届中小学艺术展演二等奖,并参加2007年中央电视台校园春节联欢晚会。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