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沙市中学湖北省沙市中学简介湖北省沙市中学(原沙市三中)创办于1941年11月,多年来学校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断弘扬以“上善若水”为内核的习坎精神,赢得了诸多荣誉:1953年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中学,以后一直是湖北省重点中学;1960年光荣出席全国第一次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群英会);1979年,又光荣出席第二次群英会并荣获“国务院嘉奖令”;1983年被授予“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先进集体”称号;1986年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7次被授予“湖北省文明单位”称号;1993年4月作为全省第一所中学,被湖北省政府、省教委授予“湖北省普通中学示范学校”称号;2001年被授予“湖北省科研示范学校”称号 ,并被湖北省教育厅评为“教育科研五十强”学校;2002年被教育部确认为全国中小学“名校六百家”之一。2007年被第29届奥委会和国家教育部联合命名为“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2007年5月当选为“中国百强中学”;2007年,还作为全国前20强中唯一在地级市办学的中学荣登“中国中学高考状元”榜。 学校现有学生3200多人;教职员工210人,其中特级教师6人,高级教师101人,一级教师53人;图书馆藏书13万册;实验仪器和电教设备均达到国家一类标准;语音室两间,计算机室两间,学校校园网已与国际互联网开通;拥有现代化的运动场及综合性体育馆。 学校一贯重视德育,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对德育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探索,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的德育体系。《人民教育》、《光明日报》曾分别报导了学校德育改革的经验。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狠抓教学改革。在围绕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教学改革中,学校努力改革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建立“必修课、选修课、综合实践活动及地方和学校课程为一体”的新课程结构体系。在全国高中数、理、化竞赛中,共有近千人次的学生获全国等级奖。其中1人荣获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金牌第一名(荆州市迄今为此唯一一块国际奥赛金牌)、1人获国际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银牌,同时,高考升学率不断提高,1996年以来一直位居同类学校前列。 学校教研风气十分浓厚,拥有一批科研成果特别突出的教师,学校教师的整体教研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学校先后接受了国家、省、市的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教师中共有200多人次参加了市级、省级教育学会,约200人次获得市级以上教研奖,在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00多篇,学校教师主编或参与编写的正式出版物达30多种。 学校高度重视体育工作。由于学生体育活动得到广泛开展,学生体质明显高于同类学校,曾4次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4次荣获“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称号,2次被国家教委定为“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1989年还被评为全国“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 学校田径竞赛成绩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培养了以全国中学生田径赛女子全能金牌得主陈银为代表的大批运动员。学校还曾荣获全省中学生篮球比赛男女冠军。 由于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参与的国际教育交流也日益增多。学校曾多次接待来自日本、爱尔兰、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新西兰等国的参观访问团和友人;学校曾被邀请参加中美学校依傍联结活动,开展国际学术研讨。学校先后邀请了美国近百名教师来校成功地举办了9次中国英语夏令营活动。2007年学校又成立了国际部,国际交流和教育进一步得到加强。此外,学校还常年聘有外籍教师任教。 今日的沙市中学,正秉承光荣的传统,与时俱进,开拓前行,正以“先进的文化、和谐的环境、智慧的师资、优异的学生”为办学目标,为实现学生全面、主动、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理想而努力。过去,沙市中学曾经以其宽阔的胸怀,培育了3万多名莘莘学子,如今,她又张开双臂,拥抱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带着理想等待飞翔的有志青年,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沙市中学将以其卓越的办学成就立足于中国名校之林。电话: (0716) 8238468,8228743 传真: (0716) 8238468 邮政编码: 434000地址: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北京中路269号友情赞助,中国校园网 http://www.cnxyw.org/
上善若水,自强不息
截至2010年,学校学生3200多人;50个班级,截至2014年9月校区占地面积200亩。
截至2010年,学校拥有教职员工210人,其中特级教师6人(吴祥成,何新建,李景鑫,龚少清,龚少清,高俊),高级教师101人,一级教师53人。
校徽中“习坎”一词为学术用语,“坎”作坎坷困难解,“习”乃学习之意,“习坎”即从困难中学习并成长,主动吸收知识,迎接挑战。享受困难带来的磨砺,从而让自己更强。[1]
截至2014年6月,学校曾多次接待来自日本、爱尔兰、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新西兰等国的参观访问团和友人;学校曾被邀请参加中美学校依傍联结活动,开展国际学术研讨。学校常年聘有外籍教师任教。
歌名:习坎永恒之光词:赵五艺曲:徐成义高高水杉,郁郁苍苍,习坎校园,放飞年轻的梦想,和谐文明树立时代风范;携手共勉科学高峰我们登攀,啊!习坎,习坎,习坎,习坎我们永恒的智慧之光,智慧之光,智慧之光,智慧之光,智慧之光,展望明天,我们步伐豪放,放眼未来,我们精神荡漾,啊!习坎,习坎,习坎,习坎,我们永恒的精神之光,精神之光,精神之光。葱葱玉兰,叶茂枝壮,习坎校园,孕育崭新的希望,自主创新铸造社会栋梁;与时俱进民族振兴我们的担当,啊!习坎,习坎,习坎,习坎我们永恒的生命之光,生命之光,生命之光,生命之光,生命之光,展望明天,我们步伐豪放,放眼未来,我们精神荡漾,啊!习坎,习坎,习坎,习坎,我们永恒的精神之光,精神之光,精神之光。
湖北省沙市中学现任领导
截至2010年,学校先后接受了国家、省、市的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教师中共有200多人次参加了市级、湖北省级教育学会,约200人次获得市级以上教研奖,在湖北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00多篇,学校教师主编或参与编写的正式出版物达30多种。
1941年秋季,民国湖北省政府在松滋苦竹寺创办“省立松滋中学”,是为沙市中学的前身。校长张旭先。学校有5个教学班,学生200余人,教职工30人。
1942年,因学校在湖北国民政府第四专区,故“省立松滋中学”易名为“湖北省立第四高级中学”(沙市中学前身)。
1943年,日寇渡江南犯,学校迁至长阳县盗丘西湾桃花山,以一地主庄园为校舍,客居四年。
1945年8月,日寇投降。学校仍在长阳西湾办学,校长是周维裳。
1946年元月,学校由长阳县西湾迁回荆州城十字街如来庵,校长:黄锐。此时,学校更名为“湖北省立江陵高级中学”(沙市中学前身)。是年,湖北国立师范学院迁入庶园路(现五一路)“童家花园”(沙市大资本家童家亮的私人花园)。学校兴建办公楼,取名为“习坎楼”。学院院长汪奠基先生亲自题名勒石(“奠基石”现存学校长廊处)。
1948年4月“湖北省立江陵高级中学”(沙市中学前身)由荆州城迁往沙市“湖北省国立师范”(该校迁往武汉)所在“庶园路”3号“童家花园”校址(即现校址)。
1949年7月15日,沙市解放。7月17日,市军管会委派邱克同志接收了学校(“江陵高中”),并开始指导学校工作,7月18日,市军管会委派付恒琪为“沙市市立中学”校长。学校开始招收初中生,逐步发展成一所完全中学。学校易名为“沙市市立中学”。
1950年春“沙市市立中学”更名为“湖北省立沙市中学”“沙市中学”从此得名。
1956年秋“湖北省沙市中学”更名为“湖北省沙市第三中学”。
1999年9月1日,学校举行仪式,恢复“沙市中学”校名。荆州市邮政局发行恢复“湖北省沙市中学”校名首日封。
2007年被第29届奥委会和国家教育部联合命名为“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
高考成绩
学校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11年高考,该校学生以618分夺得荆州市文科状元。应届理科600分以上99人,高分率为15.8%;理科571分以上228人,比率为36.4%。应届文科600分以上2人,580分以上11人,高分率为5.5%;文科547分以上51人,比率为25.6%。据初步统计,应届文理(含体育艺术生)一本人数为350人,一本率为43.5%。2012年高考,应届理科600分以上人数有重大的突破,高分率为12.8%,理科551分以上共244人(含保送生15人),比率为41.2%;应届文科高分人数17人,高分率为8.5%;文科参考人数206人,561分以上59人(含保送生3人),比率为28.6%。文理应届生一本上线人数303人,创学校应届生一本上线人数历史最高。据初步统计,应届文理(含体育、艺术生)一本人数为375人,一本上线率为46.99%。
2013年高考,应届理科:慈善阳光班,奥赛班全部上重点线;沙市城区名校班班平均42.5人上重点线;市县区名校班班平均27人上重点线。文科上重点线84人,囊括荆州市第一、二、三名。三限生、国际生上重点线64人上重点线率21.3%,本科上线率99.6%。全校文理,艺术体育总参考人数863人,一本总上线425人一本率高达49.25%该校学生以660分获得湖北省范围内沙市籍2013年高考最高分。
2014年高考, 应届理科上重点线312人,重点上线率高达62.5%,应届理科600分以上90人,比率18.03%。
2015年高考,荆州文科状元,成绩623分理科状元,成绩689分。应届普文普理(不含艺体生)一本上线460人,一本率61.3%;其中,文科一本上线119人,理科一本上线341人。树人生50人全部上一本,最高分650分,600分以上30人;阳光生100人一本上线97人,最高分689分,600分以上25人。理科平行班班均一本上线22人;文科平行班班均一本上线19人。县市区正取生85人,一本上线78人,上线率92%。三限生99人,一本上线55人。国际生120人,一本上线14人,二本上线87人。已与北大、清华签约6人。
2016年高考,应届普通理科612人参考,一本上线459人,上线率75%;应届普通文科207人参考,一本上线124人,上线率60%;应届文理科一本上线总人数583人,上线率71%。应届文科成绩:荆州市前10名5人,600分以上12人(全市22人),590分以上23人(全市48人)。应届理科成绩:650分以上19人,600分以上137人。
树人生50人,均分635分。全国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竞赛一等奖9人,生物、化学、物理各1人分获全国决赛金、银、铜牌,被清华大学、中科大等名校录取。3名同学考入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得全额奖学金。
学科竞赛2011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
2011年全国高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该校覃怡同学获全国一等奖,周子丹、陈泽天、刘宇、曾程、段然、邹星、秦明慧、刘阳等8名同学获全国二等奖,陈怡然、李黎两名同学获全国三等奖。2014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该校高三学生龙吉昊获得全国一等奖,另有13人获得全国二等奖,26人获得全国三等奖。2015年5月10日,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湖北赛区)在武汉二中举行。沙市中学高二学生魏巍、文新哲、黄彦哲、李遥、魏正华五位同学荣膺全国一等奖,获奖人数和团体总分均为荆州市第一名。体育艺术学校曾4次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4次荣获“中国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称号,2次被国家教委定为“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1989年还被评为全国“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学校田径竞赛成绩在湖北省内处于领先地位,培养了以中国中学生田径赛女子全能金牌得主陈银为代表的大批运动员。学校还曾荣获湖北省中学生篮球比赛男女冠军。2013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该校分别获得:女子五项全能银牌,女子3000米第四名,女子1500米第七名。2014年沙市中学学生张恒冲勇夺第十四届省运会竞技体育青少年类田径比赛男子乙组100米冠军。2015年沙市中学学生黄雅雯获得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女子200米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