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创办于1950年4月,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兵团干部子弟学校”,是第四野战军在解放战争中随军南下而先后设立的四所子弟学校中的最后一所。追溯其前身,有如下三所设于不同地域的学校:最早是1948年5月,在哈尔滨东北民主联军总部成立的“东北民主联军南岗干部子弟学校”,由林月琴同志任校长;1949年随军至天津改名为“第四野战军干部子弟学校,”由余慎同志任校长,林月琴同志改任名誉校长;同年8月,随着四野渡江南下,学校也迁到汉口,年底由王长德同志任校长,50年4月该校正式命名为“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干部子弟学校”。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是一所具有实验性、示范性和先进性的“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首批重点学校,是广东省首批一级学校和广州市市属重点学校。学校现有51个教学班,2500余名学生和200余名教职工。学校实行专家治校,由广州大学硕士生导师邓云洲担任校长,聚集了一批德才兼备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占教师队伍人数42% 。坚持“以生为本,与时俱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在办学目标上突出优(教学质量、校风优)新(办学理念新)、高(品位高)三大特色。近年来我校高考突破历史最好成绩,重点大学上线率达56.1%,大学本科上线率达95%以上,800分以上达20多人次,700分以上达300多人次,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名牌大学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毕业生。2005年学科高考进入全省前100名达23人次。学校在教育科研、课外活动、体育竞赛和艺术教育等方面均属市先进行列。先后获“广州市文明单位标兵”,“广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广东省绿色学校”、“广州市优秀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学校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市级教育科研项目。是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学校,承担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EPD项目”的实验工作。
目前,学校以优质教育和优质服务树立学校形象,全面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雄厚的师资储备、物质储备和文化积淀,使学校成为在广东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示范性学校,成为有效落实“以生为本”办学理念、办学特色鲜明,办学质量优良的国家级示范性高中。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是一所首批具有实验性、示范性和先进性的“国家级示范性高级中学”,是广东省首批一级学校。创办于上世纪50年代,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兵团干部子弟学校”(俗称“八一中学”),后曾在70年代更名为“广州市第53中学”。1981年,该中学与广州师范学院合作,成为其附属中学,故更名为“广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简称“广师附中”,“广附”);2001年,广州师范学院合并至广州大学,“广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更名为“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广大附中“,“广附”)。学校现有51个教学班,2500余名学生和200余名教职工。
2010年5月,广大附中大学城校区正式落成,自此,广大附中由黄华路校区和大学城校区两校区组成。
2011年,广大附中金沙洲校区落成。
变迁六迁校址,十易校名
校名?起止时间?校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兵团干部子弟学校?1950年3月至12月?广州东山区达道路?广东军区干部子弟学校?1951年3月至1952年8月?广东韶关十里?华南军区干部子弟学校?1952年8月至1953年8月?广州沙河鸡颈坑?中南军区第二小学?1953年8月至1955年2月?广州石牌玉泉山?广州六一小学?1955年2月至1956年8月??广州八一小学?1956年8月至1958年8月?广州黄华路?广州八一中学(注)?1958年8月至1964年8月??广州市八一中学?1964年8月至1968年8月??广州市第53中学?1968年8月至1981年8月??广州师院附属中学?1981年8月至2000年10月????(注):当时中学辖下有两所小学:附一小设在黄华路八一中学校内,附二小设在东山达道路。即今日广州八一学校。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根据,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学校的育人目标是:以基础性学力、拓展性学力和研究型学力交融发展为基础,促进学生综合学力的自觉培养和主动发展;以自主创新、综合发展、追求卓越为重点。促进学生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和谐协调发展,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在国际人才竞争中,为中华民族振兴,品质优秀、乐于贡献的高品位、高素质的时代新人,进而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基础性人才,为他们有望成为国际栋梁之才奠定早期厚实的基础。
高品位、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基础性人才培养 的基本内容与核心指标是:
一个方向:为中华民族振兴而奋斗;
两个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三个理念:自主创新、综合发展、追求卓越理念的不断升华;
四个强化:自主、自理、自治、自律能力的自觉培养。
办学方针“以生为本”。全体师生上推进学校发展的的主体和动力。全心全意依靠全体师生,发挥全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教育创新,高水平高质量整体推进素质教育。
“与时俱进”。坚持领导干部、教师、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观念教育;坚持教师师德、专业水准与教学能力等基本素养的不断发展;坚持学生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及基础性素养的发展符合人才需要的规格。
“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坚持办学理想,瞄准国内外基础教育一流水平,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品质;鼓励、支持师生善于发现、勇于探索、敢于领先,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
“做最好的自己”。让每一位学生都做到最好,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办学特色学校在贯彻国家与广州基础教育新一轮课改精神的实践探索中,认真进行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等三类课改教学改革,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德育及教育教学形成了新特色。
学校德育工作特色鲜明,形成了学生学习生活、课余团队、社团生活,以及“模拟社区”德育工作网络,形成了学生自主教育新机制。学生建党工作,形成了梯队结构及培养新机制。
学校教学改革特色鲜明:促进学生以基础型学力、拓展型学力、研究型学力等为基础的综合学力发展。
学校课程建设及实施,形成了以“综合实践”为特征的学校课程结构,即以“实践??习得”为主线、以“体验??升华”为重心,以“激活热情??增强责任”为根本,以校外社会实践为基本途径,促进学生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基础,丰富拓展性、研究性知识与能力,在综合实践基础上,提升学习经历的品质与质量。
校长寄语文化品位很重要
对于广东实施的新课程改革,广州大学附属中学邓云洲校长认为,新课程改革强调知识综合化、小组教学、活动教学、研究性学习等,这符合素质教育的方向。但在高中课程中实施有一定难度,比如教学的容量大,对老师要求高,完成课时任务重。为此,学校采用了以下做法:一、课堂上采用交互式教学,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二、用两个课程来补充课堂上的不足,一个是潜在课程;另一个是开设“博士讲坛”,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三、为学生搭建各种活动平台。邓云洲校长表示,所有的做法都在试图营造一个有文化品位的学校,因为学校无形的文化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荣誉感很重要。
2007-2010年的三年的目标是:以优质教育和优质服务树立学校形象,全面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雄厚的师资储备、物质储备和文化积淀,使学校成为在广州市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学校,成为有效落实“以生为本”办学理念,办学特色鲜明,办学质量优良的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学校的长远目标是:以生为本,与时俱进,把学校办成国内国际一流的现代学校。
根本宗旨是:以教育创新为动力,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以整体提升学校素质教育品质为主题,追求卓越,铸就辉煌。
学机制,即:
1、健全的管理制度
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学校管理规章制度,从学校行政人员的每周课时量及其考核,到学校日常生活师生活动,以及学校设施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师生员工的定期考核与奖罚等激励措施,使全校上下、干部群众的行为,有章可依,保证学校根据国家政策法规,依法治校。
2、学校制定了比较完整的岗位责任制度。全校教职员工,人人明确岗位职责。以责定岗,以岗定人。按照岗位责职和岗位要求,定期自我考核与组室考评相结合,确保学校日常工作有效运行。
3、完整的管理体系
比较健全的学校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促使学校管理体系不断完整,形成如下重要办学机制:
以教师代表大会民主管理为基础,以学校行政会决议为主导,以校长决策为重点的学校重要决议的觉得机制;
以管理重心下移,岗位责职实绩考核为重点的学校管理运作机制;
以服务学生为原则,以学生满意度为核心,以实绩考核为依据,以教育教学水平为标尺的教师评价激励机制。
出版《能力构建及培养》、《班主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等学术着作9部,参加省级、国家级重点专项课题研究11个,发表论文30余篇。先后荣获市教育科学成就奖、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省高教厅黄华奖,国家“八?五”优秀科技成果奖。在广州、深圳等地中小学进行教育实践10余年,取得丰硕成果。其事迹先后被省电台、市电视台、广州日报等媒体多次进行过专题报道。
欧卫国,副校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百千万工程”名教师培养对象,广东省教育学会课程与教学论专委会常务理事,广州市教育局特约教学研究员。1992年毕业于广州师范学院中文系,2002年被评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历任年级组长、办公室副主任、校长助理、校长助理兼教务主任、副校长等职务。主编和参编教育教学专着8部,发表论文多篇,教学科研成果获国家、省市级多项奖励。
虞力强,副校长,中学物理高级教师。曾荣获“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等称号。从事中学教育和物理教学工作32年,担任过2届初中毕业班和15届高中毕业班的物理教学工作,教学效果显着,高考成绩突出,深受学生、家长的好评。现主管学校教务、教学、教研工作。担任行政工作十多年来,一直主管学校毕业班工作,为学校连续14年获得广州市高中毕业班工作特等奖、一等奖作出了贡献。发表教育、教学及教学管理等论文多篇。
朱东平,党委书记,中学英语高级教师。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外语系,多次被评为广州大学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是广州市“百、千、万人才工程”“名校长”培养对象。
从教28年,担任过12届高三毕业班教学工作。在《教学通讯》、《试题研究》、《中小学外语教学》、《学英语》、《中学英语指导》、《中学生学习报》、《教育管理与督导》、《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文献》等刊物上发表有关教学、教研和管理方面的文章80多篇,并编写了《新编中学英语易混词辨析手册》等多本辅导书。曾获教育部和市教育局颁发的《教育部中学校长研修班结业证书》、《教育技术现代化培训考试合格证书》、《高考英语口试教师资格证书》。
在2010年9月,大学城校区首次开始办学成为广附的又一道风景线。
大学城校区在广州市番禺区的大学城西北接近中心的方向,是一个以全新的办学设备大招的新校园,也是一个全封闭式的教育。在大学城校区学习的同学们每个星期天下午6:00前到校,有校车接送。直到一个星期的学习后,在星期五下午3:45回家。
第一批大学城校区的学生共有十一个班,其中为初中9、10、11、12班,高中7、8、9、10、11、12、13班。
学校里有体育馆、室内游泳池、标准体育场、礼堂、科学楼、教学楼、信息楼、
图书馆、行政楼、多功能演示厅、艺术楼等。
录取分数线
序号 院校名称 录取类别 招生区域 最低分数 最低分数末位同分序号 末位考生志愿序号 末位考生分数 末位考生分数同分序号 外区最低分数 外区最低分数末位同分序号 10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大学城校区) 公费 全市 691 80 1 691 80 择校 全市 706 85 2 706 85黄文钊
中国国家跆拳道队队员,国家一级裁判员。2006年初中毕业于广大附中黄华路校区,后前往韩国留学。留学其间曾获得2006年至2008年韩国跆拳道高中联赛釜山地区男子80kg级冠军。2007年入选韩国国家队,参加2007年世界跆拳道青年锦标赛取得男子82kg级冠军,并获得北京奥运会参赛资格。2008年初带着奥运会参赛资格归国,回国后立即加入中国国家跆拳道队备战奥运会。2009年代表国家跆拳道队参加东亚运动会获得男子跆拳道82kg级冠军。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