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市第二中学创建于 1998 年,肇庆市一级学校,肇庆市重点中学。学校分为初中部、高中部两个校区,校区总面积 12.36 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班高中 62 个,初中 36 个,在校学生 5643 人,教职工 364 人。从 1998 年办学开始,就提出“一年打基础,五年大发展,十年创品牌”的发展战略。经过十年的传承和锤炼,高要二中这块品牌,以其较高的知名度成为高要市乃至西江流城内一块响当当的中学教育品牌。
2006 年新一届校领导班子将多年的办学实践提炼成“二中没有差生,二中人潜力无穷!”的信心教育新理念,追求“一个学生都不放弃”的教育目标,追求构建“和谐、书香、绿色、文明”校园的办学目标。以礼仪教育、养成教育、感恩教育、激励教育和理想教育为开展信心教育活动的切入点,开始新一轮育人创新之路。
高要市第二中学位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属公办全日制完全中学,创建于1998年,肇庆市重点中学,学校分为初中部、高中部两个校区,校区总面积12.36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班高中62个,初中36个,在校学生5643人,教职工364人。现在市二中正开始第三轮扩张之路,高中部再征地100亩,届时高中三个年级达到90个班的规模。二中正在形成一个多校区组合,追求教育品牌经营模式的格局。
2006年新一届校领导班子将多年的办学实践提炼成“二中没有差生,二中人潜力无穷!”的信心教育新理念,追求“一个学生都不放弃”的教育目标,追求构建“和谐、书香、绿色、文明”校园的办学目标,以礼仪教育、养成教育、感恩教育、激励教育和理想教育为开展信心教育活动的切入点,开始新一轮育人创新之路,教育教学质量一年一个台阶地稳步提高,上省线率稳居肇庆市前三名,连续七年夺得高要市高考状元,其中2002年胡蔓妮以总分827分列肇庆市第二名,被北京大学录取,从而结束了高要没有考生考入北大、清华的历史;2007、2008年连续两年肇庆市重点中学高考综合排名第二。
办学十年,学校共获得了省、市荣誉283项。近年来学校在信心教育的指导下获得多省、市荣誉:“信心教育”被评为广东省第一届创新德育工作一等奖;广东省首批“安全文明校园”、“书香校园”、“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广东省“五四红旗”创建单位;肇庆市“高考培优先进学校”、高考突出贡献奖(五次)、“文明单位”、“人才建设先进单位”、“重点中学建设优质学位奖”、“五四红旗团委”;高要市“依法治市先进单位”、“文明单位”、“先进学校”、“引进培养人才奖”等荣誉称号。[1]
彭司先同志为人师表,关爱学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处处以身作则,有很强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勇挑重担。全心身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为高要市教育事业的发展默默耕耘,成绩显著。彭司先同志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业务素质高,教育教学教研能力强,成果显著。2000?2006年连续七年担任高三教学、高三备考管理以及高考研究工作。如2000年担任高三综合科地理教学,平均分居肇庆市第一名;2001年地理班上省线率达80%,平均分超过肇庆市平均分30分,同时所教综合科地理名列肇庆市首位;2002年和2003年所教地理班高考平均分分别列肇庆市第一名和第二名。2002年廖冠球同学以840分列广东省地理单科第二名。先后主持“园地教学法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运用CAI加强学生智能素质教育”和“以心理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等多项省级教育科研课题,成果显著。积极总结并形成论文,先后在全国刊物发表论文3篇,论文获全国性奖励7项、省级奖励5项、地级奖励4项、县级奖励7项。曾荣获“广东省教育创新成果二等奖”、“广东省黄华奖三等奖”、“广东省一级用(地理)园先进个人”、“南粤优秀地理教师”、“广东中华文化基金奖章”、肇庆市“优秀教师”、“肇庆市‘三有一好'优秀共产党员”、“高要市教改积极分子”、“高要市先进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连续五年荣获高要市教育局“高考达标贡献奖”称号,获肇庆市“高考培优突出贡献奖”,连续荣获高要二中“教学质量一等奖”。彭司先同志自调入高要二中以来就一直负责学校的管理工作,先后任史地学科组长、教务处副主任和主管教学教研副校长、校长、党支部书记,教育行政管理经验丰富,教育行政管理水平高,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学校发展迅速,从1998年创办至2006年仅仅8年时间,在校教职员工由40多人增加到了现在的450多人,在校学生人数由420多人增加到了现在的5600多人,学校由一个校区发展到两个校区,校园面积由50多亩增加到了近200亩,由一年普通的面上中学发展成为肇庆市的重点中学,上本科人数由2001年的119人增加到了2006年的509人,上专科A线人数由2001年的197人增加到了2006年的713人。基本实现了“把高要二中办成‘社会放心、家长倾心、学生安心'”及“把高要二中办成肇庆乃至西江流域有一定影响力的重点中学”的初期目标。现正致力于实现高要二中的下一个目标,即“加强学习,构建书香校园;加强沟通、构建和谐校园;加强教育、构建文明校园;加强建设,构建绿色校园”。彭司先同志作为学校领头人,他坚持“科研兴校”的思路,在教学教研管理既善于学习他人长处,又不墨守成规,特别是高考备考研究及高考方向把握方面有自己独到之处,多年来指导高要二中高三备考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八年办学,六年高考,六年蝉联高要市高考状元,实现了“六连冠”;五年高考上线率居高要市第一,2003年高考上线率更居肇庆市第二;四人次高考综合总分超过800分,2002年胡曼妮以827分被北京大学录取,实现了高要考生上清华、北大零的突破;学校连续三年获得“肇庆市高考突出贡献奖”;2004年邝丽芬同学分别以综合总分814(英语2)和802分(物理)夺得高要市高考历史上第一个双料状元;区文静同学以900分的成绩夺得高要市高考史上第一个广东省单科状元。六年来学校本科上线率一直保持在50%左右,专科上线率一直保持在95%左右,位居肇庆市前列。彭司先同志作为校长,“创造一流、追求卓越”是他孜孜以求的目标。积极主持制定了高要二中各项管理制度、教学科研奖励制度、教学目标管理和奖励方案、高要二中高考奖励方案、高中学生过程性评价方案等规章制度。为学校的规范化管理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担任学校党支部书记期间,积极加强党的建设,先后开展了“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继承先烈遗志、弘扬革命传统”等活动,进一步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战斗保垒作用。2006年1月担任校长以来,学校共获得肇庆市“人才工作先进单位”、肇庆市“高考突出贡献奖”、肇庆市“新增优质学位奖”、高要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和高要市“推进高中教育发展先进奖”等荣誉。彭司先同志为人诚信,能团结教师,善于与人沟通,有较强的交际能力。善于处理好上级和同事的关系,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关爱学生,有较强的学生管理能力。工作中能廉洁自律,认真落实两个条例的精神,自觉抵制社会的各种不良风气,有很强的防腐抗变能力。
周世安
周世安,男,中共党员,1974年出生,广东省高要市人。2000年广东省教育学院物理系毕业,本科学历。2004年被评为物理一级教师,担任过班主任、级组长、团委副书记,2006年担任团委书记兼政教处副主任,2009年9月担任校长助理。周世安同志先后获得广东省优秀团干部、高要市优秀团干部;多次获肇庆市高考突出贡献奖、高要市高考达标贡献奖、高考培优突出贡献奖;多次获学校教学质量一等奖,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及优秀级组长。以创建未成人教育基地为目标,围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为中心工作,通过“信心教育法”创新地开展德育工作,形成了“发现??赏识??激励”的育人方法,取得显著的效果,为学校构建“和谐、书香、文明、绿色”校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直以来周世安同志所担任的级组管理工作、德育工作、信心教育工作、安全文明工作、团委工作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003年担任高三级组长,高考上本科率达56%,上专科率78%均居肇庆第二位高要市第一位;2004年团委获“肇庆市五四红旗团委”;2005年担任高考备考领导成员获“肇庆市高考突出贡献奖”;2007年学校获“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信心教育获广东省创新德育工作一等奖;2008年获“广东省书香校园”;2009年担任高考备考领导小组副组长获“肇庆市高考突出贡献奖”;2009年获“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标兵”等荣誉。
2002年7月高考、中考继续辉煌,胡蔓妮成为第一个高要自己培养的北大学子,学校名声大震,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可是学校的设施却跟不上发展的形势,特别是学生生活设施严重不足,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2003年6月,上级决定二中主要发展高中教育,停止招收初中新生。
2003年9月,由于二中连年高考、中考成绩十分突出,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要求来二中就读的学生越来越多,上级决定扩大二中的教学规模,开辟新校区。
2003年10月,二中高中校区正式动工建设。
2004年秋,新校区迎来了第一届高中新生,一千二百余师生又开始了新轮的边建设边教学时期。全校共有教学班61个,其中高中45个,初中16个,在校学生3400多人;教职工225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1人,一级教师93人。
2005年秋,全校共计78个教学班,其中高中56个,初中22个,在校学生4263人;教职工275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6人,中学一级教师98人。
2006年秋,我们通过采用逐步转移的方式,稳妥地实现了初、高中分离,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一校两区的管理。全校共有99个教学班,其中高中65个,初中34个,在校学生5548人;教职工335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42人,中学一级教师121人。
2007年6月,新校区第一届高中学生毕业,成绩斐然。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