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江西省 >>赣州市 >>赣县 >>赣县中学
赣县中学
电话 : 0797-4441063
地址 : 梅林大街55号
中考网 : 江西省 | 赣州市 | 赣县
高考网 : 江西省 | 投票
学校简介 : 赣县中学位于赣江之滨,毗邻323国道,创办于1955年。1980年被命名为江西省重点中学。学校占地面积300余亩,现有学生7000余名,382名教职工。学校先后获省“文明单位”、教育部“新课程方案试验工作先进学校”、“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等殊荣。 近年来,赣县中学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以前瞻的教育理念为支点,确立了“做大、做强、做优”发展规划,提出“校园环境精品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德育模式个性化,教师队伍专业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后勤服务社会化”等六化奋斗目标,打造一流名校。 办学理念先进 赣县中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关注学生成长,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从严治校,精心育人。为缩短与全国名校差距,提升办学质量,康宇校长大力倡导“走出去,引进来”,走教育创新与发展之路。近年来,学校先后选派教师到上海育才中学、江苏启东中学等全国名校跟班学习,聘请北师大等教育专家来校讲学,开阔教师视野,拓展办学思路。 校园环境优美 近几年,学校先后投资三千余万元用于校园的建设。如今,学校已焕然一新、春意盎然,是一个环境幽雅的园林化校园。一幢幢新楼拔地而起,宏伟壮观的校门,气势恢宏的教学楼、实验楼与一流的塑胶球场交相辉映,富有创意的文化休闲长廊、艺术雕塑,名人雕像把赣县中学校园点缀得富有浓郁的文化品味。 学校管理规范 学校建立了年级管理和教研组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制定了一整套管理措施,成立了年级组务会,将组务会建成学校管理的最基层实体。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倡导教师以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以求新思变激活教学,以理想事业定位工作,鼓励教师由“雇佣型”向“事业型”教师转变,由“经验型”、“勤奋型”向“学者型”、“科研型”教师转变,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教师队伍精神面貌昂扬向上,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空前高涨。 德育教育个性化 秉承优良办学传统,融入时代特征,学校把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放在首位,在理念与实践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一是加强校风、师风、学风建设,强化对学生行为养成教育。二是倡导“开放民主”的德育工作新理念,以“点亮学生心灵之烛”为突破口,在教书育人中渗透心育,致力于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三是从关注学生心灵入手,写以鼓励为主的散文式评语,朗照学生心灵天空。赣县中学“以人为本、以德治校”的育人理念,使学校成为莘莘学子茁壮成长的乐园和广大学生家长实现望子成龙愿望的圣殿,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师队伍专业化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实施了“蓝青结对”工程,搞好新老教师传、帮、带。为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学校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培训,提高学历层次。为培养一支科研队伍,学校坚持以科研先导,倡导教师著书立说,走科研兴校之路。如今,赣县中学已有两个国家级课题和十九个省级课题被立项研究。为提高教师的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学校通过适当补贴的办法鼓励教师购买电脑,教师个人电脑数量近达200台。为提高教学实效,学校进行了课程结构改革,构筑了新的课程设置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凭借正确的办学思想以及全校教职工的戮力同心,赣县中学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显著成绩。2001年高考上线率为90%,其中3人考取北京大学,一人摘取全市文科状元桂冠。2002年高考,赣县中学再创辉煌,上线率93%,两人考取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江西省“十大杰出青年教师”,省“中青年专家”,第三届“苏步青数学教育奖”,第二届香港柏宁顿教育基金会孺子牛全球奖(杰出奖),教育部高中数学实验教材教学优秀奖获得者康宇校长豪情满怀地说:站在新世纪的门槛,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谋发展,立足创建不停步,努力把赣县中学建成校园环境有品味,校园各项设施在全省先进,学校管理在全省一流,德育工作有特色,教学质量在省市前列,办学规模为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示范性高级中学。
办学条件
一流的校园环境。宽畅平坦、整齐划一;校门雄伟、绿草茵茵;道路硬化、建筑齐全;求知广场、彩色喷泉、花坛雕像、书山学亭,把整个校园装点得多姿多彩、四季如春。

一流的办学条件。按省级重点中学标准配套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楼、办公楼、教师住宅楼、学生宿舍楼为广大师生提供一流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条件。符合现代教学要求,高标准建设的微机室、音乐教室、语音实验室、齐全的体育锻炼设施,理化生高标准实验室等为人才的培育提供现代化教学手段。

一流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20多名,其中全国中学数学教学权威专家1人,地县拔尖人才6人,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56人,中级教师92人,学科带头人23人。

校园风光

一流的校园文化。校园电视台、校广播站、“河之洲”文学社、VOC记者团、校学生会、书画社、环保社等社团为促进校园文化传播起了积极作用。其中校园电视台多次在省、全国校园节目评比活动中获奖。

学校活动

一流的管理。几年来,学校相继出台和完善了一系列教学与管理制度,对教师业绩、职业道德、学生规范、教学秩序、校园建设等方面进行科学化管理。已初步实现校风纯正、环境优化、管理严格、质量上扬的目标,教研风气浓厚,教师在国家级、省地级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每年均在五十篇以上。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每年考取少年大学生也有可喜成果。近几年来,赣县中学以优异的高考成绩回报社会。从2000年起,赣县中学连续三年高考升学率名列全市重点中学前4名,。其中,陈忠江、刘姝、谢博闻考取北京大学,王舒可、朱强、饶珠明考取清华大学。2005-2008年就读于赣县中学的冯骏,获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江西赛区)一等奖,2008年保送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考取美国哈佛大学。 如今,赣县中学正以“苦练基本功,争雄新世纪”的思想为指导,朝着“做大做强做优”的目标迈进,决心把赣县中学在三至五年内办成各项设施在全省先进,学校管理在全省一流,教育质量在省市前列的示范性高级中学。

学校领导
校长:李富忠

党支部书记:陈联涌

副校长:刘盛洪

党支部副书记:吉平

副校长:陈江

副校长:杨为民

工会主席:钟清贵

副校长:汪燕

校歌
园林校园

贡水滔滔赣水长,
  阳光普照红土岗 ,
  梅林绿,校园暖,
  朗朗书声随风传,随风传,
  我们汇聚在梅林城,
  带着嘱托,带着希望,


  团结,守纪,勤奋向上,
  要为祖国做栋梁,
  要为祖国做栋梁。

  贡水滔滔赣水长,
  阳光普照红土岗,
  游书海,攻难关,
  嘹亮歌声响四方,响四方,
  我们奋斗在梅林城,
  充满信心,充满希望 ,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满腔热血谱新章,
  满腔热血谱新章,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满腔热血谱新章,
  满腔热血谱新章。

硬件设施
校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学校绿草如茵,鲜花盛开,四季如春;拥有气势恢宏的教学综合楼、科技楼、艺术楼、图书楼、实验楼、行政办公楼、学生公寓、学生食堂、教师公寓;建有校园电视台、校园闭路电视系统、 校园广播听力系统、监控中心、校园网管理中心;建有省内一流的400米标准塑胶田径场1个,篮球场20个,塑胶篮球场4个,排球场18个,羽毛球场16个,塑胶羽毛球场2个;建设了多媒体教室120多套,电子备课室6个,理化生实验室20个,多功能会议室2个;图书馆按标准配备了中外图书60余万册,电子图书20余万册。

所获荣誉
学校A栋教学楼

近几年,学校相继获教育部“新课程方案试验工作先进学校”、“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教育部“高中数学实验教材实验基地”,“全国《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实验教学先进集体”、“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德育示范学校”、“江西省园林绿化先进单位”、“江西省高招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江西省安全文明学校”、“江西省教学科研先进学校”、“江西省中小学体育工作‘冠军的摇篮’项目学校”、“江西省优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江西省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示范性中学”、“赣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先进单位”、“赣州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赣州市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赣县综治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赣县中学具有良好的办学传统,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从严治校,精心育人,建立了年级管理和教研组管理相结合的双层管理模式,以“勤学、笃行、务实、争先”为校训,“敬业爱生、开拓进取”为教风,“健全人格、学习创新”为学风,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确定了“校园环境园林化、学校管理制度化、德育工作特色化、办学条件现代化、教育教学课题化、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学校发展“六化”目标。

办学成果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教育局的悉心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赣县中学全校师生砥砺前行,奋发有为, 2018年高考取得优异成绩:一本上线人数325人,二本上线人数1021人,其中二本以上上线人数(不含音体美考生)首次突破千人大关,再创历史新高

巨大的社会效应。校友广布天下,涌现出不少杰出人物,其中有朱开茗等多名地厅级以上行政干部,钟登华、阳贻华等多名著名科研人员,谢路、陈惠英、邹柏生、陈剑波、李升梅等三十余名留美、德、日学生。

优越的住宿条件。学校共建有教师住宅楼十栋,学生生活楼五栋,可容纳三千余名学生住宿。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规化有序、科学管理。

可观的奖励基金。每年分别对考取高等学校的优秀学生,考入该校的高一优秀新生和教学业绩优秀的教师授予优厚奖励。

昂扬的师生斗志。目前,该校领导、教师及全体学生正在自我加压、扬鞭策马、日夜兼程、踏踏实实地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力争跻身于一流的省重点中学行列,再创新辉煌。

知名校友
钟登华院士

钟登华,水利水电工程专家。1963年11月出生于江西省赣县。1981年于江西省赣县中学考入江西工业大学土建系学习。1985年毕业于江西工业大学(现南昌大学)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天津大学获硕士学位,1992年在天津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德国基尔大学作访问学者。1988年至今在天津大学工作,现任天津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长期从事水利水电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承担并完成10余项国家重大工程的科技攻关或技术开发任务。围绕重大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与工程建设,针对工程进度问题,系统地发展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仿真与实时控制分析理论及技术,建立了混凝土坝施工全过程仿真的随机数学模型,提出了混凝土坝施工进度动态调整与实时控制分析方法。针对工程地质问题,探索并发展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精细建模与分析理论及技术,建立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三维统一建模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三维统一模型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三维分析方法。针对工程质量问题,建立了心墙堆石坝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数学模型,发展了心墙堆石坝施工质量实时监控与数字大坝系统理论及技术。研究成果先后在我国30多项水利水电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在提高工程设计水平与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和节省工程投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5部。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和第七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 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旭华博士

钟旭华,男,1963年10月生,江西省赣县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员。1988年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农学系,获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从事水稻生理生态与栽培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至1996年。1999年7月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所植物学专业博士毕业,随后分配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工作至今。1996年12月--1999年3月在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做博士论文,2003年1月?2004年1月在IRRI做博士后研究。曾多次赴菲律宾、印度、荷兰、日本、新加坡等国参加国际会议或合作研究,现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生理生态研究室主任。

工作以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广州市科技攻关、国际合作等项目23项,参加科研项目8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其它科技奖励3项。主持完成的“水稻三控(控肥、控苗、控病虫)施肥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通过广东省科技成果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共78篇(其中SCI论文10篇),参加编写教材1本,专著2本,参译专著1本。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

安远县第一中学

寻乌中学

赣州市第四中学

兴国县潋江中学

赣县中学

赣县湖江中学

兴国县第一中学

定南二中

江西大余中学

南康市麻双中学

赣州市第三中学

寻乌县第一中学

瑞金市清溪初中

石城二中

信丰县油山中学

2015 语文360网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