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福建省 >>福州市 >>鼓楼区 >>福州市第一中学
福州市第一中学
电话 : 0591-87551426
地址 : 福建省福州市东街附近
中考网 : 福建省 | 福州市 | 鼓楼区
高考网 : 福建省 | 投票
学校简介 :

  福州第一中学(福州一中)是福建省教育厅唯一直管的中学,原国家教委确认的中国名校,其前身可追溯至清嘉庆年间(1817年)创建的“凤池”书院和同治年间(1870年)创建的“正谊书院”,1902年两院合并更名为“全闽大学堂”,是福建最早的公立学校,1951年定为现名,迄今 (2009年)已有192年的历史,蕴育形成了“植基立本、成德达材”的校训和“严谨、求实、竞取、活跃”的校风,长期以来一直是福建省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学校以办学理念先进、师资力量精良、校风常抓不懈为特色并成为立校之本和强校之路。

  目前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并全部实现电子化管理。"数字校园"已初具规模,校园网四通八达,拥有500个上网终端的校园网和新建成的"福州一中网站",不仅可连接到校园内所有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办公室,而且网络中心装备有丰富的教学资料库、电子备课系统、仿真实验室、数字化图书等软件,供广大师生随时使用。遍布各学科的多媒体演示教室、多功能电子阅览厅等硬件也设备齐全。校内6500系列的主交换机和3500普通交换机构成的主控枢纽,可连接到教职工的每家每户,实现了千兆到楼,百兆到桌面的高速通道,充分发挥了校园网的应有效益。

  以校友林觉民的名言"为天下人谋永福"为办学宗旨,以"植基立本,成德达材"为校训,以校友邓拓名言"坚持真理,嫉恶如仇;铁骨铮铮,宁折不弯"为精神楷模,以"心术端正,文行交修,博通时务,讲求实用"为育人目标,以"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志向高远,风仪端朴"为学子风范,历久形成"勤奋、严谨、竞取、活跃"的优良校风,教风以"严、实、细、活"著称。确立了福州一中育人宗旨八大支柱,即国家责任、独立人格、学会学习、健体怡情、服务意识、国际视野、实践能力、自力自治;用"Moral(道德)、Modesty(谦逊)、Multiplicity(多样化)"重新阐释为福州一中校标。


基本资料
成立:1817年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类型:公立

地区:福建省

级别:初中1年级~2年级(08年秋季开学后)、高中1年级~3年级

校长:李迅

刊物:《拓风》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大学城乌龙江大道

学校简介

图书科技楼福州第一中学是福建省教育厅唯一直管的中学,原国家教委确认的中国名校,其前身可追溯至清嘉庆年间(1817年)创建的“凤池”书院和同治年间(1870年)创建的“正谊书院”,1902年两院合并更名为“全闽大学堂”,是福建最早的公立学校,1951年定为现名,迄今已有186年的历史,蕴育形成了“植基立本、成德达材”的校训和“严谨、求实、竞取、活跃”的校风,长期以来一直是福建省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学校以办学理念先进、师资力量精良、校风常抓不懈为特色并成为立校之本和强校之路。

早在1938年学校即被列为中国最优秀的十所中学之一受当时教育部传令嘉奖。1957-59年连续三年获得中国高考红旗;1963年被定为福建省首批办好的十所重点中学之一;1979年又以办学成绩优异受国务院“通令嘉奖”;1993年被确认为全省第一所一级达标中学。学校历年的高考成绩稳居全省前茅。学生参加各项竞赛屡获佳绩并已夺两面国际奥赛金牌、入围INTER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在中学生体育赛事中已连续多年团体夺冠;学校音乐会向社会公演受到广泛赞誉。

长期以来福一中历任校长一直都坚持着当时最先进的办学理念,知名的校长中有前清溥仪的帝师陈宝琛,有被联合国亚太教科文组织列为当代教育家的陈君实,有被评为福建省科技管理专家部级劳模的朱鼎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并被评为省优秀专家的现任校长李迅。学校名师荟萃,教风以“严、实、细、活”著称。一批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已构成师资的核心力量。

历史沿革
全闽大学堂、福建高等学堂(校)时期:1902.5?1914.12

福建省立第一中学时期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时值辛丑签约,清廷迫于内、外形势,提倡变法维新。废除科举,兴学育才,实行教育改革。
1901年9月14日,光绪皇帝命各省“改书院、设学堂”,推行新学。
1902年4月9日(光绪二十八年壬寅三月辛酉)光绪皇帝谕旨批准设立福建省第一所官立新型学校“全闽大学堂”,堂政直属总督府管辖。
1902年3月24日举行开学典礼,5月8日正式上课。
1904年1月学部颁发《学务纲要》规定:“京师设大学堂,各省只设高等学堂,高等学堂作为大学预备科”。全闽大学堂遂改名“福建高等学堂”。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1月,教育部令学堂改称学校,监督改称校长,停止正科招生,校名改称“福建高等学校”。直属福建省巡按公署管辖,具体由福建省教育厅直接领导。

福建省立第一中学时期:(1915.1?1927)
民国四年间(1915年1月)福建高等学校遵照省令改称“福建省立第一中学”。预科生转为中学生,秋季始业,学制四年,开始统用普通话教授。
1922年9月,又根据第七次中国教育会议改革学制系统,试行中学六年,高、初中分段的“三三”制。

省立第一初级中学、省立福州初级中学时期:(1927.1?1929.8)
民国十六年(1927年1月,福建省临时政务委员会,对全省公立中学进行调整,将原本的高中班级并入省立第一高级中学及省立理工中学,又将停办的华侨中学、女子师范学校的初中班划归于此,学校也自此开始有女学生。校名也改为:“省立第一初级中学”。次年10月,省立第二初级中学并入,设二部。
1929年1月易名“省立福州初级中学”。

省立福州高级中学时期省立福州中学时期:(1929.8?1939.8)
1929年8月,复办高中班,定名“福建省立福州中学”。这时,福州女子初级中学、省立福州高级中学和初级中学相继并入。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省政府决定将学校内迁沙县,在沙县城关文庙办学,并在洞天岩设分校,作为初中部校舍,逐步转入战时教育体制。

省立福州高级中学时期:(1939.8?1946.1)
1939年8月,奉命分置高中、初中两校,一为“省立福州高级中学”,校址仍在文庙;一为“省立福州初级中学”,新立校址于沙县洋溪,两校各自独立。

省立福州中学时期:(1946.1?1949.8)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1946年1月学校迁回福州三牧坊原址,增设初中班,复称“福建省立福州中学”。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时期:(1949.8?)
1949年8月17日占领福州。9月中旬中共省级人民政府派军代表接管学校,执行“维持原校,逐渐改造”方针。学校由省教育厅直接领导,10月12日举行正式接管典礼暨开学式。
1951年4月改称“福建省福州中学”。
1951年8月l日正式定名为“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至今。
1952年2月,福建省教育厅委托福州市人民政府领导,直接由福州市文教局管理。
1952年8月建立中共福州一中支部并收归省教育厅直接管辖。
1956年~1958年,连续三年夺得“高考红旗”。
1969年6月,在文革期间下放福州市宣教组,并由福建省农械厂领导与管理。
1979年3月1日收回福建省教育局管理,恢复校长责任制。
1997年秋季,初中部停止招生。
2000年秋季,初中部取消。
2002年5月13日,时任福建省省长确定了“保留发展新校区,建设新校区”的方针。新校区占地220亩,总投资1.84亿元。
2004年秋季,新校区开始招生。
2005年秋季,旧校区停止招生。
2007年秋季,初中部在老校区恢复。

校园概述

天文台、阅览厅和凤凰湖新校区
福州一中新校区位于闽侯县上街镇大学城乌龙江大道,2004年建成并开始招收高中新生。2005年,老校区停止招收高中新生。在搬迁新校区后,福州一中开始面向全省(除厦门外)招生。新校区学生大多数为寄宿,但自2006年秋季起,寄宿转走读的学生越来越多,而鲜见有走读转寄宿的学生。校方曾专门为此召开家长会。走读学生中有一大部分选择租住在学校附近的“博仕后家园”。选择乘坐校方预订的班车上学的学生需要付出10元/往返一次的车费;亦有部分学生选择乘坐公交车上学。

新校区对学生品行管理很严,最为明显的表现在管理学生头发上。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自由性。另外,学校专门发明了“红条”“白条”“黄条”,对学生的品行表现进行奖惩。“红条”是专门对学生品行表现优异的记录,而“白条”、“黄条”则是对学生不良品行的惩戒。凡是领到“白条”的同学不得参加任何评先活动,领到三张“白条”的同学将会领到一张“黄条”,“黄条”即意为学生的不良行为将永远记录在案。

学习环境初中部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闽教基[2007]25号《关于同意福州一中招收初中学生的批复》,福州一中自2007年秋季开学起定位为一所公办全日制完全中学,初中办学规模核定为18个班,每个年段招生6个班。从2007年起开始招收初中学生。新初中部属公办性质,与三牧中学办学并不冲突,三牧中学仍按原有招生方案进行。但福州一中初中部与三牧中学的关系问题引起了坊间议论。

根据福州市教育局的决定,福州实验小学和井大小学成为福州一中初中部2007年秋季招生的对口小学。依靠福州一中高中部的良好声誉,福州一中初中部已经被市民看作福州市一流初中。

校训校风

鸣阳山丘校训
福州一中的校训为:植基立本 成德达材

植:根植
基:基础
立:树立
本:根本
成:成就,完成
德:道德,品行
达:通达,达到
材:才能,才学
意思是: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指导思想,根植于坚实的基础培养,使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校风
福州一中的校风为:勤奋严谨 竞取活跃

其中“竞取”原为“进取”,为强调培养时代所需要的竞争精神,改“进”为“竞”。

校标校歌

福州市一中校标校标
校标为寓意三牧的三个M组成的花朵形状,象征福州一中这一朵鲜艳的教育之花永远盛开不败。
校标是1997年时为纪念建校180周年设计的。

校歌
现用校歌为抗日战争时期的校歌,经2004年校双代会表决确定为福州一中校歌。这首歌由福州一中教师管雄、饶士斌分别作词、曲。
创作背景
1938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福州一中被迫迁校沙县沙溪。这首歌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出来的。福州一中的师生唱着这首歌迎来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

学校校庆
校庆日定于每年的5月8日,这与前身全闽大学堂的历史有关。2007年恰逢福州一中190周年校庆,因纪念2002年5月13日,时任福建省长做出了建设福州一中新校区的决策而改在了5月13日。

校级奖励
三牧之星

王杰官奖学金三牧之星是一项传统的荣誉,颁发给优秀的初二、初三、高二及高三学生。定于每年最后一个工作日下午召开“三牧之星”的表彰大会,亦即元旦文艺演出。获得者能优先获得高招保送及自主招生资格。

三牧之星奖学金

永辉奖学金、永辉助学金

四八春奖学金

华昆奖学金
华昆奖学金分为品学兼优奖和特长奖各3人,奖金每人8000元人民币。

社团活动
福州一中学生社团活动极为丰富。但因平日学习考试竞争压力大,在有些社团里学生积极性不足。经常出现社团活动少人响应的情况。
学生会社团部

少先队建队59周年朗诵比赛学生会社团部下属有:
电影社:由社员轮流主持活动,每期都有各自的主题。此外,电影社还预备拍摄校园电影,现已在筹备剧本。
原古典音乐社:一个古典音乐爱好者组织,没有老师的指导,也没有固定的成员名单,但是其核心是由爱好古典音乐的学生自发组织的。古典音乐社在2005年6月结束。
记者团:编有校刊《拓风》,刊名有取校友邓拓遗风的意思。
口语社:集中校内最优秀的口语尖子,通过学校外教以及相关社会团体的指导与帮助,通过交流、竞赛等形式为大家提供口语交流以及公众发言的机会,提升成员的英语综合水平,让大家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并增强英文表达能力,推广英语的学习热情。
漫画社:定期举办主题画展。
模拟联合国社:2005年到2007年三年,一中都作为福建省唯一代表队,参加由北京大学举办的中国高中生模拟联合国大会。
牧岩话剧社:福州一中历史最悠久的社团,亦是现校内最具影响力的社团之一,曾自编、自导并自演了多部话剧,代表性演出有《雷雨》、《我的家教》、《红色之路》、《日出》等。该社在每年六月都会为师生奉献上一年一度的校内公演。
欧洲第二外语社:利用外教资源,教授西班牙语和法语,感受西班牙的热情,体验法国的浪漫。
棋社:活动以下棋为主,并同时兼有评棋、论棋及相关活动。
曲苑社:曲苑社以组织社员观看视频录像的方式,让社员学习曲苑文化。定期编排双簧、相声或短剧,代表作有魔术情景剧《森林奇遇》等。
日语社:运用“通过动漫学日语”的新型教学模式,观看日本动漫,普及日常日语。是福州一中新校区成立后第一个由学生自主成立的社团。建社初期的日常活动由教授基础日语和欣赏日本动漫两部分构成,活动最高峰时参与人数曾过百人。2007年福州一中学分制改革后,该社团亦成为可以获得学分的社团之一。
三牧书社:三牧书社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并承办“三牧讲坛”。“三牧讲坛”已成功举办三期,分别邀请思想有见地的名师及同学作为讲师,涉及哲学、心理和文学等领域。
史学社
天文社:交流学习地球空间科学的知识,不定期组织到学校天文台观天象。
心语社:心理学爱好者的交流平台,从生活中的小事窥探内心世界的奥秘。
希望英语俱乐部:提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综合训练机会和场所,培养团结友爱、努力竞取、具有一定英语文化素养及综合才艺的人才。指导老师是吴彩菱老师,曾指导学生在近几届的CCTV希望英语风采大赛中获得不错的成绩。
音乐社:现设有西洋乐器部、民乐部和创作部。音乐社每年都会举办专场音乐会及钢琴演奏会等。已经组织了“倾之城”钢琴演奏会、“四季华彩”音乐会、“流音响暖”音乐会等。
粤语社
足球社:定期制作球星专题,同时为学校各场足球赛提供志愿者,全面辅助足球活动。

“轻松校园”减压活动学生会体育部
福州一中足球队事实上,在人员全部集中在老校区的时候,在校内踢足球是违反校规的,这是相当尴尬的事情。尽管校方长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限制学生开展足球活动,但学生们却积极地自发组织球队。其中以93届文科班同学组建的“神风足球队”最为活跃。体育运动的草根精神充分体现在每一位热爱足球的一中同学身上。新校区有了足够大的足球场,情况有所改观。校内各班都经历过年段组织的5人足球赛,比赛技术统计、裁判培训、球衣设计等各方面均有所建树。
福州一中篮球队
福州一中排球队

兴趣小组
机器人工作室:成立于2004年2月,成员约10人,最好成绩是在当年的全省机器人比赛的足球对抗中取得银牌。
天文兴趣小组:在新校区有专为天文兴趣小组准备的天文台。
物理兴趣小组
化学兴趣小组
生物兴趣小组
数学兴趣小组
信息学兴趣小组:曾经有多人获得NOI金牌入选国家集训队,并曾获得过2枚IOI金牌。

校园网站
福州一中官方网站
福州一中网站注册有域名:fzyz.net、fzyz.cn及well.cg。
校内访问地址为:http://172.0.0.10/

远眺体育馆、图书科技楼福州一中网校
福州一中网校是由福州一中和福建新东网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中学网络教育的机构。
网址:http://www.edoone.com/

福州一中论坛
福州一中论坛是由cly借用学校服务器资源搭建的一个论坛,建立于2001年7月27日,前身为“红蜻蜓聊天室”。
地址:http://www.fzyz.cn/forum/

ADN学生联盟
ADN学生联盟是由福州一中2007届(2004级)学生胡伯涛于2004年入学后创建的论坛。
地址:http://bbs.adn.cn/

知名校友
百年薪传,英才辈出。校友中有11人先后当选两院院士,此外还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周汝吉。校友中还涌现出很多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杰出人物如林觉民、游景玉等等。

55届校友回母校参观部分校友:
邓拓
冯端
陈彪
田昭武
唐崇惕
陈可冀
林群
王乃彦
王任享
刘应明
李幼平
林觉民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

福州市第一中学

福州市第二中学

福建省闽清县第一中学

福州市第四中学

闽侯县第三中学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

福建师大二附中

福州格致中学

福州连江第一中学

福建省长乐第一中学

福州市延安中学

福州外国语学校

福州市第十一中学

福州第三中学

2015 语文360网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