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第十一中学始建于1927年,位于福州市繁华的中心区,五一北路东侧,古仙桥畔,是一所美如花园的省二级达标中学。学校现有校园面积36.5亩,近年来新建成教学楼两座,综合实验楼、图书楼各一座。建有市属中学第一条200米塑胶跑道和600平方米雨盖体操房。校园绿化覆盖面积5600平方米。校园楼宇错落、绿树叠翠、繁花似锦。学校教学设备齐全,共有电脑200台,多媒体语音室一间,多媒体教室三间,多功能教室一间,理、化、生实验室均按Ⅰ类标准配备。图书馆已经通过一级达标验收。馆内藏书达六万余册,实行现代化电脑管理
1952年,学校由市人民政府接管,定名为福建省福州市第十一中学。历经时代风雨的洗礼,古老的学校如今愈发充满生机。98年爱国华侨黄双安先生向学校捐款人民币100万元作为奖助学金,99年与福州西铝集团联合办学成立福州私立双安中学。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现有在职教师170人,专业技术人员158人,学历达标率99%,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35人,中级教师50人。学校制定了远期、中期和近期的中初级教师业务培训的规划和阶段性目标,实施"一、三、五、七"培养青年教师工程,即高中级教师配对签订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七年期四类型师徒协约,每年开展两次青年教师说课、教学技能竞赛活动和教学评比活动,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近几年来该校教师有35人次评为系统以上各级先进,两人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一人被评为全国教坛新秀,五人被评为省级优秀青年教师。三年间共发表论文309篇,其中发表在СΝ以上刊物的有90篇。获全国一、二等奖的论文有15篇。
学校把立德育人摆在首位,已逐渐形成“七要三坚持三中心”的德育工作体系,“七要”即德育工作要明确方向、要面向学生实际、要形成系统制度、 要全面全员启动、要优化队伍环境、要多元互动推进、要改革推新。“三坚持”即坚持育人为本的宗旨,坚持全面和谐的育人目标,坚持以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为核心。“三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
科技教育与实践活动是十一中办学一大特色,作为市科技教育示范校,有两位教师三项发明获国家专利,学生一项发明获国家专利。近年来,有近千名同学在国家、省、市各种科技、学科竞赛中获嘉奖,1999年、2002年初中数学竞赛得奖人数,总分名列全市中学第一,仅2002年就有林海音、谢凌曦、杨参等85位同学荣获全国、省、市学科竞赛一、二、三等奖,学生生物夏令营编写的《福州第二水源调查报告》论文获省第十八届少年科技大赛论文二等奖,2005年陈敏、陈希、金晨忠同学合编的《无病毒香石竹试管苗玻璃化控制技术初探》论文以及池文杰同学编写的《智能节能住宅之构想》论文均获市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03届初中毕业生谢凌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福州一中,06年获全国数学奥赛银牌,被清华大学提前录取。作为市中学生交响乐团基点校、市田径传统校,学校招收交响乐、田径、羽毛球特长生,校中学生交响乐团在全国中小学调演中得到专家赞誉,校学生羽毛球队2003年起连续三年获市中学生羽毛球锦标赛团体总分第一。
通过学校几届领导班子与全体师生的共同奋斗,近年来学校连续评为省文明校、市第八、九、十、十一届文明学校、区文明单位,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省先进教工之家、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健康促进校(金奖)、市创安先进单位、市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市先进家长学校、市暑期青少年教育工作单位、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市“红旗团委”、市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市“先进学生会”、市图书馆工作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福州第十一中学将以悠久的文化底蕴为基础,以实施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严谨的教风、勤奋的学风、和谐的校风为保证,增强全体师生的主人翁意识,“扎实、踏实、落实”学校各项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福州第十一中学定将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