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福建省 >>厦门市 >>湖里区 >>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
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
电话 :
地址 : 厦门市和宁路50号(东渡校区)
中考网 : 福建省 | 厦门市 | 湖里区
高考网 : 福建省 | 投票
学校简介 :

 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创办于1953年,其前身是厦门私立中级文化补习学校。1954年春,学校迁址江夏堂,同年又搬至现厦禾校区。1955年,经厦门市政府批准,更名为厦门私立思明中学。1956年9月6日,经省政府批准,改名为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1971年秋,学校开办高中班,从此成为一所完全中学。1980年,学校试办职业高中。1991年,创办厦门女子职业学校。1997年,女子职业学校分离出去。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办学效益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1993年被省教委直接定为省二级达标学校,1998年成为全省26所一级达标学校之一,从此步入名校行列。2003年,在厦门市新一轮教育改革中率先实施与东渡中学合并,实行高初中分设办学,学校分厦禾、东渡两校区,厦禾校区为初中部,东渡校区为高中部;合并后即扩建高中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2004年在厦门市以高分率先通过示范高中市级验收。2006年入选福建省新课程实验样本校。学校加强同世界教育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合作办学新路子。与建中教育信托基金合作创办“出国留学实验班”,与菲律宾光启学校合作开办中国文化培训班。如今的厦门六中已发展成为厦门市中心城区规模最大、设备一流、师资力量雄厚的著名学府。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97648平方米,有教学楼、行政办公楼、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网管中心、艺术教育综合楼、实验楼、天文馆、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学生宿舍、大礼堂、体育馆、400米标准的塑胶运动场、25米*50米室外标准游泳池等主要建筑。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布局规范合理。初中部教学实验综合楼于2008年9月奠基,该工程总投资4000多万元,建筑面积约为17300平方米,主体建筑12层,预计2009年底竣工。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校园雕塑、绿化景观、休闲庭院、下沉式广场、地理园、天文馆等巧妙安排,点缀其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水乳交融。  学校拥有全国一流的中学校园网。完善和高级别的网络设施,万兆光纤骨干链路,13台高级服务器,4000多G的网络存储容量,并配有硬件防火墙、网站过滤器等安全设备。先进的教学资源体系,拥有900多G的海量教学资源库。校务管理平台、远程学与教平台、远程视频教学系统等各种软件的应用日趋完善。建有高考听音系统、校园电视台、演播室,可同时播放8频道的节目,有摄像机、编辑机、非编系统及DVD、VCD制作设备;网络走进教室、实验室、办公室,实现了教室教学多媒体化和教师备课、办公电脑化。六中网站访问人次居福建省中小学校网站前列。学校图书藏量丰富,图书管理、编目、查询和检索全部实现电脑化,逐步迈向数字化,教学仪器充足,实验设施完善,劳技艺术设施到位,体育馆、艺术馆设备齐全。  学校现有100个教学班,学生4537名,教职工369名。学校拥有一个教育观念新、管理能力强、年龄结构合理、勇于改革创新、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和一支教育观念较新、富有开拓意识、教育科研能力较强、爱岗敬业、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现有特级教师6人,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26人,市级骨干教师35人,省市学科带头人14人,硕士学位研究生26人。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目的和终身学习的先进教育理念,坚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办学思想,努力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全部成才”的办学目标,全体师生牢记“团结、勤奋、求实、创新”八字校训,发扬“精诚团结、顽强拼搏、敢为人先、永不满足”的“六中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谋求新的发展。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创造教育办学特色。从劳技课和课外科技活动到创造教育课程化,再到“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以整体改革为手段、以构建创造性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为重点”的创造教育整体改革,学校创造教育走过二十多年的路程,播下无数创造教育种子,收获了累累果实:学生的小发明荣获3项国际金奖,60项国家级奖励,有28项获得国家专利。黄国宏同学荣获全国发明创造项目一等奖,被授予“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荣誉称号,是福建省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学生。周哲夫等7位同学获“明天小小科学家” 称号,杨毅祯等5位同学获“福建小小发明家” 称号,吴施佳等6位同学获“福建省小科学家” 称号,庄凯同学荣获第二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福建省唯一)。著名教育家陶西平先生说:六中实施的创造教育,其实是一种教育的创造。此外,在德育工作、艺术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  近年来,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学生在新一轮课改中茁壮成长,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中、高考成绩一年一个新台阶。高考本科上线人数持续快速增长,本科上线率稳步提高,一大批学生录取在清华、北大、中国科大、中国人大、上海交大等全国著名学府,充分展示了优质高中办学规模与效益同步协调发展。中考成绩显著,年年获市初中教学优质奖。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小发明比赛,不畏强手,摘金夺银,捷报频传。其中,化学学科竞赛获2002年全国高中化学奥赛银牌奖,2008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一等奖;生物学科竞赛荣获第六届全国青少年生物与科学实践英特尔英才奖和全国一等奖,数学学科竞赛获200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省一等奖,全国初中数学联赛全省第一名;语文学科竞赛获第三届冰心杯写作大赛省一等奖;英语学科竞赛获2008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高中组省一等奖、厦门市第一名。学校荣获“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中小学创造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学校”、“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试验学校”、“全国中小学创造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全国教育系统“五五”普法工作先进单位、省“五一”劳动奖状、省级“文明学校”、“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福建省首批“中小学素质教育先进学校”、第四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突出贡献奖、“福建省首批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福建省第十八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省“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单位”、省级“先进职工之家”、福建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和福建省家庭教育先进集体等20多个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  物换星移,白鹭腾飞。如歌的往日业已成为历史,如诗的未来等待我们去开创。有着五十多年办学历史的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充满勃勃的生机与活力,正朝着更加高远的目标大步前进,在示范高中的基础上,不断做大做强,把厦门六中办成富有人文精神、突出创造特色、师生和谐发展、在省内起示范作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与国际同类学校有文化交流的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历史沿革

建省厦门第六中学原为工商联、侨联、民主党派代表丁乃扬、颜西岳等于1953年9月发起创办的,9月13日由市文教局批准成立厦门市私立中级文化学校,借用群惠小学三间教室为校舍,有教职员工9名、学生250名。

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

1954年春,学校迁址江夏堂,同年又搬至现厦禾校区。 ?

1955年,经厦门市政府批准,更名为厦门私立思明中学。

1956年9月6日,经省政府批准,改名为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

1971年秋,学校开办高中班,从此成为一所完全中学。

1980年,学校试办职业高中。

1991年,创办厦门女子职业学校。

1997年,女子职业学校分离出去。

1993年被省教委直接定为省二级达标学校,1998年成为全省26所一级达标学校之一,从此步入名校行列。

2003年,在厦门市新一轮教育改革中率先实施与东渡中学合并,实行高初中分设办学。学校分厦禾、东渡两校区,厦禾校区为初中部,东渡校区为高中部;合并后即扩建高中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2004年在厦门市以高分率先通过示范高中市级验收。

2006年入选福建省新课程实验样本校。 ?

2013年11月,厦门六中迎来了她的60周年华诞。 ?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校园一角??生态园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有教学楼、行政办公楼、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网管中心、艺术教育综合楼、实验楼、天文馆、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学生宿舍、大礼堂、体育馆、400米标准的塑胶运动场、25米*50米室外标准游泳池等主要建筑。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布局规范合理。 ?

学校高中部的至善大礼堂 ? 可容纳1000多名学生,拥有全市中学范围内最大的舞台以及最先进的灯光、音响设施。至善大礼堂还配备了灯光组与场务组,皆由学生自主管理,灯光、音响等大型设备也完全向学生开放。初中部教学实验综合楼于2008年9月奠基,该工程总投资4000多万元,建筑面积约为17300平方米,主体建筑12层,于2010年竣工。 ?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拥有校园网。完善和高级别的网络设施,万兆光纤骨干链路,13台高级服务器,4000多G的网络存储容量,并配有硬件防火墙、网站过滤器等安全设备。先进的教学资源体系,拥有900多G的海量教学资源库。校务管理平台、远程学与教平台、远程视频教学系统等各种软件的应用日趋完善。建有高考听音系统、校园电视台、演播室,可同时播放8频道的节目,有摄像机、编辑机、非编系统及DVD、VCD制作设备;网络走进教室、实验室、办公室,实现了教室教学多媒体化和教师备课、办公电脑化。 ?

办学规模

截至2016年3月,学校分初、高中两校区,校园占地面积97648平方米,拥有102个教学班,学生4756名。 ?

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12月,教职工384名。有特级教师5人,省、市学科带头有20人,省、市级骨干教师63人。 ?

特级教师:卢锦春、陈洪生、林福荣、范淑秋、陈成波 ?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高考成绩

三乐楼(图书馆)

2013年高考,本一上线人数412人,其中理工类283人,文史类76人,理科艺体类14人,文科艺体类39人,共计412人,本一上线率54%。比2012年增加161人,本一上线率比2012年提高21.9%。 高考本科上线人数743人,本科上线率97.4%,其中理科498人,上线率97.6%,文科245人,上线率96.8%。本科上线率比2012年提高4.3%。两名同学荣获省信息奥赛一等奖,保送武汉大学。理科保送班本一上线率99%,文科保送班本一上线率84%。 ?

2014年高考,本一上线人数461人,本一上线率58.2%。其中理工类328人,比2013年增加45人,上线率为61.5%,比2013年提高了5.6%;文史类100人,比2013年增加24人,上线率为38.61%,比2013年提高了8.6%;理科艺体类11人,文科艺体类22人;在艺体类人数比2013年减少25人的情况下本一总人数比2013年增加49人,本一上线率比2013年提高4.13%。高考本科上线人数772人,本科上线率97.5%。其中理科520人,上线率97.6%;文科252人,上线率97.3%。 ?

2015年高考,本一上线530人,上线率达68%,比2014年增长69人,比2014年增长近10%。

2016年高考,本一上线人数489,本一上线率62.7%,本科上线人数775,本科上线率99.4%。理科全省前2000名有15人,文科前500名有6人,前1000名有12人。理科600分以上20人。高三1班(理科)均分585,高出本一线120分,高三18班(文科)均分541,高出本一线40分。英语科成绩突出,18班刘潇潇同学英语148分居全省前列,英语140分以上的同学有14位。艺体考生成绩优异,艺体生专业和文化成绩双上线率100%。其中17班一同学表演专业全省第五名,13班一同学播音主持专业全省第七名。另外有一批学生被世界知名大学录取。一同学录取于纽约雪城大学,一同学录取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一同学录取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一同学取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一同学录取于纽约普瑞特艺术学院(艺术类排名世界第六)等等。 ?

学科竞赛

2016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厦门赛区竞赛中,该校荣获厦门市一等奖16名,厦门市二等奖19名,厦门市三等奖23名的好成绩。 ?

获奖学生 获奖项目 获奖情况 颁奖单位 获奖类别 级别 汪高峰 2011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二等奖 省教育协会化学教学委员会 竞赛 市级 李蔚林 2011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二等奖 省教育协会化学教学委员会 竞赛 市级 白一凡 2011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二等奖 省教育协会化学教学委员会 竞赛 市级 林智威 2011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三等奖 省教育协会化学教学委员会 竞赛 省级 邱梓恒 2011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一等奖 省教育协会化学教学委员会 竞赛 省级 刘志鹏 2011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二等奖 全国中学应用竞赛委员会 竞赛 市级 汪高峰 2011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二等奖 全国中学应用竞赛委员会 竞赛 市级 王珏 2011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全国中学应用竞赛委员会 竞赛 市级 林智威 2011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二等奖 全国中学应用竞赛委员会 竞赛 市级 程琦 2011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一等奖 全国中学应用竞赛委员会 竞赛 市级 邱梓恒 2011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三等奖 全国中学应用竞赛委员会 竞赛 国家级 李响 2011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三等奖 全国中学应用竞赛委员会 竞赛 国家级 曾伟杰 2011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三等奖 全国中学应用竞赛委员会 竞赛 国家级 李蔚林 2011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二等奖 全国中学应用竞赛委员会 竞赛 国家级?

素质竞赛

黄国宏同学荣获全国发明创造项目一等奖,被授予“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荣誉称号,是福建省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学生。周哲夫等7位同学获“明天小小科学家” 称号,杨毅祯等5位同学获“福建小小发明家” 称号,吴施佳等6位同学获“福建省小科学家称号”,庄凯同学荣获第二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福建省唯一)。

获奖学生 获奖项目 获奖情况 颁奖单位 获奖类别 级别 洪毓琪 第26届厦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软质便携教学尺板” 一等奖 厦门市科协教育局等 发明 市级 钟泽南 第26届厦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多功能LED应急警示棒” 二等奖 厦门市科协、教育局等 发明 市级 洪毓琪 第26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软质便携教学尺板” 一等奖 省科协、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等5家 发明 省级 邱梓恒 2010年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 一等奖 中国计算机协会 发明 国家级? 教师成绩 获奖教师 学科 获奖项目 获奖情况 颁奖单位 获奖类别 级别 何俊 保卫 厦门市首届寄宿管理论文征集评比活动 三等奖 厦门市教育局德育处 表彰 市级 叶美珠 政治 "人文关怀大家谈"征文比赛 三等奖 福建省政研会 表彰 省级 张懿鸣 语文 2007年福建省基础教育新课程语文学科教学设计大赛 三等奖 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教学 省级 张懿鸣 语文 2008年全国语文教师读书竞赛 二等奖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 竞赛 国家级 颜志农 化学 中学化学新课程体现人文内涵的教学实践探索 一等奖 厦门市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论文 市级 宋林平 数学 因材施教 发挥优势 造就精英 〈〈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评为一等奖 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 论文 国家级 陈敏蓉 生物 2007福建省中小学实验教学优秀论文 二等奖 福建省教育生产供应管理办公室 论文 省级 叶美珠 政治 2008年厦门市中学政治优秀教学论文评选《注重人文关怀,展示思想政治课魅力》获评选贰等奖 二等奖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政治科;厦门市教育学会政治课教学专业委员会 论文 市级 叶美珠 政治 2008年厦门市中学政治优秀说课稿评选中《走出自卑,克服自负和虚荣,树立自信》荣获贰等奖 二等奖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政治科;厦门市教育学会政治课教学专业委员会 教学 市级 何俊 生物 2008年福建省高中新课程生物优质课观摩评比 一等奖 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福建省生物教学委员会 教学 省级 何俊 生物 2007年福建省基础教育新课程生物学科教学设计大赛 一等奖 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教学 省级 林伟 化学 厦门市中学化学教师实验教学专项岗位练兵 二等奖 市教科院 教学 市级? 学校荣誉

截至2017年12月,学校荣获“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中小学创造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学校”、“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试验学校”、“全国中小学创造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全国教育系统“五五”普法工作先进单位、省“五一”劳动奖状、省级“文明学校”、“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福建省首批“中小学素质教育先进学校”、第四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突出贡献奖、“福建省首批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福建省第十八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省“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单位”、省级“先进职工之家”、福建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和福建省家庭教育先进集体等20多个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 ?

福建省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 厦门市2012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 先进校 福建省女职工组织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 创建第三届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 福建省2009-2011年度文明学校 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 福建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市级绿色学校 厦门市科技教育基地校 福建省知识产权试点中学 省家庭教育先进集体 厦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 ?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校徽

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

校徽由中文“六中”二字经过有机变形组合而成。“六”与“中”一开一合,“开”象征“敢为人先,永不满足”,“合”代表“精诚团结,顽强拼搏”,开合之间形象地传达了厦门六中的精神。同时,“六中”二字状似跳跃舞蹈的人形,寓示厦门六中“学艺并举,德才兼备”的教育理念。 ?

校训

团结 勤奋 求实 创新

学校精神

精诚团结 顽强拼搏 敢为人先 永不满足 ?

学生社团

截至2015年9月,学校有街舞社、救生避难社、单车社、跆拳道社、音乐社、吉他社、话剧社、青藤书社、新知模联社、化学社、乒乓球社、配音社、微电影社、韩语社、日语社、手部极限运动社、钓鱼社、国标社、动漫社、Running Man社、鸟巢书屋、阿卡贝拉社、羽毛球社、心理社、弦乐社、摄影社、篮球社、辩论社、美术社、手部极限运动(X HAND GAME)、哲学社。 ?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姓名 职务 欧阳玲 校长、书记 刘鹏、江礼平、戴鹭坚、张斌 副校长

以上表格资料来源于学校官网:?

历任领导 姓名 任职时间 职务 林采之 1953.09?1956 厦门私立中级文化学校 思明中学校长 李永裕 1955 厦门第六中学书记 孙肇颖 1956?1965 厦门第六中学校长 顾元兴 1956 厦门第六中学书记 袁玲莹 1957?1962 厦门第六中学书记 高南非 1963 厦门第六中学书记 纪礼利 1969.08 厦门第六中学书记 姚生龙 1969 厦门第六中学校长 陈炳三 1970.01 厦门第六中学革委会主任、书记 上官世文 1973.06?1978 厦门第六中学书记 叶拯汉 1973.06 厦门第六中学革委会主任 柯栋梁 1978.12?1980 厦门第六中学校长 郑永华 1978.12?1986 厦门第六中学书记 吴新岳 1986.05?1998.03 厦门第六中学校长 魏淑珍 1986.09?1992.12 厦门第六中学书记 林解成 1992.11?1999.02 厦门第六中学书记 周君力 1999.02 至 2007.01 厦门第六中学校长 沈柏芳 1999.02 至 2007.01 厦门第六中学校长 2001.06 至 2008.01 厦门第六中学书记 庄小荣 2007.01 至 2008.01 厦门第六中学代校长 2008.01 至 2011.8 厦门第六中学校长 宋林平 2008.01 至 2014.3 厦门第六中学书记 刘卫平 2011.9 至2017 厦门第六中学校长 2014.3 至2016 厦门第六中学书记 欧阳玲 2017至今 厦门第六中学校长 2016至今 厦门第六中学书记

以上表格资料来源于学校官网:?

知名校友

李寒莹:李寒莹校友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全额奖学金,赴美攻读博士学位。 李寒莹校友1998年考入浙江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在本科学习阶段就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十几篇,2002年被保送浙江大学读硕士,又发表了十几篇研究论文。2005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全额奖学金,2005年8月赴美国攻读博士学位。 ?

姓名 届别 基本情况 陈培德 59届初中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 吴荣南 59届初中 厦门航空有限公司原总经理 邱暑炎 59届 厦门戏剧学校副校长国家一级作曲 邱暑熙 60届 厦门大学数学系教授 胡荣宗 61届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纪太平 61届初中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日语系教授 陈国华 74届高中 厦门市第十一中学校长、书记 蔡志岗 78届高中 广州中山大学激光研究所主任/教授/博士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

厦门市双十中学

厦门市湖滨中学

厦门市第一中学高中

厦门第六中学

厦门市科技中学

厦门市同安一中

厦门市第十中学

厦门松柏中学

厦门市第十一中学

厦门市第二中学

厦门市松柏中学

厦门市莲花中学

厦门市外国语学校

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

厦门市第四中学

2015 语文360网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