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万江第二中学成立于1994年秋,坐落于秀丽的万江汾溪河畔。学校占地面积50692平方米,建筑面积44937平方米。现有教学班50个班,其中初中38个教学班,职业高中12个教学班。在册学生2925人,教职员工204人,专任教师148人,其中有中级、高级职称的107人,具有本科学历的133人。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全体师生的努力下,学校先后荣获“普教系统文明学校”称号4次,“初中教育质量奖”和“职业高中教育质量奖”共10次,此外还获得“无毒学校”、“东莞市巾帼建功文明示范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先进学校”、“‘三五’普法先进单位” 、“东莞市学校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等荣誉。
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着手,着重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学校每年固定组织新生参加军政训练,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到万江敬老院开展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到东莞烈士碑前开展“继承先烈志,弘扬中华魂”祭扫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植树节”义务植树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禁毒游行或集会活动,组织学生参加18岁成人教育活动。做到一月一专题,一周一活动,形成丰富的德育教育活动系列。德育工作因而有了良好的载体,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发展,自主发展。近年学校的德育工作成效显著:全校学生德育操行评定优良率超过90%,违法犯罪率为零。
二、因材施教,分层推进的特色教学。
学校根据义务教育与职业高中教育混合的实际,定出“因材施教,分层推进”的教学策略。初中教学主要抓好基础教学,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职业高中突出分层教学特色。根据学生的实际及学生的定向定位选择。对基础较差的学生适当调整文化课的难易度,加大专业技能课的学习时间,以思想合格、掌握一门技能为发展的方向。对基础较好的学生以职业技能考证为重点,以职业高考为中心,适当加大文化课的学习时间,以考上高等职业院校为发展方向。
三、校兴科研,科研兴教。
学校教研风气浓厚,成果显著。近几年学校要求每个教学科组每学期均要定出教研专题,并组织教师开展研究。目前学校有一个市立项课题成果获市教育科技成果三等奖,有三个市立项课题正在研究实验中。近三年,学校共有43篇教师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有269篇教学论文或教学设计获市级以上奖励。师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或竞技比赛共有461人次获奖。
四、绚丽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以艺术、体育科组为龙头,打造学校特色品牌。每年一届的“科技艺术节”、“学生文艺汇演”、“学校运动会”及美术、舞蹈、书法、合唱、文学等兴趣小组定期开展的活动,构成了学校异彩纷呈的校园文化。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师生的校园生活,又培养了一批文体人材,更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展现才华和发展自我。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年轻的万江二中成立于1994年秋,建校伊始,就坚持“脚踏实地,稳步前进”的指导思想,秉承“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的办学宗旨,树立“博于问学、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才”的校训。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通过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短短十余年,万江二中已显示出她勃勃生机和迷人的英姿。
务实创新的教风,谦信灵动的学风,异彩纷呈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了二中浓郁的人文气息,散发出独特的魅力。辛勤园丁在这片热土上挥洒青春,莘莘学子在这片沃土里茁壮成长。高尚的道德修养,丰盈的文化知识,健康的身体发育,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万江二中师生共同的追求目标。构建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积淀厚重的文化素养,开拓宽阔的文化视野,形成更具特色的二中文化品质,是二中人的历史责任。
“园中小苗初长成,春色尚浅妆未浓”,岁月如歌,前路漫漫,万江二中正力争跻身全市一流等级学校,努力朝着“基础扎实,特色突出;崇尚科技,注重人文”的办学目标迈进。让我们扬鞭催马,努力奋进,去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创造新的辉煌!
办学历程:万江第二中学创办于1994年。学校占地面积50692平方米,建筑面积44937平方米。当时是以蟹地联中师生为基础组建而成的一间完全中学,设初中6个班、职业高中5个班,共有11个班。1995年8月小享联中撤消,并入二中。2000年学校职业高中由二年制转为三年制。历经15年的发展,现有初中38个班,职业高中12个班,共有学生2925人,学校力争成为市等级学校。
职业高中历年高职类高考成绩均稳居全市同类型学校前列,2007年高职类高考有2人次获数学单科满分。近年中考成绩良好,2007年中考成绩总平均分超市18.7分,2008年中考成绩总平均分超市17.2分。良好的教学质量,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