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第一中学(简称 “东莞一中”)创建于1957年,原名东莞县建设中学,是东莞县工商联创办的一所初级中学。1970年秋增设高中部。1971年秋改为莞城镇办中学,更名 为莞城第一中学。1995年成为市直属学校,并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4年7月,实行高初中分离。2005年8月,更名为东莞市第一中学。2006 年5月,顺利地通过了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初期督导验收。
东莞一中从创建至1998年7月,校址在莞城市桥路70号(现莞城建设小学校址);1998年8月搬迁到城区学院路126号(现东莞中学初中部校 址);2004年9月,搬迁到现址。新校占地面积11.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44万平方米,投资估算1.82亿元。有标准的 400米 环形跑道附 100米 直跑道的田径场;有现代化的体育馆和 50m × 25m 游泳池;有标准篮球场 12个、排球场4个、羽毛球场8个、网球场2个,等等。新校环境优美,设施设备一流。
东莞一中的办学规模为60个教学班,高一、高二、高三各2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000多人。专任教师216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59人,研究生(含在读)23人,具有高级职称或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6.6%。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东莞一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这一理念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坚持以教师为本,关注教师的专业 发展,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坚持以育人为本,把促进学生全面而又有个性地发展作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终极目标。这一理 念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1、全面发展。一方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坚持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得到适合自己 特点的有个性的发展,而不仅仅关注成绩优异的少数学生。2、协调发展。一是在课程结构上,统筹科学课程与人文课程,做到既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又培养学生 的人文精神。二是在语言与文学这一学习领域上,处理好汉语与英语的关系,既重视英语教学,又重视汉语教学,两者不可偏废。3、可持续发展。一是让学生可持 续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夯实基础,尤其是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二是让教师可持续发展,尤其是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 自我超越,主动发展,从有一碗水、一桶水、长流水到会带领学生找泉水,走永无止境的学习之路。同时,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良好的 土壤和养分。
东莞一中从创建至1998年7月,校址在莞城市桥路70号(现莞城建设小学校址);1998年8月搬迁到城区学院路126号(现东莞中学初中部校址);2004年9月,搬迁到现址。新校占地面积11.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44万平方米,投资估算1.82亿元。有标准的 400米 环形跑道附 100米 直跑道的田径场;有现代化的体育馆和 50m × 25m 游泳池;有标准篮球场 12个、排球场4个、羽毛球场8个、网球场2个,等等。新校环境优美,设施设备一流。
东莞一中的办学规模为60个教学班,高一、高二、高三各2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000多人。专任教师216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59人,研究生(含在读)23人,具有高级职称或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6.6%。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东莞一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这一理念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坚持以教师为本,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坚持以育人为本,把促进学生全面而又有个性地发展作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终极目标。这一理念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1、全面发展。一方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坚持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得到适合自己特点的有个性的发展,而不仅仅关注成绩优异的少数学生。2、协调发展。一是在课程结构上,统筹科学课程与人文课程,做到既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二是在语言与文学这一学习领域上,处理好汉语与英语的关系,既重视英语教学,又重视汉语教学,两者不可偏废。3、可持续发展。一是让学生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夯实基础,尤其是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二是让教师可持续发展,尤其是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自我超越,主动发展,从有一碗水、一桶水、长流水到会带领学生找泉水,走永无止境的学习之路。同时,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土壤和养分。
东莞一中的办学目标是:创建一所高水平、有特色和现代化的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其中,“高水平”是指学校的管理水平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和教研水平高,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高;“有特色”是指学校在英语和信息技术等方面形成鲜明的特色,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其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现代化”是指学校管理的现代化,教育理念的现代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1]
一、是宽严适度的人本管理特色。在教师管理方面,我们做到:第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学校努力为教师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使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第二,坚持全心全意依靠教师的方针,相信教师、依靠教师。第三,高度重视和维护广大教师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学校用心尽力地为教师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关心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第四,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度,营造多元文化兼容的和谐的人文环境,使来自不同地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师对东莞、尤其是对一中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一中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和“创业乐园”。在学生管理方面,我们做到:以人为本,宽严适度。既不放任自流,又不为了追求升学率而拼时间、拼体力,而是自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讲求科学,提高效率。
二、是英语特色。首先,我们成立了创建英语特色学校领导小组,制定了英语特色学校创建规划。其次,我们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英语教师队伍。在英语教师中,有2位全国优秀教师、1位南粤优秀教师、3位市优秀教师。再次,我们的英语教学效果显著。2004和2005年,连续两年高考英语Ⅱ平均分全市第一。还有,校园的英语氛围浓厚。我们创办了英语报《Hope》;每周学校工作安排上都有几句常用英语,供大家学习;每个年级都有课外英语兴趣小组;每班都有英语小标语,还有英语角练习口语;每周开设一节英文报刊阅读课;在全校学生中选拔英语播音员,开设英语广播栏目;与英国诺丁汉加诺格利城市学院合作,成功举办了2005、2006“英国语言文化夏令营”活动,等等。
三、是信息技术特色。我校是广东省和东莞市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我校的信息技术设备先进,拥有千兆主干校园网和先进的网络监控中心,教师每人配备1台电脑,学生平均每6人就有1台电脑,60个教室都配有电脑、62寸背投电视、数字展台等多媒体设备,还有9个多媒体功能室,2个软件制作室和1个演播室等。我校拥有设计一流、创意新颖、内容丰富的学校网站,为师生互相交流、共享资源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我们不断开发教育教学资源,信息资源能够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在我校,现代化教学手段已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90%以上的学科能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覆盖率达60%以上。从2005年秋季开始,学校实现了无纸化办公。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