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中学创办于1958年。原校取址长安镇霄边将军山,再易址公社大会堂,后迁至街口上近村。1969年,增设高中部。1988年新校落成于莲峰路现校址,长一中、长二中、长三中相继并入。
学校现为完全中学,有25个教学班,学生1300多人,教职员工128人其中高级教师5人,一级教师32人。校园占地面积33350平方米,建筑面积31259平方米,应覆盖绿化面积达100%。多年来,我校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坚持"尊师爱生、勤教勤学文明守纪、开拓创新"的校风,贯彻"志、信慎、恒、严、勤、苦、巧"的八字管理方针, 全面推进教育教学工作,致力打造新长中品牌。 长安中学建校至今,几易校址,几经磨练,如今已根深叶茂、桃李芬芳。
从1979年以来,我校师生获全国、省、市级各级表彰累计1500人次以上,共有数万名合格的初、高中毕业跨出长中校门,或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或自豪地走向社会,活跃于各条战线,成为社会的栋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二十一世纪,有着光荣历史的长安中学将以更成熟、坚定的步伐,厚德崇实、与时俱进、求变进取、传承文明、走向未来!
该校师生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务实求真的态度,狠抓校风建设,构建文明和谐校园,为创教育品牌而努力。
全员育人的德育特色
该校德育工作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德育工作制度化、系列化,构建全员育人观,积极发挥五支队伍的作用。一是思政育人队伍(党支部??工会、团委)。二是法纪育人队伍(政教处??级组、保安队)。三是渗透育人队伍(教导处??科组、科学馆)。四是服务育人队伍(总务处??后勤组、生理、心理保健)。五是自律育人队伍(学生会??班务评比、校园文化)。使学校教育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及各要素之间协同作用,产生教育合力,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共同实现德育工作目标。
“低进高出”的高考特色
该校针对学校生源素质差,中上层学生少,落后面大,学生基础参差不一,上课训练难以照顾各学生层面的情况,学校推行毕业班“分层教学,分层辅导”的教学管理模式,把成绩相对较好的集中一起,分层教学,强化管理,强化训练,让他们在良性竞争中不断进步,有利冒尖;对基础较差的学生,也便于管理和辅导,这也是因材施教、尊重个性的表现。每年高考,上本科线、重点线的人数逐年增加,大学升学率达90%以上,形成了“低出高出”的高考特色。
“培优育特”的体艺教育特色
该校历来重视体育、美术教育工作,特别是将体艺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之一,充分发挥体艺教育的特殊育人功能,体现特色教育。学校因此被评为“广东省乒乓球运动特色学校”,学校文艺演出队蜚声市内外,学生活力动感啦啦队文艺表演获省一等奖。近年来,学校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找准定位,努力培育高考新的增长点,大力实施“培优育特”计划,成立高考体育艺术特色教学班,让具有美术、体育等兴趣和特长的学生得到超常的发展,目前,学校体育美术高考特色班已有一点规模,上重点院校、本科院校人数逐年增多,成为每年高考的一大亮色。
学校有高级教师17人,一级教师47人,获省级以上荣誉称号的8人,市级以上荣誉称号26人。精良的师资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为了学生发展理念的主导下,全面改革和创新学校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和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能量之源,教师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学而不厌。广大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勇于、善于向他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同时,要大量阅读相关理论著作,从而更新知识,更新观念,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学生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最终目标,学生发展的关键是养成良好习惯,只有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践证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就能促进现代学校的发展,而学校的发展也是教师和学生发展的平台,从而形成学生、教师、学校协调互动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