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中学
电话 : 0838-2202601 地址:德阳市泰山北路239号
地址 : 德阳市泰山北路239号
学校简介 : 德阳中学四川省德阳中学简介四川省德阳中学坐落于天府明珠——四川省德阳市,办学汗青悠长,其前身为1939年抗日战役期间由山东内迁到四川的原“国立六中二分校”,束缚初期与原德阳县立初中、简略单纯师范、跃鲤初中等校归并为“德阳县初级中学”,1953年经四川省群众当局批准改制为完整中学,定名为“四川省德阳中黉舍”,1981年底被省当局首批定名为省级重点中学。2002年6月经由过程验收为“国度级树模高中” 。 黉舍由两个校区构成,别离位于德阳市黄河西路90号和德阳市玉泉路506号,占地总面积142368平方米。两个校区共有修建面积59956平方米。此中高中新校依山傍水,气势宏伟,色采明快,环境幽雅,2001年9月正式投入利用后,完整减缓了容量无限与生源急剧增加的冲突,也使黉舍硬件设施跻身于省内一流程度;黉舍现有91个讲授班,在校门生6000余人(不含补习班),在岗在编教职员工325人,兼任西席274人(不含兼课干部),西席学历达标率为100%,此中初级西席101人,具有研讨生学历的西席63人,天下优良西席5人,国务院特别补助获得者1人,省级优良班主任和教诲事情者8人,特级西席3人,省级劳模3人,市级各种先进小我55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0人,省市各级学术个人的会员、理事和教研个人及学科卖力人32人。黉舍前后获得“天下大众体育勾抢先进个人”、“国度级绿色黉舍”、 “国度体育传统项目先进黉舍”、“国度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四川省文明单位”、“四川省校风树模黉舍”、“四川省尝试讲授树模校”、“四川省当代教诲技术树模黉舍”、“四川省科技教诲树模黉舍”、“四川省环境教诲先进单位”、“四川省劳技教诲先进单位”、 “四川省招生事情先进单位”、“四川省先进基层党构造”、“四川省榜样职工之家”、“四川省德育教诲基地黉舍”、“黉舍档案办理达省一级标准”等殊荣。 德阳中学建校近七十年来,因治学松散、办学效益好而获得社会各界的遍及赞誉,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良人才,为国度扶植和处所经济生长做出了凸起进献。在几十年的办学过程中,黉舍不竭适应期间生长的需求,调剂思路、窜改看法,根据邓小平教诲实际及江对教诲题目的有关阐述和党的教诲目标,总结提炼出了具有光鲜期间特性和深实在际意义的办学思惟,即“讲授天生人、促学天生才、助学天生功”的“三成”教诲办学思惟;这一办学思惟与“健旺、朴重、博学、创作发明”的育人目标一脉相承,将传统的教诲思惟与当代的教诲理念融为一体,夸大以报酬本、以德为先、以业为荣。它既是对黉舍几十年办学经历的理性思虑与总结,又是新期间黉舍教诲思惟的提炼和升华,将门生杰出品格的培养塑造和门生全面调和生长与胜利的代价体验无机地连络起来,深深植根于本质教诲当中,是一种迷信的育人观和人才观。黉舍订峙 “分身一本,团体推动,为门生毕天生长奠定”的办学思路,建立了“当代化、高质量、有特性”的办学目标,全部师生在尽力实际这一办学思惟和办学目标的过程中,逐步构成“勤奋、松散、和睦、守纪”的校风、“爱、实、精、活”的教风和“严、新、活、实”的学风。 德阳中学自1997年开端有打算、有构造的展开青少年科技教诲以来,获得了丰富的服从,以看望中学科技教诲规律为主题的黉舍科研课题《真题目指导下的中学科技教诲形式研讨》获省当局教诲服从二等奖和德阳市教诲服从一等奖。从1998年起,每一年都有门生在天下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或电脑机器人大赛上获得嘉奖,到2004年为止,获得国际金牌一枚,国度级金牌3枚,银牌7枚,铜牌3枚,此中有5人获长江小小迷信家或来日诰日小小迷信家称呼,1人获茅以升迷信家,1人获高士其迷信奖,2人获英特尔英才奖。省级一等奖14项,在全省的统统中小学中,德阳中学是七年来获奖届数最多、获奖层次最高、获奖人数最多的黉舍。2004年3月,德阳中学胜利的承办了四川省第19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中学停止此类比赛走出了第一步。黉舍的青少年科技教诲走上了良性生长的轨道,创出了光鲜的办学特性。黉舍由两个校区构成,别离位于德阳市泰山北路239号(初中校区)和德阳市玉泉路506号(高中校区)。德律风:0838-2202601地点:德阳市泰山北路239号 友情援助,中国校园网 http://www.cnxyw.org/
规模
语音教室
学校由两个校区组成,分别位于德阳市泰山北路239号和德阳市玉泉路506号,占地总面积278亩。其中老校区占地72981平方米,校舍面积33261.8平方米,新校区(高中新校)
占地106684.5 平方米,校舍面积目前为43600 平方米(含教学楼、食堂风雨操场、学生公寓及实验办公楼)。两个校区共有建筑面积76861.8平方米。高中新校依山傍水,气势宏伟,色彩明快,环境幽雅,2001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后,彻底缓解了容量有限与生源急剧增多的矛盾,也使学校硬件设施跻身于省内一流水平;学校现有8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000余人,教职员工300余人,专任教师254人(不含兼课干部),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中级以上职称教师171人,其中高级教师86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63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省级优秀班主任和教育工作者8人,特级教师3人,省级劳模3人,市级各类先进个人55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0人,省市各级学术团体的会员、理事和教研团体及学科负责人32人。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群众体育活动先进集体”、“国家级绿色学校”、 “国家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四川省文明单位”、“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校”、“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四川省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四川省环境教育先进单位”、“四川省劳技教育先进单位”、 “四川省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川省模范职工之家”、“四川省德育教育基地学校”、“学校档案管理达省一级标准”等殊荣。
历史
1924年夏,驻德川军师长段荣琮与县教育界钟紫莫、刘及之、石贡堂等以书院巷县高等小学为基础,筹建“德阳县立初级中学”,次年招生,由留学日本的钟紫莫、徐光连和黄天评先生担任第一、第二、四届校长。1930年整修东街湖广会馆、山西会馆、东火神庙、喜神宫和恒侯殿,将其迁入。1950年德阳县人民政府将“德阳县立初级中学”、“德阳县简易师范学校”(北街清代考棚)、“国立六中二分校”(德阳城关北门外文昌宫)三校合并为“德阳县立初级中学”。1952年始设高中班,1954年经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升格为完全中学,更名为“四川省德阳中学校”,分初中部和高中部。1957年秋,又经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指准,将德阳中学分为两校,北门外文昌宫高中部校址为“四川省德阳中学”,东街和北街初中部校址为“德阳县初级中学校”。1981年“德阳县初级中学校”经省教厅批准,升格为完全中学,更名为“四川省德阳第二中学”。
治学理念
德阳中学建校近七十年来,因治学严谨、办学效益好而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几十年田径场
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不断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调整思路、转变观念,依据邓小平教育理论及江对教育问题的有关论述和党的教育方针,总结提炼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深刻现实意义的办学思想,即“教学生成人、促学生成才、助学生成功”的“三成”教育办学思想;这一办学思想与“强健、正直、博学、创造”的育人目标一脉相承,将传统的教育思想与现代的教育理念融为一体,强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业为荣。它既是对学校几十年办学经验的理性思考与总结,又是新时期学校教育思想的提炼和升华,将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塑造和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与成功的价值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深深植根于素质教育之中,是一种科学的育人观和人才观。学校坚持 “两全一本,整体推进,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思路,确立了“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办学目标,全体师生在努力实践这一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勤奋、严谨、友爱、守纪”的校风、“爱、实、精、活”的教风和“严、新、活、实”的学风。
学校荣誉
四川省德阳中学获得过“全国群众体育活动先进集体”、“国家级绿色学校”、“国家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四川省文明单位”、“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校”、“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四川省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四川省环境教育先进单位”、“四川省劳技教育先进单位”、“四川省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川省模范职工之家”、“四川省德育教育基地学校”、“学校档案管理达省一级标准”等殊荣。
现状
德阳中学自1997年开始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以来,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从1998年起,每年都有学生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或电脑机器人大赛上获得奖励,到2004年为止,获得国际金牌一枚,国家级金牌3枚,银牌7枚,铜牌3枚,其中有5人获长江小小科学家或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1人获茅以升科学家,1人获高士其科学奖,2人获英特尔英才奖。省级一等奖14项,在全省的所有中小学中,德阳中学是七年来获奖届数最多、获奖档次最高、获奖人数最多的学校。2004年3月,德阳中学成功的承办了四川省第19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中学举办此类比赛走出了第一步。学校的青少年科技教育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创出了鲜明的办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