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荆山之南,清清沮漳之野,座落着美丽的省级示范学校——当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学校创建于1942年,占地面积8.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7万平方米。教学、生活、娱乐场地区域分明,功能完备;自然、建筑、人文景观三位一体,环境幽雅,是一方求学之乐土,育才之圣地,是全省园林式学校。
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完备。拥有理化生实验大楼、科技大楼、多功能体育馆、多功能阶梯教室、多功能食堂、漂亮舒适的学生公寓、图书馆、语音室、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等现代设施,达到了国家级示范高中标准。
学校根据2001年市长办公会会议精神,学校已经完成了教工小区、新教学楼、塑胶球类运动区、新塑胶田径场、新大门、进校大道等建设工作。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4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000余人,在岗教职工206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正高职高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69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98.2%,已毕业研究生学历17人,省级以上学会会员62人,其中20多人受到省和国家表彰。现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3个,省级立项课题9个。雄厚的师资铸就了学校卓著辉煌的教学业绩:从1993年以来连续17年高考成绩居宜昌市第一名,连续5年600分以上高分居宜昌市第一名,连续3年RSR值5项指标获得宜昌市第一名,为清华、北大输送优秀学生98名,上重点大学8000余人,学科奥赛及文体技能也居省市前列。
学校视野开阔,建筑典雅,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四季如春。校园占地面积84114.8m2,总建筑面积达74910.14m2,有面积为2080.27m2的理化生实验室,内部设施全部按国家一类标准配备,有容纳300余人的多功能阶梯教室、教学楼、多功能食堂及舒适漂亮的男女公寓。98年投入使用的办公科技大楼,内设两个语音室,两个计算机室,一个多媒体电教室,校园内装备有低音广播系统,双向视讯系统,新建有校园网,学校图书室藏书52000册,外文书籍2000多册,还有1800个座位的多功能体育馆。
学校现有43个教学班,在籍学生3000余人,在岗教职工200人,有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56人,中级教师77人,外籍教师一名,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8%,在职人员读研究生15人,专任教师中省级学会会员60多人,有3人受过国家级表彰,15人受到省级表彰,23人受到地级表彰,教师在省级报刊发表论文300余篇,有60余篇获省市级以上奖励。目前学校承担国家级课题一个,省级立项课题3个,教师参加优质课竞赛获省一等奖2人、二等奖3人,宜昌市一等奖100余人。
半个世纪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30000余名高中毕业生,向大专院校输送了近万名优秀毕业生。从1993年以来,我校高考一直名列宜昌市第一,为清华、北大输送学生73名,上第一批重点大学的5414人,为各类大学输送合格新生7203人。近几年,学校大力推行素质教育,94年张晋寨同学以693分的成绩夺得省理科状元,13岁的赵静谧同学考取华中理工大学少年班;97年曹亚娟同学以617分夺宜昌市文科状元;98年张烃烃同学以694分获宜昌市理科状元;2003年,彭睿、赵桥以672分双双获宜昌市理科状元。在第二十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我校有鲍利华等9名学生获湖北省一等奖,李展等6名学生获全国二等奖,张小虎等3名学生获全国三等奖;在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生素质教育英语能力竞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各两名。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2003年高考成绩稳中有升:我校获得了湖北省理科两个第五名,一个第七名的好成绩,宜昌市理科前三名全部被我校摘走,上清华、北大共六人。600分以上高分24人,占宜昌市高分层人数的1/3,超过了宜昌市城区高分人数的总和。上第一批重点线418人,上省线人数994人,上线率高达98%。同时,我校体育艺术类高考成绩也十分突出:艺术类考生刘琛同学专业成绩获全省第六名,被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系录取,体育类考生李小蝶综合成绩获宜昌市第一名,被武汉体育学院录取。2004年高考再创新高,我校在校高三学生1235人参加高考,上第一批重点线511人,上省线人数1146人,600分以上高分203人,其中宜昌市理科前10名我校占3人。《三峡晚报》、《三峡商报》、《宜昌日报》等媒体均在头版头条给予了报道。学校高考成绩已连续11年居宜昌市榜首,在全宜昌市范围内倍受关注,很多外县市的优秀学生均纷纷要求进入我校学习。
近几年学校先后获得过“当阳市红旗单位”、“宜昌市双文明建设红旗单位”、“宜昌市文明单位”、“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示范学校”、“湖北省科研兴校示范学校”、“湖北省教代会工作优秀单位”、“全国100家民主管理先进单位”等系列荣誉称号。
自1996年以来,先后投资5千多万元用于校园建没,大大增强了教育服务的功能。
学校占地面积79920平方米,校园总建筑面积68626平方米,学校布局科学合理,教学、运动、生活三区分离。教学科技综合楼,是学校科技活动的中心。内设有校园网中心机房、两个计算机室、两个语音室、有生物标本室、双向视讯系统、校园低音广播网、校史及荣誉陈列室、专用音乐、摄影、美术室等,学生可免费上网,参加各项兴趣班。学校多功能体育管,内设1600多座位,有电子显示屏,木地板篮球场、多功能建身活动中心。学校教学大楼宽敞明亮,内设30个教室,同前实验大楼相连,内部设施配置一流。
当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始建于1942年,校园占地面积70593m2,总建筑面积达51601m2,现有42个教学班,在籍学生3000余人,教职工199人,离退休教职工52人,今年,学校成功完成了第三期绿化,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学校先后被表彰为“宜昌市双文明建设红旗单位”、“湖北省文明单位”等。
漫步校园,高楼林立,树木葱茏,绿茵铺锦,花香四季。近几年,学校投资160余万元用于校园“三化”建设,现绿化率已达100%,绿化覆盖面达42%,景点、草坪、花园、竹园等游园面积占校园面积50%以上。校园内植树3045株,花木品种1200多种,5100余株,种植草皮11380.9m2,道路已全部硬化。修建了86米的仿古文化长廊,设置44块箴言牌,建造不锈钢宣传窗5个。大中型宣传牌15块,开辟绿化环保专栏2块,树立庭院式路灯89盏.学校呈现出一派现代化的园林式校园景象。
长坂坡下,沮漳河畔,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当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当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学校绿树成荫,高楼林立,洁净优雅,景色醉人,一年四季鲜花盛开,初夏,当你漫步校园,映入眼帘的是花坛内红艳艳的四季海棠,金黄色的夏菊,翠绿的地肤,大片桔黄色、橙黄色的大花万寿菊让人眼睛一亮,火红的石榴花高奏着凯歌,是否提前欢庆今年高考的辉煌。雪白的栀枝花也缀满枝头,给炎热的初夏带来阵阵芳香。教室、教学楼阳台上的花坛可又是一番风景,刚刚开谢的迎春迎夏枝条蓬松,遮阳蔽日,天竹葵争芳斗艳,燃烧激情岁月。楼顶花坛有成片成片盛开的月季花,有硕大花盘迎天怒放的大理菊,楼下荷花池刚刚伸出粉红色花姿的睡莲,还有那成片成林的广玉兰,高大挺拔的棕榈树,四季常绿的香樟……怎不叫人心醉。
近几年学校将“三化”(绿化、美化、香化)纳入办学重要目标,立足高起点、高标准、人文化、个性化来布局校园环境。出台了向“省级园林式单位”和“省级绿色示范学校”奋斗的目标,从最初的“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和“黄土不见天,围墙不露砖”,过渡到现在的“乔、灌、花、草”有机结合。点、面、带、林相映成趣,“三化”融为一体,具体实施中,学校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对待,聘请宜昌市园林设计专家到校实地勘测,对每一处绿化,景点布局都反复切磋酝酿,形成了完全符合园林式标准的绿化总体规划,严格按规划和设计图组织实施。学校现建有:楼顶花园、樱花园、桂花园、栀枝花园、茶花园、竹园等等多处景点,还建有仿古文化长廊、喷泉池,校园内种植乔灌木40余种,3000余株,花木品种达千余种,5000余株,草坪11381m2。今年投资新建的食堂前绿化小区又成一大亮点,桂子树满校飘香,广场灯气派雄伟,休闲式布局让人亲近自然,全身心放松。
走进夏日的市高,五彩缤纷,流光溢彩,让人沉醉,其间,留恋忘返,莘莘学子,或立于廊院柱下,或立于草坪石椅,读书论学,其乐融融,让人充分体会到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感,在此放飞我们的理想!
学校现有教职工201人,其中专任教师169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98%,高一层次学历教师(研究生学历)17人,占专任教师数的10%,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3人,中学高级教师67人,占41%,中级职称教师占29%。专任教师中35岁以下教师87人,35岁至45岁69人,平均年龄34周岁,教师年龄结构科学合理。我校拥有省特级教师1人,省骨干教师3人,宜昌市第三届学科带头人8人,当阳市学科带头人14人,当阳市第二届骨干教师19人,师资队伍精良,业务素养宽厚,完全能承担重点中学的各类课程教学任务。全校教师忠于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学校有党员教职工88人,占教职工总数的43.8%,2005年以来,累计100余人次被评为各级劳动模范、师德标兵、师德先进工作者及优秀教师。2004年至今,学校有90多人次出版专著或参与编著,120余篇论文在国家、省地刊物上发表或交流,有17人次获省市青年教师优质课、说课竞赛一等奖,学校目前承担国家级立项课题3个,省级立项课题9个,成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中华传统文化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基于母语环境的英语自主性阅读与表达能力培养途径研究》、全国重点科研课题《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研究》的实验基地学校。荣获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重点课题《高中语文双促双发》课题研究的优秀实验学校称号,三篇论文获课题论文一等奖,历史组参与湖北省中学历史“情景?实践?创新”课题的研究与实验,二篇论文获一等奖,体育组荣获中国体育学会课题《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发展实验性研究》科研成果三等奖。
他自参加工作以来,历任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师,现任当阳市第一高级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当阳市高中语文教学研究中心组组长,宜昌市学科带头人。全国中语学会会员。曾被评为当阳市“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宜昌市“德育先进工作者”、“五学先进个人”。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桃李满天下。勤于执教,教育理论先进,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成绩显著。善于教学研究,长于经验积累。奉行“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实验并推广了“宏观把握,微观赏析,讲读结合”的阅读教学模式;总结出了“课内作指导,课外经常练”的写作训练方法。
曾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组织的湖北省教育研究室领导的稿中语文实验课本》全国第二轮试教工作。历时三年,圆满结束,获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颁发的《荣誉证书》。
在繁忙的工作中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十万余字,在各级报刊上发表和被省、市、人教社评为优秀论文近百篇。主编、协编、参编并公开出版发行《作文训练步步高》、《高中文言文解读与鉴赏》、《高中语文学能步步高》等多部著作。多次应邀出席省、市、人教社召开的学术研讨会。
一中精神:传承薪火追求卓越
办学思想:民主管理,依法治校,和谐发展,一切为了师生的终身发展与幸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创办特色名校。
教学理念: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张扬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为师生的共同发展搭建平台。享受快乐,体验成功,让幸福与爱充盈于教育之中。
校训:文明勤奋求实创新
教风:团结协作敢干拼搏德艺双馨永争一流
学风:尊师守纪文明博雅生动活泼求真务实
继2000年省级示范学校督评之后,在学校管理、德育、教学、队伍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发挥特色,并有所创新。
学校管理方面,在管理目标、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上进一步推行民主管理,三线分明(党、政、工)相互补充,突出依法管理、依法治校,用制度、好的管理机制来管理学校。
队伍建设上,我们除了沿袭实施“六动”战略,抓好四个机制外,狠抓师德师风教育,从2001年至今,连续七年开展了师德教育月活动,以增强教师的“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的意识,提高其思想素质。狠抓校本培训,通过每周一次的政治业务学习,“师徒结对”等活动来提高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抓团队精神的建设,以形成和谐、凝聚的教师队伍,“一中精神”已在当阳乃至宜昌范围内广泛流传并被推广。
彰显德育特色。我们在构筑学生“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教育模式之上通过“四抓、四发挥、四注重”的德育举措,来促成学生健康发展:抓关键,发挥教师表率作用,注重师德师风建设,“以爱育爱”让学生感受真情、学会感恩、塑造美德;抓重点、发挥导向作用,注重道德法制教育,通过德育基地教育,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文明向上、知法、守法、护法的良好思想素质;抓体验、发挥活动舞台作用,注重道德实践环节,通过各类活动,尤其是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抓合力,发挥“三育人”网络作用,注重营造成长氛围,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学校与社会有机结合,形成了“三线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真正实现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
突出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常规教学中我们注重抓好分层次教学,突出因材施教,抓课程计划的落实,开齐开好开足教学课程,以促成学生的各门功课成绩的提升。我们狠抓了学生素质的培养,如:学生业余党校,到如今已举办了十一期;中学生“三观辩论赛”;心理健康教育;青年自愿者活动;中学生社团活动,20多个学生社团参与人达90%;二年一次的“堆蓝”体育艺术科技节。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扩大了学生的见识,培养了学生素质,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促成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狠抓教学质量,多年来,“主导加主体、全面加特色、合格加特长、主动加创造”的育人模式,引导着我们不断的走向教学的新高度。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永争一流”是我校办学信念:“低耗时,轻负担,高质量”这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要求,“精、活、新、高”这是对教师讲课的要求;以“教育科研”来引领教学,狠抓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校的研究性学习,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校教学质量居宜昌市前列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抓人文校园建设,形成学校和谐的校园环境。学校投资近2千万元,进行了学校环境的改造。现代化多功能的体育馆、塑胶球类运动场、塑胶田径运动场,宽敞明亮的教室、办公室,青石板地面,整齐的庭院灯,醒目的警示牌,营造了一个优美恬静的育人环境。同时,学校注重人气的培植,用爱心、关心凝聚人心,注重教工之家的建设,注重学校管理的公开,透明化,形成了学校好的人文环境,文明、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进一步得到了发扬,学校被誉为“影响宜昌市民生活100品牌”“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