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辽宁省 >>大连市 >>中山区 >>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
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
电话 : 0411-39912434 0411-82307507
地址 :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解放路217号
中考网 : 辽宁省 | 大连市 | 中山区
高考网 : 辽宁省 | 投票
学校简介 :

  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创建于1949年9月,是由培养烈士子女和干部后代的摇篮——育才学校发展而来,她与共和国一起诞生,一起沧桑,一起辉煌。大连二十四中学1962年被确定为辽宁省重点中学,2004年被评为辽宁省示范性高中。60载荣耀历程,60载文化积淀,书写了二十四中不朽的诗篇,二十四中一路走来,秉承卓越完美的气质,赢得了“东北小清华”的美誉。

  学校占地面积29440平方米,建筑面积28675平方米,绿化面积8960平方米,设有体育馆、科技馆、报告厅、图书馆以及各种特色特长教室等。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23人、教学班31个,学生1500余名。

  本着“为学生的发展而设计”的育人理念、“科学与人文兼修,合格与特长并重”的育人原则,近几年来,我校共有500余人次在国家和省级各科竞赛中获奖,其中有近300人次获得了国家级初赛一等奖(省级赛区),并有35人进入辽宁省代表队并参加全国决赛,获得金牌9枚,银牌13枚,铜牌11枚。先后有5人进入国家集训队,创造了奥林匹克竞赛大连市最好的成绩。近几年,24中学在科技创新大赛中共有38个项目获省一等奖,其中有7个项目入选辽宁队,参加全国决赛。

  恢复高考以来,二十四中学的高考成绩一直处于省市前列。90年代以来,学校先后为大连市培养出了18位省、市高考状元,有261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等一流学府,总人数在辽宁省名列前茅。二十四中不仅重视学业优秀,更强调发展全面,大力发展学生党员,自1997年以来我校发展了135名学生党员,营造了积极要求入党的浓郁氛围。

  与此同时,为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学校领导大力改革,评出专业突出的“首席教师”“骨干教师”;为激励年轻教师尽快成长,评出“青年优秀教师”;并将师德放在首要位置,评出“双热爱好园丁”“仁爱之师”等。

  另外,学校还坚持“走国际化之路”,除多年坚持聘请外国教师在学校任教之外,在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已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自1997年起,我校先后与美国拉玛高级中学、澳大利亚卡洛中学成为友好学校,并和多个国家的教育交流机构进行了广泛的教育合作。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大课间活动现场观摩研讨会示范学校”“辽宁省模范学校”“辽宁省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辽宁省示范性学校”“辽宁省‘五一’奖状”“辽宁省外事工作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是大连唯一一所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协作学校(全国共十六所)。

  二十四中人决心建立融合中西方教育优势的现代化、规模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教育模式,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家长对教育的更高需求,在培养精英人才的道路上再创辉煌。


学校简介
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坐落于绿山脚下,劳动公园东南端,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始建于1920年,由建国初期培养烈士子女和干部后代的育才学校发展而来,1960年更名为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1962年被确定为辽宁省重点中学。建校以来,学校一直倍受各级领导的关怀,1951年,周恩来总理视察大连时曾到学校指导工作,要求重视对学生智力的培养、加强“五爱”教育,原大连市地委书记毛达恂同志担任学校的第一任名誉校长,革命烈士杨开慧的妹妹杨开英担任教导主任。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优良的办学传统造就了学校良好的社会声誉。 [1]

教育科研
24中作为“全国数学奥林匹克基地校”“辽宁省物理教学基地”、“辽宁省化学竞赛基地”,拥有一流的学科竞赛教百日誓师和毕业典礼练队伍,科学的竞赛方案和完善的竞赛培训体系,在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和科研创新活动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近几年来,学校共有500余人次在国家和省级各科竞赛中获奖,其中有近300人次获得了国家级一等奖并取得了被保送名牌大学或者高考加10分的资格,并有29人进入辽宁省代表队并参加全国决赛,获得金牌10枚,银牌14枚,铜牌5枚。先后有8人进入国家集训队,创造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机器人和科技大赛等各学科大连市的最好成绩。 各学科竞赛活动连续四年被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教育厅等组织机构命名为“大连24中杯”学科竞赛,同时学校连续承办了四年的“全国高中化学竞赛(辽宁赛区)和2007年全国高中物理竞赛(辽宁赛区)”。2008年4月学校成功地承办了辽宁省第二十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此次大赛中,高中生共有10人获得了省级一等奖,学校占据了5人,并有两名同学获得了参加全国决赛的资格。近三年,24中学在科技创新大赛中共有30多个项目获省一等奖,其中,有4个项目入选辽宁队,参加全国决赛。
办学荣誉
《荆轲刺秦王》话剧演出

90年代以来,24中先后为大连市培养出了16位省、市高考状元,有300多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总人数在辽宁省名列前茅。在07届清华大学提前保送和自主招生考试过程中,参加此次考试的全国共有1200人,学校参加测试的有8名学生,他们以优异的成绩全部通过了此次考试,获得了保送清华大学和自主招生的资格,其中有5名学生进入了全国前100名的行列。如此优异的成绩得到了清华大学领导的高度评价,正如他们所说的,这么多的人数这么优异的成绩在全国是少有的,在辽宁更是唯一的。

近3年,学校培养出了3名省市高考状元。 2007年高考,学校再次刷新了历史纪录,不仅取得了一本上线率达到了94%,二本达到了100%的优异成绩,而且辽宁省的理科状元和第三名和第十名都花开我校,文科也取得了市内四区第一的好成绩。具体是:赵逸轩同学为辽宁省理科第一名,靳琳同学为辽宁省第三名,裴蕾同学为辽宁省前十名;学校在文科学生黄朔楠(当初是自费生考入24中学的),在高考中以634分获得大连市内文科状元。
08年的高考中无论是高分数段人数、一本率还是平均分都处于大连市同类型学校遥遥领先的地位,其中600分以上总人数为150人,理科为129人,文科为21人,一本率为90%以上,并有26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和香港大学录取。
09年的高考422人参考,600分以上总人数为234人,理科为173人,文科为61人,一本率为95.4%,27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和香港的大学录取,理科平均599.5分,文科平均602.2。

师资力量
24中人宣言

二十四中拥有一支治学严谨、甘于奉献、敢于创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有专职教师119人,100%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有研究生学历和课程班结业的总计33人,占专职教师总数的26%,国家级优秀教师4人,省级优秀教师11人,特级教师7人,中学高级教师76人,市、区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33人;全市高中兼职教研员中学校占四分之一,语文组、数学组、化学组、政治组、生物组、地理组、体育组等教研组被大连市教育学院确定为有资格面向全市教师作专题讲座的教研组。

办学方向
学校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设计,走国际化之路”的方针为指导,除多年坚持聘请外国教师在学校任教之外,同

广播站的快乐生活

时在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已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自1997年起,学校先后与美国拉玛高级中学,澳大利亚卡洛中学成为友好学校,并和多个国家的教育交流机构进行了广泛的教育合作。迄今为止,已有近五百名学生到国外进行过短期学习和交流,有百余名优秀学生通过各项交流赴美、英、加、澳等国家留学,并就读于各名牌大学。
回首过去的光辉历程,检阅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教育成就,倍感自豪、倍感自信,总结经验,成就于“知识育人、文化育人、道德育人”的全面人才观,成就于领导班子的勤政团结,成就于精英教师的乐业奉献,成就于优秀学子的聪敏好学,学校更应该感谢这里厚重的历史,因为历史积淀文化,文化孕育道德,道德润泽智慧,所以我们说“没有历史,难成名校”。

历史沿革
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正式建校为1958年9月,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20年日本占领时期由日本人设立的大连第五寻常小学校。(所以,二十四中实际意义上的建校史应为九十年,而非六十年)   

1920年:设立大连第五寻常小学校;  

1925年:改为大连春日小学校;  

1941年:改为大连春日国民学校;  

1946年:日本投降,撤出大连,改为大连日侨初等学校第七校;  

1949年:改名为育才学校;时任校长为毛达恂(原旅大市第一任地委书记,杨开慧的堂妹杨开英任第一届教育主任)。  

1951年:大连市第四初中成立;  

1956年秋:育才学校与大连市第四初中合并,校名使用第四初中;  

1958年起:改称大连第二十四中学。  

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创建于1949年,1962年被评为辽宁省重点中学,2004年被评为辽宁省示范高中。  

1949年9月1日,距新中国开国大典恰好一个月之前,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的前身??大连育才中学正式开学。学校的第一任校长是中国教育的先驱、当时大连市第一任市长毛达恂,第一任教务长是革命烈士杨开慧的堂妹杨开英。它的首批学生有很多是正在向全国进军的南下干部的子女和烈士遗孤,开国元勋徐海东、宋任穷的子女都曾在这里就读。  

1951年元旦,新中国总理周恩来亲临这所仅仅成立了两年的学校,并留下了亲笔题词:你们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学校,很注意学生的德育和智力的培养,你们要教育孩子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这要靠你们去创造教育的方法。今天,共和国开国总理的教育理念已被刻在巨石上屹立于学校图书馆前。  

历史铸就典范,文化沉淀风采,跨越两个世纪的锤炼,独有的风范成就了一代又一代学子的梦想,特有的风华,孕育了一批又一批时代的精英。  

或许正是共和国总理关于创造教育方法的嘱托,培养人才,注意学生的德育和智力的培养的愿望,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伟大精神便深深地根植于这块土地,融进了二十四中人的血脉中,幻做成了二十四中的灵魂。夕阳苍苍,绿山茫茫,高高耸立的五爱碑像是一位深沉的智者,站在时代和时代的连接处,永远和二十四中相伴。“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公共财物,为全体国民的公德”遒劲飞扬的碑文,是毛泽东主席在谆谆告诫,是中华文化博爱精神在殷殷叮嘱,是五千年仁爱思想的表征。二十四中校训“明德,笃志,博学,慎行”时刻警醒着二十四中人积极进取,拼搏前行,最终形成了“求是,尚美”的校风。

校园文化
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蓝帆文学社始建于1997年,创始人暨第一届社长李宗伟,秉着博思广学、笃志佩弦的社团宗旨,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创建蓝帆文学社。经过十二年,十二位社长的艰辛探索与不懈努力终于走到了今天。如今,蓝帆文学社已经成长为一个集写作,绘画,采访,宣传,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团。不仅为本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风采提高写作水平的平台,并且用销售所得钱款大力支持校学生会活动,节省学校开支,曾先后四次赞助校歌手大赛与辩论会,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做出了贡献。蓝帆文学社组织严密管理到位。蓝帆文学社下属四个部门,文字编辑部、绘画设计部、宣传采访部、销售财务部。为了使更多爱好文学、热衷销售的同学参与其中,除了各部部长及几位负责人员外,不设固定的参与人员。借助这种方式,使每一位二十四中人都能成为社团的一员。并且能够集思广益,大力推动文学社的各项工作。与此同时,我们也加强内部管理工作。对来稿来件进行细心筛选,仔细校对,以保证校刊的质量。对出校销售的同学统一进行培训指导,使之能够更加充分的展现二十四中人的活力与风采。每一期杂志的征稿、出版、销售等工作结束后,我们都会照例进行总结表彰工作。总结实际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与问题,为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表彰这次工作中对文学社有过突出贡献的同学,并颁发社章,以资鼓励。同时为下一期杂志的出版工作拟定计划与时间安排,并进行简要分工与责任分配。简言之,蓝帆文学社已大体形成了较完善的流程模式与管理制度,并在实践逐步得到完善。蓝帆文学社组织的活动以校外销售为主。组织有意

篮帆文学社

向的同学,在不影响学习并征得老师同意的情况下,利用课余时间回到初中母校进行校刊的销售工作。在提高社会交往能力的同时,为想念老师的同学提供了一个返校的契机,深受同学的支持与好评。蓝帆文学社不仅自我组织活动,而且积极配合学校的各项活动。校语文组老师会不定期的整理编和同学的优秀习作,并由蓝帆文学社进行后期的文字处理与图像编辑,整理成册,在校内发售。因其上乘的质量,精美的做工,并对提高习作水平有较大帮助,为同学所喜爱,在二十四中,几乎人手一本。历年的校歌手大赛、辩论会、紫荆清华返校等活动,均有蓝帆文学社提供场地、录像设备与资金赞助,并且选拔主持人、小记者,制作宣传海报,选派同学进行电脑制作以及提供后期支持,如刻录光盘并在校内宣传销售等。从而保证各项活动有序正常的进行下去,并取得圆满成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壮大,蓝帆文学社已经在全市各初高中颇具声望。校刊《蓝帆》在各大中学均有销售,并在市区内拥有三处经销网点代理销售。为初三学生量身打造的《中考特刊》,由历届中考的佼佼者介绍经验与方法,为莘莘学子复习、备考指明了一条捷径,深受学生好评。集合整理了优秀习作的《作文特刊》,为各位学生创造了一个赏析与交流作文的机会,互相交流,共同提高作文水平。更重要的是,借助校刊的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二十四中人,走近二十四中,使二十四中人拼搏进取、朝气蓬勃、健康阳光、全面发展的形象深入人心。进而使二十四中学的办学理念“使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健康发展”广为人知。让“东北小清华”这块金字招牌更加流光溢彩,熠熠生辉。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

大连市第四十八中学

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

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

大连市第一中学

大连市格致中学

大连市第九中学

大连育明高级中学

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

大连市第八中学

大连第二十四中学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

大连市第四十四中学

大连第一中学

大连市育文学校

2015 语文360网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