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山东省 >>潍坊市 >>昌邑市 >>昌邑一中
昌邑一中
电话 : 0536-7212370
地址 : 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潍河西路1号
中考网 : 山东省 | 潍坊市 | 昌邑市
高考网 : 山东省 | 投票
学校简介 :

  昌邑一中创建于1946年,历代宗师树德育才,创生文化,传承文明,营造了和谐有序的育人环境,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人文底蕴,创造了社会公认的辉煌业绩,赢得了历届学子的衷心爱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5万多名学子在这片沃土的孕育下茁壮成长,成就非凡,许多校友成为专家、艺术家和党政军领导干部。瑛瑶其质,玮器争妍,铸就了一中的光荣与辉煌。

  2010年搬迁新校。新校投资4.4亿元,占地60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现有138个教学班,教职工552人,在校学生7500人。学校共有实验室35个,仪器室、准备室28个;图书馆使用面积5000平方米,藏书30万册,阅览室座位1000多个;微机室10个,电子阅览室2个,微机600台,网管中心、校园网、学校安防系统健全。

  近年来,学校提出了“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办学宗旨,以“允德允能、各美其美”为目标,以“为民族复兴而学达天下、为家庭幸福而立德至善、为终身发展而博雅笃行、为团队使命而恪诚允公”为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立德树人精神、青檀风骨精神、奥林匹克精神”三种精神为主旨的“一中精神”,实行“教师自己培养自己”的“234”双螺旋模式,推行高效思维课堂,名师队伍不断壮大,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声誉与日俱增。先后获中国素质教育先进示范校、全国基础教育内涵式发展示范学校、中国当代特色学校、全国百所德育科研名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校、山东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山东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花园式单位、潍坊市五星学校等称号。

  学校坚守“让每一个走进昌邑一中的学子都能梦想成真”的核心教育观,唤醒并发现不同学生的不同潜能,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2005以来,38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58名学生获中学生数理化、信息学奥赛全国一等奖,学校连续十二年获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学校”称号,其中信息学已成为学校品牌课程。学校男女排多次获全国中学生排球比赛冠军,女排夺得第二届亚洲中学生女子排球锦标赛亚军,学生社团“晨曦文学社”获“第三届全国校园文学九十九佳文学社团奖”,学校获中国排球协会副主席校、山东省排球传统项目学校、山东省首届素质教育实验基地、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山东省英语特色重点实验学校、山东省中小学科技创新活动与学生创造力开发实验基地等称号。


学校简介
学校位于“风筝之都”潍坊昌邑市北部,渤海之滨。山东省昌邑市第一中学创建于1946年,系省级规范化学校、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省花园式单位、全国“十五”规划重点德育课题研究与实验学校,中国中学生排球协会副主度校。学校人文底蕴丰厚,现代气息浓郁,教学设施先进。建校58年来,学校以树德育才为已任,为国家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现有高中班50个,在校学生3100多人,教职工267人。学校占地119亩,建有教学楼、教学综合楼、办公楼、科教楼、艺术楼、实验楼、图书楼、教职工宿舍楼、学生公寓楼等校舍,建筑面积达60000多平方米,并设有阶梯教室、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电化教室、电教备课中心、计算机房、舞蹈教室和闭路电视巡回教学系统等教学设施,设有400米跑道的操场,拟新建大型现代化体育馆一座,高标准教工宿舍楼两栋,改造了现有的教学楼、办公楼和艺术楼,学校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人文底蕴丰厚,现代气息浓郁。建校57年来,历代教师辛勤耕耘,树德育才,培养了毕业生30000多人。据不完全统计,毕业生获得博士、教授以上学位职称的达128人。

昌邑一中在“务本求实”办学宗旨的指导下,学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优化教学组织形式,构建了“精讲点拨、互动合作、自主高效”的导学式教学模式,形成了“以人为本、以导为主、以实为求、以动为长”的学校教改特色。启动了“倡师德、铸师魂、树形象”和“抓业务、练内功、提能力”工程,建立师德设长效机制,制定名师培训计划,现专任教师中参加研究生进修班学习已毕业的达23人。
  学校以“规范+特色”为办学目标,以“全面兼具特长”为教育目标,在“三五”特色教育基础上,开展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体验教育”、“诚信教育”等德充实践活动,启动了“我能行”学生心理自信系统,全面课堂管理系统和校内“110”联动服务系统,以优秀的校园文化加强对学生的熏染,营造自主教育的生态模式,张扬学生的个性,彰显学校特色,教充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校声誉与日俱增。近三年来,数百名同学被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录取,学校连年被上级主管部门授予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206名学生参加全国数理化英语竞赛获奖,210名胜古迹学生的作品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学生创办的“浪花文学社”是全国中学生优秀文学社团50家之一;在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学校先后获“金牌学校”、“十佳学校”、“先进学校”、“山东赛区优胜单位”等称号:学样保持“山东省优育传统项目学校”、“山东省排队球传统项目学校”、“潍坊市田径传统项目学校”称号19年之久,为清华大学等全国名牌学校输送高水平运动员260多名,女排队获山东省中学生排球“五连冠”称号,取得2004年7月代表中国参加亚洲中学生妇子排队球队锦标赛资格。
  山东省昌邑市第一中学正以勃发的英资开拓进取,为把学校建成教学想想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教学质量一流的现代化学校而奋斗。
学校历史
建校五十多年来,历代宗师辛勤耕耘,树德育才,共培养了初中毕业生6900人,高中毕业生15000多人,其中已有6000名毕业生升入了全国各类大学。许多校友成为专家、学者、工程师、企业家、军官、艺术家。优秀教师或各级党政领导于部,他们遍布全国各地,奋斗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四化建设贡献着力量。

教学成果
高考万人比率一直在潍坊市重点中学中名列前茅的昌邑一中,自1987年设立“鸿启奖学金”以来,我校先后有57名品学兼优的高材生获奖,有齐玉涛等6名优秀毕业生被直接保送到新加坡等国留学深造;潘耀华同学以排球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童国龄同学14岁考入北京大学;徐永忠同学14岁被武汉大学少年班录取;李大洋同学15岁考取中国人民大学。近三年来,有186名在校生参加省级和全国级数理化英语竞赛获奖,其中齐祥超同学获全国数学、物理竞赛一等奖,化学竞赛二等奖;169名学生的作品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山东教育报》和《山东体育报》都在我校设立了中学生记者站,聘请16名学生作特邀记者。我校学生办的“浪花文学社”竞选进全国中学生优秀文学社团50家;陈国宾同学的剪纸“和平万岁”在全国中学生手工制作展览中获一等奖,并被山东省素质教育成果展览会收藏。学校建成了“山东省排球传统项目学校”、“潍坊市田径传统项目学校”,为清华大学等全国名牌学校输送高水平运动员103人。学校女排参加省级以上比赛达8次之多,先后获得全国中学生女排比赛亚军、山东省第七届中学生运动会冠军、山东省传统项目学校排队球赛亚军、山东省第八届中学生运动会软式排球女子冠军,多次夺得潍坊市女排冠军。2004年7月22日至29日在澳门举行的第二届亚洲中学生女子排球锦标赛上,昌邑一中女子排球队代表我国参加比赛并获得亚军。

办学理念
以德育人,以情感人,以文化人

学校领导
校长  张景和,1963年出生,1983年参加工作,1986年入党,教育硕士。先后毕业于昌潍师专物理系、山东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曾任中学物理教师,教育局科员、科长、副局长、党委副书记,2011年1月任昌邑一中校长。兼任中国伦理学会德育研究会班主任工作研究中心副主任、山东省教育学会教育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理事、山东省教育学会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等,获中国教育管理创新先锋人物、山东省农村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教育教学改革先进个人、山东省中小学德育先进个人、山东省“两基”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受中共潍坊市委、潍坊市人民政府记三等功奖励一次,获潍坊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奖励(两项)。主持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多篇教育教学管理论文见诸国内报刊。
党委书记  伊胜广,中共党员,1982年昌邑师范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任教育局团委书记,市纪委检查委员会主任、常委,都昌街办副书记、政协主任,教育局督导室主任、副局长,2011年1月任昌邑一中党委书记。曾获潍坊市民办教育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受昌邑市人民政府“嘉奖”两次、昌邑市人民政府记三等功一次。多篇论文见诸国内报刊。
理念文化特质一、校徽
   【校徽释义】  标志由“昌邑一中”拼音首字母“CYYZ”元素构成,呈现“人”字造形,彰显人本,象征人文,守护人道,

昌邑一中校徽

闪耀人性,寓意一中师生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关注国家,放眼世界,做一个具有天下胸襟、道德风骨、高远情怀的优秀中国人。标志圆形简约大气,圆润融洽,理性包容,蕴涵一中人团结和谐,激情奋进;体现一中人博观约取,崇文尚德;引领一中人追求卓越,成就非凡。
二、校训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校训释义】  廖廓星空宁静深邃,深度仰望壮丽光辉。仰望星空,寓意一中人对生命和自然充满敬畏,心怀感恩与热爱,追寻道德理性,呼唤情怀操守,追求无尽真理上下求索,坚守人类正义永不松懈,坚持远大理想永不放弃。依大地而敢担当,傍山川而善包容。脚踏实地,寓意做人做事,持其本道,行之有度,勤勉善思,立稳健行,浮华不躁,寂寞有恒,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扎扎实实的工作行为执着于现实,驰骋于理想,奉献力量,创造价值。
三、校风
  和融竞进求实创新  【校风释义】  校风“和融竞进,求实创新”表明学校关注和谐、竞争、发展、求实、创新等多方面的内容,能够对学校发展历程中形成的风气进行高度概括。

  和融竞进:“和”有和顺、和谐、和融、天和、地和、人和之意,寓意要以和为贵,和谐融合,和平相处;和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孔子主张“礼之用,和为贵”,说明了“和”作为价值观的重要性,启迪学校要保持完满的和谐与融洽。“融”,指融合汇聚、融会贯通,有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广收博采之意。同时,融也有和爱于教,其乐融融之要义,有汇聚群体力量,追求人、事、景、情、物的和谐统一。总之,“和融”指学校要融和多元教育理念,推行德育教育、习惯教育、“三五教育”等,促进师生和谐互动,和乐融融,促进学生多元和谐发展。“竞”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比赛;争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进化论的主题,这一论断在教育界同样适用。“竞”,就是要求一中人敢于竞争、善于竞争,在竞争中获得发展,在竞争中不断创新,在竞争中实现飞跃。“进”,有积极进取、循序渐进、齐头并进、乐于奋进、勇于争进之意,要求一中人不断汇聚力量,拼搏向前,奋力前行,追求卓越。“竞进”要求学校上下能够以激昂的斗志、自强的精神、敢于超越的作风推进学校教育,加速学校快速发展。

  “和融竞进”作为一种学校风气,体现了强者文化、可持续的文化、多赢的文化,展现出学校追求和谐发展、奋发自强、锐意进取、敢于创新、敢于争先的大气魄。  求实创新:“实”内涵丰富,有充实、诚实、事实、实际、实事求是、果实之意。“求实”可延伸为追求充实的学习生活,有规划,有目标,有执行,循序渐进,学无止境,讲究实效,干出实绩,才会有春华秋实的收获;讲求诚实守信,诚以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关心爱护他人。言行一致,不说谎,不抄袭,不作弊,能够做到信以立世;求是、求真,做到崇尚务实、思想朴实、勤奋求实、敬业崇实、工作扎实、办事落实,强调实事求是、追求严谨、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科学态度,在治学、求知、做人方面做到刻苦踏实、诚敬务实,专志不虚。

  “新”出自汤之《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求新”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包含了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品质,是发展之动力,惟求新才能发展,要求一中人坚持与时俱进,以革新的姿态,以创新的意识,破除思想桎梏,杜绝墨守成规;要求一中人以创新的意识,以求异的思维积极更新知识和理念,敢于在实践中创新,逐渐形成创新人格,提高创新能力,促进自身个性的和谐发展。

  “求实创新”作为在学校发展过程形成的风气,高度概括了一中人的务本求实,追求内涵发展本质;展示了一中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实际,走创新之路。
四、教风
  严谨治学敬业爱生  【教风释义】  昌邑一中以“严谨治学,敬业爱生”为教风,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形象魅力、职业魅力,强调了严谨的态度,敬业精神的重要性。

  严谨治学:“严谨”是对教师工作和行为的最本质要求,“严”指严格、严肃、严密,“谨”指慎重、谨慎、审慎、有条理。“治学”是指教师志在研究学问,“治”指治理、管理、研究,“学”指学问、教学,要求教师进行细细研磨,追究源流,细致而深入地探求教育教学的本质和根源。总之,“严谨治学”体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是教师严密谨慎、严格细致地进行求知、授业、解惑行为的重要体现,即以严谨科学的精神、一丝不苟的态度,努力钻研业务,探求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敬业爱生:“敬业爱生”堪称师德的“灵魂”,指教师对教书育人事业心存“诚敬”之意,对学生胸怀“博爱”思想,体现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爱。“敬业”是指教师用一种严肃的态度进行教育教学,能够勤于执教、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体现了爱业、勤业、乐业、精业、创业的基本品质。它要求教师要有诚心,忠诚于教育事业。要有恒心,持之以恒地潜心研究。要有精心,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爱生”指教师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教师用广博的生命之爱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用宽厚而仁善的宽容胸怀去呵护学生的自尊。用更多的信任,唤醒孩子的自尊心、责任心和自信心……由此,达到“大爱无言,润物无声”的育人境界。
五、学风
  一丝不苟勤于持恒  【学风释义】  昌邑一中重视培养学生关注细节,一丝不苟的作风,重视好习惯的形成和积累,在学习生活中富有竞争的意识,并将“勤”字持之以恒地贯穿到学习生活中去,由此,“一丝不苟,勤于持恒”能够深刻而全面的展现本校学生的学习风气。

  一丝不苟:“苟”,苟且,指做事马虎。“丝”,计量单位。“一丝不苟”形容做事非常认真仔细,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放过,把事情完全做好。学生在学习中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以严谨认真的态度进行学习,提高自我。注重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习能力。进行学法创新,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开阔知识视野。注重实践,强化学以致用,在实践过程中检验所学知识。

  勤于持恒:勤,原意为劳,也就是做事尽力,“不怠惰”。《尚书》有“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之语,即要求学生勤奋勉力、尽力而为。勤奋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优良传统,要求勤字当先,还要有振作的精神,有自强不息的劲头。勤是现代人成功的基石,勤会引导每个人走向成功、走向希望。学生重视勤勉在求学和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六、办学理念
  以德育人以文化人  【释义】  昌邑一中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坚持“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办学理念。

  以德育人:“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展现了学校对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视,重德育的实效性,把塑造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放在第一位,力争让学生德智合一。向学生灌输先成人后成才的道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引导学生走人生正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义务感,让学生认识到无论学习还是做事都要认真负责,尽自己应尽的义务。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格,养成对人对己真诚无欺的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让学生养成劳动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真正做到品行高雅。

  以文化人:从某种意义上讲,办教育就是办文化。学校教育应该体现校本特色文化,形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理念文化,达到“文化化人”的高境界,培养师生先进的文化意识,提高全员的综合素质。昌邑一中在教育教学中肩负着以“‘文’化人”的教育使命,一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健全学生的知识结构。二要传承优秀文化,坚实国学文化根基。三是润泽生命成长,呵护学生的未来。
七、育人目标
  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为家庭培养幸福的人  【释义】  学校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以“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为家庭培养幸福的人”为目标,通过三五教育、素质教育等多种教育模式进行创新性教学,以便让学生塑造完美人格,获得全面发展。

  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学校教育服务于国家,旨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学生成为优秀的“人”。学生经过教育发展,逐渐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健康的体魄、坚定的自信心、高贵的思想品德。在知、情、意、行等心理素质和谐发展,有诚实、正直、守信、自尊、自主、积极进取、勇敢、乐观、毅力、自制等良好心理品质。

  学生成为“中国人”。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具有创新精神、现代意识、主动地探究精神、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独特的个性具有宽广的世界胸怀和适应未来世界竞争的能力。学生成为优秀的中国人:一是要发扬中华民族几千年优良的传统美德,具有良好的美德修养;二是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具备扎实的传统文化根基;三是要面向未来社会,积累核心竞争力,具备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能力;四是要崇尚独特的个性成长,形成高品位的生活方式。

  家庭培养幸福的人:学校教育立足于家庭,旨为家庭培养幸福的人。幸福主要着眼于以下几点:  学生接受幸福的教育。学校在教育教学中推崇幸福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接受教育也是一种幸福。学生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下,能够将“幸福”贯穿在学习、生活当中,能够感受到幸福的愉悦。  学生享受成长的幸福。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里,在教师的悉心教育下,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能够沭浴幸福的阳光,实现人格的成长、智慧的成长,心灵的成长,能够感受到成长的幸福。

  学生开启智慧的幸福。学生经由学校教育,找到了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通过认真学习,学生逐渐开启做人的智慧、读书的智慧、学习的智慧、相处的智慧和发展的智慧,从而通过多元智慧的成长而拥有智慧的人生。
八、核心价值观
  为民族复兴而学达天下,为家庭幸福而立德至善,为终身发展而博雅笃行,为团队使命而恪诚允公。  【释义】  学校核心价值观,从为民族复兴、家庭幸福、终身发展、团队使命四大方向进行要求,指明了师生在学习、立德、践行、团队意识等方面的目标。

  为民族复兴而学达天下:民族复兴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中国崛起的标志在于人才和教育。“学达天下”要求师生肩负起致力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尽天下之大观,知天地之广大,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智慧通国界,学问达天下,担当起中华民族科学发展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职责。  为家庭幸福而立德至善:家庭幸福是师生安心工作,静心学习的保障。德、善是家庭幸福的基本要义。“立德”,语出《左传》:“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师生以树立德业为目标,富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坚信立德方能立人,以德立实现人立、事立。“至善”,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止于至善”。道德修为的最高境界为“至善”,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意即大真、大爱、大诚、大智。师生追求的修身育人做学问,须达到尽善尽美的完美的境界。

  为终身发展而博雅笃行:终身发展是当代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每个人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不竭动力。“博雅”,语出《后汉书》,意为以博益智,以雅润身,学识渊博,做人雅正。“笃行”,语出《礼记》,“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要求师生专注于实践,内外兼修,知行如一,和风细语展淑女气质,谦恭礼让显绅士风度。博雅笃行,就是使学校具有书院的风雅,使教师具有书卷的风范,使学生具有君子的风度。

  为团队使命而恪诚允公:一个团队具有了神圣的使命感和光荣的责任感,就能够为团队的荣誉、愿景倾尽心智,全力以赴。“恪诚”,蕴含尽职尽责,忠诚忠信的深意,以恭敬之心为教,以诚心正意为学。“允”“公”,出自南开校训“允公允能”,意为无私奉献,一心为公。蕴含了做人要具有“公德”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品质,具有天下为公之情怀。

学校荣誉
  近三年来,数百名同学被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录取,学校连年被上级主管部门授予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206名学生参加全国数理化英语竞赛获奖,210名胜古迹学生的作品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学生创办的“浪花文学社”是全国中学生优秀文学社团50家之一;在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学校先后获“金牌学校”、“十佳学校”、“先进学校”、“山东赛区优胜单位”等称号:学样保持“山东省优育传统项目学校”、“山东省排队球传统项目学校”、“潍坊市田径传统项目学校”称号19年之久,为清华大学等全国名牌学校输送高水平运动员260多名,女排队获山东省中学生排球“五连冠”称号,取得2004年7月代表中国参加亚洲中学生女子排球锦标赛资格。
山东省昌邑市第一中学正以勃发的英资开拓进取,为把学校建成教学想想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教学质量一流的现代化学校而奋斗。

学校风光
昌邑一中昌邑一中昌邑一中

昌邑一中




相关词条
昌邑 潍坊一中青州一中 淄博一中 淄川一中

参考资料
1 http://www.wfjyxxg.com/html/zhaoshang/changyi/2004/0219/3156.html

2 http://www.wfjyxxg.com/html/guanyubenzhan/xinxi/2004/0803/4807.html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

山东省青州市第一实验中学

潍坊七中

潍坊新华中学

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

临朐六中

寿光现代中学

山东省安丘市第一中学

安丘市第四中学

青州第六中学

青州第五中学

青州第八中学

潍坊市东明初级中学

临朐第二中学

山东省潍坊第十四中学

滨海第二初级中学

2015 语文360网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