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汇中学建校于1997年,是经北京市教委和崇文区政府批准建立的一所办学体制改革试点校,是由汇文中学承办的一所初中校。从建校开始,教委就提出:这所学校要做到起点高、水平高、质量高;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管理以及财务、办学等方面享有自主权。学校努力探索出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特色:重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强调对全体学生负责和对学生一生负责的分类推进,分层指导的教学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及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到2010年,北京文汇中学将办成特色鲜明,管有风格,教有特点,学有特长,有一定影响力的京城名校。形成管理有要求,设施高标准,教学高水平的优质初中校。实现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学生素质的全面整体优化。
北京市文汇中学建校初期的领导班子,在王力今校长,方吉华书记的带领下,严格按照教委提出“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办学要求,四年实现了办学的良性循环。2004年2月24日,经崇文区教工委、区教委批准,王桃桃同志任北京市文汇中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王力今同志任北京市文汇中学名誉校长。学校全体干部在“做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的口号下,形成朝气蓬勃的领导班子。
2010年9月28日,东城区副主任金旭、东城区教科文室副主任侯文渊一行四位领导来到北京市文汇中学视察工作。领导们详细地了解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参观了校园文化建设,察看了教学设施设备;特别询问了校园周边环境等情况。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金旭副主任从学校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校园文化建设引领和谐校园建设,注重学校自身发展,加强前瞻性思考,提高工作的预见性、系统性,按教育规律办学,为老百姓提供优质的教育,让社会满意。王桃校长表示,我们会拓宽思路,制定新的学校发展规划,团结和动员全校教师,全身心地投入于教育事业,举全校之力,提升办学质量,构建和谐校园,为社会服务。
文汇中学2009届初三年级毕业生徐竞然同学以564分的中考总成绩,取得了全区第一名。文汇中学2010届初三年级毕业生马序、杨梦楠、王世达、刘钟清等四位学生以557分的中考总成绩,并列全区第四名。
建校十几年来,文汇中学基于“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办学定位,遵循“做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的工作口号,秉承“开拓创新,超越自我”的精神,坚持“志向高远,基础扎实,全面发展,个性优良”的学生培养目标,取得了可喜的办学成绩。自2001年至今,学校常年保持80%左右的示范性高中入学率,优秀学生曾先后7次摘取原崇文区中考状元的桂冠,多名学生获得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明天小小科学家等荣誉。
文汇中学为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使德育工作紧跟时代步伐,反映时代要求,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努力了解和研究新时期学生心理特征、行为习惯、思想品质状况,探索新时期该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与途径,逐步形成了适合该校特点的德育工作体系。
首先,我们能够摆正德育工作的位置。曾明确提出:“要结合该校实际,以德育教育为龙头,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着眼点,以教育科研为先导,逐步探索符合该校实际的、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我们的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我们认为学校就是教学生成才与做人,做人是基础、是前提,成才是方向,德育为首,意味着“做人”比“成才”更重要;德育为龙头,意味着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具有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每年新生入学,我们首先进行“爱我文汇、爱我中华”的教育,并在每年的9月30日举行《爱我文汇、爱我中华》演讲比赛;立志与成才的教育从课上讲到课下,从初一讲到初三。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突出了四个结合:
建设一支具有优良师德,胜任现代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现代教育理念,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实现办学目标、学生培养目标的关键。
师资队伍该校现有专任教师94人,中高级教师70人,占教师总数的74.5%;参加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的教师有18名,区骨干教师有11名,占在职任课教师45名的1/4。
孙大栋、刘舜华、王缙、丛培芳等老师都曾经是汇文名师,现执教于该校,为该校带徒传艺;另外,还有一批崇文区和北京市各区县的有着丰富初中教学经验的教师和我们一起工作,如深受学生欢迎的樊淑玖老师;今年参加北京市中考物理命题教师王璞老师也在该校任教;这几年,该校还陆续接纳了有知识、有能力、有干净、有热情的新大学生充实到我们的教师队伍中,参加工作仅三年的王棋老师,就被区教委认定为区青年骨干教师。
我们的教师有在全国评优课比赛中获一等奖的、有在北京市评优课获比赛中一等奖的、有为支援西部远程教育而录制“录象课”的。仅以2003年为例:该校共有10名教师参加区中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其中有3名教师获一等奖,6名教师获二等奖。
根据该校教师的结构,学校提出:老年教师应成为专家型、智慧型的教学“带头人”;中年教师应成为爱岗敬业、事业有成的骨干;青年教师应成为有朝气,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育教学新秀。
在和谐、宽松、团结、向上的良好的育人氛围中,该校已初步形成了一支敬业精神强、业务素质较高、热爱学生,团结奋进的教师队伍,形成了一班有着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甘于奉献的优秀教师群体,为贯彻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
北京市文汇中学校址位于广渠门外护城河畔,占地面积17000多平方米,拥有28个教学班,近1200名
北京市文汇中学学生和130余名教职员工,是一所办学特色鲜明,教育质量过硬的优质初中校。
建校十几年来,文汇中学基于“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办学定位,遵循“做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的工作口号,秉承“开拓创新,超越自我”的精神,坚持“志向高远,基础扎实,全面发展,个性优良”的学生培养目标,取得了可喜的办学成绩。自2001年至今,学校常年保持80%左右的示范性高中入学率,优秀学生曾先后7次摘取原崇文区中考状元的桂冠,多名学生获得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明天小小科学家等荣誉。
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学校逐渐形成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分类推进、分层指导”,“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三大特色,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目前,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文汇人依然迈着永不停歇的脚步,行走在素质教育的道路上,向着下一个目标前进。
根据教委的定位,学校明确了办学目标是:“现代化、科学性、高质量、有特色”;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志向高远、基础扎实、全面发展、个性优良”;提出的口号是:“做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
文汇中学的创始人王力今校长是原北京市汇文中学校长,北京市十佳校长之一;现任校长是原汇文中学书记王桃同志。
在老校长、新校长的领导下,建校仅七年的文汇中学,实现了办学的良性循环,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信赖。文汇中学已从1997年成立之初的十几名教职工、102名学生,发展成为有28个教学班、1500多名学生、130多名教职工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初中校;2001、2002、2003年中考均取得了好成绩,为市区重点学校输送了大批优秀学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在近几年的崇文区田径运动会、中小学艺术节、科技月各项比赛以及嘹望杯时事竞赛、环保辩论赛、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各学科的知识竞赛中,文汇中学均名列前茅;2002年,该校被评为“团结奋进的先进集体”、“科技活动示范校”、“科技活动优胜杯”、“科普杯”、“创造杯”等;2003年,该校党支部被评为“抗非典,先进党支部”,该校团委被崇文区团委评为“崇文区五四先进团委”,该校被区政府评为“崇文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崇文区精神文明先进集体”。 文汇中学于2008年9月1日改为公立学校,不再收取每年5000元民办公助校赞助费。
文汇中学从办学初就明确必须在新形势下,既要继承和发扬汇文的优良传统,更要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坚持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文汇中学的办学指导思想。
文汇中学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电脑派位”进来的,学生程度参差不齐。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认真探索在“起点不同”的情况下,如何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提高;认真探索立足于学生差异、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分类推进、分层递进、分层辅导的方法。我们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大家共同努力,分类推进,分层指导,争取人人有进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一名学生对学校来说是千分之一,而对家庭来说,却是百分之百,对学生来说却是一辈子。
“分类推进,分层指导”教学我们已经实验了多年。2003年5月,为了使这项工作更加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该校出台了“北京文汇中学关于分类推进,分层指导教学实施细则”。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我们加强了对个别学生的课外辅导;加强了对“学困生”的补习,初一新生入校后,即利用假期对学生进行文化课的补习;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课外的兴趣班、竞赛队等,提高他们的知识与能力。
我们在推行“分类推进,分层指导”教学的同时,我们还在教学中注意学法指导,即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自学能力上下工夫。本学期,我们将在教师中开展“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探讨。各年级结合学生特点,有的请专家进行报告,有的请汇文的优秀生传经送宝,还有的以现身说法介绍自己的经验。我们的教师也在探讨,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同时为实现我们的学生培养目标,我们既对学生的现在负责,更对学生的将来负责;既注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更注意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我们认为:学校的一切工作要对学生负责,不是对学生的一时一事负责,而是要对学生的一生负责,给学生以发展的后劲,为学生一生学习奠定基础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落脚点。为此,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到学校工作计划中,将教学活动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延伸纳入到教师教学工作计划中。学校克服困难,为学生的学习、活动、竞赛创造条件、创造机会、搭建舞台。几年来,该校现有课外活动小组27个,有专、兼职教师40余位。每天下午放学后的一个小时时间里,学生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选择课外小组。头脑奥林匹克小组、植物克隆小组、课本剧团、历史兴趣小组、英语角、英语棋以及环保辩论队、田径队、游泳队、红十字队、各学科竞赛队等。
文汇中学从办学初就明确必须在新形势下,既要继承和发扬汇文的优良传统,更要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坚持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文汇中学的办学指导思想。
教学文汇中学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电脑派位”进来的,学生程度参差不齐。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认真探索在“起点不同”的情况下,如何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提高;认真探索立足于学生差异、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分类推进、分层递进、分层辅导的方法。我们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大家共同努力,分类推进,分层指导,争取人人有进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一名学生对学校来说是千分之一,而对家庭来说,却是百分之百,对学生来说却是一辈子。
“分类推进,分层指导”教学我们已经实验了多年。2003年5月,为了使这项工作更加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该校出台了“北京文汇中学关于分类推进,分层指导教学实施细则”。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我们加强了对个别学生的课外辅导;加强了对“学困生”的补习,初一新生入校后,即利用假期对学生进行文化课的补习;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课外的兴趣班、竞赛队等,提高他们的知识与能力。
我们在推行“分类推进,分层指导”教学的同时,我们还在教学中注意学法指导,即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自学能力上下工夫。本学期,我们将在教师中开展“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探讨。各年级结合学生特点,有的请专家进行报告,有的请汇文的优秀生传经送宝,还有的以现身说法介绍自己的经验。我们的教师也在探讨,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同时为实现我们的学生培养目标,我们既对学生的现在负责,更对学生的将来负责;既注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更注意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我们认为:学校的一切工作要对学生负责,不是对学生的一时一事负责,而是要对学生的一生负责,给学生以发展的后劲,为学生一生学习奠定基础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落脚点。为此,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到学校工作计划中,将教学活动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延伸纳入到教师教学工作计划中。学校克服困难,为学生的学习、活动、竞赛创造条件、创造机会、搭建舞台。几年来,该校现有课外活动小组27个,有专、兼职教师40余位。每天下午放学后的一个小时时间里,学生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选择课外小组。头脑奥林匹克小组、植物克隆小组、课本剧团、历史兴趣小组、英语角、英语棋以及环保辩论队、田径队、游泳队、红十字队、各学科竞赛队等。
历年获得的奖项和荣誉称号
1999年4月北京市民办学校第二届学术论文评比三等奖
1999年12月北京市崇文区中小学生爱科学月先进单位
2000年9月北京市崇文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
2000年12月崇文区中小学生科技活动传统项目学校
2001年崇文区教育系统“四五”教育先进单位
2002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新学习方式下学习策略应用研究》基地校
2002年北京市“开发大脑潜能发展形象思维”创新教育实验学校
2002年北京市中小学生“我能行”素质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
2002年崇文区五四团委先进奖
2002年崇文区教育系统“四五”教育先进单位
2003年崇文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2003年崇文区抗击非典先进党支部
2003年崇文区五四团委先进奖
2003年崇文区教育系统“四五”教育先进单位
2003年崇文区科技教育示范学校
2004年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田径分会会员学校
2004年首都文明单位
2004年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
2004年北京市田径传统项目学校
2004年北京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2004年崇文区教育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
2004年崇文区五四团委先进奖
2004年崇文区教育系统“四五”教育先进单位
2004年崇文区教育系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2004年崇文区科技教育示范学校
2004年崇文区教育系统档案工作先进单位
2005年崇文区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
2005年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培养中小学生科学精神的途径》优秀实验学校
2005年首都文明单位
2005年北京市普职成教系统先进性教育“我为党旗增辉,争当师德楷模”征文优秀奖
2005年北京市第25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奖
2005年崇文区教育系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2005年崇文区五四团委先进奖
2005年崇文区绿化美化先进单位
2005年崇文区教育系统读书征文活动优秀组织奖
2005年崇文区教育系统“四五”教育先进单位
2005年崇文区科技教育示范学校
2005年崇文区教育系统档案工作先进单位
北京市文汇中学2006年学校在全国、市区获奖如下:
全国巾帼文明岗
首都文明单位;
北京市金鹏科技奖
北京市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
北京市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学校;
北京市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
北京市支教先进集体;
北京市“手拉手”工作先进单位
北京市先进职工之家
首都先进少年军校;
崇文区先进基层党支部;
崇文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崇文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崇文区教育系统四五教育先进单位
崇文区教育系统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崇文区科技教育标兵校、示范校
崇文区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
崇文区先进工会组织
崇文区五四先进团委;
2007年:
首都文明单位;
首届北京时尚妈妈大型评选活动组织奖
崇文区教育工会工作先进单位
崇文区先进职工之家
崇文区模范职工之家
崇文区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崇文区“十五”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示范校
崇文区教育系统“迎奥运千人万米健步走”“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
崇文区初中课程改革先进校
2008年:
首都文明单位
“北京市中小学校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
北京市文汇中学集体嘉奖(北京市公安局颁发)
北京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公众满意度最高的十佳中学等荣誉
在湖北武汉举行的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决赛中,文汇中学代表队获得“机器人创新设计”项目初中组一等奖;同时还获得第六届NOC决赛?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创新大奖(全国共50个奖)。
《这里走出科技明星》获“崇文十大教育新闻”
奥运会、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工作做出突出工作荣誉称号
2009年
全国德育管理先进学校
《碧波杯》第四届全国青少年教育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暨第15届ROBO-ONE国际机器人竞赛全国选拔赛中学组团体一等奖
王桃桃同志在“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全国名校长访谈活动”中获“优秀校长”称号
北京市最具品牌力学校
首都文明单位
首都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优秀组织单位
北京市少先队“星星火炬奖”
崇文区红旗团委
文汇中学《城乡师生手拉手,体验改革新变化》获崇文区第三届中小学主题教育十大好活动
崇淑华同志被评选为崇文区教育系统崇文十大教育人物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获奖统计(国家级)
1、2010年7月《全国机器人教育示范学校》
2、2010年9月2009年-2010学年度被评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3、2010年10月2009年-2010学年度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先进单位
4、2010年11月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演讲风采大赛获中学优秀组织奖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