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北京 >>北京市 >>海淀区 >>北京市十一学校
北京市十一学校
电话 : 010-68272381
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玉泉路66号
中考网 : 北京 | 北京市 | 海淀区
高考网 : 北京 | 投票
学校简介 :

  北京市十一学校原为中央军委子弟学校,1952年在周恩来、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建立,聂荣臻元帅用新中国的诞生日为学校命名。

  学校于1992年提出并实行“国有民办”办学体制改革,自此,学校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师资力量雄厚、环境设施一流、办学质量优秀的现代化学校,享誉京城内外。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2009年底,学校回归公办。

  学校校园面积15.6万平方米,现有107个教学班,4600余名学生,是一所拥有初、高中的完全、优质中学。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品位、专业高学识、能力多方位、科研高水平的优秀教师队伍。现有特级教师23人,高级教师145人,博士37人,硕士120人,省级劳模和全国优秀教师13人,全国骨干教师和校长培训班成员10人,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16人,区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77人,美、英等国家的外籍教师40名。此外,学校建立了由中科院、北师大等科研院所的专家组成的教师成长指导团队。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通过制定《北京市十一学校行动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目标和文化价值观。

  新时期,我们的使命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将“十一学生”塑造成为一个值得信任的卓越的品牌;把十一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受人尊敬的伟大的学校。

  我们的战略目标是:一流的质量;卓越的队伍;能够让教师过体面生活的待遇;成为师生精神家园和成长乐园的和谐学校氛围。简言为:质量、队伍、待遇、和谐学校。

  我们的文化价值观是:改革创新,敢为天下先;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与共和国一同成长,共和国的利益高于一切;海纳百川,包容共生;聚天下英才,做英雄事业;追求卓越,反对平庸,拒绝低劣;不为高考,赢得高考,追求素质教育与优秀升学成绩的统一实现;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学校未来发展:培养——研究型学校;师德高品位,专业高学识、能力多方位、研究高水平;干部行为准则:公、勤、谦、坦;课程改变学校才会改变;主体性教育:学生能做的,老师不要包办;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全面发展,多向成才;把学校办成教职工心灵的栖所、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教职工的幸福家园;不可侵犯的教代会民主权利;敢于否定自我,不断创新发展战略;生活上可以照顾,工作上不可以照顾;卓越的领导者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建设国际化学校,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和多元文化理解能力的一流人才;一心办学,心无旁骛,敬业笃志,乐业奉献。

  一流的教育带来一流的办学成绩。2007年至2009年,三年共考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138人,国外一流大学60人,香港地区大学23人,重点本科上线率93.8%,本科上线率达到99.5%,每年600分以上人数,列海淀第二名;

  学校竞赛成绩突出。2006-2008学年度取得了两块国际航海模型锦标赛金牌和一块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金牌,特别是天文奥赛金牌的获得,填补了国内此项金牌榜的空白;2007年至2009年,全国生物奥赛北京赛区一等奖16人,物理一等奖20人,化学一等奖19人,其中2009年全国生物竞赛北京赛区一等奖8人,物理一等奖11人,化学一等奖11人,均列北京市第一名。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民主管理先进学校、全国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先进学校、北京市高中示范校、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校、北京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北京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北京市艺术教育金帆奖、北京市电化教育先进校、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校等,并成为国家教育部、中央教科所等10余个单位各级各类教育课题项目的实验学校。2006年和2007年,在由北京晨报、新浪教育频道等多家媒体共同组织进行的“京城教育调查”活动中,我校先后被评为“北京市最具影响力的中学”、“市民满意度最高的中学”、“毕业生最具竞争力的中学”。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全体十一人将进一步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践行《行动纲要》,为把十一学校建设成为受人尊敬的伟大学校而努力奋斗。


办学历史
北京市十一学校

1952年9月,新北京十一小学建立。

1960年,增设初中部,更名为北京市十一中学。

1962年,为避免与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混淆,更名为北京市十一学校。

1964年,学校移交北京市教育局领导。

1972年,增设高中部,成为一所完全中学。

1992年5月,学校在全国提出了公办学校“五自主”办学体制改革新思想,即:“自主筹集日常办学经费、自主招生、自主用人、自主工资分配、自主教育教学改革”。

1993年1月,学校实行国有民办制模式。[1]

1995年,学校成为海淀区“国有民办制”办学体制改革试点校。

1996年,学校被批准为北京市办学体制改革试点校。

1999年,北京市十一学校进行了中学六年一贯制的学制与课程改革实验。

2000年,学校被评为北京市教科研先进校。

2004年,学校被评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

2009年,学校回归公办。

2010年,学校被批准为北京市综合改革实验学校。[2]

2011年,学校被批准为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深化基础教育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试验项目学校”。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截至2015年6月,学校设有4个教学实验室 ,6个科学实验室, 拥有1100台计算机,116个教室配备大背投电视、计算机、实物展示台,通过宽带联接国际互联网,6700平方米的图书馆藏书近20万册。

办学规模

截至2015年6月,学校占地面积234亩,校舍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有4000余名学生,1430个教学班。

师资力量

截至2015年6月,学校共有436名教职工,其中特级教师28人,高级教师175人,来自北大、清华、中科院、耶鲁等名校的中方博士60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104人,来自牛津、剑桥、耶鲁、哥伦比亚等世界名校的69名外籍教师。

特级教师(28人) 王鲁豫 闫存林 方习鹏 汪春燕 史建筑 房立新 张鹤张恒梅 杨进基 王春易 郭杏好 魏勇 刘元军 吴凤琴 郭铁良 任志瑜 丁光成 于振丽 万永红 范胜武 杨春艳 由丽 王鲁豫 崔君强 曹书德 曹书德 谭静 李锦旭

办学特色

2011年北京十一学校取消固定班级,推行选课走班。北京市十一学校为志同道合者走到一起创造了机会,学校有300多门课程和200多个社团供学生自主选择,并且鼓励学生随时组建团队去实现自己的想法,因此形成了新集体。 4000多名学生,4000多张独一无二的课程表。 同一学科水平近似的学生在一个学科教室上课。仅高一年级就有217个教学班、69间教室。[3]

北京市十一学校取消班主任,倡导每个老师走出学科局限,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教育职责,并实施导师、咨询师和教育顾问制。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高考成绩

2012年高考,北京市十一学校600分以上人数219人(其中文科21人,理科198人),理科650分以上57人。第一批上线率达99.7%。其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保送13人。

2013年高考,学校北大清华录取人数达到80人(本部77人,国际部留学生3人),其中北京大学录取人数44人,清华大学录取人数36人。[4]

高考现场

2014年高考,北京市十一学校参加国内高考的考生共300多人,文理科650分及以上146人,640分及以上人数184人。理科最高分713分,文科最高分681分。另有3人获得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保送资格(北京大学2位,清华大学1位)。52人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进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清华大学34人,北京大学18人)。

2015年高考,北京市十一学校参加国内高考的考生共300多人,文、理科考分在650分及以上201人(其中文科178人,理科23人)700分以上人数8人;670分以上人数7人。学校有34人获得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降分录取政策,25人获得北京大学自主招生降分录取政策。4人获得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保送资格,其中有3位同学保送北京大学,1位同学保送清华大学。

2016年高考,北京市十一学校统招生一本率达99.3%。650分以上考生共164人,其中,理科142人、文科22人,占北京市比例6.23%,占海淀区14%。670分以上考生共52人,其中,理科44人、文科8人。文科最高分689分,共2人;理科最高分699分,共2人,均进入北京市前十。在单科成绩方面,理科数学单科最高分150分,文、理科英语单科最高分149分,均为北京市单科最高分。

?中考成绩

2012年中考,学校进入海淀区前2000名的学生人数99人,是2011年的1.5倍。有39名学生分别考入学校国际部的AP课程班和A-Level课程班。自主研修班的学生数学平均分110分,总分平均分530分。[5]

2013年中考,学校进入海淀区前2000名的学生人数97人,有44名学生分别进入学校国际部的AP课程班、A-Level课程班、IB课程班。

2015年中考,学校进入海淀区前2000名的学生人数118人(含提前进入二四高一课程学习的学生),与2012-2014年相比,增长了15%。其中总分优秀率增长了10%,数学、英语、化学优秀率分别增长了44%、11%、12%。有45名学生分别进入学校国际部的AP、A-Level、IB课程。

?学科竞赛

2012年12月4日,第26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决赛中,学校5名学生获得了“3金2银”,居全国奖牌榜第三名,入选国家集训队的人数位列全国第一名。

2013年6月,全国第二届语言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学校12位学生获得奖项,其中由4人组成的小分队获得了团体赛全国第一名的成绩。4名学生获得团体赛全国三等奖。在个人赛中,5名学生获得二等奖,4名学生获得全国三等奖。1名学生获得全国中学生语言学大使。

2013年9月,第22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中,学校有3名学生获得奖项。其中,1名学生获得金牌,1名学生获得银牌,3名学生获得铜牌。

2014年4月,第31届北京学生科技节-北京市中小学生天文竞赛中,学校有6位学生获奖,其中2名同学获得一等奖,2名同学获得二等奖,2名同学获得三等奖。

2014年11月,第3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学校有11位学生获奖,其中5人获得全国决赛金牌、3人获得银牌,1人获得女生最佳奖。

教师成绩

2012年3月,在北京市第五届中小学生《京美杯》优秀论文评比中,学校共有8位教师获奖,其中一等奖2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3篇。

2012年4月,在北京市2012-2013学年度 “减负大家谈”征文活动评比中,学校共有6位教师获奖,其中一等奖2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2篇。

2012年9月,在北京市第三届“智慧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评比中,学校共有13位教师获奖,其中一等奖2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6篇。

2012年11月,在北京市2012-2013学年度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学校共有3位教师获奖,其中一等奖2篇、二等奖1篇。

2014年9月,学校教师在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中,获得特等奖。

所获荣誉北京市十一学校开学礼

2000年11月,学校被授予“全国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先进学校”。

2004年,学校被确定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

2015年4月,学校确定为北京市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校徽

北京市十一学校校徽如右图所示

学校释义:校徽上的六种颜色:春华绿、银鹰灰、秋实黄、太空蓝、大地黑、国旗红,分别象征了学校对各个年级学生的不同期望。

初一年级的“春华绿”,代表着春天里的希望, 充满活,,充满想象,充满创造的力,激励同学们成为思想活跃、有想法的人。

初二年级的“银鹰灰”,代表着沉粉坚毅的品格,拥有精英人士的内敛气质, 象征着同学们积蓄的能能够在刹那间进发, 一冲云胃,翎翔万里。

初三年级的“秋实黄”,代表着成长的热度和收获的喜悦,,这个幸运的颜色, 激励着同学们以更加稳健的步伐奔向前方的目标。

高一年级的“太空蓝” ,代表着志存高远,诚信笃志。明快而有深度的太空蓝,为同学们开辟了一片广裹无垠的天地,任由理想自由地生长。

高二年级的“大地黑”,代表着踏实勘奋、谦虚淡定,希望同学们仰望星空的时候,更要脚踏实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高三年级的“国旗红“,是共和国赋予学校的颜色,铭记着十一学校的光荣历史,期待十一学子能够成为“勇于担当”的人,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和民族的脊梁。

?校训

志远意诚,思方行圆

释义:志存高远、诚信笃志、言行规范、思想活跃。

学校活动时间   主办团体活动名称地点2015年3月12日初一年级和国际部教师和学生
第一届土耳其文化日之“舌尖上的土耳其” 国际部报告厅2015年4月16日高一年级和国际部高一学部师生南太平洋上的翡翠??斐济文化日 国际部报告厅2015年6月20日高三年级高三年级全体师生及学生家长陪伴,点亮,前行??一路有你”2015毕业季主题活动之毕业典礼 羽毛球馆2015年7月7日北京市十一学校全体学生及教师党团队员宣誓仪式 将帅语林碑墙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校长、书记李希贵校长顾问李金初副校长秦建云副校长,兼任高二学部主任于振丽副校长,兼任高三学部主任、人力资源部主任田俊副校长,兼任初中学部主任周志英副校长,兼任国际部主任吴凤琴副校长,兼任课程研究院院长,生物学科主任王春易副书记张之俊校务委员,兼任教导处主任刘笑校务委员,兼任高一学部主任王跃东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北京101中学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市第二中学

北京市三帆中学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市第五中学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北京市第四中学

北京市第八中学

北师大二附中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

北航附中

北京第二中学

2015 语文360网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