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北京 >>北京市 >>昌平区 >>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
电话 : 010-69759602/010-69759603
地址 : 北京市昌平区八仙庄
中考网 : 北京 | 北京市 | 昌平区
高考网 : 北京 | 投票
学校简介 :

  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前身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职工子弟学校)坐落于北京市亚运村北立汤路旁温榆河南岸,集小学、初中为一体,具有完全中学建制,以寄宿为主、兼收走读学生。学校行政管理隶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教学业务隶属于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委员会。截至2011年初,学校设教学班51个,在校生近1600人,教职员工200余人。学校占地面积8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包括中、小学教学楼、实验楼、科技楼、办公楼、图书馆、信息中心、体育馆、各种专用教室、学生宿舍楼等建筑,有篮球馆、塑胶运动场、理化生实验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馆、计算机、多媒体教室,以及钢琴房、电子琴房、形体教室、音乐、美术、科技等专用教室,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校史沿革 ·1991年9月,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主要领导筹建学校。

  1992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前身——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职工子弟学校(小学部)开学。

  1995年9月,初中部、高中部成立。 2001年3月,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

  2002年3月,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成为北京市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学校。

  2003年8月,获得招收外籍学生资格;同年,开始招收走读生。办学理念在新的形势下学校将继续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贯彻我校的质量方针,遵循教育科学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北师大及西城区教委的领导下,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创新与实践,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发展为本,使学校成为亚北地区办学规模最大、教育教学水平最高、西城区教育教学管理先进的学校,进而逐步发展为国内著名、国际上有影响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实验示范基地。 作为北师大基础教育研究与改革的重要基地,学校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全面负责”的办学思想,贯彻“育人为本、服务社会、追求发展、勇于创新”的教育理念,确立了“明德、博学、尚美、拓新”的校训,形成了“科研先导、主体推进、质量监控”的管理模式,从而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师资队伍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依托北京师范大学雄厚的人才资源优势和教育实力,通过精心挑选、重点培养、考核聘任、选拔深造等方式,学校逐步培养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汇集了一批名师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保证了高质量的教学。

  学校教师主要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等师范院校。

  学校利用各种形式的讲座对在职教师进行教育学心理学及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保证教师的知识结构能不断更新,能跟上时代的需要;而独具特色的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则保证了教师研究能力的不断提高。随着科研先导,科研兴校理念深入人心,教师的科研意识不断增强,专家型、研究型教师数量不断增加,全校60%的教师投入到教育教学研究中,通过教育科研促进专业化发展。

  目前学校有专职教师120余人,均达到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70%,学校曾聘用培养了市区级学科带头人20人,校级学科带头人近40人。


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前身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职工子弟学校)坐落于北京市亚运村北立汤路旁温榆河南岸,集小学、初中为一体,具有完全中学建制,以寄宿为主、兼收走读学生。学校行政管理隶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教学业务隶属于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委员会。截至2011年初,学校设教学班51个,在校生近1600人,教职员工200余人。学校占地面积8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包括中、小学教学楼、实验楼、科技楼、办公楼、图书馆、信息中心、体育馆、各种专用教室、学生宿舍楼等建筑,有篮球馆、塑胶运动场、理化生实验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馆、计算机、多媒体教室,以及钢琴房、电子琴房、形体教室、音乐、美术、科技等专用教室,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校史沿革
?1991年9月,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主要领导筹建学校。

?1992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前身??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职工子弟学校(小学部)开学。

?1995年9月,初中部、高中部成立。

?2001年3月,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

?2002年3月,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成为北京市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学校。

?2003年8月,获得招收外籍学生资格;同年,开始招收走读生。

办学理念
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

作为北师大基础教育研究与改革的重要基地,学校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全面负责”的办学思想,贯彻“育人为本、服务社会、追求发展、勇于创新”的教育理念,确立了“明德、博学、尚美、拓新”的校训,形成了“科研先导、主体推进、质量监控”的管理模式,从而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师资队伍
依托北京师范大学雄厚的人才资源优势和教育实力,通过精心挑选、重点培养、考核聘任、选拔深造等方式,学校逐步培养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汇集了一批名师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保证了高质量的教学。学校教师主要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等师范院校。

学校利用各种形式的讲座对在职教师进行教育学心理学及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保证教师的知识结构能不断更新,能跟上时代的需要;而独具特色的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则保证了教师研究能力的不断提高。随着科研先导,科研兴校理念深入人心,教师的科研意识不断增强,专家型、研究型教师数量不断增加,全校60%的教师投入到教育教学研究中,通过教育科研促进专业化发展。目前学校有专职教师120余人,均达到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70%,学校曾聘用培养了市区级学科带头人20人,校级学科带头人近40人。

在新的形势下学校将继续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贯彻我校的质量方针,遵循教育科学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北师大及西城区教委的领导下,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创新与实践,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发展为本,使学校成为亚北地区办学规模最大、教育教学水平最高、西城区教育教学管理先进的学校,进而逐步发展为国内著名、国际上有影响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实验示范基地。

办学特色
“双主体互动”为特征的英语教学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

注重教学情景的创设,注意让学生进行大信息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小学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初中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词语积累与习作能力,高中阶段重点培养阅读能力。在教材的选择上,采用多套教材并用的方法,有效地整合多种资源,优化教法、示范学法,形成了以双主体互动为主多种模式并存的教学模式。

“多水平阅读”为特征的语文教学

贯彻“生活语文”、“社会语文”的理念,强调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开展自主学习,逐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还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特点,提供多水平学习资源,以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需求。

“自主尝试性”为特征的理科教学

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大胆质疑,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探究,从中寻找规律,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课后练习则注重实效性、针对性,通过练习确实提高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种学习模式给了学生思维创造的空间,强调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自主管理、自觉行动”为特征的养成教育

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充分发挥少先队、团委、学生会的作用,为学生搭建了“自主管理、自觉行动”的舞台,倡导学生做到“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觉”,注重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创造文明、和谐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公民素质,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发展。

“生命教育”为核心的校本课程

生命是一种美丽,要学会欣赏,

生命是一种善良,要学会感恩,

生命是一种责任,要学会履行。

为了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提升学生在校生活的幸福指数,学校编写了《美丽的生命》校本教材,成立了管乐团、合唱团、舞蹈团等传统文艺社团,并与北师大各院、系、所合作开设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课程,供学生选择参加,形成了由学科校本课程、个性兴趣课程、家长资源课程、传统活动课程、社会资源课程组成的校本课程体系。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提升学生生命质量,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荣誉称号
近年来所获荣誉称号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实验学校

全国新世纪小学语文教育研究基地校

全国小学生数学能力评价课题实验学校

北京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先进学校

首都平安示范校园

北京市公众满意的体制改革试点校(2005年)

北京市艺术教育示范校

北京市花园式单位

北京市食品卫生A级单位

北京市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

北京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北京市中小学美育研究会团体会员校

首都国庆六十周年群众游行优秀组织单位

西城区人事管理工作先进单位(2003年)

西城区教育先进集体(2004年)

西城区综合治理先进校(2005年)

西城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先进校

西城区教育工作先进校

西城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西城区校外教育先进校

西城区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校

西城区体育传统项目校(游泳)

西城区校园环境示范校

西城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校本培训先进校(2007年)

西城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西城区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校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北京101中学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市第二中学

北京市三帆中学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市第五中学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北京市第四中学

北京市第八中学

北师大二附中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

北航附中

北京第二中学

2015 语文360网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