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安徽省 >>淮南市 >> >>安徽省怀远县第一中学
安徽省怀远县第一中学
电话 : 0552-8050649
地址 : 怀远县城关镇乳泉
中考网 : 安徽省 | 淮南市 |
高考网 : 安徽省 | 投票
学校简介 :

  安徽省怀远第一中学,地处素有“淮上明珠”美誉的古城怀远,背依荆山,面临涡河。学校始建于1903年,初为美国传教士柯德义开办的教会学校,时名含美学堂,1912年改称含美中学,1929年与启慧女中合并为“私立淮西中学”,1949年怀远县城解放后,学校先后更名为“怀远联合中学”、“新建中学”、“怀远县立中学”、“安徽省怀远中学”。1958年底,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皆夫人前来怀远视察,对一中的发展作出重要指示。1960年,高考成绩名列全省第一,随后被确定为安徽省重点中学。 “文革”中遭到重创,学校一度迁到农村,分散办学,教师随点下放。1978年定名为“安徽省怀远第一中学”,属于市级重点中学。

  怀远一中现有三个年级62个教学班,学生4000余人,教职工260余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34人,一级教师7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高级教师和一级教师占学校教师的半数以上,遂步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

  2000年8月,怀远一中成功接收了原安徽水利电力学校校舍,初、高中分离后,学校一街之隔,分南北两校区,总占地面积14公顷,现拥有3栋教学楼,6栋办公室,1栋校史馆,2栋电教实验室,设置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天文台等,电化教育设备达省级1级标准。图书馆一座,藏书19万册。面积1200平方米的学生食堂可同时容纳千人就餐,学生宿舍楼六栋。体育场地设备齐全。

  怀远一中是一所花园样式的学校,文化气息浓厚。校内建筑中西合璧,古今一炉,古典建筑有小西楼、中搂、花厅、迎曦楼、知桂轩、听松阁、悦杏斋等近将十座古代建筑、淮西楼等也都浸润着怀远一中特有的文化气息。错落有致的建筑之间,有百年珍贵花木,有宽阔的绿地,假山与雕塑相映成趣,茂林修竹,是晨练、读书、学习、休闲的好去处。

  长期以来,怀远一中确立了“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办学条件,一流的教学质量,一流的人才基地”的办学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坚持以德育工作为首位,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教学改革创新为重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在国家、省、市级学科比赛中怀远一中屡创佳绩,高考成绩也逐年攀升。自1997年以来连续7年稳居一市三县榜首,一大批优秀学生被各名牌大学录取。 学校先后获得“师德教育选进单位”,“省电化教育一类达标学校”、“省示范团校”、“安徽省文明单位”等多项殊荣。

  为将全县人民心中的最高学府建设得更好,学校加大内部管理的力度,于1999年率先实施“四制”改革,转变教育观念,实施名牌战,努力为社会及高校输送更多品学兼优、具有高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学校简介
学校北区正门

怀远一中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其前身是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开办的含美学堂。1912年改称含美中学,受教会控制,宗教色彩浓厚。1912年,含美中学与启慧女中(1904年由美国教会开办)合并,正式注册为“私立淮西中学”,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为学校题写了校名。起初,中学部实行四年制.后改为高初中各三年制。男女分校。并附设小学部,校长仍由美国人担任。从1919年到1928年,一些进步师生先后参加了"五四"运动、"五卅"运动。1931年初,共青团怀远特别支部成立后,在学校里组织发起了反对教会势力的运动,迫使学校取消了礼拜制。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要没收美国在华财产,勒令学校停办。1943年元月,学校被迫迁至霍邱县临水集弧壁山。此时,男生部女生部合并。抗战胜利后,学校于1946年春迁回准西中学原址。自1929年至1949年的20年间,淮西中学是淮河一带乃至皖北地区享有盛誉的学校。 1949年元月,怀远县城解放,设在城内的省立中学,县立中学和简易师范三所公立学校合并为“怀远联合中学”;私立的淮西中学、立人中学、金石中学、培德道学院合并为“建新中学”。1950年春,怀远联合中学和建新中学合并为“怀远县立中学”。1950年秋,随皖北行署的建立,怀远县立中学更名为“皖北区怀远中学”。1952年秋,皖北皖南两行署合并成立了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学校更名为“安徽省怀远中学”。1953年春,怀远中学分出初一,初二共五个班,组建怀远县第二中学。怀远中学相应更名为“安徽省怀远县第一中学”,1957年,上级决定各地学校以所在地命名,怀远一中再度更名“安徽省怀远中学”。1960年10月,怀远中学因高考成绩优异,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重点中学。1963年,怀远城关中学并入怀远中学作为分部,1965年分布被取消。 “文革”初,红卫兵一度改校名为“反美中学”。1969年8月,怀远中学被迫下迁至古城、新集、岭集、魏庄、火庙、张店六个点办学,由怀远城关中学分出的部分师生在怀远中学原址上办起了“工农兵中学”。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怀远中学焕发了青春,原下迁农村各教学点的老教师被分批调回,又吸引了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进校,学校正式命名为“安徽怀远第一中学”。不久,怀远一中被批准为宿县地区重点中学。1983年7月,怀远县划归蚌埠市管辖,怀远一中成为蚌埠市重点中学。 1999年暑假,怀远一中高初中分离,原初中部分出后,组建怀远实验中学。2000年8月,学校购买了安徽省水利电力学校校舍,一中遂分为南、北两校区(北校区为一中原址,南校区为水校原址)。 2002年11月,学校通过了市示范高中评估验收,2003年4月,又通过了省示范高中评估验收。 怀远一中已届百年,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先进,校园整洁优雅,是教育教学的理想场所。

校容校貌
校园一角

怀远一中是一所花园样式的学校,文化气息浓厚。校内建筑中西合璧,古今一炉,古典建筑有小西楼、中搂、花厅、迎曦楼、知桂轩、听松阁、悦杏斋等近将十座古代建筑、淮西楼等也都浸润着怀远一中特有的文化气息。错落有致的建筑之间,有百年珍贵花木,有宽阔的绿地,假山与雕塑相映成趣,茂林修竹,是晨练、读书、学习、休闲的好去处。

师资力量
教师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34人,一级教师7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高级教师和一级教师占学校教师的半数以上,遂步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

办学目标
明确的办学目标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我们提出“让每一个在东方校园里工作过的教职工都不愿意离开东方分校;让每一个在东方校园里读过 书的学生都对母校有着深深的眷恋;让每一个有教育理想的港城的优秀教师都愿意到东方分校工作;让 每一个渴望到高校深造的东方学子都愿意留在东方分校学习”的教育理想。我们的目标是用3-5年的时 间,把该校办成东部城区乃至全市的名牌学校,由现在“新海的东方”,变成今后“东方的新海”。具 体内涵概括为以下几点:(1)学校管理达到全省重点中学的中上游水平。(2)德育工作确保达到“省 德育先进学校”的标准。(3)教学质量要达到全市省级重点中学的上游水平,2005-2007年,高考本二 以上达线数近三年要突破的数字分别为:80人、100人、160人。(4)确保创建一支全市一流的教师队伍 。(5)办学条件达到国家级示范高中的标准。这一办学目标极大地调动了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产生 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全校教职工正在为这一目标不懈地努力着。

教学质量
优良的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基1.正视现状,知难而进。长期以来,该校的生源质量一直处于全市三流水平,每年的高中招生分数线均 比市区的国家级示范高中少100分左右,优秀学生更是凤毛麟角。面对这样的生源质量,全校上下没有悲 观失望,怨天尤人,而是统一认识,立足现状,勤奋工作,积极挖掘潜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2.严格教学常规管理。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抓好备课、上课、辅导、作业、考试的各个环 节,教研组活动、集体备课、教案要求、公开课开设、作业批改、考试等每个环节都制订了详细的制度 并落实到位,做到了检查常规化、制度化。该校还制定了切合校情的教学基本策略。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每学期都开设多种形式的学法讲座,开展学情调研,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 。课堂上由重视教师的“教”转变为重视学生的“学”,强调学生“学”了多少,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 质量。4.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风日渐浓厚,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养成。2000年高考,该校本科录取99人,其 中谷林同学总分609分,列全市理科第8名;文科的江婷婷同学语文和综合科成绩均为全市最高分。2001 年本科录取147人,2002年本科录取142人。2003年高考本科录取203人,2004年本科录取110余人。该校 在市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中均处于全市中上游。该校的艺术、体育工作特色越来越鲜明,在全市乃至全省 都有一定的影响。

常规管理
严格的常规管理是提高办学效益的根本保证1.全校形成共识。管理是提高质量的关键,管理出效益,严格、科学的管理可以极大地调动全体师生的 积极性,激发内在潜能,弥补诸多先天不足。在这方面已有许多成功的例子。现在学校实行目标管理责 任制、部门负责制和年级负责制。2.完善制度,做到制度育人。所谓管理的规范,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按章办事。从学生管理到教师管理 ,从德育到教学到后勤,我们制订了一整套的纪律制度,各项工作都做到了有章可循。该校每年都要对 照《江苏省中、小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自查自纠,不断促进学校的管理水平迈向新的层次。3.管理求实、求细、求严。在管理中,我们不贪多,不务虚,从小事入手,每学期抓一两个方面,严格 要求,常抓不懈,“管”出成效。学生的仪表、自行车排放、打扫卫生、作业书写、自习课要求等等, 每一项都管理到位。4.严格规范的管理产生了良好的效益。该校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已经形成,各部门高效运转,各项 工作按部就班,教育教学秩序井然。学校先后被评为省、市文明单位、市先进集体、市常规管理达标学 校等,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

安徽省铁四局三处淮南中学

安徽省凤台县岳张集镇观音中学

安徽省淮南市第十七中学

安徽省淮南市第十三中学

安徽省淮南市第六中学

安徽省凤台县刘集中学

安徽省凤台县张集中学

安徽省凤台县大兴集乡大兴中学

安徽淮南市第十九中学

安徽省怀远县第一中学

安徽省淮南第一中学

安徽省淮南市第十四中学

安徽淮南矿业集团第十一中学

安徽淮南市第二十一中学

安徽省淮南第二十三中学

2015 语文360网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