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梅县新城中学
梅县新城中学(前身为程江中学),位于梅县新县城行政区,面朝县府新区,背靠人民广场,右枕梅花山麓,左连府前大道,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求学成才之地。校园面积达120亩,现有 68个教学班,高中 36 个班,初中 32个班。在校学生4018人,教职工307人,其中:高级职称 50 人,中级职称有181人。她是县属完全中学、县美丽校园、县德育示范学校、梅州市一级学校、省体育传统项目(毽球)学校、省体育特色学校、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国家级定点考场。
建校半个多世纪( 1954 年创建),历届师生艰苦创业,精诚团结,勤勉向上,为梅县教育和祖国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培养各类毕业生数以万计,其中有业绩卓著、造福一方的政界领导;有富甲海外、泽披乡梓的商界骄子;有蜚声遐迩、名载史册的学界名流;有扎根家乡致富僻壤的专业能手。真可谓莘莘学子遍五洲,赫赫芳名传四海!
多年来,学校在县委、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关心下,在广大侨胞、港澳同胞、校友、社会贤达的鼎力支持下,我们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以德育人,学校迅速崛起,成为梅县教育的一朵奇葩。近年来,先后筹资5600多万元,建起了教学大楼、师生宿舍大楼、科学馆、礼堂、图书馆和五十周年纪念楼等十几幢大楼及教学设施,新建了标准运动场。目前,全校师生紧紧围绕“明理念、强管理、登省级、创名校”的办学目标,励精图治,勤奋拼搏。我们本着“以学生为本,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宗旨,更加明确“和谐、风范、创新”的办学理念,努力塑造“勤、严、博、新”的优良校风、“志存高远,敢为人先”的教风、“和谐励志,笃学有为”的学风。学校办学条件和文化建设不断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建筑错落有致,花园式校园初见端倪,现代教育设备设施不断完善,全力打造名师队伍,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攀升。近六年,高三毕业生3228人,入本科线以上有631人,占19.5% ;入大专 A 线以上有1531人,占47.4% ;入省围有2844人,占88% ,高考入围率居县第二。其中,体育考生六年共考取大专 A 线以上有59人,占 53.2% (111人),体育考生成绩位居县第一。而且单科成绩突出, 曾有政治、生物科平均分居县排第一;单科 700 分以上有 50 多人,曾有政治考生取得 824 分,地理考生取得 796 分,生物考生取得 786 分,均是县第一名; 曾有语文科考生、数学科考生取得县第一、第二名的好成绩。多年来,学校全力以赴巩固和提高“普九”成果。(初中教育教学三年一起抓,以"三规"教育规范学生言行,以教研、科研促教学水平提高,以规范化学校标准创设一流的育人环境)。初中毕业生98%以上升上高
中阶段学习,并为重点中学输送了大批优秀生,曾有一位学生成绩县排第二,被华师大附中录取。中考成绩居县前列水平。学校教学科研成果显著,小发明、小创造屡获国家、省、市奖40多项,彰显特色,《梅州日报》和《梅州电视台》分别作了专题报道。学校拥有全市最大规模的花样鼓号队,文体之花绽放异彩,运动队参加县级或县级以上比赛连创佳绩,跻身梅县体育强校之列。
全校师生秉承“厚德崇文,勤勉思进”的校训和人文精神,育德育才,扎实进取,厚实底蕴,以实际行动争创省一级学校。
梅县教育局简介:
梅州市梅县区教育局是政府部门,主管该地教育相关事宜,局长是赖启忠。
广东省梅州市简介:
梅县区是广东省梅州市的市辖区,中央苏区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环接梅江区,东邻大埔县,西界兴宁,南连丰顺县,北接蕉岭县。
始建于秦朝,北宋开宝四年(971年),改敬州为梅州;民国元年(1912年)废除州府制,梅州改称梅县。
2013年10月,国务院同意批准梅县撤县设区,与梅江区同属梅州市辖区并称梅城。
2015年底,梅县区下辖新城办事、扶大高新区管理委员2个镇级建制单位和17个镇,355个村、33个居委会,总面积2755.36平方公里,总人口611638人。2016年,梅县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7.18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46.64亿元,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57.8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2.82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24.9:36.2:38.9。
梅州市梅县区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 和“足球之乡”之誉。先后被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区/市)”、“中国旅游强县(区/市)”、“中国民间艺术(山歌艺术)之乡”等。
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2018年10月22日,入选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2019年1月9日,梅县区凭借客家山歌入选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