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首页 > 中考网 > 资讯

河北省辛集市五中怎么样?

辛集市第五中学位于辛集市东十公里的新城镇,是辛集市办学时间最长的全日制国办高中,学校建校半个世纪以来,秉承古朴醇厚的学风,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创建了“严谨、求实、教书、育人”的教风和“崇德、笃学、立志、创新”的校风,为各大专院校输送了万余名人才,大部分成为党、政、军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和中坚。学校声名远播,被誉“为育人成才的摇篮”。现有学生2680人。

辛集市第五中学简介
五中现分为新、旧两个校区:旧校区始建于1951年,现在普通班高三和美术班高一至高三年级均位于旧校区内。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五中旧校区设施陈旧、空间狭小、交通闭塞等缺点日益突出,针对这种情况,辛集市市委、市政府和教育局于2000年启动了学校整体迁建工程。学校新校区位于新城镇北郊,交通便利,占地11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22066平方米,预算总投资1500万元。学校学习、生活条件十分优越,建有逸夫教学楼、男、女生宿舍楼、教工宿舍楼、实验楼、餐厅及学校相关配套设施,教学设备先进,拥有微机室两个、图书馆、理、化实验室、语音室和标准化操场等。学校全面绿化、硬化、美化、净化了校园,为师生提供了优雅舒适的学习环境。
在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我校还进一步拓宽办学思路,加强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学校有教职工152人,在岗教师学历达标率98%,中高级职称率72%,学校拥有一支懂业务、善管理、讲正气、办实事的领导班子和一支爱岗、敬业、德高、技精的教师队伍,他们勇于进取、甘于奉献、励精图治、奋力拼搏,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校纪严明,全体师生充满了奋发之情、拚搏之气、创新之风、实干之力,学校良好的办学效益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连年被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学校”、“输送人才先进单位”和“花园式学校”。
我校的办学模式既以普高文化课教学为中心,又体现鲜明的美术特色。其中文化课教学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近年来,为主动适应高考改革的新思路、新动向,我们在夯实各学科知识基础的前提下,提出了“转变观念、团结一致、互学共进、创新求实”的“教改十六字方针”,全面推行了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高中会考合格率100%,优秀率达到80%以上,高考上线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并连年攀升,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五中美术班成立于1995年,兴办美术教育历史最长、经验最多、效益最好、影响最大,在校美术生以高一为起点,接受正规文化课和专业美术课双轨教学,其中美术课教学依托普高的师资队伍和教学模式,开设会考要求的全部文化课程,重点加强美术高考必考课程的教学。美术课教学、开设素描、速写、水粉、设计等专业课程,。我校美术班在历年高考中均取得骄人的成绩,2000——2003年连续四年在石家庄同类学校中保持升学率和本科率第一名,成为河北乃至全国声名远播的美术专业高中之一。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简介: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The Academic Test For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简称“中考”。它是检测初中在校生是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的水平性考试和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高中选拔性考试;它是初中毕业证发放的必要条件,考试科目将国家课程方案所规定的学科全部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
学生可根据中考成绩报考相应的高中、中专、技校等。其中以报考高中为主。中考要考虑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后继续学习的潜在能力,高中教育还是基础教育的范畴,因此,中考既要坚持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又要坚持考查学科能力。
中考命题严格遵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考虑教学情况、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情况、教材使用情况,最大限度地求同避异,充分体现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平稳过渡,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
2018年4月3日,江西从2018年初一新生起,将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统一规范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学科成绩来源于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




河北省辛集市简介:
辛集,省直管市,是河北省中东部地区区域中心城市,位于石家庄市东65公里处,距首都北京市220公里,距天津市220公里,距雄安新区120公里。辛集市北与深泽县、安平县接壤,东与深州市为邻,南与冀州区、宁晋县相接,西与晋州市毗连。
辛集市总面积96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3.5万,常住人口82万。城市建成区面积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2万。辖7乡8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44个行政村。
2013年,辛集市被河北省政府列为省直管市。是全国百家明星县(市)之一。2017年10月,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2017年12月,“中国最佳运动休闲旅游城市”。 2018年,辛集市首次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市、全国幸福小康百强市,连续跻身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市、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市、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市 、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市。
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9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343亿元,全部财政收入35.5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8亿元。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