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首页 > 中考网 > 资讯

2021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将增加自主招生比例

  今年秋季入学的初一新生将于2021年迎来新中考。此番中考改革,在考试科目、考试方式等诸多方面发生变化,为近年来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赶上中考改革首班车,不少家长和学生提问:为何要进行中考改革?考高中究竟是变得简单,还是难度更大?
  中考改革力度大自主招生比例增多
  此次中考改革经历了前期准备、调研学习、反复论证、省教育厅初审、征求意见、风险评估、市法制局审查等几个过程。《东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已正式印发。
  整体来看,中考改革前后变化较大。首先是分数的变化。改革前,总分780分,改革后,总分800分,且部分科目权重有所变化。
  其次,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使用发生变化。现行政策为六大校只录取评价为A、B的学生,新中考改为普通高中只录取评价为A、B、C的学生。然后,新增音乐、美术考试和理化生实验操作。需注意的是,美术、音乐考试不纳入中考总分,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满分为21分,占物理、化学、生物三科考试总成绩的10%。
  再次,各科目考试时间有变。以往,信息技术安排在九年级下学期考试,如今,音乐、美术、信息技术考试统一安排在九年级上学期考试。
  最后,公办普通高中自主招生比例也有所更新,从不超过招生计划的5%到不超过招生计划的10%。东莞实验中学教务处主任王更强表示,在体育、科技创新、学科建设、音乐、美术等科目上有特长的学生,通过新政策自主招生的方式,录取成功率更大。
  重过程和操作学生升学更多元
  由于新中考实行全科开考的模式,也引发部分家长担忧。孩子刚升初一,赶上中考改革,科目增多,是否会增加孩子负担?
  对此,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减轻学生负担,这次改革对学业水平考试进行了综合设计,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压力。一是在考试内容上,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强调严格按照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的水平性考试,考的是初中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减少了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试题试卷的整体难度适当,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经验,注重对能力的考查,杜绝偏题、怪题。
  二是改革考试方法。以笔试为主,探索现场测试、口试、实践考察、现场实验操作、计算机辅助测试等多种方式。
  三是在成绩呈现方式上,提出采用分数、等级等多种形式呈现,适度减轻学生考试压力,避免学生分分计较、过度竞争。
  考和录是家长和学生关心的两个问题。在考方面,新政策更加重视过程的评价和操作能力。在录方面,更加多元化,学生升读高中的途径更加多样。市教育局局长梁凤鸣表示,中考改革,就是要在整体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单一的成绩考查转向丰富的能力考查
  除考与录外,孩子综合素质评价也备受关注。原来,新中考将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纳入学生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进行考核。
  综合素质究竟如何进行评价呢?市教育局基础教育与信息化科科长罗桂森透露,在评价重点上,强调反映学生成长过程中学生全面发展情况、个性特长和突出表现,特别是体现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些具体活动和相关的事实。要求不仅要记录参加活动的具体内容,还要记录参与活动的次数、持续时间及其成果,使评价内容具体、可考察、可比较、可分析、可操作。对学生评价的内容从原来单一的成绩考查转向丰富的能力考查,由原来的终结性评价变为终结性评价和过程发展性评价相结合,使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考查从一元走向多元,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美术、音乐、信息技术与综合素质评价结合
  由于新增的美术、音乐未纳入中考总分,有家长对考核标准提出疑问。罗桂森表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面对的对象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初中学习涉及的科目众多,如果所有科目都以学生考试分数衡量,都纳入招生总成绩,过度强调甄别选拔,势必给学生带来更多压力。省的中考改革方案鼓励采用分数+等级或仅用等级呈现分数的招生录取办法。因此,经过充分研究,结合我市实际,且考虑到与现行高考科目设置相衔接,我市对美术、音乐、信息等三个非高考科目实行等级评定,不计入总分。这样既可以避免分分计较,增强了考试的选择性,更加强调全面性、基础性,又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备考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同时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空间,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选择、规划人生,促使学生发展个性特长。
  在招生录取时,这三个等级科目将和综合素质评价结合在一起,要求达到一定的基本条件才能被普通高中录取。


东莞市教育局简介:
东莞市教育局是东莞市人民政府主要管理教育事业的工作部门。东莞市教育局局长杨靖波负责教育局的全面工作。位于南城三元路8号东莞报业大厦9楼。直属学校管理中心(副处级)。



广东省东莞市简介:
东莞,又称“莞城”,广东省地级市,全国5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位于广州东南、珠江口东岸,南邻深圳,国际花园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篮球城市,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贸口岸。
三国时期建郡,有着1700多年的郡县史,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贸口岸,为“广东四小虎”之首,号称“世界工厂”。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和广东历史文化名城。
东莞有港澳同胞约120万人,海外华侨约30万人,是著名的华侨之乡,粤剧之乡、有“音乐之城”、“科技之城”、“博物馆之城”、国家森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篮球城市等美誉。2015年4月,在韩国首尔举行的ICLEI世界大会全球200余城代表聆听“东莞声音”。
东莞森林覆盖率达36.7%,林地绿化率达98.7%,是国际花园城市。2017年12月,被国家民委办公厅确定为第三批“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2018年12月,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名第24名,2018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城市第5名,创新力最强的30个城市第7名。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