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认真做好2018年四川省成都市普通高中指标到校生工作的通知
成招考委〔2018〕9号
关于认真做好2018年成都市普通高中指标到校生工作的通知
成都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基层治理和社会事业局,各区(市)县教育局,各直属(直管)学校:
根据《成都市招考委 成都市教育局 关于印发〈2018年成都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招收初中毕业生)考试工作实施规定〉的通知》(成招考委〔2018〕7号)要求,现对2018年全市普通高中指标到校生工作安排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指标到校生计划及下达
指标到校生均为学校统一招生计划。市直属学校(指石室中学、成都七中、树德中学三所学校的七个校区,下同)指标到校生比例为学校面向“5+2”区域统招生计划的50%。“5+2”区域指成都天府新区(纳入中心城区招生范围的区域,下同)、成都高
新区(不含成都天府空港国际新城,该新城暂时纳入简阳市统一管理,下同)、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各区(市)县指标到校生比例不低于其所属的省二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在本招生区域统招生计划的50%。
中心城区(指成都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双流区、温江区、郫都区、新都区,下同)指标到校生总计划由成都市教育局根据中心城区省二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统招生计划确定、下达到各区。郊区新城各招生区域指标到校生总计划由成都市教育局根据当地省二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统招生计划确定、下达。
二、指标的分类及分配范围
(一)指标的分类
中心城区指标的类别包括:艺体指标、高层次人才子女指标、市级统分指标、区域指标、区域调剂指标。郊区新城各招生区域参照中心城区办法执行。
(二)中心城区各类学校指标的构成及分配范围
1.市直属学校
市直属学校指标由艺体指标、高层次人才子女指标、市级统分指标构成。
学校面向“5+2”区域统招生计划的50%中,扣除各校艺体指标、高层次人才子女指标,其余名额为市级统分指标,由成都市教育局统筹分配到中心城区。其中:龙泉驿区、青白江区、双流区、温江区、郫都区、新都区根据各区教育行政部门的申请分配名额;“5+2”区域由成都市教育局按规定分配。
2.各区纳入市级统分的省二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
各区纳入市级统分的省二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指标由市级统分指标、区域指标构成。
各区选择一所省二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报成都市教育局同意后,按比例纳入市级统分。其中:龙泉驿区、青白江区、双流区、温江区、郫都区、新都区教育行政部门按不低于学校本招生区域统招生计划5%的比例,提出纳入市级统分的名额及分配意向,成都市教育局统筹安排。剩余的指标作为学校所在行政区的区域指标,由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在本区内均衡分配;“5+2”区域的学校在本招生区域统招生计划的12%作为市级统分指标,由成都市教育局统筹分配到该学校所在行政区以外的中心城区,另38%作为学校所在行政区的区域指标,由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在本区内均衡分配。
3.各区其余省二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
各区其余省二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指标由区域指标、区域调剂指标构成。
各学校在本招生区域统招生计划的50%作为指标到校生计划,可以作为区域指标在学校所在行政区均衡分配,也可经同意后作为区域调剂指标在学校所在行政区以外的其他中心城区使用。区域调剂指标由招生学校及所在行政区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或由生源所在行政区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经双方教育行政部门协商并报成都市教育局同意后执行。
三、指标的分配原则
各区(市)县在分配指标时,应按均衡、扶薄要求,指标向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倾斜。中心城区各类指标按以下原则进行分配,郊区新城各招生区域参照中心城区办法执行。
(一)市级统分指标的分配原则
1.龙泉驿区、青白江区、双流区、温江区、郫都区、新都区各区的市级统分指标,由成都市教育局依据各区教育行政部门的申请将名额分配到区,区教育行政部门在区内统筹分配。
2.“5+2”区域内市级统分指标由成都市教育局统一进行分配。市直属学校的市级统分指标由成都市教育局以各区范围内初中学校(包括辖区内市属及区属公办初中学校、辖区内市属及区属公办高完中学校初中部,下同)符合指标到校生基本条件的学生为基数均衡分配到各区的初中学校;各区属学校纳入市级统分的指标,由成都市教育局统筹,以各区范围内初中学校符合指标到校生基本条件的学生为基数,均衡分配到其他区的初中学校。分配指标时遵循以下原则:
(1)市级统分指标的分配涵盖区域内所有初中学校,每一所初中学校都应分配市级统分指标。
(2)市级统分指标的分配以各初中学校符合指标到校生基本条件的学生人数为基数。
(3)参与市级统分的省二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的市级统分指标均衡分配,同一所省二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的市级统分指标原则上分配到每一所初中学校,不将名额集中到某一所或者某几所初中学校。
(4)某一所省二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的指标被分配到某一个区的名额为:该学校市级统分指标总名额×(该区初中学校符合指标到校生基本条件的学生人数÷符合指标到校生基本条件的学生总人数)。计算结果四舍五入,各区名额汇总后与总名额由于四舍五入带来的误差由成都市教育局调整。
(5)某一所省二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的指标被分配到某区的某一所初中学校的名额为:该学校分配到该区的总名额×(该初中学校符合指标到校生基本条件的学生人数÷该区符合指标到校生基本条件的学生总人数)。计算结果四舍五入,各初中学校名额汇总后与总名额由于四舍五入带来的误差由成都市教育局调整。
成都市教育局简介:
成都市教育局位于成都市高新区锦城大道366号,是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川委厅〔2010〕43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实施〈成都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意见》(成委发〔2010〕17号)精神,设立的市政府工作部门。
为正局级(副厅级)行政级别。
四川省成都市简介:
成都是四川省省会,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西南地区唯一一个副省级市,特大城市,西部战区机关驻地,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是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2017年,全市下辖20个区(市)县和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面积143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04.5万人,GDP13889.39亿元。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自古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我国第四大航空枢纽,内陆地区领事机构最多的地区;作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有国家级科研机构30家,国家级研发平台67个,高校56所,各类人才约389万人;世界500强企业268家。
成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发祥地,中国十大古都之一。公元前四世纪,开明王朝九世以“一年成邑,二年成都”,故名成都,历经4500多年,城址未徙,城名未易;先后有7个割据政权在此建都;一直是各朝代的州、郡治所; 汉为全国五大都会之一;唐为中国最发达的工商业城市之一,史称“扬一益二”;北宋是汴京以外的第二大都会,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纸币交子。孕育了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等众多名胜古迹,是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先后获世界最佳新兴商务城市、中国内陆投资环境标杆城市、国家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城市 、中国城市综合实力十强、中国十大创业城市等。2016年4月,国务院明确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