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首页 > 中考网 > 资讯

2018年安徽省淮北市中考改革方案

2018淮北中考改革方案出炉,具体如下:

 淮北市教育局关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我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根据《安徽省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皖教基〔2017〕21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总体思路

坚持立德树人,引导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确保初中学校开齐开足课程,引导普通高中特色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完善综合素质评价,规范高中招生行为,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维护教育公平。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育人为本。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正确育人导向,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确保公平公正。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健全体制机制,完善规章制度,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三)注重统筹推进。加强对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整体设计,统筹初中教育教学和高中招生,统筹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协调发展,统筹考试、招生录取和学籍管理,综合改革,分步实施。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1.考试科目。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将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全部纳入考试范围,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和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信息技术等13门科目。其中外语包括听力,物理、化学、生物学包括实验操作。

2.考试方式。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地理等科目实行笔试考试、闭卷方式;道德与法治、历史等科目实行笔试考试、开卷方式;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科目实行笔试考试(闭卷)与实验操作技能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每个科目两项考试成绩合并计算作为学科总成绩;体育与健康实行现场测试方式;信息技术实行上机考试方式;音乐、美术采取过程性与终结性考查相结合的方式。

3.成绩呈现和考试时间。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以分数呈现,各科分值为: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20分;道德与法治80分,历史70分;物理70分、化学40分、生物学40分,物理、化学、生物学的实验操作技能考试成绩各按10分计入相应学科总成绩;体育与健康60分;地理40分、信息技术30分。音乐、美术以 “合格”“不合格”呈现。

各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的规定和要求,在学科教学结束时进行。八年级下学期考试科目为:生物学、地理、信息技术。 九年级下学期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

体育与健康、理化生实验操作技能考试安排在每年4月底完成,具体时间另行通知。音乐、美术等科目考试时间安排在每学年课程结束时进行。

省统一考试科目时间为每年6月14日至16日。6月16日后一周内为信息技术考试时间,考试形式为分场上机考试,每场30分钟。

4.组织实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科目由省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考试时间,市教育局组织实施。体育与健康、物理、化学、生物学实验操作等科目由市教育局组织实施。音乐、美术等科目考试由市教育局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学校组织实施。

(二)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评价内容。通过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学生空间“成长记录系统”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以纪实报告呈现,包括5个方面的写实记录和等级。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采用A、B、C、D等级形式呈现,其中D等为不合格等级。

初中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分为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录入数据、审核公示、评定等级、形成档案等六个环节。写实记录和整理遴选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录入数据由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共同完成,审核公示、评定等级和形成档案由学校完成。

每年新生入学后,在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注册,每学期填写和整理“成长记录系统”记录。“成长记录系统”中学生遴选后的实证材料经学校、班主任及相关教师审核后进入“档案管理系统”。 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导入“档案管理系统”的客观信息与数据,并对学生、学校录入的内容进行抽检。学校对录入“档案管理系统”中的所有内容(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除外)公示不少于7个工作日。

初中毕业前,学校须在管理系统中根据每学期形成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材料评定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等级。每个初中学校的毕业评价结果,原则上每个维度A等不超过本校毕业生数的30%,B等为50%,D等严格控制。对立德树人成绩突出、办学行为规范的学校,可奖励一定比例的A等指标。

自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全面推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从2020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将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视作一门学科,满分20分,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优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生提供参考。

四、改革招生录取办法

(一)普通高中招生改革总体安排

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行新的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和生物使用全省统一试卷,并作为初中毕业和高中录取的依据,地理、生物和综合素质评价须达到良好等级方可被省示范高中录取; 2018年和2019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地理和生物成绩计入中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做为普通高中录取依据;从2020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办法。

1.改革录取计分科目的构成。采取“4(语数外体)+6(政史地理化生)+1(综合素质评价)”模式。

2.改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呈现。将综合素质评价视作一个学科。基本方法为:先按综合素质评价5个方面内容分项以等级呈现,再将分项等级转化为分数累计成总分。综合素质评价每个方面满分分值为4分,A、B、C、D等级分别对应4、3.5、3、2.5分,满分总计20分。

3.改革招生录取方式。计分科目采取各科(含综合素质评价)成绩以分数呈现计算总分的方法。信息技术在普通高中的录取中必须达到合格等级;音乐、美术也应成绩合格。

信息技术、音乐和美术成绩作为高中阶段招生门槛,暂不纳入总分,在条件成熟时,将信息技术纳入计分科目。

(二)完善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根据普及高中教育的规划和各高中学校办学情况,合理安排年度招生计划,坚持和完善省级示范高中部分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学校制度,省示范高中定向生计划不低于统招生计划的80%,同时不设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招生政策向农村和薄弱初中学校倾斜,引导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完善普通高中自主招生政策。确定一批办学质量较好、办学特色突出的普通高中,给予学校招生计划的5%作为自主招生名额,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严格规范自主招生办法和程序,将自主招生的各个环节和录取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四)严格控制加分项目。除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必须保留的,即皖教基﹝2017﹞7号规定的6项加分项目外,其他加分项目一律取消。严格控制加分分值,健全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公示制度。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教育局成立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统筹规划本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工作。各县区教育主管部门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完善各项配套政策,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落实具体工作措施,确保改革有序推进。

(二)严格招生工作纪律。严禁公办普通高中跨市招生、超计划招生;规范民办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行为,维护正常的招生考试秩序。完善违纪举报和申诉受理机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招生录取等各个环节的监督监督,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完善考试招生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考试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录取结果等信息,接受考生、学校和社会的监督。

(三)深化教学改革。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严禁压缩综合实践活动、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课程的课时。加强初中学校校长和教师培训,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师资配备、设施设备等方面的保障,满足正常教学需要。定期对初中学校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四)提升保障能力。各县、区要加强考试机构、考务组织、招生录取等方面基本能力建设,保障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所需经费。严格对试卷命题、印制、运送等环节的保密要求,确保试题试卷安全。建立统一规范的考生电子档案,进一步完善区域内统一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电子化管理平台。充分利用好全省统一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化管理平台,发挥好平台的作用。

(五)做好宣传引导。各相关单位要加强对各项改革举措的宣传力度,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主动、及时、全面、准确地发布信息,组织专家做好政策解读,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营造良好改革氛围。



淮北市教育局简介:
负责有关重要会议的组织安排和重要文件、报告的起草,协调机关各科室工作,负责计划生育工作,重要事项督查督办,文电处理、档案、信访、信息、保卫、保密及教育新闻宣传等。


安徽省淮北市简介:
淮北市,安徽省地级市,介于东经116°24′-117°03′、北纬33°16′-34°10′之间,东西宽60公里,南北长108公里,北接萧县,“飞地”段园镇与江苏徐州市的铜山区接壤;南临蒙城,东与宿州毗邻,西连涡阳和河南商丘市的永城市。区域面积2741平方公里。
淮北市地处淮北平原中部,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微倾,除东北部有少量低山地形分布外,其余为平原。地貌类型有:山丘、平原、湖洼地、河流。主要山峰有:义安山、苗山、程蒋山、相山等。淮北市气候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 淮北市河流属淮河洪泽湖水系,分布有闸河、龙岱河、萧濉新河、王引河、南沱河、浍河、澥河等河流。
截至2017年底,淮北市辖3区、1县;淮北市总人口216.9万人,年末常住人口222.8万人,淮北市生产总值929.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41885元。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