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改革新政九大设想
今年东莞将进入中考改革时间,作为全省首批8个试点城市,此次中考改革直接影响的是当前小学六年级学生。日前,《东莞市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东莞市教育局称,这是近年来中考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1月21日,东莞市教育局联合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举行了一场针对中考改革的大家谈互动活动,让大家充分了解和讨论东莞中考新政方向。
根据征求意见稿,东莞中考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变动,第一是分数变化,总分从780分变成800分;第二是考试方式,除了笔试,会探索现场测试、口试、实践考察、现场实验操作、计算机辅助测试等多种方式;第三是加入了综合素质评价,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高中学校扭转以考试成绩和分数单一评价学生的状况。
变化总结改革设想
变化一
新增音乐、美术、理化生实验操作3个考试科目
在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共11科原有考试科目上,新增音乐、美术、理化生实验操作共3个考试科目。
变化二
5个科目考试由东莞市教育局命题
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9个科目的考试内容以省教育考试院编印的各学科学业考试大纲为依据,采用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命题的试卷,由东莞组织实施。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理化生实验操作等5个科目考试由市教育局确定考试内容,并由市命题及组织实施。
变化三
新增实践考察、现场实验操作等多种考试方式
各科考试结合学科特点,以笔试为主,探索现场测试、口试、实践考察、现场实验操作、计算机辅助测试等多种方式。
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怎么考呢?很多家长可能有疑惑。据东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与信息化科科长罗桂森介绍,依据义务教育物理、化学、生物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列出的必做实验为考试内容。全市统一命题、统一制定评分标准。每年将提前在3月份公布当年的实验操作试题,同时公布当年考试所需的实验器材目录。考试安排在每年5月中下旬。考试时,每名考生随机抽取物理、化学、生物其中一科的一套试题进行实验操作考试。考试过程中采用专门考试系统进行考务管理和全程摄像。
变化四
考试时间分为三个学期
依据《征求意见稿》,今后中考考试将分三个学期进行。各学科考试时间依据《课程方案》课时要求和相对集中的原则确定,其中委托或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命题的科目的考试时间由省教育考试院确定,其他科目的考试时间按相对集中的原则由市中招办确定。
变化五
中考总分从780增加到800
按权重比例折算后,总分为800分。计分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等10科,考试成绩分别按不同的权重比例折算后计入学业考试成绩。物理、化学、生物等3科的考试成绩由笔试成绩及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两部分合成,其中笔试成绩占90%,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占10%。
变化六
3个科目只评等级不计分数
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3科,考试成绩不计入学业考试成绩,分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等级划分及细化具体办法根据当年实际情况确定。
变化七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招生依据
综合素质评价从多维度的视角对学生的成长进行记载与体现,强调对每个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的写实记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及高中学校自主招生的主要依据。
变化八
三个评价体系构成录取标准
从2021年起,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等级科目结果、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等级的综合录取办法。录取时,根据考生填报的志愿,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和等级科目的合格科目数量需达到一定的基本条件(即资格条件),在达到基本条件的考生中再按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择优录取。
变化九
自主招生增加学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
东莞将进一步扩大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自主权,增加学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促进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给予普通高中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选拔具有学科特长或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公办普通高中自主招生比例控制在学校年度招生计划的10%以内。
东莞市教育局简介:
东莞市教育局是东莞市人民政府主要管理教育事业的工作部门。东莞市教育局局长杨靖波负责教育局的全面工作。位于南城三元路8号东莞报业大厦9楼。直属学校管理中心(副处级)。
广东省东莞市简介:
东莞,又称“莞城”,广东省地级市,全国5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位于广州东南、珠江口东岸,南邻深圳,国际花园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篮球城市,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贸口岸。
三国时期建郡,有着1700多年的郡县史,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贸口岸,为“广东四小虎”之首,号称“世界工厂”。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和广东历史文化名城。
东莞有港澳同胞约120万人,海外华侨约30万人,是著名的华侨之乡,粤剧之乡、有“音乐之城”、“科技之城”、“博物馆之城”、国家森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篮球城市等美誉。2015年4月,在韩国首尔举行的ICLEI世界大会全球200余城代表聆听“东莞声音”。
东莞森林覆盖率达36.7%,林地绿化率达98.7%,是国际花园城市。2017年12月,被国家民委办公厅确定为第三批“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2018年12月,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名第24名,2018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城市第5名,创新力最强的30个城市第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