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题量适中,杜绝设置偏题怪题
2018年十堰中考题量适中,杜绝设置偏题怪题
题量适中,杜绝设置偏题怪题
市教育局介绍,今年中考命题要充分发挥各类题型的功能。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的比例适当,主观性试题要明确规定评分标准,评分容易操作。题量要适中,杜绝设置偏题、怪题。
命题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体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理念,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学科发展、学生生活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水平,特别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力求科学体现学业考试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严格控制试题难度,客观真实地反映考生学业水平。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测试)试题的难度值控制在0.55—0.60之间,物理、化学和思想品德、历史试题的难度值控制在0.60—0.65之间,地理、生物的难度值控制在0.70—0.75之间。试题的难度要形成合理的符合学科课标要求的梯度结构;难度较大的试题要体现在课标所强调的重点知识和重要能力方面。
严格落实理化生实验操作分值比例。理综试题中,物理、化学和生物实验操作内容所占分值分别不低于该科目总分值的25%、20%、15%。
十堰市教育局简介:
根据《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堰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鄂办文[2009]93号)和《中共十堰市委办公室、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堰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十办文[2010]11号)精神,设立十堰市教育局,为十堰市政府工作部门。
湖北省十堰市简介:
十堰市是湖北省下辖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与鄂、豫、陕、渝四省市交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十堰拥有“南船北马、川陕咽喉、四省通衢”之称。十堰全境东西长约200公里,南北宽约195.5公里,全境面积23680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346万。十堰有着悠久的历史,东临“三国”名城襄阳、南望神农架、西依大巴山、北屏秦岭,汉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境。现在的城区于清朝因人们在百二河和犟河拦河筑坝十处以便灌溉,由此得名十堰。1969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十堰市(县级市);1973年,升格为省辖市。1994年10月,成立新的十堰市(地级市)。
十堰市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城市。十堰是世界文化遗产著名道教圣地武当山、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丹江口水库、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总部所在地。十堰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汽车产业、水电产业、旅游产业、生态产业成为十堰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十堰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宜居城市、全国最佳生态保护城市、全国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2017年,十堰实现生产总值 (GDP)1632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
2018年12月7日,2018魅力中国城十大魅力榜单发布,十堰荣获“年度魅力文旅扶贫城市”。2018年12月12日,被命名为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018年12月13日,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