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南省邵阳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
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
在初中阶段推行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的过程。通过综合素质评价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进行、探索科学评价体系和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
1、评价内容
综合评价学生初中阶段的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审美与表现、合作与交流、运动与健康、实践能力等六个方面。
2、评价程序
初中学校每个学期都必须以实证性材料为依据,按照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班级评价工作小组评价→学校评价指导委员会审核→学校校长签名的方式对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并形成学期终结性评价等级。评价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学校评价指导委员会对各班评价进行指导和监督。
3、评价结果
由综合性评语和等级两部分组成。综合性评语以实证性材料和数据为基础,突出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潜能。等级分A、B、C、D四个等级。原则上A、B、C、D等级分别占本校应届初中毕业生总数的20%、30%、40%、10%。评价等级确定后,转换为分数计入升学总成绩。以每个学生六个学期终结性评价等级为依据,累计等级总合为初中阶段终结性评价等级结果,其中六个学期综合结果的六个方面均为A等级的计10分,3个以上方面为A等级且无D等级的计9分,1个以上方面为A等级且无D等级的计8分,无A等级、无D等级的计7分,六个方面均为D等的计5分,其它等级类型计6分。
4、评价要求
完善学生成长记录机制,并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实证材料。评价结果力求做到客观、公正、准确和详尽。并及时通知学生本人,如有异议,学校评价指导委员会应进行调查处理。
2014邵阳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
邵阳市教育局简介:
邵阳市教育局是市人民政府主管全市教育事业的职能部门。
湖南省邵阳市简介:
邵阳,是湖南省下辖地级市,史称“宝庆”。位于湘中偏西南,资江上游;东与衡阳市为邻,南与零陵地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地区接壤,西与怀化地区交界,北与娄底地区毗连;介于北纬25°58’~27°40',东经109°49'~112°57'之间,总面积20876平方千米。西有雪峰山脉、南有大南山和越城岭—大云山等,北有金龙山-天龙山-猪婆大山,主体在湘中盆地。邵阳市辖3个市辖区、7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2016年总人口830.08万人。
邵阳有娄邵铁路与湘黔、京广线相接,沪昆高速、320国道横贯东西,二广高速、207国道纵贯南北。资江水运可达洞庭湖。名胜有世界自然遗产崀山风景区、北塔、水府庙、昭阳侯国故城址、武冈法相岩等。2017年6月,邵阳市被命名国家卫生城市。
2016年,邵阳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20.86亿元,比2015年增长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