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首页 > 中考网 > 资讯

鄢陵二高 鄢陵县第二高级中学简介

鄢陵县第二高级中学是一所拥有近五十年办学历史的老学校,是许昌市首批示范性高中,学校位于花都鄢陵县城东北隅,西邻文明路,占地面积近220余亩,在校生5000余人,教职工335人。

建有教学楼四幢,学生公寓三幢,办公楼一幢,综合楼一幢,学生餐厅二
鄢陵县第二高级中学
座;配置有标准化的生化实验室、物理实验室,高标准田径场、足球场、篮排球场;配置有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语音室、绘画室、多媒体教室、音乐教室和心理咨询室;安装有教学调频发射台,远程教育接受平台,校园局域网,校园闭路监控系统和虚拟电话系统。学校设施齐全,条件优越,食堂饭菜物美价廉,学生宿舍干净舒适,享誉全县。
鄢陵县二高在完成基础建设之后,不断更新办学理念,丰富办学内涵,提高办学品位,向精品化高中迈进。科学严格的管理是学校的品牌,教师、学生苦干是学校发展的动力,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优等生快速成才是学校的特色。几年来,先后有数十名学生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全国知名院校,本科上线增长人数连续居全县第一。体育、音乐、美术、书法、播音主持、影视编导等考生的专业成绩也相当突出,十余名考生被海军飞行学院录取,几十名同学被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大学等名校录取,十余名同学被中国美院等艺术类知名院校录取,大批学子考入国家重点院校和知名院校。
发展历程

作为许昌市首批示范性高中,鄢陵县二高在困境中勇闯新路,以“公办民助”的形式多方筹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使学校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被誉为“鄢陵县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几年,鄢陵县二高又提出了“管理是品牌,苦干是法宝”的口号,以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制度,形成了无私奉献的师德精神;苦干的教风、学风,丰富了办学内涵,提升了办学品位。
2005年、2006年鄢陵县二高连续涌现出高考状元,2005年李迎利同学以全县文科状元的身份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2006年张要威同学又以全县理科状元的身份被中国科技大学录取。两年来,鄢陵县二高不仅有200余名学子考入国家重点大学,而且素质教育也结出了丰硕的成果。鄢陵县二高体育考生双上线率、被录取率连续3年位居许昌市各类高中的榜首。
在最近7年的招飞工作中,还有11名同学被海军飞行学院录取,连续4年被许昌市招办、河南省招办授予“招飞先进单位”的称号。鄢陵县二高女子排球队2006年4月荣获许昌市“晨光杯”女子排球比赛第一名,并代表许昌市参加河南省中学生运动会。这些成绩的取得,使鄢陵县二高逐步跻身于省市名校的行列。[1]

步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先后获得鄢陵县重点保护学校、鄢陵县名校、鄢陵县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许昌市文明单位、许昌市花园式园林学校、许昌市绿色学校、许昌市文明标兵、许昌市消防安全学校、许昌市人民满意学校、河南省招飞先进单位、河南省‘五爱’先进单位、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重点研究课题调研基地、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办学特色

学校坚持文化育人、文化管理的理念,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县二高由视觉文化影响到行为文化,进而渗透到理念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特色。随处可见可感的校园文化,如春风沐浴着莘莘学子,如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潜移默化中,指引着广大学生健康成长,激励着他们立志成才、报效国家,感染着他们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时时处处规范着学生的行为,提升着学生的综合素养。

优美的校园环境能给师生带来愉快、活力和希望,并能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工作后的疲劳,有益于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的感情,促使学生奋发向上。
  近年来,鄢陵县二高不断对校园进行美化、净化和绿化,努力改善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条件和环境,例如在走廊上和教室内张贴或悬挂励志、修身、治学、明理等名言警句,设置才艺展示栏、班风标语、学习园等富有教育启发意义的教育阵地。
  为了培育优良校风,学校还着重通过集会、板报、标语、广播、丰富多彩的主题队会等形式,发挥其正确一轮导向作用,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和人文教育,如组织“学会感恩、缅怀先烈、自护自救、八荣八耻、家校联谊”等专题活动。
强大的教师队伍
学校拥有教职工335人,其中任课教师276名,高级教师58人,一级教师73人,特级教师2人,省市骨干教师28人,省市学科带头人25人,学历达标率100%。二高教职工团结爱校,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他们爱校如家,视生如子,形成了勇于创新、勇于争先、善于拼搏、乐于奉献的二高人精神。

许昌中考 鄢陵中考

2017年中考信息不断变化,www.yuwen360.com 语文360网提供的中考成绩查询查分、录取分数线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招生考试部门的信息为准!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