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龙湾区永强中学
永强中学创办于1956年秋,前身为永嘉县第三初级中学,1957年秋更名为“温州市第八中学”,迁入张璁祠堂及阁老坦(学校现址)。曾先后易名为温州市永强中学、瓯海县永强中学、瓯海区永强中学,2001年8月,因区域调整更名为龙湾区永强中学至今。1999年评为首批省A级普通高中,2001年评为温州市首批重点中学,是龙湾区四星级现代化学校、区文化建设十佳单位、龙湾区体育特色示范学校(篮球),温州市传统名校。
在近六十年的办学历程中,永强中学深受永强耕读文明的滋养与浸润、张璁人文传统的熏陶与养育,逐步形成了励志笃学,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并进一步影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育人目标的内涵发展,在深化课改和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为学校课程理念和培养目标的确立,提供了依据。
一、永强耕读文明的滋养与浸润
1、地域文明:好山多在永嘉场
永强中学位于龙湾永强片区百年老镇永中街道的中心,永强地处大罗山麓东、瓯江口南岸的东海之滨,是永嘉盐场的发源地;山海相望,中间为一马平川的平原,塘河水系密布,“是一处山、海、(河)、平原、岛屿诸地理元素综合的天然风水宝地”,由此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永强地域文明。
2、耕读文化:耕以立身,读以明道
龙湾永强平原三面环山东临大海,虽居偏僻海隅,地理位置封闭,却有山有水,土地肥沃;当海之弓,得渔业之利,衣食自足,促成了龙湾永强“耕以立身,读以明道”的耕读之风盛行,并逐渐形成了工商百家、渔农经济的社会格局,以及“吃苦耐劳、自力更生的精神传统”。
3、文脉传承:诗礼传家,世代簪缨
传至明代,温州历史文化出现了一个发展高峰,即形成了以诗礼耕读传家,以义行善举称誉的龙湾“永强四大家族”,他们分别是以礼部左侍郎王瓒为代表的李浦王氏,以嘉靖内阁首辅张璁为代表的普门张氏,以王叔果、王叔杲为代表的英桥王氏,以项乔为代表的七甲项氏,这些人擅长经制理学与诗文,形成永强格调鲜明的文脉。
三、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与成效
2006年浙江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后,制订了《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建设有强中文化特质的、显著办学特色的办学思路。同时,学校尝试组织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学生社团为依托,积极组织开展学生社团三结合活动,即将学生发展的个性化、社团活动的趣味性和课程化相结合,倡导社团课程建设。
2012年秋季开始,为了配合省普高新一轮课改,积极推进浙江省特色示范普通高中的创建,实现教育观念与方式的有效转变、教与学的行为的回归。学校组织老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并在全校范围内组织课程开发设计意向调查,开展关于学校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意见征求与各类研讨学习活动。通过各层各类的学习培训与研讨,以及2012年教育教学年会“选修课程论坛”和学生民意调查等活动,全校师生已基本形成了深化课改的共识;2013年教育教学年会创办《强中三学》校刊,启动学本课堂教学变革实验,助力深化课改。
本着为学生发展和对学生成长负责的教育宗旨,重视“三联系发展”的原则,即“将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紧密相联系”;倡导“三学教育思想”,即“教育以学生为本体,教学以学习为本位,发展以学力为核心”;传承“无以规矩,不成方圆”的治校方略与智圆行方的教育哲学。在保障核心知识技能教学的同时,加强选修课程的设置开发和实施,通过转变教师中心的教学方式为学生中心的学习方式,让教学回归到学习原来的样子,让学习回归到生活原来的样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多样化课程的自然生成和特色课程的规划实施。为此,我校从2012年秋季开始,在新高一实施深化课程改革方案,以推进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选修课程建设,于2014年5月制订了《永强中学方圆三学课程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启动“四环三学”课堂变革实验;2015年10月经过学校、社会、校友和专家的多方论证,重新修改了《永强中学课程方案》。
现有市级精品课程8门,即项拓老师开发《青年志愿者理念及成长》、黄聪敏的《乡土历史的记忆》、黄基利的《物理与魔术》、王建胡的《物理实验与制作》、郑宵宵老师的《电子产品小制作 》、季小丹的《创想设计》,徐梅蓉、蔡爱娥的《雅思英语》、毛玲海的《食品化学》,张辉梅老师开发的辩论社课程《中学辩论基础知识与技能》被评为浙江省精品课程,另有10门课程获得区精品课程。
四、新校园建设、师资准备和创建活动
学校现有教学班27个,学生1178人,教职员工115人,学校占地面积21194平方米,建筑面积17730平方米,绿化面积5245平方米。2012年征地243亩,启动永强中学迁扩建工程项目,新校园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37280㎡,总建筑面积约70213.30㎡,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65552.24.㎡,总投资金额4.0556亿元。预计2016年7月竣工,2017年投入使用的新校园,将为深化课堂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1人,其中包括高、中级职称的教师73人,教育硕士16人,在读教育硕士3人,29位教师完成研究生课程培训。省级自制教具能手2人,市百名领军教师1人,市级名班主任1人,市教坛中坚5人,市学科骨干教师8人,区级名师1人,区教坛中坚2人,区教坛新秀2人,区课改之星10人,区学科骨干教师11人,学校的内涵发展不断加强。教学设施比较齐全,拥有多功能的校园网络管理平台、教学平台和办公平台,实现了办公教学电脑化和网络化。2012学年开始,聘请专家对广大教师进行“学本课堂”理论的培训与实践操作的指导,同时组织教师进行草根式的经验交流,积极引领教师树立关注学生个体的教育观念,引领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效率,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同时组织教学研讨,开展学本课堂的实践示范;组织课堂变革,开展促进有效学习的试点,积极倡导“预学、展示、交流、反馈”四环节教学,启动新一轮学本课堂的有效实践,实施教学共同体结对互帮互学活动,为深化课堂变革打开通道。
为着力推进课程改革和省二级特色示范学校的创建,学校取得以下成绩,2006年创建浙江省军训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创建温州市首批校本教研示范校,2008年创建浙江省绿色学校和浙江省治安安全示范单位,2011年创建温州市素质教育示范校。2012年,确定为温州市综合实践类选修课程建设基地学校与物理学科教育教学基地学校、温州市小文学家培养计划基地,同时创建浙江省中小学示范实验室和温州市标准化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被评为温州市标准化图书馆阅览室。2013年、2014年成为温州市课堂变革项目第一、第二批试点学校。2015年获得温州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信息化先进集体。
龙湾区中考 温州中考
2017年中考信息不断变化,www.yuwen360.com 语文360网提供的中考成绩查询查分、录取分数线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招生考试部门的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