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首页 > 中考网 > 资讯

代县中学

二、设施改善

代县中学校园环境优美,布局合理,文化氛围浓郁。近几年来,在县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不断得到改善。从去年以来,学校投资120万元更换了供热锅炉和部分老旧管道,解决了困扰师生多年的冬季供暖和环保难题;投资70多万元增设了计算机教室和教学大师教学系统软件,满足了师生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今年暑假期间,投资75万元对操场进行了沥青硬化。进入新学期,又为所有教室安装了多媒体设备;按现代标准配备了理、化、生实验室;更新了教师办公设备,为每位教师配备了办公电脑;为图书馆新购图书3900余  册,安装校园监控85台次,总投资150万元。硬件设施的改善,为教学改革、师生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走进校园,处处可见松青柳翠、草绿花红,每个楼道,每处墙壁,到处都是师生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

办学水平要提高,硬件设施改善是基础,而将良好的教育设施与校园环境水乳交融,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才能象清新的空气一样,润泽学生的成长。代县中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形成高起点、立体化生态型校园,充分发挥了环境育人的功能。办公楼前的希望广场上,“飞向明天”的汉白玉雕塑掩映在鲜花丛中,镶嵌着名人画像的琉璃瓦宫墙前松柏苍翠,绿色的草坪映衬着“正德、务本、弘毅、图新”的琉璃瓦影壁。整洁的办公楼墙壁上张贴着教育思想、师德要求、励志名言。教学楼前的“益智园”广场,绿草如毡,绿树成行,艺术长廊古色古香,两栋教学楼雄伟壮观。科技楼前、教学楼后的一块块板报,书写着同学们的成长感悟;宿舍楼中的句句名人名言,指引着同学们向梦想启航;餐厅中的挂图诗情画意,警示着同学们要节约粮食,爱护环境。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内的每一处空间,从校门到操场、宿舍,从室外到室内,让每一幢建筑,每一块墙壁,甚至一花一树都浸透一种文化气息,成为学生感受生活、启迪人生、参悟哲理的乐园。

三、课堂改革

代中人深知,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课堂改革是带动学校整体工作的关键。课堂要想彻底变革,必须改变现有教学管理体系,必须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为转变教学理念和思想,学校以“走出去,请进来”方式,组织全校教师实地观摩课堂、观看网络视频,请专家解读课改,学习杜郎口中学、怀仁一中、新绛中学、泽州一中、忻州二中多所课改名校的改革经验,并在亲身体验新课堂教学后,谈体会,写心得,改变教师们的课堂理念,激发教师们的改革热情,积极投身于学校的课堂改革中。为了保障课改和加强管理,学校设立了年级组,把教学管理重心下移到年级组,加强集体教研、集体备课,实行学案一体化、测试统一化,有力地推进了课改,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改革的初期,关于课改有争论,有困惑,有不足,有矛盾,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教师已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和学生观,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模式已初步形成,学生也改变了过去单纯依赖教师的习惯,开始主动学习,积极思考,通过自学、对学、群学来完成学习任务。现在的课堂已不再是过去那种学生昏昏欲睡,教师苦恼无奈的课堂,哪怕是基础再差的同学,在教师的有效组织引导下,也能参与到学习中,找到学习的成就感。

2013年4月20日,作为学校对前期课改的一次总结和检验,学校举办了“献之杯”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经过精心组织和认真选拔,共有16名教师进入决赛。在决赛阶段,学校聘请了教研室的部分专家当评委,经激烈角逐,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优秀奖10名。此次比赛全员参加,组织严密,对推进了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促进课堂改革深入发展,提升青年教师的综合素养,形成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起到了积极作用。        

上级主管部门对此次教学大赛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我校在课堂教育教学改革上所做的探索给予了高度评价。5月28日上午,上馆学区全体中学教师、各小学校长及骨干教师一行66人,到我校就课堂改革进行了观摩交流。

2013年11月,为了进一步促进课堂改革,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让教师之间形成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促进,开门教学的良好氛围,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与课堂展示能力,学校组织了县学科名优教师公开课教学。课后听课教师和授课教师、学生热烈讨论,找出课堂成功点、优化点、提升点,大家身临其境,达到了共同提高的效果。

为适应改革需求,我校在加强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坚持“激励成才,弘扬个性,顺势育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致力于走特色办学、多样办学之路。学校设立了美术班、音乐班、舞蹈班、书法班、体育班等众多特长班,把特长培养与文化课学习结合起来,把学生的眼前进步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2013年新年以来,我校舞蹈班师生排演的舞蹈《剪纸姑娘》在教育系统迎新晚会、元宵节闹红火等众多大型表演活动中广受好评。近几年来,通过美术、舞蹈、播音主持、体育等专业升入高校的学生已有三百多人,为在校学生广开了成才之路。

四、教育管理

学校管理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命脉,也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构建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互动管理系统是我校教育活动的重要转变。

1、建立和完善工作激励体制,强化竞争意识,形成积极上进的良好环境。在教师中树立课改典型,通过公开课、示范课、赛讲课及每月一次的学生教学测评,评选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把课堂作为展示学生个性的舞台,评选优秀小组,推荐展示之星;在班级间评选优秀班级,文明集体;制定处室文明公约,处室间评比文明处室、节约标兵;完善班主任考核制度,量化考核,每月公布;学期结束,依据目标责任考核,全校评选模范教师、先进工作者、优秀学生、优秀班干部、德育标兵、优秀展示个人、课改新星等,成绩突出者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2、转变观念,创新管理,完善德育教育,深入引导教育。从去年9月起,设立年级组,实行管理重心下移,教务处、政教处等各处室与年级组密切配合,大力改进教师教风、学生学风和员工作风,组织师德测评、师生座谈会和各类师生活动,拉近师生距离,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发动学生,实现学生自主管理,让学生展示自我的同时,找到主人翁的感觉,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创新精神。政教人员深入学生,研究学生,充当学生行为的指导者,而不是简单粗暴的管理者;班主任加强理论学习和经验交流,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带动学生,关爱学生,成为学生信赖的心灵宽慰者和问题聆听者、解决者。学生干部参加管理培训,使班干部从“要我做、等着做”转到“我要做、我能做、主动做”上来,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

3、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孩子是家长与学校连接的纽带,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培养教育,也离不开家庭教育。只有二者形成合力,互为补充,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每学年全校各班举行家长座谈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今年的座谈会,以年级组为系统,以班级为单位,根据各年级的特点,把学生在校的综合表现汇报给家长,把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远景规划介绍给家长,纠正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过分偏重孩子成绩的思想,帮助家长找到有效的教育方法,认识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通过家校联系卡广泛听取家长对学校管理的建议和方法。家长座谈会开得热烈、坦诚,围绕教育主题,形式不拘,内涵丰富,不仅增进了家校相互了解,也提升了家校合作的力度,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内外环境。

 五、学生活动

学生的教育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心,也是以往学校工作的薄弱环节。一年来我校在学生的教育活动上改变理念,创新方式,坚持思想教育和活动体验相结合、严格管理和积极疏导相结合的原则,把课堂内外联系起来,做到规范学生行为,唤醒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兴趣,砌渠引智,让学生在参与、活动、尝试中体验成功,感悟道理,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和谐、努力进取的精神风貌,摸索到了一条管理学生的有效途径。

代县中考 忻州中考

2017年中考信息不断变化,www.yuwen360.com 语文360网提供的中考成绩查询查分、录取分数线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招生考试部门的信息为准!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